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蛇志》2020,(3)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其部分组成肽,统称为降钙素前体(Calcitonin precursor,CTpr)。PCT作为新的感染相关标志物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认可。多项体外研究表明CTpr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推进作用,抗CTpr免疫中和治疗有望成为脓毒症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研究发现,植物中miRNA的初级转录本primiRNA能够编码一类具有调节功能的多肽,促进miRNA积累,调节基因表达。这一研究发现了pri-miRNA的新功能,为基因调控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成果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小RNA分子,能够通过结合和切割mRNA,抑制蛋白质翻译过程,从而特异性抑制靶向基因表达。细胞在形成成熟miRNA之前,会先转录出  相似文献   

3.
mRNA前体的选择性剪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基因组草图已基本完成 ,预测人类约有 350 0 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只是线虫或果蝇的 2倍[1] 。人类是怎样完成其复杂的生物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选择性剪接在扩大蛋白质的多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有助于解释基因数目与生物复杂程度两者的不一致性。选择性剪接能够从一个基因产生多个转录本 ,从而产生远多于基因数目的蛋白质 ,完成机体的复杂功能及精细调节。1 .mRNA选择性剪接的普遍性目前根据ESTs分析 ,在人类 350 0 0个基因中大约有 40 %的基因具有选择性剪接的形式[1] 。尽管这个数目让人惊讶 ,但这个数目可能比实际…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se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是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Aβ的过量产生和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Aβ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异常剪切产生,APP表达增加被认为是AD的风险因素之一,目前关于AP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Aβ的前体如何剪切及在AD发病中的作用,而对APP的生理功能关注较少。近年研究发现APP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APP缺失可以影响学习记忆,这与其剪切及Aβ的产生均无关。APP广泛表达于多种器官和组织,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因此了解APP的生理功能将为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k-gram方法识别microRNA前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croRNAs(miRNAs)是动植物中较短的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性非编码RNA序列.第一个miRNA是通过实验手段发现的,然而通过实验手段识别miRNA在技术上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不完整性.因此,miRNA基因识别需要寻求计算方法来弥补实验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miRNA前体的识别方法.在构造识别模型中,把初级序列和序列二级结构相结合,采用k-gram方法把序列信息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然后通过特征选取方法提取特征,并用这些特征为miRNA前体的识别构造了基于SVM的识别模型.同时,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以达到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7.
沈佳  张耀洲 《生命的化学》2007,27(3):221-223
真核生物通过mRNA前体的剪接,包括选择性剪接机制,调控着自身的生长与发育,了解其基本过程和有关参与因子,对进一步探索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分子进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简要综述了mRNA前体剪接的基本过程及有关剪接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SR蛋白(Ser-Arg rich protein)家族因子、某些新发现的参与形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的因子及部分:RNA解旋酶等在mRNA前体剪接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讨溶葡球菌酶前体加工转化为成熟的溶葡球菌酶的机制,本文通过条件控制分别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的培养液中获得了溶葡球菌酶前体和它的加工蛋白酶,并分别通过HPLC和Affi-Gel 501亲和层析对它们进行了纯化,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等电聚焦电泳,表明二者已基本上达到均一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溶葡球菌酶前体的体外加工转化实验。  相似文献   

9.
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研究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是探讨动物脂质代谢规律的重要手段.目前,哺乳动物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国内外已成功构建了大鼠[1,2]、人[3,4]、牛[5,6]和猪[7,8]的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鱼类方面的工作则开始不久.  相似文献   

10.
Wnt蛋白是一类分泌型蛋白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调节多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新近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在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Wnt蛋白的配基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Frizzled1/2/5及辅助受体LRP5/6结合,激活经典或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影响下游靶基因产物的磷酸化作用,进而抑制C/EBPα、PPARγ等脂肪细胞关键转录因子,使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从而抑制脂肪的形成.本文就Wnt信号通路的研究史和主要分支、作用方式及其抑制脂肪细胞的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加压素(VP)与神经垂体素(neurophysin,NP)共存于同一个前体分子的假说被提出来已有多年。许多证据表明 VP 或催产素(OT)与其相关的 NP来自同一个前体分子。应用重组 DNA 技术已揭示 VP 和 OT 前体及其基因的结构;并证实 VP 和 OT 分别与其相关的 NP 共存于同一前体分子。  相似文献   

12.
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之一,抗瘤谱广,但其毒副作用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半衰期短,口服吸收不稳定,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能够增强抗肿瘤活性和靶向性,同时降低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5-氟尿嘧啶前药及其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分泌性糖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抗炎、营养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参与炎症反应、损伤修复、生长发育及代谢调控等多项重要的病理及生理活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GRN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PGRN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以及PGRN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世界》2008,(2):80-80
老年痴呆症是全世界最流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病源特征是病斑沉积。此类病斑主要是由淀粉样多肽构成的。淀粉样前体蛋白经过连续切割。产生淀粉样多肽。虽然经过大量研究,这种前体蛋自韵生理功能和分子结构仍然迷雾一团。在本文中,作者运用“时间间控制心脏灌注交联技术”对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置作组进行了研究。作者把交联剂在较短时间内泵入动物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5.
mRNA前体选择性剪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锦春  陈誉华  宋今丹  陈澄 《生命科学》2002,14(3):150-152,185
mRNA前体的选择性剪接(又称可变剪/拼接)是真核生物的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调控机制,它精细协调基因的功能,高效调节基因的定量表达以及蛋白功能的多样化,影响主要发育方向的决定,对细胞的分化、发育、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都有重要意义。选择性剪接与许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已有选择性剪接数据库的构建,用于选择性剪接的信息存储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前体促进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体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对紫杉醇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前体是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5mg/L)。酪氨酸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帆  邹冈 《生理科学进展》1989,20(3):197-201
神经肽前体的翻译后加工是神经肽生物合成中的重要环节,它具有顺序专一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生理调控性。  相似文献   

18.
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比较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离培养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生长曲线、油红O染色以及脂肪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表达的研究,证明用消化法可从猪的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大量的前体脂肪细胞,其生长旺盛,可见自发充脂;传代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充脂率大幅度提高,脂肪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增强。这为深入研究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猪体脂肪沉积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体胚发育中5个miRNA前体与成熟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源比对或RACE克隆了5个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 miRNA前体。结果显示, 在各物种miRNA前体间, 成熟序列高度相似, 但其它序列相似度差异大, 序列相似度与亲缘关系有关。采用qRT-PCR分析了5个miRNA、前体和靶基因在落叶松体胚8个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 miRNA表达最高峰出现在后期子叶胚, 暗示与促进胚胎休眠有关; 表达次高峰出现时期不同, 表现为miR397和miR408在PEMIII, miR398在早期单胚, miR156和miR166在早期子叶胚, 表明其与保持薄细胞壁、质子传递、顶端分生组织形成等调控有关。miRNA成熟体表达与前体含量不呈线性相关, 可能受多重调控。研究结果对于阐明MIR基因进化、表达调控及在体胚发育中的调控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21三体遗传病植入前诊断的方法,以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为对照,取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40枚、21三体患者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40枚及单卵裂球20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同时扩增21号染色体上特异区域基因片段(DSCR)和12号染色体上管家基因(GAPDH)片断作内对照,结果在正常组织同时扩增二片断的有效率为95%(38/40),扩增产物的荧光强度比值为1.00±0.05;21三体患者单个淋巴细胞同时扩增二片断的有效扩增率为92.5%(37/40),DSCR/GAPDH荧光强度的比值约为1.58±0.17;单卵裂球的扩增效率为80.0%(16/20).三者实验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100%.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技术产前检测21三体综合征具有准确、快速、安全、实用等特点,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