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论文通过小鼠体内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银杏叶聚戊烯醇急性和遗传性毒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杏叶聚戊烯醇属无毒级,最大给药量(21.5 g/kg)对小鼠增长、脏器系数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影响。Ames试验中,剂量达5000μg/皿,在加与不加S9的条件下,TA97、TA98、TA100、TA102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标准测试菌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未检出明显的诱变活性(P0.05)。微核和畸变试验表明,GBP剂量达10 g/kg b·wt,雌雄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的比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殖无明显受抑,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观察无明显影响。GBP各剂量组间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初级精母细胞率与溶剂对照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雄性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诱变活性。因此,银杏叶聚戊烯醇无毒、无致癌、无致畸和无突变作用,为GBP保健食品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安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聚戊烯醇抗肿瘤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从银杏叶中分离聚戊烯醇新的有效部位 ,研究聚戊烯醇抗肿瘤的药效。方法 :通过提取、分离、精制 75 %以上银杏叶聚戊烯醇 ,以氟脲嘧啶 (5 Fu)为对照 ,选择肝癌 (Heps)实体型、肉瘤 (S180 )、艾氏癌 (EC)实体型等瘤谱 ,用不同剂量的聚戊烯醇进行小鼠移植性抗肿瘤药效实验。结果 :银杏叶聚戊烯醇对Heps、S180 和EC等移植性瘤谱的最高抑瘤率分别为 4 9 2 9%、6 0 89%和 5 2 4 7% (p <0 .0 0 5 )。结论 :银杏叶聚戊烯醇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聚戊烯醇 (polyprenols)含量较高[1] ,聚戊烯醇在人体中是多萜醇的中间体[2 ] ,对细胞膜糖蛋白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3 ] ,用于多发性硬化症 (痛风 ,红斑狼疮等 )等免疫功能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及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聚戊烯醇的化学、纯化和药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石油醚提取、水解、萃取和柱层析等分离,制得银杏叶叶聚戊烯醇纯样,其化学结构由NMR、IR和MS鉴定为桦木聚戊烯醇,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5-21。另外,对聚戊烯醇的纯化工艺和毒、药理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纯化70%以上聚戊烯醇的方法,适合大指生产,为聚戊烯醇制剂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研究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它们的化学结 构、提取分离方法、光谱特征、分析方法、作用,以及多萜醇的合成等。并对其研究前景进 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对银杏聚戊烯醇柱层析纯化条件进行研究,所得产物经薄层层析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戊烯醇含量超过90%。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和水杉针叶的聚戊烯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Rupr.)和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针叶中首次分离出聚戊烯乙酸酯,其结构由1HNMR和13CNMR鉴定为桦木聚戊烯醇型(betulaprenol),其异戊烯基结构单元数(n)与HPLC的logtr线性关系研究确定n在10~24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桑叶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和含量的方法,采用Thermo C18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8∶7,v/v),流速为1.50 mL/min,柱温为25℃,检测器为PDA。测定结果表明,桑叶中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为10~12,聚戊烯醇含量为0.731%。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快速测定桑叶中聚戊烯醇的异戊烯基单元数和含量,为桑叶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醇提物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确保以紫茎泽兰提取物为主要原药的植物源农药的安全性,对紫茎泽兰醇提物进行了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白兔急性皮肤和眼刺激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物对两种性别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5000mg/kg,对大白兔皮肤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牲,受试物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胸腺素α1二聚体蛋白开展初步的毒理学研究,为后续系统地进行临床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胸腺素α1二聚体蛋白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胸腺素α1二聚体蛋白给药后小鼠的一般行为,进行血液生化学指征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各剂量胸腺素α1二聚体蛋白注射组的动物行为、活动、体重、进食量等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指标与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也均未见异常。结论:未发现胸腺素α1二聚体对小鼠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银杏叶片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银杏不同枝类、不同叶序的叶片形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银杏不同枝类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叶宽、叶柄长、叶基角: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长、叶形指数:一年生长枝>一年生鳞枝>多年生鳞枝;叶面积: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有缺刻叶比例:一年生长枝>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片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柄长、叶基角均随叶序的增加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有缺刻叶的比例则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1~5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6叶达最大,以后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叶柄长度随叶序增加而增加,叶基角随叶序增加而减小.一年生长枝的第2叶、一年和多年生鳞枝的第4叶可作为品种描述的标准叶.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步法将碳酸酐酶共价键合在聚甲基戊烯(Polymethyl-pentene,PMP)膜式氧合器表面以提高其清除血液中CO2的能力。首先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法将羟基引入PMP表面,然后用偶联剂溴化氰(CNBr)将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固定在PMP膜表面。采用XPS、表面接触角测定仪对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itrophenyl acetate,p-NPA)为底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接枝CA的活性、浓度、重复利用性、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方法能将羟基成功引入PMP表面;CA能被成功地偶联在无活性官能团聚合物表面,在保持酶活性的同时获得较高的接枝效率;共价接枝CA(Covalently immobilized CA,CACI)的浓度随CNBr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可达理论单分子层接枝量的73%;CACI比物理吸附的CA(Physically adsorbed CA,CAPA)具更好的重复利用性;37oC下,CACI比CA溶液表现出更好的储存稳定性。本方法有望应用在膜式氧合器上以提高其对血液中CO2的排除效率。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经过异戊烯化翻译后修饰正确的定位于膜上,在生物体内的信号转导过程(如异三聚体G蛋白)中起非常重要作用。其修饰过程包括异戊烯化、蛋白水解、甲基化以及棕榈化等。目前已知主要有3种蛋白质异戊烯化转移酶:法尼酰基转移酶(FTase)、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I(GGTaseI)、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Ⅱ(GGTaseII)。作用于异戊烯化修饰的关键酶或下游因素是目前抗肿瘤的主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四膜虫: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优良模式生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膜虫 (Tetrahymena)是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以四膜虫为实验生物开展的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并针对目前产生严重环境压力的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 ,提出了以四膜虫为模式生物开展相应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前景以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甜茶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曼云  覃国忠   《广西植物》1985,(1):43-49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为一高甜度、低热能、低毒植物。实验研究证明动物服用安全范围大、对生长发育、造血系统、肝肾功能无妨碍,也未见对动物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有实质性损害及蓄积中毒反应。甜茶将作为我国新型的天然甜味剂。  相似文献   

17.
植物杀虫剂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董育新  吴文君 《昆虫知识》1997,34(2):112-116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的研究开发概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对银杏叶的化学、药理、临床和制剂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银杏叶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对高脂血症成年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67、1.33 g/kg.bw/d剂量条件下银杏叶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升高高脂血症大鼠HDL-CH水平。剂量1.33 g/kg.bw/d剂量下,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G的含量。因此,银杏叶茶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具有较好地调节高血脂动物的血脂的功能,本试验为银杏叶功能保健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