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酸盐裂解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藻酸盐裂解酶是一类降解褐藻中海藻酸盐的酶。此酶已经在多种有机体中得到分离。对海藻酸盐裂解酶的生物特性、研究方法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介绍。在酶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酶解构建新型海藻酸盐多聚物 ,可增强和扩展海藻酸盐裂解酶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使其在海藻多糖的高值化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海藻酸盐和海藻酸盐裂解酶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状况 ,展望了海藻酸盐和海藻酸盐裂解酶将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含量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骨质疏松症大鼠(n=48)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在建模后1周后三组分别给予双蒸水、0.1 mg/100 g尼尔雌醇与37.5 mg/mL海藻酸钙/枸杞多糖凝胶微球水溶液灌胃治疗,1 次/d,检测大鼠骨骼肌SDF-1含量和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1)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给药第4周与第8周的血清钙离子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磷离子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给药第4周与第8周的骨骼肌SDF-1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海藻酸钙组低于尼尔雌醇组(P<0.05);(3)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给药第4周与第8周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海藻酸钙组低于尼尔雌醇组(P<0.05);(4)尼尔雌醇组与海藻酸钙组给药第4周与第8周的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高于模型组(P<0.05),海藻酸钙组高于尼尔雌醇组(P<0.05);(5)海藻酸钙组造血细胞数量较多,骨皮质结构较完整,致密均匀粗壮,小梁数目明显增多,骨髓腔变小。结论:海藻酸钙在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应用能抑制骨骼肌SDF-1的释放,有助于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提高血清钙离子含量,降低磷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3.
海藻中富含海藻酸盐,海藻酸裂解酶降解后产生的寡糖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及益生作用,酶法降解海藻酸盐的生物降解取代传统的化学降解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海藻酸盐降解酶的来源、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综述,阐明了海藻酸盐降解酶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藻除了作为海洋蔬菜直接食用外,其另一主要用途就是用于提取多种功能性成分。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海藻提取功能食品配料就是从海带、巨藻等褐藻中提取的海藻酸盐等天然海藻多糖产品。海藻酸盐是1881年由英国人E.C.C.Stanford首次从褐藻类植物中提取发现的,之后经历了近50年的时间,由美国的Kelco公司于1929年,开始将海藻酸盐作为商品大量生产,成为人类成熟应用的唯一产业化的天然阴离子盐类多糖物质。随后以海藻酸盐为主导的海  相似文献   

5.
紫草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用药历史悠久.现代研究显示,紫草主要含有萘醌类、多糖类、单萜苯酚及苯醌类和酯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肿瘤、抑菌、保肝护肝和免疫调节等.目前紫草的应用集药品、纺织品和药妆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本研究对紫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应用作一概述,以期为紫草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6.
廖芝衡  余克服  王英辉 《生态学报》2016,36(21):6687-6695
随着全球范围珊瑚礁的退化,大型海藻在珊瑚礁区的覆盖度呈增多的趋势。大型海藻的大量生长,妨碍了珊瑚的生长、繁殖、恢复等过程。概括起来,大型海藻对珊瑚生长、繁殖及恢复过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1)大型海藻通过与珊瑚竞争空间和光照而影响珊瑚生长;(2)大型海藻与珊瑚直接接触时,通过摩擦作用及释放化感物质而影响珊瑚生长;(3)大型海藻的大量生长打破了珊瑚与海藻的竞争平衡,珊瑚为应对大型海藻的入侵而把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转移到组织修复与防御上,进而造成珊瑚繁殖能量的减少;(4)大型海藻通过影响珊瑚幼虫的附着及附着后的存活率,而阻碍珊瑚群落的发展;(5)海藻还能通过富集沉积物、释放病原体及扰乱珊瑚共生微生物的生长等而间接影响珊瑚生长。明确的竞争机制有利于研究海藻与珊瑚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总结前人对海藻与珊瑚的竞争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把两者的竞争机制划分成物理机制、化学机制、微生物机制三大类,物理机制是研究得比较透彻的竞争机制,而化学机制与微生物机制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对珊瑚礁中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相互作用研究甚少;鉴于此,对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划分类型以及三大类型底栖海藻对珊瑚的作用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并对珊瑚礁退化的现状和退化珊瑚礁区内海藻的表现做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再综述国外关于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该加强对南海珊瑚礁区大型海藻的种类分布及丰富度等的调查,评价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礁的影响现状;并结合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态学研究手段,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探索海藻对珊瑚的影响机制,以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具有佐剂效果的海藻酸钙纳米胶囊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海藻酸多糖酸沉淀性质并结合乳化技术,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酸沉淀诱导相变制备海藻酸钙纳米胶囊的新颖方法,并通过改变海藻酸钠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浓度获得了最小平均水动力学直径在300 nm以下的球形凝胶颗粒,粒径分布均一,表面呈负电性。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该海藻酸钙纳米胶囊对人外周血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有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细菌脂多糖(LPS)相当效力的刺激作用。蛋白质分子可通过共价偶联方式负载。该海藻酸钙纳米胶囊在新型疫苗设计、细胞治疗和靶向给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分解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酸分解菌是一类能够自身合成海藻酸裂解酶,能够降解并同化海藻酸的微生物。海藻酸分解菌是海藻酸裂解酶的重要来源,其产生的海藻酸裂解酶具有种类多、反应条件温和、酶活高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并且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藻酸分解菌一直作为海藻酸裂解酶生产者的角色被研究和应用。但随着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加剧,以海藻酸等海藻生物质为原料转化生物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潜在途径,因此,海藻酸分解菌又有了崭新的研究领域,即海藻酸分解菌利用海藻酸发酵生产生物能源。本文从海藻酸分解菌及其海藻酸裂解酶的种类和特性、海藻酸分解菌的代谢以及海藻酸分解菌基因工程等方面,介绍海藻酸分解菌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海藻接枝型保水剂与控失剂相结合,对复混肥进行多次包膜,制成海藻接枝型肥料A和B,并对其保水保肥性能以及肥料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海藻接枝型肥料A和B的土壤水分吸收率为89.00%和70.33%,普通复混肥为61.17%。与普通复混肥相比,海藻接枝型肥料A能分别减少氮、磷和钾22.49%、14.71%和15.51%的淋溶损失量,海藻接枝型肥料B则能分别减少氮、磷和钾21.22%、12.22%和13.13%的淋溶损失量。肥效实验表明,施用海藻接枝型肥料A和B的生菜鲜重分别比普通复混肥高出26.14%和20.06%,前者还明显促进了玉米根系生长。上述结果表明,海藻接枝型肥料的保水保肥效果和促生长作用比普通复混肥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藻有性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定辉  夏建荣 《生态学报》2004,24(12):2870-2877
由于研究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改进 ,人们对海藻 (seaweeds)早期生活史方面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大。评述了近年来海藻有性繁殖过程中配子释放和受精生态学问题。到达一定生理状态的海藻 ,通过对环境暗示应答而诱导配子形成。海藻生殖器官感受另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 ,通过有关信号传递机制 ,触发配子释放。海藻配子释放的时间及其所需的环境条件 ,依不同的种类而变化。配子同步释放以及各种适当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受精频率和受精成功率 ,有利于受精的各种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组合 ,形成了“机会窗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的概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海藻 (特别是红藻 )的自然受精成功率比以前所认为的要高得多。受精后合子 (胚 )的散布、集落与附着显著地影响其生存以及种群动态。对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海藻生长在高盐、高压、低温、少光照的海洋环境中,为应对这些环境胁迫,海藻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品质、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海藻功能物质提取工艺着手,详细介绍了物理破碎、酸/碱化学水解、复合酶解/菌解等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复合降解是获得海藻特定功能物质的最佳工艺;同时,分析了海藻糖类、海藻酚类、内源激素及氨基酸衍生物等主要成分的生理功能,以期说明海藻提取物促进作物生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海藻提取物修复问题土壤、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开花/坐果率、以及增强抗逆性的效果;最后,提出了海藻提取物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海藻场生态系统及其工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藻场生态系统是典型近岸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及其工程学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海藻场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结构、生态功能及其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基本实施步骤等,并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的海藻场生态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结合我国现已开展的海藻场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呼吁我国尽快组织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以期尽快发挥海藻场生态工程对我国海洋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贻贝筏式养殖区附生大型海藻与两种附着端足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海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态功能,而关于其资源养护效应的研究大都围绕高营养层级的鱼类、螺贝类进行,目前针对大型海藻对饵料生物的养护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报道了贻贝筏式养殖生境中海藻群落对其表面附着的端足目等饵料生物的潜在养护功能。于2017年5月在枸杞岛西北部贻贝筏式养殖区采集样品,共获得32种大型海藻,其中包括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三个门类;在这些海藻中附着大量的端足目(Amphipods)生物,主要以钩虾亚目(Gammaridea)和麦秆虫科(Caprellidae)为主,其中平均每克海藻中附着的总端足目生物量达0.073±0.034 g(df=29,a=0.05),丰度7.63±4.07只(df=29,a=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海藻生物量的增加,端足目总生物量显著增加(r=0.43,n=28,P0.05),钩虾的丰度也显著增加(r=0.50,n=28,P0.01),麦秆虫丰度无显著变化(r=0.26,n=28,P0.1);随着海藻丰富度的增加,钩虾的平均个体大小显著增加(r=0.71,n=30,P0.001),麦秆虫个体大小则无显著变化(r=-0.13,n=30,P0.1)。该研究表明,贻贝筏式养殖生境中附生的大型海藻有益于其表面附着的钩虾和麦秆虫的栖息生长,但海藻群落对这两种端足目影响的内在机制并不相同,这可能与不同海藻间的功能差异以及两种端足目自身的生态习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大型海藻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原生质体的获得、除菌效果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选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海藻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海藻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海藻多糖的种类,海藻多糖的提取、分离与提纯技术,海藻多糖性质的测定方法及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渤海北部底栖海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渤海北部底栖海藻的种类组成、区系性质、群落结构和季节性变化。经调查,该海区隶属于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的底栖海藻共有119 种,其中包括57 种经济海藻和7 个新记录种。研究表明,渤海北部底栖海藻的温度性质以暖温带性为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其群落成分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一种新兴的海洋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人造海藻模拟了自然海藻影响海水青鳉产卵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海藻对海水青鳉产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两交叉放入人造海藻,海水青鳉在球状或海葵状海藻的挂卵量显著高于其他人造海藻(P0.01);4种人造海藻同时存在时,海水青鳉几乎不在玻璃空地产卵,在球状海藻的挂卵数最高(176±47 eggs·d-1),其次为海葵状海藻(89±32 eggs·d-1),显著高于树状海藻和大叶海藻(P0.01);球状海藻和海葵状海藻上的挂卵数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动态,最终海葵状海藻的挂卵数超过了球状海藻。由此推测,海水鱼类在产卵过程中对海藻的物理结构具有明显选择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因其益生功能和安全性,在食品行业和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将乳酸菌作为口服疫苗载体或药物传递载体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菌到达肠道的活菌数是影响其功能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考虑为其提供一定的防护来抵御胃酸等恶劣环境。通过化学法制备能稳定表达Gfp的乳酸乳球菌海藻酸钙微囊,以Gfp作为活菌标记,检测了海藻酸钙微囊对乳酸乳球菌的保护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酸处理30、60、90、120 min后,海藻酸钙微囊包裹使乳酸乳球菌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 370、525、235和105倍。动物体内实验也表明,在灌胃2 h后,海藻酸钙微囊包裹使乳酸乳球菌在肠道内的活菌数增加90多倍。上述结果说明海藻酸钙微囊对乳酸乳球菌在胃肠道环境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今后乳酸乳球菌口服制剂的研究及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藻中的肽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对其氨基酸序列及活性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发现的海藻肽类化合物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式的主要有二肽、环肽和脂肽,这些肽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促进神经细胞分化、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预测海藻肽类化合物在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海藻多糖,并筛选得到生物转化海藻多糖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菌株。[方法]采用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检测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菌株生物转化后的海藻多糖进行比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微生物转化前后海藻多糖的变化。[结果]复合酶解后的水溶性海藻提取物经单一真菌菌株、单一细菌菌株、混合菌株发酵后,检测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混合菌株发酵后,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高达87. 5%。[结论]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复合菌株转化后的海藻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转化前海藻多糖相比清除率提高51. 2%,HPLC检测发现,其海藻多糖的成分增加,其保留时间为6. 186、8. 014、9. 36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