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苦丁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水元  赵瑞峰   《广西植物》1999,19(2):183-186
将苦丁茶优良单株的无性系后代应用于栽培,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采穗圃圃地,并对部分环境因子加以改良,利用修剪、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对采穗圃进行抚育管理。采穗圃建立2年后,植株高达952cm、基径24cm、冠幅1079cm×1172cm、分枝61条,表现出了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以1年生火炬松Pinus taeda实生苗为材料,进行3因素(截干高度、施肥配方、种植密度)3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栽培措施对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促进穗条产量增加的优化组合为截干高度15 cm,施用农家肥,种植行间距50 cm×80 cm;夏季优化组合为施用农家肥+复合肥,截干高度15 cm,种植行间距为50 cm×80 cm;秋季优化组合为施用农家肥+复合肥,种植行间距50 cm×80 cm,截干高度为12 cm;冬季优化组合为施用农家肥,截干高度15 cm,种植行间距40 cm×50 cm;提高单株穗条年产量的优化组合为施用农家肥+复合肥,截干高度15 cm,种植行间距40 cm×50 cm。因此,在火炬松生长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栽培措施有助于提高穗条产量。  相似文献   

3.
东北红豆杉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抗癌植物--东北红豆杉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从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Rehd)的嫩茎及针叶诱导的出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HPLC方法测定它们合成紫杉醇的能力,发现了能够提高培养细胞生长速率及紫杉醇含量的一些因子,红豆杉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速率已分别达到0.25g/L.d和0.28g/L.d。而他们的紫杉醇含量分别是0.0026%和0.012%。  相似文献   

5.
张佐玉 《植物学报》2000,17(3):225-231
红豆杉属([WTBX]Taxus[WTBZ])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紫杉醇的大规模开发应用加剧了资源短缺。本文概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区域分布、生境和群落学研究结果,重点综述了幼苗培育途径及技术关键。种子繁殖的关键是破除休眠和苗期遮荫;扦插繁殖的关键是插条年龄及长度、药剂品种与处理时间、扦插基质与季节、圃地荫棚与保暖设施的优化配套;组培繁殖的难点是根系诱导和幼苗芽丛形成。现阶段红豆杉属植物的规模化发展宜以扦插供苗为主、辅以种子育苗、攻关组培苗繁殖。  相似文献   

6.
为营建芳香樟高产采穗圃,提供优质穗条,对采穗圃采取截干、施肥试验,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穗条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截干高度以低台式修剪的穗条产量最高,且穗条短粗,质量较好,而中柱式效果次之,高柱式效果最差;截干时间以7月或3月初效果较好,5月中旬最差;施肥时间以3月和8月各施肥1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红豆杉属1新变型——保康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f.baokangsis Y.J.Fei]。该变型与原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évl.)Cheng et L.K.Fu]主要区别在于其雄株上有部分枝条发育成雌性枝条或雌雄球花在同一果枝上,呈现雌雄同株现象。凭证模式标本藏于武汉植物园标本馆(编号Y.J.Fei001,HIB)。  相似文献   

8.
抗癌植物——红豆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红豆杉属植物,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抗癌新药———紫杉醇(Taxol)的原料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有11种,均产于北半球温带。我国产4种1变种,零星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地区。本文介绍国产红豆杉的种类、分布及其药用、观赏、油料、食用、用材、色素等用途。同时本属植物资源稀少,经济价植极大,除加强发展种植外,应注意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属幼苗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佐玉 《植物学通报》2000,17(3):225-231
红豆杉属(Taxus)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其紫极醇的大规模开发应用加剧了资源短缺。本文概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区域分布、生境和群落学研究结果,重点了幼苗培育途径及技术关键。种子繁殖的关键是破除休眠和苗期遮荫;扦插繁殖的关键是插条年龄及长度、药剂品种与处理时间、扦插基质与季节、圃地荫棚与保暖设施的优化配套;组培繁殖的难点是根系诱导和幼苗芽丛形成。现阶段豆杉属植物的规模化发展宜以扦插供苗为主、辅以种子育苗、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世选 《生物技术》1994,4(2):30-32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09-2010年采用2年龄实生苗为采条母株进行室内盆栽扦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岩和河沙两种基质相比较,珍珠岩上生根率显著高于河沙,是更佳选择;用市售的"花语牌"快速促根剂配制成5、10、15、2 0mg/mL 4个浓度分别处理插穗基部并以蒸馏水作对照发现,10 mg/mL、15 mg/mL处理有利于生长,15 mg/mL处理后生根率显著高于5 mg/mL、10 mg/mL、20 mg/mL及对照。再以同一浓度生根粉分别浸泡4 h、8 h、10 h作对比发现,8 h和10 h处理后生长效果较好,10 h的生根率显著高于4 h、8 h。  相似文献   

12.
云南红豆杉培养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1].对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和恶性黑色寮瘤等患者疗效显著[2],全世界红豆杉属植物有近11种,都含紫杉醇成分.但含量很低,加之现存数量很少,生长极为缓慢.造成了紫杉醇原料供应的危机[3]。紫杉醇化学合成已经成功[4-6],但繁杂的反应过程及前体化合物来源的限制使得它们无法实现商业化生产。最近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出一种生产紫杉醇的内寄生真菌Tgromyer andreanae[7].由于紫杉醇含量仅为24~50ng/L.没有实用价值。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可能是解决天然抗肿瘤药物长期供应的有效方法之一[8]。自1991年Christen等人申请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物生产紫杉醇专利以来[9].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10-12]。但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仅见愈伤组织诱导的报道[13]。本文报道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培养的初步结果,并分析了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极的胚胎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的种子休眠期较长 ,在自然条件下要 1~ 2年才能萌发。本实验对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和短叶红豆杉 (T .brevifoliaNutt.)的离体胚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适宜的条件下两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利用胚的体外培养技术可以使其在几个月内发芽、成苗 ,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一条快捷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种子分别采自中国湖北利川和加拿大。所用培养基为McCown ,每升添加 1g水解酪蛋白、1g酵…  相似文献   

14.
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的生长规律,将气单胞茵接种到经过80℃无菌水灭菌的冷却猪肉中,构建Gompertz和Baranyi初级模型来描述气单胞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对气单胞菌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Baranyi模型,R2均在0.97以上。应用平方根模型和Arrhenius模型对由修正的Gompertz模型得出的最大比生长速率进行拟合,所得平方根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Arrhenius模型。实验所建二级模型能预测0-35℃贮藏条件下气单胞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红豆杉紫杉醇提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粉碎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红豆杉中紫杉醇得率的影响,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超声波提取法从红豆杉叶片中提取紫杉醇,用HPLC法对其进行鉴定,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将原料于95%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粉碎至100目,以95%甲醇为提取剂,于60℃提取20h,料液比为1:10,紫杉醇得率为0.086mg/g。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强,为紫杉醇的提取与检测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Taxus)细胞内紫杉醇的含量低且不稳定,限制了利用细胞培养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产业化进程。以紫杉醇含量较高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为试材,诱导得到了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在添加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的改良B5培养基上,15次反复继代培养后获得了高产紫杉醇的细胞系。对新建立的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系(MC)与同期诱导的东北红豆杉细胞系(NC)及实验室继代多年的中国红豆杉细胞系(SC)在细胞生长周期、紫杉醇含量和细胞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C的生长量达5.9倍,高于MC和NC的3.6和4.2倍。在初始接种量相近的情况下,MC的悬浮培养细胞在一个周期内紫杉醇产量可达9.5 mg/L,经过茉莉酸甲酯(M J)诱导后可达到41 mg/L。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迁地保护中天然种群的形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0年代自庐山植物园引种栽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的11株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幼苗组成的栽培种群,在40多年的迁地保护过程中,生长发育正常,且在邻近的自然生境中繁衍出一个含有461株幼苗及小树的天然红豆杉种群,树高10~345cm,树龄1~15年,主要散生于海拔35~60m的山坡麻栎群落及山溪边的枫杨群落中。栽培种群中雌树5株,雄树6株,栽培红豆杉在30年左右开花结实。该天然种群的形成过程是:红豆杉成熟种子被鸟类取食,其肉质假种皮被消化后,在鸟类的栖息范围内随着鸟粪被随机散布,经过生境选择、适应,于适宜的生境条件下萌发生长成幼苗及小树。此外,讨论了天然红豆杉种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爱梅  殷一然  孙坤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933-3944
弗兰克氏菌(Frankia spp.)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植物形成根瘤进行共生固氮,其固氮效率远远高于豆科植物根瘤菌,与沙棘共生的弗兰克氏菌还能够促进沙棘对旱寒等各种不同生境的适应性,是自然界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放线菌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弗兰克氏菌资源,推进弗兰克氏菌分类鉴定工作,加强弗兰克氏菌与寄主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机制研究,促使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尽快应用,本文简要介绍沙棘属(Hippophae L.)物种多样性、结瘤状况与分布特点、沙棘根瘤形态结构与功能、弗兰克氏菌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征,讨论弗兰克氏菌的结瘤机制、生理生态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沙棘属植物与弗兰克氏菌共生的主要因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的系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拉色菌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检测马拉色菌蛋白酶的方法并检测不同来源菌株的蛋白酶活性 ,使用全脂牛奶平板法、BSA平板法检测 7株标准株 ,3 3株M .furfur、12株M .sympodialis、4株M .obtusa临床分离株和 2 8株M .furfur正常皮肤分离株蛋白酶活性 ,并检测温度、pH值和蛋白酶抑制剂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7株标准株均检出蛋白酶活性 ,M .furfur临床分离株蛋白酶活性高于正常皮肤分离株 (p <0 .0 1) ,最高蛋白酶活性在 3 2℃、pH5.5时表达 ,EDTA能抑制其蛋白酶活性。全脂牛奶平板法为简便、可靠的测定马拉色菌蛋白酶活性的方法 ,蛋白酶活性与菌株的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