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贵树种与冰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银杉、水杉、银杏、金钱松、台湾松、珙桐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这些树种的极盛时期是踞今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的中生代。它们经受住了第四纪冰川高峰期的考验而在我国非常狭窄的范围内幸存下来,成为植物界著名的“孑遗植物”。第四纪冰川的冰期大约从二百万年前开始至今。所谓冰川,就是能够运动的,分布在陆地上的,并且能够长期存在的冰体。冰川是严寒气候的产物。雪线是冰川学上的重要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雪线以上的区域,从天空降落下的雪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粒雪,再  相似文献   

2.
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丰富物种多样性、开发地球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也能为更加合理的解释冰川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关系提供依据。阐述了冰川微生物的分布,极地、海冰、大陆高山等地区冰川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冰川,这类在地球表面的寒冷地区,由多年积雪积累起来的,并具有一定形态和运动着的冰体,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一条条如玉龙盘舞,如银蟒蜷伸,装扮了多少单调的高原山峰。正因为有了冰川,高原的天才更显其蓝,高原的水才更现其碧,高原的草也才更展其绿,高原的花也才更示其艳,而高原风光也才变得无限美丽;正因为有了冰川,高原上的江河湖溪才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有了冰川,人们才有可能对高原风光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无限的向往。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不仅山于其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而为世人所瞩目,它更以其发育着众多的冰川以及千姿百  相似文献   

4.
在第四纪早期,当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还被冰川覆盖时,绵延其上的是一条宽广而干旱的苔原地带,那时候赛加羚羊占据的领地范围要比现在大得多。人们从冰河时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地点遍布各地,从不列颠群岛到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西北部领土,从北面的新西伯利亚群岛到南部的高加索地区都有分布。而现在,这种堪称“活化石”的动物,其主要栖息地却仅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干旱草原和半沙漠地  相似文献   

5.
银杉是珍贵的“活化石”。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距今一千多万年前,这种松柏类植物,曾广布欧亚大陆,但到第三纪晚期,地球上气候变冷,发生大量冰川,因而绝迹。从前,人们仅在德国、波兰至苏联西伯利亚东都的地层中找到银杉的化石。我国植物学家于1955  相似文献   

6.
“化石”一词,除主要用作古生物常见习用的名词外,在地球科学里还构成很多复合词语。在主要以偏正结构出现的名词里,常译为“古”。如:fossil-basin古盆地,fossil-botany 古植物学,fossil-cave 古溶洞,fossil-plain 古平原等。但也有将 fossil 直译为化石的,如 fossil-fuel,译为化石燃料,较新颖,易流行,也准确生动;但也有译为矿物燃料的,虽通俗易懂,但与原意相比不够贴切。最近看到在一篇黄山第四纪冰川论文中,为了强调其冰川遗迹的典型意义,称它为“化石冰川”。查化  相似文献   

7.
白果     
银杏是现代植物界中古老而又珍贵的活化石之一。考其身世,可谓饱经沧桑。记录在地质和化石的“档案”资料告诉我们,它的老祖宗在距今一亿多年前就已出现。那时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银杏处于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遗憾的是,到了距今二百万年前,地球上气候骤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被冰川摧毁冻死,只有生活在我国的一部分幸运地活了下来。银杏作为观赏植物,是因其具有一副不俗的“仪表”。它整洁挺拔,枝条密生,树冠广阔,姿态雄伟。它那鸭蹼形的叶子更加奇异秀丽,春天苍劲葱郁,仲夏巨影婆娑,金秋则满树金黄。因而,银杏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银杏的果实有杏子大小,外观黄澄澄的,十分可爱。不过,这种貌  相似文献   

8.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生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演变,生物类群也在不断地新旧更迭。虽然漫长的40亿年时间过去了,然而古代的植物遗体以及一些目前仍生存在地球上的古老植物家族的后裔为回顾和推论植物界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九寨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了冰川时期植物“避难所”。不少远古植物在这里幸存下来,传宗接代,延续至今吸引着广大游人,特别是有关方面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地面上和海面下各约100米的范围,构成生物圈。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生态系统,它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联结成为一个网络结构,即各个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广西龙胜花坪林区和四川南部金佛山的群山之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针叶乔木,树身高达20余米,婷婷玉立,挺拔秀丽,枝叶繁茂,这就是银杉(见图)。它自1956年在我国发现以后,引起世界植物学界的很大兴趣,是继1945年在我国川鄂交界地带发现水杉以来又一次发现的我国特产的“活化石”。银杉,几千万年前广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但是到新生代晚期以后,地球上气候渐渐变冷,到了第四纪又发生了大量冰川。冰川侵袭欧亚大陆,使银杉濒  相似文献   

11.
地带性植被     
又称“显域植被”。地球上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热量和水分等相应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供给地球的热量,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而在分布上与气候带界线大体相符的大面积的植被类型就称为地带性植被。所以地带性植被就住往被用来指水平地带上的各类典型植被,如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寒温带针叶林等。大多数生物圈保护区中的核心区,都包含了该保护区所在地的地带性植被的各种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2.
冰川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合成孔径雷达(SAR)不仅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多极化等特点,而且对冰雪融化引起的介电常数变化较为敏感,已成为山地冰川表面消融变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基于Sentinel-1时序数据,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多时相多极化SAR变化检测算法和Sigmoid函数的冰川表面消融监测方法。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为研究区,利用“中心线—圆”方法获得的冰川东、西支64个样区,通过各点2019—2020年124个时相的SAR后向散射系数变化特征确定了7个典型样区及2019和2020年冰川消融期;基于同轨道参考影像与多时相融雪影像对比,分别获得变化监测影像VV和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对其进行权重组合后提取湿雪像元;通过Sigmoid函数并结合湿雪平均海拔高度提取干雪,从而得到2年冰川消融期内16个时相的冰川表面干湿雪分布。利用2019年09月01日无人机数字正射影像(DOM)以及与Sentinel-1邻近日期5景Sentinel-2影像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结合冰川上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数据对误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冰川表面干、湿雪分布,总体分类精...  相似文献   

13.
揭开地衣中的共生奥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衣是一个相当大的生物类群,五界生物之一的真菌中,有20%的种类是地衣。在8%的地球陆地表面,地衣成为优势植被。地衣的分布范围很广泛,可以在地球上最高、最寒冷、最潮湿、最炎热和最干燥的陆生环境中生存,有些种类甚至能生活在水下。然而在大城市和工矿业生产区,几乎很难见到地衣,形成了“地衣荒漠”。这是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人们正在利用这一现象监测大气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据最近报导,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生物学家弗里德曼(E.Imre Fried-man)博士夫妇,在南极的干燥寒冷,而大多又是缺少冰雪的沟谷地区,在某种岩石表面层下发现了微生物、藻类和菌类。这项发现大大地扩大了我们关于地球上已知生命的分布范围。既然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都会有生命存在,那末可以推想,在地球近邻的荒芜世界中,也可能有生命存在。弗里德曼夫妇曾经花了十五年以  相似文献   

15.
冰川微生物菌群分布的研究概况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中以耐冷的生物为主,形成一个以微生物为主要生命形式的相对简单的生态系统.冰川中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酵母菌和藻类.其中一些病毒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着重论述了不同区域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冰川微生物类群和数量分布特征以及冰芯(深冰川)细菌菌群分布与气候环境的关系.综述结果表明:一些微生物类群广泛存在于各地的冰川上,具有全球分布特性;另一些类群只出现在个别冰川上,为一些地方性冰川微生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冰川上呈现出冰、雪冰和雪环境明显不同的生态条件;微生物类群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冰川上的生态条件和盛行的风向有关.优势类群对冰、雪冰和雪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冰川微生物数量分布不仅受到冰川上的水热、光照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还与降雪的沉积作用有关.冰芯中的细菌数量与矿物微粒含量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最后指出了冰川微生物研究在基因多样性、气候环境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星际生命探索中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学和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是地球上一类古老而分布广泛的共生结构,被称之为地球上最广泛的共生体。从丛枝菌根寄主植物的广泛性、分布生态系统的广泛性和功能的广泛性3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化石》1993,(2)
水杉是一种树干直、生长快的良好建筑用材。由于第四纪冰川的降临,科学家曾认为水杉已从地球上消失。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我国首次发现水杉孑遗群落后,人们称其为“活化石”。湖北大学副教授齐国凡等人在汉口发现了水杉木化石。经碳14测试和我国著名木材学家杨家驹等人的鉴定,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第四纪水杉木化石,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西藏之高,人们自然地会想到千年雪峰、万古冰川的白色世界。其实,在这“世界屋脊”之上,自古以来都有山青水秀的南国风光。一块牛化石的启示我们在林芝盆地进行科学考察时,从湖相沉积物中发现一块牛牙化石。经鉴定为“(牜曷)(牜巴)”野牛化石。这种野牛化石在我国云南元谋早更新世和丽江晚更新世地层中也有发现。“(牜曷)(牜巴)”野牛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现在只分布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之中。从“(牜曷)(牜巴)”野牛生态环境来看,远在35000年前,在林芝古湖周围生长有各种龙脑香、青皮、望天树、娑罗松、银叶树等组成的热带雨林。这里景色四季如春,林木青  相似文献   

19.
亚洲大陆上的古人类,最初于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美洲?对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乐于接受的解释是所谓“白令陆桥说”。这种科学假说的基本内容是:在晚更新世,地球经历了最后一次冰期。因大量水分以巨大冰川的形式聚集在陆地上,于是造成全球性海平面下降,原来就较浅的白令海峡干涸,水下台地露出海面形成宽达一千多公里的陆桥,使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  相似文献   

20.
极地的呼唤     
位梦华 《生命世界》2007,(11):50-55
地球上的生命,只分布在地球的表面,下到十几公里的海底,上到几十公里的大气层,薄薄的一层里,像一个空心的球壳,科学家把这一层叫做“生物圈”,这就是生命王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