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杞麓湖鲤属鱼类分化在鳃耙超微结构上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伟  刘德胜 《动物学报》1990,36(3):222-226
本工作以杞麓湖的鲤属鱼类为研究对象,应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各物种鳃耙形态结构的分化,探讨同域型物种分化在鳃耙超微结构上的表达形式。鳃耙的形态分化是多层次的,且不同物种鳃耙的分化可在各层次独立进行,也可在层次之间出现交叉,从而使分化形式丰富多彩。杞麓湖鲤属鱼类鳃耙分化模式对研究云南高原湖泊其它类群的物种分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星  陈奇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6):1069-1082
单克隆抗体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免疫检测、体外诊断以及药物开发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等固有属性正日益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发单克隆抗体的替代品。鲨源单域抗体即鲨源新抗原受体可变区(Variabledomainofimmunoglobulinnew antigenreceptor,VNAR),是基于鲨总目鱼类天然存在的新抗原受体(Immunoglobulinnewantigenreceptor,IgNAR)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抗原结合域,其分子量仅为12kDa,是目前已知脊椎动物中尺寸最小的抗原结合域。鲨源单域抗体具有分子量小、亲和力高、稳定性强、溶解度好、组织穿透性强以及可识别隐藏抗原表位等优点,在免疫试剂以及药物开发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综述了鲨源单域抗体的结构及功能特性、制备及人源化改造技术、亲和力成熟策略以及应用领域,并系统性分析了鲨源单域抗体的优缺点,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11种随机引物对4 条条纹斑竹鲨基因组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11种引物在每条个体上扩增的 DNA片段总数在77~84之间,单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目由1至11条不等,平均为7.5条 DNA 片段,片段的大小在 300~2 800bp之间.个体之间的相似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盔甲鱼类三岔鱼科 (sanchaspidae) —新属 Antiquisagittaspis 并对含鱼层时代作了对比;同时对中背孔和盔甲鱼类的生活环境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外海的角鲨目鱼类1新纪录种--黑腹乌鲨Etmopterus spinax(Linnaeus, 1758).本种已有记录仅发现于东大西洋海域,本记录是大西洋东部海域以外的首次发现.乌鲨属目前在中国记录有5种,本文编制了这些种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放射孢子虫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7.
中泥盆世盔甲鱼类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盔甲鱼类(galeaspids)为东亚区志留纪及泥盆纪分布很广的无颌类化石,但迄今为止,中泥盆世的盔甲鱼类还无确切记载。本文记述的盔甲鱼类不完整头甲,为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罗璋同志1975年所采,代表一新属种——近中显眶鱼Clarorbis apponomedianu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广西博白县三滩乡下六司一带的中泥盆世灰白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质泥岩中。1979及1987年,我们曾两次赴化石产地,仅获得一些盔甲鱼类碎片,同  相似文献   

8.
鱼类中IRF-1基因的克隆测序目前仅局限于辐鳍鱼类1,2,而在软骨鱼类中未见报道。IRF-1是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3。除作为干扰素的转录调节因子外4,还具有其他功能5-10。作为天然免疫重要的调节因子其基因在哺乳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克隆和分析。IRF-1与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在氨基末端前115个氨基酸都具较高同源性,具有色氨酸重复特征且包围在DNA绑定域周围。    相似文献   

9.
杨君兴  崔桂华  陈小勇 《动物学研究》2002,23(1):14-14,30,60
作者在云南省盈江县采到鱼类标本44号,经鉴定为我国鱼类区系中科、属、种的首次纪录--印度囊鳃鲇(Heteropneustes fossillis)。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重组鲨肝刺激物类似物(r-sHSA)的高密度发酵方法,本研究在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和浓度以及诱导剂(IPTG)浓度的基础上,利用5L发酵罐进行了放大试验,探讨了补料方式、补料培养基的组成和浓度、诱导剂加入时间和诱导后菌体的收获时间对工程菌生物量和r-sHS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良LB培养基(0.97%甘油,0.91%酵母粉,0.72%胰蛋白胨,0.782%KH2PO4,0.267%K2HPO4·3H2O,0.062%MgSO4·7H2O,0.5%NaCl,pH7.0)中,当pH控制在7.0、溶氧浓度为25%~30%的前提下,采用指数补料方式加入优化后的补料培养基(620g/L甘油,94.8g/L胰蛋白胨,3.3mL/L微量元素,7.5g/LMgSO4·7H2O)进行培养,在工程菌的OD600达到23时,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诱导6h后收获菌体,菌体的生物量可达(123.27±1.184)g/L,r-sHSA产量为(2.662±0.041)g/L,比优化前提高了13.7倍。  相似文献   

11.
The speciment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collected from Hezhou, Huanglong and Chuanshan Formations in Jiangsu and Anhui. They belong to 17 genera (including 1 new genus) and 24 new species or subspecies, together with a new species from the lowermost part of the Chihsia Formation in Jiangsu.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etracorals,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Moscovian) and the Chuanshan Formation (Sphaeroschwagerina Zone) at Dushan of Guangde, Anhui may be divided into four assemblage zones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2.
作者首次在苏北滨海地区滨Ⅱ-2井中发现了早石炭世的蕨类植物孢子,共38属61种,组成Auroraspora macra-Schopfites claviger(MC)组合.经研究属早石炭早期(Tn1b上部-Tns)。从而补充了整个江苏地区的早石炭世孢子组合序列,并与苏南龙潭、句容、苏中的宝应以及国外相应的地层进行了简要对比。为该地区的能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皎  黄万波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1,29(4):303-313,T001
本文记述了一个采自江苏铜山的原臭鼬类头骨化石.根据铜山标本自身的特征以及与 P. maeotica、P. lartetii 和 P. alexejewi 等相近类型的比较,我们认为它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任何原臭鼬种,而是 Iromephitis 属中—新成员——P. maxima sp. nov.,其地质时代为上新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在苏北晚新生代地层中发现的两种剑齿象Stegodonzdanskyi和S.chiai。代表前者的化石材料是一件不完整的下颌骨,具有破损的左、右m2和完整的左m3,产自新沂唐店附近沐河岸边上白垩统红砂岩之上和上更新统黄土之下的含砾粗砂层,无共生化石。根据区域地层对比,产化石岩层的时代可能为晚中新世;代表后者的化石材料是产自泗洪归仁砂矿的几件臼齿,或臼齿碎块,与Proboscidipparionsp.,Palaeoloxodonnaumanni,Equussp.和Cervus(Pseudaxis)cf.magnus等共生,时代可能为早更新世晚期。归仁砂矿产的剑齿象M3特别长大,具有9个完整的齿脊和相当发育的跟座,其大小和特征可与S.chiai的模式标本m3相匹配,它们代表一种比S。zdanskyi个体更大,更进步的华北最晚期的剑齿象。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在江苏句容发现的中华鳞齿鱼属(Sinolepidotus)一新种——长背鳍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longidorsalis sp.nov)。新种的一般形态特征如身体高纺锤形,背鳍长,臀鳍离尾鳍近,头骨外部骨片的形状及排列格局,口裂小,下颌骨有较高的冠状突,口缘牙齿高而尖,体侧中部和背区的一些鳞片高显著大于宽等,与浙江早白垩世的浙江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chekiangensis)很相似。但新种具有背鳍较长,背鳍鳍条数目较多,吻突尖,及鳞片后缘梳状齿不发育等特征区别于浙江中华鳞齿鱼。此外,评论了中华鳞齿鱼属的系统位置,认为它的形态特征与Paralepidotus很相似,对它原列入半椎鱼科提出疑问。根据长背鳍中华鳞齿鱼的性质并参考有关地质古生物资料,将含鱼层杨冲组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苏北滨海—宝应地区石炭系牙形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滨海县新港滨Ⅱ-2孔和宝应县黄浦黄10孔石炭系牙形刺13属16种5亚种和3个未定种。它们自下而上可归属4个牙形刺带和1个亚带。下石炭统的Siphonodella levis-Polyg-nathus inornatus带(含 Siphonodella eurylobata-Polygnaths streeli亚带)和 Gnathodus girtyi带;上石炭统的 Idiognathoides sulcatus带和 Idiognathodus delicatus-I.sinuosus带。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世公乌素组的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日辉 《古生物学报》1993,32(1):88-104
通过大量材料的研究,将阜宁群由原来划分的3个孢粉组合(宋之琛等,1981),进一步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和4个孢粉亚组合,由下而上为:1) Ulmipollenites-Ephedripites-Classopollis 组合;2) Pentapollenites-Rhoipites-Ephedripites-Cedripites 组合,本组合可分两个亚组合,即 Ephedripites-Romeinipollenites 亚组合和 Cedripites-Parcisporites 亚组合;3) Polypodiaceoisporites-Proteacidites?-Pinaceae 组合,本组合也可分两个亚组合,即 Taxodiaceaepollenites 高含量亚组合和 Polypodiaceoispor ites-Proteacidites? 亚组合.阐述了各组合、亚组合特征及其与下伏地层的孢粉组合之区别,还讨论了阜宁群的时代归属.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栖息于甘肃南部的陆生贝类艾纳螺科1新种,南坪沟颈螺Holcauchen nanping sp. nov.。与各已知种相比,南坪沟颈螺的次体螺层最膨大;腭壁板齿及腔壁齿阙如;具1枚强壮轴唇齿;在生殖系统中,鞭状器小,乳突状;成荚器无盲囊;纳精囊管分支盲管缺乏。南坪沟颈螺,新种Holcauchen nanping sp. nov. (图1~4)鉴别特征次体螺层最膨大;无腭壁板齿与腔壁齿;轴唇齿1枚,强壮。鞭状器小乳突状;成荚器无盲囊;纳精囊管分支盲管缺乏。正模,HBUMM06584-specimen 1,具软体部的成体,四川省九寨沟县风成寺,2011-08-14,吴岷、徐沁、Prem B.Buhda采。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词源:新种种名源自九寨沟县旧称"南坪"。  相似文献   

19.
薄鳞鱼类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薄鳞鱼类(leptolepids)一新属新种——罗家峡隆德鱼(Longdeichthys luojiaxiaensis gen.et sp.nov.)。它和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另一原始真骨鱼类狼鳍鱼(Lycoptera)共生。因而,为研究真骨鱼类的演化和确定我国北方中生代含鱼岩系的时代及地层对比上,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新发现的大角鹿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两件大角鹿新材料做了描述、定种,同时对更新世大角鹿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分布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