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肝癌体外细胞系BEL-7402的建立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4年初,我们新培养了几例外科手术切除的人体肝癌标本。其中一例能在体外连续培养,细胞生长迅速、恒定,能每隔6—7天传代一次,已传了261代,历时3(1/2)年,在液氮(-196℃)保存已2(1/2)年。此系细胞定名为BEL-7402。前文曾作简要报道(陈瑞铭等,1975),现将此系细胞的建系过程及其一些特征,包括:细胞的生长率、形态的分类、分裂指数、染色体组型分析、异种移植、甲胎蛋白检测、以及酶的组织化学反应等方面的观察结果,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肝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光镜、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Bcl-2、Pax蛋白表达。结果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降低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使细胞内Ca^2+增加,细胞Pax表达增加,广泛分布于胞核和胞质中,Bcl-2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Pax蛋白表达及细胞内Ca^2+增加,激发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使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的目的系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离体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BEL- 7402)引起的形态学表型改变。肝癌细胞经浓度为7.6×10~(-6)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处理48小时显示,体积较对照细胞显著较大,呈扁平多边形。电镜观察到:1)激素处理48小时、浓度为7.6×10~(-7)M及7.5×10~(-6)M的两个剂量组,线粒体偶有增大及融合现象;胞膜下外细胞质区域有短的微管出现。2)处理72小时的两个剂量组,肝癌细胞的微绒毛似有减少;经常见到体积明显增大的线粒体及成片的糖元;胞质内经常出现长的、纵横交错的微管,尤以7.5×10~(-6)M组明显,弥散分布的微丝和张力纤维出现的频率也远高于对照组。本文对肝癌细胞出现的表型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前言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是非同步生长的细胞群体,在这种体外实验系统中进行实验时,由于细胞群体中有不同时相的细胞同时存在,使分析实验结果和研究各  相似文献   

5.
甲胎蛋白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甲胎蛋白(AFP)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FP能促进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当AFP与AFP抗体合用时,AFP抗体能减弱AFP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AFP抗体单用对此种细胞的生长亦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FP和AFP抗体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提示AFP的促生长作用具有一定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并非一种蛋白质对培养细胞的非特异性营养作用。此外,AFP亦能促进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AFP抗体对此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MCF-7细胞存在功能性AFP受体,也能合成和分泌AFP。这就提示,人肝癌细胞中的AFP很可能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促生长效应。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7.
一些研究工作证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其相应的靶组织或靶细胞的生长、分化有诱导功能,能诱导大鼠肝或离体培养的肝癌细胞专一性地合成某些酶,并抑制DNA的合成(Loeb 1973);离体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膜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是一甲胎蛋白阳性的肝癌细胞系,适用为研究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体外模型。本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沉淀法在非同步的和同步的细胞样品中检测了甲胎蛋白在不同周期时相细胞内的合成情况。从免疫荧光反应结合~3H-TdR脉冲标记放射自显影和鉴别不同时相染色方法对比分析,说明该系肝癌细胞在晚G_1期荧光反应很弱,进入早S期胞质荧光明显增强,至晚S期胞质荧光又有减弱。免疫沉淀法检测同步的晚G_1、早S和晚S期细胞的结果,与细胞学所得结果一致。甲胎蛋白量是早S期高于晚S期,而S期又明显地高于晚G_1期。早S期是该系肝癌细胞合成甲胎蛋白的高峰时相。甲胎蛋白合成在不同时相细胞之间有明显差异,提示控制细胞周期进程有可能对甲胎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恶性细胞有别于正常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它们具有浸润性。1925年Fischer最早研究恶性细胞的体外浸润能力。之后,不少研究者应用不同的培养系统也都观察到恶性细胞的这种特征。Abercrombie认为,恶性细胞运动的接触抑制缺陷与浸润性有关。近几年来,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者曾相继建立了不少长期培养的人癌细胞系。这些细胞系是否皆丧失了运动的接触抑制特性?它们是否仍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是传统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为了探讨以TPGS-b-(PCL-ran-PGA)为载体制备的TPGS-b-(PCL-ran-PGA)/TPL纳米粒的表征和体外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优化TPGS-b-(PCL-ran-PGA)与TPL比例,制备TPGS-b-(PCL-ran-PGA)/TPL纳米粒,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包括粒径大小、ζ电位、包封率、累积释放率,用MTS法体外研究游离型TPL和TPGS-b-(PCL-ran-PGA)/TPL纳米粒对宫颈癌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TPGS-b-(PCL-ran-PGA)/TPL纳米粒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纳米粒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PGS-b-(PCL-ran-PGA)与TPL为50∶1时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95.3±5.2)nm,zeta电位为(-12.2±0.9)mV,其累积释放曲线呈双相分布,TPGS-b-(PCL-ran-PGA)纳米粒对HeLa细胞在24、48和72 h的IC50(2.8、1.8、0.9 μg·L-1)远远低于游离型TPL(P<0.01),克隆形成实验证明纳米粒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TPGS-b-(PCL-ran-PGA)/TPL纳米粒能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的生长,其作用主要通过TPL和TPGS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可以作为抗宫颈癌等肿瘤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君子兰(Clivia nobilis)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动态。用自行改良的显微培养室法和15%蔗糖加10ppm 硼酸的液体培养基,萌发了君子兰的花粉,并用暗视野显微电影记录了其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发现在一般情况下,营养核总是首先进入花粉管,然后生殖细胞入管,并以较快速度向管端移动,追上先入管的营养核。在生殖细胞进入早中期之前与营养核贴合,历时3—5小时才完全分开。分开后生殖细胞的核变大,并由前期进入早中期,通过赤道板阶段过渡到后期、末期,最终形成两个精子。用脱水处理和染色方法都可证明在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营养核在它的附近,直到两个精子形成之后,营养核仍存在。因此,作者认为营养核在整个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特别在精子形成中,是起一定作用的结构。其次,营养核、生殖细胞和精子在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运动状态。其运动形式基本上可分三类:位移,旋转和变形。前二种运动常同时并存,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中有一个为主要形式,另一个为次要形式。后一种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如营养核成“变形虫状”,生殖细胞变形入管,生殖细胞和营养核的贴合以及生殖细胞分裂等)只是在特定的生理状态下才发生;轻微的变形可能与周围原生质压力的改变有关。作者根据营养核和生殖细胞在整个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得出结论:营养核、生殖细胞(后为精子)在花粉粒或花粉管中的运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受内因制约向管端运动,但周围的原生质流作为外因,对它们的运动速度乃至于运动方向有暂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SP-C-A-l)进行了传代周期1—5天的超微结构观察。从第49、61、68和84代细胞的观察结果表明,传代培养5天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胞质内粘液颗粒的数量随着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3—4天)逐渐增多,并有粘液在异常的部位(变性的线粒体)积聚;与此同时,线粒体的数量相应增加,内部结构出现明显改变。当细胞生长活动处于相对稳定阶段(1—2天和5天),粘液颗粒和变性的线粒体明显减少。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以及正常形态的粗面内质网少的情况,在传代5天内变化不大,提示该系腺癌细胞粘液颗粒的形成与正常的粘液腺细胞不尽相同。结合细胞内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特有的板层体的存在,文中进一步讨论了SP-C-A-l细胞系可能来源于人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粘液化生,而使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粘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培养细胞具有复杂的细胞骨架三维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和中等纤维三种主要的胞质纤维。使用抗体标记技术在光学显微镜和超微结构水平对这些纤维的结构蛋白的定位有过许多工作,但在方法学上还具有不足之处。光学显微镜能观察样品的范围大,但解像力差。常规电镜虽然可用于观察细胞结构,但样品必须切片,因此对细胞内的成分很难重组出立体的概念。近年发展起来的整装电镜术,在研究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扩增出大鼠肝tRNAIle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GWIW,并用T7RNA聚合酶/启动子系统对其进行了体外表达.经过对转录产物片段大小及运用Northernblot鉴定,证明获得了不含修饰核苷酸的大鼠肝tRNAIle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合成基因体外转录产物氨基酰化活性是天然tRNA的40%,提示修饰核苷酸在哺乳动物Ile-tRNA合成酶的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继先前工作后,进一步应用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塑料培皿粘附技术把单核细胞分离出来,经培养进一步纯化,随后动态观察培养0,2,4,6和8天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对新鲜分离同种异基因个体PBMNC中NK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体外分化6天和8天的巨噬细胞质/核比例和胞浆内空泡显著增加,细胞直径约为0天时的2倍。这些细胞和PBMNC之比为0.5:1时,引起了NK细胞活性的50%以上抑制(4小时~(51)Cr标记K 562肿瘤的同位素释放试验)。这种抑制效应不为过氧化氢酶(Catalase 4000单位/毫升)和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剂(Indom 1×10~(-5)M)所阻断。实验证明,同种异基因个体的NK细胞不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抗原,从而排除了巨噬细胞和K562肿瘤抗原竞争的可能性。实验还表明,巨噬细胞对NK活性的抑制是不受HLA约束的。应用高频超声振荡破碎巨噬细胞膜方法和免疫调变技术进一步提示,人体巨噬细胞对NK活性的抑制与巨噬细胞体积无关,而与体外分化所赋有的固有特性和它们分泌的免疫调节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建株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甲胎蛋白的发现及其在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建立甲胎蛋白阳性的动物肝癌体外细胞株,对于肝癌体内外互相配合互相引证的实验研究是极  相似文献   

18.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藻体发育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显微镜观察以及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浒苔属浒苔藻体的发育过程,阐述了浒苔从孢子释放到形成成熟藻体这一发育过程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孢子由成熟体细胞分化发育而成,每个成熟体细胞可形成10~30个孢子;孢子首先分裂为2细胞结构,2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基细胞发育成为假根,顶端细胞不断进行横分裂形成丝状体;丝状体顶端以下细胞通过纵分裂形成管状叶状体,顶端细胞始终保持横分裂;纵分裂分为切向分裂与径向分裂,切向分裂增加管状叶状体管周细胞数从而使管体增大,径向分裂形成管外壁突起细胞,最终发育为分枝;管状叶状体管腔内部有绒毛状的突起及糖蛋白成分的网架结构;当管状叶状体管周细胞达到30~50h,管腔内部突起消失,网架结构收缩拉紧,管壁细胞贴近形成片状叶状体;整个浒苔藻体始终保持极性发育。  相似文献   

19.
肝刺激因子对人肝癌细胞BEL -7402p21~(ra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雄性初断乳SD大鼠肝匀浆中提取肝刺激因子 (HSS)并加以部分纯化 ,观察其促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对p2 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1)HSS具有明显的促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其分子量为 14~ 2 0kD ;(2 )HSS可提高p2 1ras蛋白表达 ,具有时间 效应关系 ,并与EGF呈协同作用 ;(3)HSS调节p2 1ras蛋白表达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 ,且呈现出饱和性。鉴于我们已报道HSS上调EGF受体蛋白和基因表达这一事实 ,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 ,HSS促人肝癌肝细胞增殖与其调节EGF受体介导的信号分子传导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20.
‘宝石1号''‘晚香''和‘福晚8号''是2017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到广西南宁市的龙眼新品种(系)。为研究其在本地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规律,该文以广西主栽品种‘石硖''和‘桂明1号''为对照材料,研究其树体生长发育情况、产量、物候期、开花和落花落果规律及雌花开放数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龙眼新品种(系)高接后的植株长势和产量与‘石硖''相近,‘宝石1号''的单穗重最重,其次是‘福晚8号'',‘晚香''与2个主栽品种相近; ‘福晚8号''的果实成熟期最晚,生育期最长,达196 d,比‘桂明1号''长15 d。‘宝石1号''的花期最长,‘晚香''的最短,3个新品种(系)的雌雄花开放顺序均为“雄-雌-雄-雌-雄”,‘宝石1号''和‘福晚8号''的雌雄花相遇时间较长,为18~19 d; 3个龙眼新品种(系)在南宁均有3次落果高峰期,落果主要集中在6月份的第二次生理落果期。3个龙眼新品种(系)的雌花开放数与花前温湿度的关系密切,花期前后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有利于‘宝石1号''和‘福晚8号''的雌花开放,而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晚香''的雌花开放。综上结果表明,3个引进的福建龙眼新品种(系)在广西均能正常开花结果且表现较好,‘宝石1号''较早熟,‘福晚8号''成熟期最晚、雌雄花相遇时间长且落果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