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胃癌和非癌病变ras P21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和胃粘膜的非癌病变组织细胞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ras P21表达与DNA倍体与增殖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P2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癌病变组织的表达量.胃粘膜非癌病变组织中,胃癌前病变组织P21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的表达量,并发现P21蛋白的表达量与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学分级、DNA倍体、增殖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p14ARF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F(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作为INK4a/ARF的β转录产物,能够稳定p53, 诱导细胞周期阻断或凋亡.利用高表达p14ARF的人黑色素瘤细胞模型,探讨了ARF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发现p14ARF高表达能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1和G2期, p53, p21cip1和p27kip1蛋白水平明显增强, 而p-ERK1/2,CyclinD1和CyclinE蛋白水平下降, 明显抑制细胞生长. 提示p14ARF能通过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信号通路相互协调作用抑制A375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用快速微量等电聚焦技术对190名北京地区汉族健康人血清Gc蛋白亚型、Pi蛋白亚型进行分型鉴定和基因频率调查.上样量为1.5μl,电泳和染色各0.5h.Gc1F=0.4891,Gc1S=0.2432,Gc2=0.2678.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良好.(∑X2=1.404,0.7<P<0.8).PiM1=0.7542,PiM2=0.1808,PiM3=0.0650,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也良好,(∑X2=1.1233,0.7<P<0.8).  相似文献   

4.
探讨P16INK4a及Sonic hedgehog(Hh-Gli)信号通路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PV16阳性及HPV18阳性宫颈癌细胞系P16INK4a及Hh-Gli信号通路蛋白Smo、Ptch及Gli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P16INK4a、Shh、Smo、Ptch及Gli表达,包括20例正常宫颈、18例癌旁组织、54例CIN及28例宫颈鳞癌组织.分析P16INK4a与Hh-Gli信号通路蛋白间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P16INK4a、Smo、Ptch及Gli蛋白在HPV16及HPV18阳性宫颈癌细胞系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P16INK4a、Shh、Smo、Ptch及Gli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在CINⅠ与正常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P16INK4a、Shh、Smo及Gli蛋白,在CINⅠ、CINⅡ与CINⅢ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CINⅡ-CINⅢ中P16INK4a与Shh和Smo蛋白表达正相关,浸润癌中P16INK4a与Shh、Smo和Gli蛋白正相关.结论认为,P16INK4a及Hh-Gli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宫颈癌发生及演进密切相关,且二者间具有相关性.Hh-Gli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Shh配体增高调控Smo高表达而上调Gli蛋白所致.  相似文献   

5.
EB病毒LMP1-CTAR3对NP69细胞增殖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第三个功能活性区域(CTAR3)在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的转化作用机制,采用逆病毒感染的方法,将浓缩的逆病毒RV-LMP1和RV-LMP1Δ232~351分别感染鼻咽上皮细胞NP69,建立NP69-LMP1与NP69-LMP1Δ232~351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平皿克隆形成试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LMP1对NP69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NP69-LMP1与NP69-LMP1Δ232~351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选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对其中部分蛋白质点差异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发现:a.突变型LMP1Δ232~351促NP69细胞增殖的能力较野生型LMP1明显降低(n=3,P < 0.05);b.鉴定了LMP1-CTAR3在NP69细胞中参与调节的16个蛋白质(表达上调的蛋白质8个,下调的8个).c.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了部分上述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以上结果说明,LMP1-CTAR3是其发挥促细胞增殖的重要活性部位,可能通过参与调节G蛋白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蛋白质的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正  王石垒  吴群  徐岩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167-4177
[背景] 在白酒发酵过程中,原料中的谷物蛋白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等营养物质,进而形成多种代谢产物。谷物蛋白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然而,谷物蛋白对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的调控尚不明确。[目的] 揭示白酒发酵过程中与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显著相关的关键谷物蛋白种类及其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Osborne法测定不同品种高粱中谷物蛋白的组成;采用多组学联用技术解析4种高粱在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代谢产物多样性;通过模拟发酵揭示原料中影响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多样性的关键蛋白。[结果] 4种高粱中的谷物蛋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ANOSIM:R=0.85,P=0.001);4种高粱在发酵第5天时,S4高粱的细菌多样性显著(P<0.05)高于其他3种高粱,S3高粱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多样性显著(P<0.05)高于其他3种高粱;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与发酵第5天的优势细菌多样性(R2=0.34,P<0.05;R2=0.58,P<0.05)和代谢产物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R2=0.58,P<0.05;R2=0.36,P<0.05),被定义为关键蛋白;模拟发酵实验验证了优势细菌多样性和代谢产物多样性可随着2种关键蛋白即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当清蛋白含量在3.0 g/L时,优势细菌多样性及代谢产物多样性可分别达到0.72和0.65;当球蛋白含量在3.0 g/L时,优势细菌多样性及代谢产物多样性可分别达到0.66和0.81。[结论] 研究揭示了酿造原料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对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代谢产物多样性的调控作用,为提高白酒发酵的可控性及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分析Gc蛋白亚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技术及免疫固定技术对201名北京地区无关汉族群体的人血清Gc蛋白亚型进行了分型鉴定及基因频率的调查.Gc1F为0.3698.Gc1S为0.2812.Gc2为0.3490.观察值与期望值吻合良好(Σx2=1.057,P>0.70)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方及其单味药当归、补骨脂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和相关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得到hPDLSCs,选取第3代hPDLSCs,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0 g/mL、1×10-7 g/mL、1×10-5 g/mL、1×10-3 g/mL)补肾益气活血方和当归、补骨脂对hPDLSCs增殖的影响,并确定最佳作用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成骨分化情况。结果:与0 g/mL相比,补肾益气活血方各浓度在第一天和第三天时均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且浓度为1×10-5 g/mL在第三天、第五天时效果均最为显著(P<0.05);当归同样在浓度为1×10-5 g/mL、第三天及第五天时效果均最为显著(P<0.05);补骨脂则仅在第一天时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10-5 g/mL的补肾益气活血方、当归、补骨脂均能显著提升成骨相关Runx2、OCN、OPN、ALP的表达(P<0.05),且补肾益气活血方的上调效果最为显著。茜素红染色检测显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增加矿化结节,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促进hPDL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为研究材料,研究了Ca2+在细胞周期时相中的作用。当外源Ca2+浓度在0.5-20 mmol/L范围内,随Ca2+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延滞期逐渐缩短。但SD-Ca(CaCl2省略)并不能终止Sch. Pombe的细胞周期。采用缺氮对群体细胞进行同步化,并以EGTA 螯合培养介质中低浓度的Ca2+,Sch. Pombe 细胞增殖被完全抑制,细胞流式法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周期被终止在G1期。分析认为Ca2+ 对Sch. Pombe 细胞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外源Ca2+在G1期向S期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扶正方低剂量组(A组)、扶正方高剂量组(B组)、顺铂组(S组),每组10只,A组、B组分别给予扶正方0.4 mL/20 g、0.8 mL/20 g灌胃,M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S组给予顺铂1 mg/mL,0.4 mL灌胃,连续14d,比较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肿瘤重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细胞百分比,鼠肿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2、IL-6、INF-γ水平。结果:A组、B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M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小鼠体重高于S组、M组(P<0.05)。A组、B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高于M组、S组(P<0.05)。A组、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M组、S组,CD8+显著低于M组、S组(P<0.05),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外周血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M组,IL-6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扶正方可以提升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调节IL-2、IL-6、INF-γ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酿酒酵母细胞增殖对Ca2+需求的证据。结果表明:SD-Ca培养基中外加1mmol/L的Ca2+明显促进酿酒酵母细胞增殖,外源Ca2+浓度在0~20mmol/L范围内变动时,随Ca2+浓度增加,细胞生长到达稳定期的终浓度也越大;5、10mmol/L的EGTA可明显延缓细胞生长的延滞期,但是最终不能抑制细胞增殖;酿酒酵母在SD-Ca培养基中继代培养4次,随增殖代数增加,细胞总钙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酵母能够在低钙介质中生长可能是因为具有捕捉和富集钙的功能;以Fluo-3作为胞质Ca2+指示剂,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随胞外Ca2+浓度增加,胞质中游离Ca2+浓度也相应增加。这些证据都揭示了Ca2+在酿酒酵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与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表达关系。方法:招募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60例肝硬化患者。通过Child-Pugh评分对肝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n=73)和重度组(n=87)。在本院健康检查中心招募60例年龄相仿且无任何明显疾病或感染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并检测CHI3L1蛋白表达、CHI3L1浓度、MR浓度、CD3+T、CD25+T和CD69+T水平以及血浆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对照组较轻度和重度组AST、ALT浓度升高,且轻度组较重度组升高(P<0.05)。Cr血清浓度各组比较无差异(P>0.05)。轻度组中93.15 %患者为Child-Pugh A,重度组中全部为Child-Pugh B/A。重度组较轻度组肝硬化程度严重(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较对照组CHI3L1蛋白表达升高,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血清CHI3L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血清CD163和甘露糖受体(M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血清CD3+T、CD25+T和CD69+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重度组血清较轻度组升高(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IFN-γ)浓度较对照组升高,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血清CHI3L1、MR、CD3+T、CD25+T、CD69+T与患者肝硬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中血清CHI3L1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HI3L1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这导致加重了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和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顺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对食管癌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癌细胞增殖以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通过皮下注射食管癌移植瘤模型。一周后,30只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小鼠被随机均分为3组,即模型组、顺铂组和联合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顺铂组腹腔注顺铂治疗,联合组腹腔注射顺铂联合尾静脉注射VEGF抗体进行治疗,共治疗7周。比较各组小鼠体重,食管癌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卵巢癌细胞肺组织转移结节数、癌细胞转移面积和转移病灶总数,以及食管癌移植瘤外周血CD4+、CD8+以及CD4+/CD8+ 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1)顺博组和联合组小鼠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2)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CD4+和CD8+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联合组小鼠CD4+和CD8+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8+却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4)顺铂组和联合组小鼠食管癌肿瘤组织体积和重量,肺转移结节数、转移面积和转移病灶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小鼠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VEGF抗体可以显著增强顺铂在体内对食管癌的抗癌特性,并有助于增强食管癌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体内增殖和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素A2(PGA2)具有强的体内、外抗增殖活性,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同时,可诱导cdk抑制物p21蛋白的表达,后者亦可介导多种细胞的G1阻滞.提示p21waf1/cip1在PGA2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近两年来有关p21waf1/cip1与转录因子E2F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阐述p21waf1/cip1在PGA2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临床诊治手段正逐步改进, 但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然而相关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改变、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还没有明确结论。文章应用组织微阵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TMA-IHC), 对148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G1/S期调控蛋白cyclin D1、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进行检测,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cyclin D1与p53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升高, p53表达阳性率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 0.001)。p21WAF1/Cip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 且p21WAF1/Cip1表达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表达阳性的患者(P = 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1WAF1/Cip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418, P<0.001)。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检测进一步表明45.4%的食管癌患者存在cyclin D1基因扩增。以上结果提示食管鳞癌中存在细胞周期G1/S期调控异常, p21WAF1/Cip1蛋白可能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6.
Na+H+逆向转运蛋白对植物耐盐起着重要作用 ,它利用质膜H+ATPase或液泡膜H+ATPase及Ppiase泵H+产生的驱动力把Na+排出细胞或在液泡中区隔化以消除Na+的毒害。主要讨论植物中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在分子水平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收治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注射液或注射用奈达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NLR、CAR,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NLR、CAR、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晚期非鳞NSCLC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降低NLR、CAR。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胞外Ca2+对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首次证明胞外Ca2+能明显促进粟酒裂殖酵母的增殖,其作用方式主要是缩短了粟酒裂殖酵母的生长延滞期。当起始的接种细胞密度升高至使粟酒裂殖酵母的生长延滞期消失时,外加Ca2+的作用也消失。EGTA可抑制粟酒裂殖酵母的细胞增殖,而外加Ca2+能够有效消除EGTA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说明胞外Ca2+是粟酒裂殖酵母增殖所必需的。此外,外加EGTA除了可延长细胞增殖的延滞期外,还能显著降低指数期细胞分裂的速率以及达到稳定期时培养液中的细胞总数,提示缺Ca2+还影响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的分裂。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双基因共表达对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分别构建了含反义凝血酶受体(ATR)或/和p21单、双基因及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上述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21细胞, G418筛选获得整合有外源基因的细胞株.克隆形成过程中显示单、双基因转染后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克隆形成速度减慢,细胞形态改变,且双基因的作用明显大于单基因.以绿色荧光出现说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后,又以DNA印迹证实ATR和p21单、双基因已整合于细胞基因组中,并维持了凝血酶受体(TR)基因的反义位置.半定量RT-PCR证实TR基因表达降低,p21基因表达升高,ATR和p21(AP)双基因得到了共表达.以具有可提供复制和包装功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rHSV-rc/ΔU12分别感染载有不同基因的BHK细胞株,包装产生重组AAV(rAAV)病毒, 并经点杂交法测定其滴度(每毫升病毒液中所含病毒颗粒数).rAAV/AP中ATR与p21的病毒颗粒数分别为1.02×1013/ml和1.08×1013/ml, 单基因rAAV/ATR的滴度为6.54×1012/ml,rAAV/P21为1.06×1013/ml,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克隆人FLT3配体(rhFL)基因,建立其原核高效表达系统,为大规模获得rhFL产品,促进干细胞体外扩增移植等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创造条件。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巢式PCR扩增可溶型FL基因,以双脱氧终止法进行DNA序列分析;将目的基因与pProEXHT载体连接,重组体引入大肠杆菌并在IPTG诱导下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观察其刺激CD34+细胞增殖的情况。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得到长481bp的rhFL基因,测序结果与已知人FL基因序列一致;rhFL的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5%,经亲和纯化纯度达90%以上;rhFL+G-CSF+EPO刺激CD34细胞增殖约400倍。获得了rhFL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初步建立了产物纯化途径,纯化后的rhFL具有较强的刺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