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 CⅢ)在致动脉粥样硬化中有直接作用。首先,apo CⅢ激活血液循环单核细胞,细胞表面黏附分子β1整合素表达上调,促进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发生黏附;其次,apo C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募集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并发生黏附;最后,apo C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引发内皮炎症和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对大鼠载脂蛋白AⅠ,CⅡ和CⅢ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脏及小肠apoAⅠ、CⅡ和CⅢ mRNA相对含量的影响。RNA斑点杂交技术分析表明,注射胰岛素后12h,大鼠肝脏和小肠apoAⅠ和CⅡ以及肝脏apoCⅢ mRNA相对含量均显著下降,小肠apoCⅢ mRNA相对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C Ⅲ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能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及肝脏对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TRLs)残体的摄取,在调节TRLs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发生的APOC3基因突变对人血浆apoCⅢ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有影响。小鼠过表达人apoCⅢ可产生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而APOC3基因敲除小鼠则表现为明显的低甘油三酯血症。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及内分泌因素也会对apoCⅢ的代谢产生影响,这使得以apoCⅢ代谢为靶点来优化脂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及小鼠肝细胞膜载脂蛋白 CⅢ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125I 标记载脂蛋白 CⅢ (apoCⅢ)为配体,采用聚乙二醇沉淀分离法,建立了小鼠肝细胞膜 apoCⅢ 受体(结合位点)放射分析法,并对人及小鼠肝细胞膜 apoCⅢ结合位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 TRLs)中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 ApoCⅢ)的高表达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s)表型转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从正常野生型小鼠(WT)及ApoCⅢ转基因小鼠血浆中提取TRLs,在体外培养的HMCs中分别给予相同甘油三酯浓度的正常TRLs(TRL-WT),或富含ApoCⅢ的TRLs(TRL-CⅢ)孵育12 h。结果显示,TRL-CⅢ中ApoCⅢ蛋白质表达水平约为WT小鼠TRLs的4倍。与阴性对照(NC)组相比,两种TRLs均可诱导HMCs中转分化标志物α-SMA及纤维化相关因子纤连蛋白、TGF-β1、CTGF、ColⅠ、Col Ⅳ的mRNA及α-SMA和纤连蛋白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且TRL-CⅢ较TRL-WT作用更明显。TRL-CⅢ组中,α-SMA及纤连蛋白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为TRL-WT组的1.4倍(P<0.05)和2.1倍(P<0.01)。与NC组相比,两种TRLs均可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增加,且TRL-CⅢ组较TRL-WT组高1.5倍(P<0.05);氧化应激相关因子Nox4、P22phox、PKC-β的mRNA及Nox4蛋白表达水平在两组均增高,且TRL-CⅢ较TRL-WT作用更为明显(P<0.05)。TRL-CⅢ组中,Nox4蛋白表达水平为TRL-WT组的1.6倍(P<0.01)。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可使TRL-CⅢ引起的细胞内ROS水平下降约2倍(P<0.01)。上述转分化标志物及纤维化相关因子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本研究表明,TRLs通过氧化应激通路促进HMCs表型转分化,ApoCⅢ的高表达进一步促进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一种可替代人肝细胞研究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CⅢ受体的生理模型,并探讨apoCⅢ受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首先以125I标记的人apoCⅢ为配体,利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观察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是否有apoCⅢ受体存在.结果证实HepG2细胞上存在高亲和力的、可饱和的、特异的apoCⅢ受体结合位点,其受体的亲和力(Kd)和apoCⅢ受体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9.53±1.03)×10-9 mol/L和(3.28±0.31) μg/g.随后又分别研究了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对HepG2细胞apoCⅢ受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胰岛素可使HepG2细胞apoCⅢ受体结合容量(Bmax)显著增加,但对受体的亲和力(Kd)无影响;胰高血糖素可使HepG2细胞apoCⅢ受体亲和力显著下降(即Kd值升高),对受体的结合容量无影响.提示人肝apoCⅢ受体的功能可能受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不同调节. 相似文献
7.
8.
载脂蛋白AI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的蛋白质,它是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RCT)的特殊重要因素,ApoAI能与磷脂,多种血浆因子及细胞膜受体结合,可以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起着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酯化,转移,以及调节HDL代谢的作用。ApoAI在各种HDL亚类中其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这与HDL成熟过程及运载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高糖膳食对大鼠肝脏及小肠载脂蛋白(apo)AⅠ、CⅡ和CⅢmRNA相对含量的影响。摄取高糖膳食6天后,大鼠空腹血清TG含量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cAMP含量则显著下降。同时,用RNA斑点杂交技术分析表明,摄取高糖膳食6天后,肝脏apoAⅠCⅡ和CⅢmRNA相对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P<0.05);小肠apoAⅠ和CⅡmRNA相对含量也显著下降(P<0.05,P<0.01),但小肠apoCⅢmRNA相对含量无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杜丽荣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5,17(2):83-85
载脂蛋白J(apo J)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载脂蛋白,apo J由apo Ja和ap Jβ二个亚单位通过二硫键组成杂二聚体,成熟的apo J含有427个氨基酸,apo Jα含有205个,apo Jβ含有222个,二级结构中含有3个双性蚴旋结构,apo J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与HDL关系密切,apo J也广泛分布于体内的组织及其他生理性液体中,apo J参与脂质代谢过程并可能具有抑制补体活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C-III(apolipoprotein C-III,ApoC-III)是一种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主要分布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颗粒中。ApoC-III是脂蛋白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心病的进展相关联。ApoC-III基因的突变,可使血中脂质水平降低,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且对机体无不利影响。这就为研究特异性下调ApoC-III表达的疗法提供了可行性。这种有针对性的疗法对于降低冠心病相关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将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载脂蛋白C3(APOC3)是一个多功能蛋白质,与甘油三酯(TG)水平成正相关关系,是预测冠心病(CAD)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风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不仅可调节富甘油三酯脂蛋白(TRL)代谢,而且是内皮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者,它可以同时诱导内皮功能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参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增加发生CAD的风险以及其它相关疾病。APOC3基因多态性也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载脂蛋白E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种亚型(apoE2,apoE3和apoE4)只有二个部位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apoE4与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相关,而且对各种脑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负面影响。apoE2则对老年痴呆具有防护作用,并与高脂蛋白血症有关。apoE3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起关键作用。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血浆中的apoE多态性与人体的冠心病、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而脑中的apoE是一种多功能分子,在淀粉样蛋白沉积与清除、稳定微管蛋白结构、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多态性与老年痴呆相关。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载脂蛋白CⅢ受体(结合位点)体内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
20.
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M,apoM)是1999年新发现的,主要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颗粒中的载脂蛋白,其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中表达.目前,apoM的基因结构和定位,蛋白结构已经比较明了.然而,对apoM表达的调控及其功能却不是很清楚.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深入对apoM功能的探讨,发现该蛋白在脂质及脂蛋白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该蛋白质的功能及其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和理解相关疾病新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下面就关于该蛋白的调控以及功能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