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具有分化为内皮细胞能力的前体细胞,对于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血管生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血脂状态下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增加严重影响EPCs的作用与功能,这也是高血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之一。在此之前的体内研究表明,从皂荚中提取的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EA)有较好的抗粥样硬化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得到阐述。鉴于EPCs在A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本论文研究了EA对于EPCs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ox LDL造成体外培养分化的EPCs数量和功能损伤,给药组经不同剂量的EA处理,通过TUNEL、Transwell小室等手段观察凋亡、粘附、迁移、一氧化氮(NO)释放等数量与功能指标。通过设置药理抑制组和Western blot考察了EA对于PI3K/Akt/e NOS通路的作用。结果显示ox LDL明显增加EPCs的凋亡,TUNEL阳性率为35.2%,为正常组的5.5倍;ox LDL还抑制了EPCs的粘附(200倍视野下从正常的24个减少到14个),使细胞迁移率从11%降至6.6%、NO的合成从18.37μM降到7.97μM;ox LDL抑制e NOS的表达和Akt及e NOS的磷酸化,抑制率均在50%以上。高剂量的EA显著改善了上述结果,TUNEL阳性率为14.7%、EPCs的粘附恢复为20个、细胞迁移率为10.2%、NO的合成为19.28μM,EA虽然对e NOS的表达没有影响,但却显著激活了e NOS(p-e NOS/e NOS为1.33,模型组为0.82),并将ox LDL抑制的Akt磷酸化恢复至正常的76%。另外,PI3K抑制剂能部分抵消EA的作用。结果表明刺囊酸对于ox LDL诱导的EPCs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为直接增加Akt和e NOS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钾通道阻断剂氯化钡(BaCl2)和氯化铯(CsCl)对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并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待细胞培养至3~5代时将细胞消化并等密度接种于六孔板中,待细胞融合至80%时用含2%胎牛血清的M199对其进行同步化处理,然后分组进行干预。本实验主要分两组:1BaCl2(100μmol/L)及其无BaCl2的台氏液组;2CsCl(1 mmol/L)及其正常对照组。依照上述分组加入阻断剂干预12 h后,检测迁移、粘附功能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前列环素(PGI2)基因表达的变化。此外,收集各组处理3 d后的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上清中SDF-1的含量。并进一步通过信号通路阻断剂预先干预内皮祖细胞(EPCs),然后重复上述处理,并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SDF-1基因表达的变化来推测其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BaCl2、CsCl处理后的EPCs迁移、粘附能力显著增强,SDF-1、PGI2基因表达量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显示,SDF-1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Ba2+、Cs+促进SDF-1分泌与e NOS信号通路有关;促进PGI2的分泌与P38信号通路相关。结论:Ba2+、Cs+具有促进EPCs迁移、粘附和分泌功能;SDF-1分泌增加的机制可能是通过e NOS信号通路来完成的,而PGI2与P38信号通路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脂血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降脂红曲制剂血脂康胶囊对高脂模型大鼠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Wistar大鼠高脂饲料30 d,造成高血脂大鼠模型,灌服血脂康胶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血脂康治疗组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应用EGM-2MV进行体外培养。以4~6代EPCs为靶细胞。采用Edu标记技术、CCK-8检测法、粘附能力测定试验、改良的Boyden小室、Matrigel法、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EPCs增殖、粘附、迁移、体外成血管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高血脂模型组大鼠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炎症因子MCP-1表达则高于对照组;与高脂模型组EPCs比较,血脂康可明显促进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下调MCP-1的表达。结论:高脂状态下大鼠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及成血管等生物学功能受损,血脂康能调整脂质代谢,改善高脂血症大鼠EPCs功能,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在电针干预下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促大鼠脑内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百会"穴及左侧"四关"穴。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I/R组)、模型+电针组(I/RE组)、模型+电针+L-NAME组(I/REL组)。除N组外的各组局灶脑缺血1.5 h后分为再灌注1、2、7 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在各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VEGFR2+EPCs数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皮质区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VEGFR2阳性细胞表达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数。结果与I/R组比较,电针可明显提高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P0.01,P0.05),而I/REL组的VEGFR2+EPCs数量相比于I/RE组则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I/RE组缺血皮质区VEGFR2阳性细胞表达,VEGFR2 mRNA表达及CD34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I/R组(P0.01),而I/REL组与之比较则显著减少(P0.01)。结论电针可动员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EPCs促大鼠缺血脑区血管再生,该作用在e NOS被抑制后减弱,推测电针动员EPCs促血管再生的作用与e NOS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低血清培养液来模拟肾脏供血不足的营养不良状态,研究低浓度哇巴因对低血清培养下OK细胞(负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哇巴因(1-30n M)处理0.2%血清培养下OK细胞,MTT实验和Brdu掺入法检测哇巴因对OK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kt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用LY294002和PD98059分别抑制PI3K/Akt和ERK1/2蛋白激酶活性,观察抑制PI3K/Akt和ERK1/2对哇巴因促进OK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哇巴因(1-30n M)促进OK细胞的增值,上调OK细胞中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用LY294002和PD98059特异抑制Akt和ERK1/2的活化能够抑制哇巴因的促增殖作用。结论:低浓度哇巴因(1-10n M)能够促进OK细胞的增值,PI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参与哇巴因对OK细胞促增殖作用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u JH  Tao QM  Chen JZ  Wang XX  Zhu JH  Shang YP 《生理学报》2004,56(3):357-364
本文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用密度梯度离心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human fibronectin)包被的培养板中,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分别为0.01、0.1、1、10μmol/L)和辛伐他汀(1 μmol/L),培养一定的时间(6、12、24、48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进一步鉴定EP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粘附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显示,氟伐他汀可显著增加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且EPCs数量随氟伐他汀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 μmol/L浓度氟伐他汀作用24h对EPCs的数量影响最为显著(较对照组增加15倍,P<0.05).在动物实验中,喂养氟伐他汀3周后,大鼠的EPCs也较对照组增加2倍(P<0.05),进一步支持了体外实验的结果.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也显著改善外周血EPCs的粘附能力、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的能力,相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1 μmol/L)对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上述观察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可增加EPCs的数量,改善EPCs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间质纤维化小鼠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4只KM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32只;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n=32只。观察4周,每周检测各组小鼠血BUN、Scr及一氧化氮,流式细胞计数外周血CD133+/VEGFR+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实时定量PCR检测肾皮质e NOS、VEGF mRNA表达。结果 UUO组血一氧化氮、内皮祖细胞计数、肾间质微血管密度、e NOS、VEGF mRNA表达水平持续下降,在第2、3、4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氧化氮水平与肾间质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715,P0.05);e NOS mRNA表达水平与肾间质微血管密度(r=0.624,P0.05)、内皮祖细胞计数(r=0.375,P0.05)、VEGF mRNA(r=0.351,P0.05)呈正相关。结论 e NOS/NO途径参与了UUO小鼠肾间质微血管的调节,其调节涉及对血管舒张功能影响、介导促血管肾脏因子VEGF mRNA表达及动员内皮祖细胞等机制。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探讨尿素水解产物氰酸盐(cyanate)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功能障碍的作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过CCK8法检测氰酸盐对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DCFH-DA法检测ROS水平;用比色法测定NO水平;分别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ICAM-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e NOS(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表达。氰酸盐呈浓度依赖性影响内皮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当氰酸盐浓度为1.00 mmol/L时,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甘露醇组)相比,氰酸盐诱导内皮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氰酸盐作用内皮细胞24 h后,ICAM-1荧光明显增强,e NOS明显减弱(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内ICAM-1水平随氰酸盐浓度升高和负荷时间延长上调,而e NOS水平下调(P0.05)。氰酸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产生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秦皮甲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法观察秦皮甲素对体外AGE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AGEs以及秦皮甲素作用后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以及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有关指标: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肪代谢相关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同时分别检测粘附相关因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00 mg/L AGEs对人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秦皮甲素可对抗AGEs导致的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并呈浓度依赖性。在25 mg/L时,保护效应达到最高。秦皮甲素可抵抗ROS生成。同时可改善细胞的脂类代谢:胆固醇、LDL以及TG含量在秦皮甲素作用后改善明显。秦皮甲素可显著抑制内皮粘附因子VCAM-1的表达。秦皮甲素还可上调NO水平,下调ADMA水平。总之,秦皮甲素可有效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在改善氧化应激,脂代谢,粘附因子和NO释放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性内肽酶(NEP)是一种膜整合的神经肽降解酶,表达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它能通过水解多种神经肽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NEP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存活以及血管的生成.NEP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抑制cSrc介导的FAK活性、抑制P13K介导的FAK磷酸化、抑制ERM与CD44的相互作用、抑制神经肽介导的Akt活性、与PTEN作用抑制Akt磷酸化以及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FGF-2.因此,对NEP肿瘤抑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体外能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与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在体内可抑制肿瘤生长。血管能抑素的N端与C端均有抗血管生成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而N末端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活性明显高于C末端。血管能抑素能抑制Akt、FAK的磷酸化。血管能抑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 AECs)预防RAW264.7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后向M1极化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ELISA检测细胞释放NO浓度,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gr-1)及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又称CD206)等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RAW264.7胞质蛋白p-IκBα以及胞核蛋白NF-κB的表达。结果:RAW264.7培养基组与h AECs条件培养基干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68%±2.3%、6.68%±2.1%(p0.05)。LPS刺激组与h AECs条件培养基干预组两组的迁移率分别为42.03±0.07%、14.71±0.04%(p0.05);LPS刺激组与h AECs干预组两组NO释放量分别为27.73±10μM、13.33±6.43μM(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h AECs干预组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如IL-1β、TNF-α、iNOS以及INF-β的表达显著下调,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如Arg-1、CD206、CD36等表达上调(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AECs干预组RAW264.7中胞质蛋白p-IκBа以及胞核蛋白NF-κB的蛋白含量降低。结论:h AECs与RAW264.7预培养能有效预防LPS刺激下RAW264.7向M1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磷酸化来降低核内NF-κB的含量,从而抑制了M1型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对雷帕霉素(RAPA)引起的体外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损害的保护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经形态学及Dil-ac-LDL吞噬试验进行鉴定后,采用RAPA(100 nM)处理24小时建立CMECs损伤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IM(0,10-2,10-1,100,101μM)培养24小时后,采用MTT,WST-8及Transwell检测受损后CMECs的增殖和迁移;采用Hoechst 33258及Caspase-3检查各组CMECs的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70 S6K磷酸化的程度;格里斯反应及实时逆转录PCR分别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结果:①经形态学及Dil-ac-LDL吞噬试验均表明,成功培养CMECs;②低浓度SIM 100μM可显著改善100 nM RAPA对CMECs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③SIM可通过上调PI3K/Akt进而上调p70s6K磷酸化(P0.05或P0.01);④SIM通过PI3K/Akt促进CMECs分泌NO及eNOS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一定浓度下的SIM可改善RAPA作用下CMECs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这些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激活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实验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亚硝酸盐 (NO 2 )和硝酸盐 (NO 3)总量 (NO 2 /NO 3) ,反映心肌细胞一氧化氮 (NO)生成情况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心肌细胞NO生成的影响及其蛋白激酶C (PKC)在该效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AngⅡ可减少心肌细胞NO的含量 ,并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AngⅡ受体拮抗剂saralasin可明显抑制AngⅡ对NO生成的影响 ;L 精氨酸 (L Arg)明显增加心肌细胞NO的浓度 ,此效应可被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NAME所抑制 ,L Arg未能消除AngⅡ抑制NO的作用 ;用佛波酯 (PMA)处理心肌细胞 ,其NO的生成明显减少 ,L NAME可加强此抑制效应 ;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 (Stau)可明显削弱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效应。结果提示 :AngⅡ具有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NOS的活性而实现的 ;AngⅡ受体介导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作用 ;激活PKC可使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O生成减少 ,NOS参与此抑制效应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O生成过程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与PKC有关 ;PKC参与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观察他汀类新药(匹伐他汀)对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和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培养板上,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匹伐他汀(分别为0.001μmol/L、0.01μmol/L、0.1μmol/L、1.0μmol/L)培养24h,用免疫荧光法观察EPCs吸收FITC-UEA-I和Dil-acLDL情况对EPCs进行鉴定,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对各实验组测定,来观察匹伐他汀对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和粘附功能影响。结果:匹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匹伐他汀显著提高了体外培养EPCs的数量及增殖、迁移与粘附能力(P0.05)。匹伐他汀浓度在0.1μmol/L时对EPCs影响达到最大。随着药物浓度的继续增大,EPCs的上述功能反呈下降趋势,但1.0μmol/L组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匹伐他汀能增加体外培养EPCs的数量及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可作为EPCs培养的一种改良方法,为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6-姜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信号通路。通过MTT检测不同浓度Aβ1-42对PC12细胞的作用及不同浓度6-姜酚对Aβ1-4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6-姜酚对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Akt及磷酸化Akt(Ser47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6-姜酚能显著减少Aβ1-42引起的细胞凋亡;PC12细胞经Aβ1-42作用48 h后,80及120μM 6-姜酚预处理组中GSK-3β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则均显著高于Aβ1-42处理组的。说明6-姜酚对抗Aβ1-42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kt的活性、抑制GSK-3β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6-姜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信号通路。通过MTT检测不同浓度Aβ1-42对PC12细胞的作用及不同浓度6-姜酚对Aβ1-4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6-姜酚对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Akt及磷酸化Akt(Ser47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6-姜酚能显著减少Aβ1-42引起的细胞凋亡;PC12细胞经Aβ1-42作用48 h后,80及120μM 6-姜酚预处理组中GSK-3β及Akt的磷酸化水平则均显著高于Aβ1-42处理组的。说明6-姜酚对抗Aβ1-42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kt的活性、抑制GSK-3β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力的影响及与PI3/Akt和ERK信号通道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各16例纳入实验,非冠心病患者的10mL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纳入正常组,冠心病患者的40mL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均分纳入10μmol/L阿托伐他汀组、10 μmol/L阿托伐他汀+PI3/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组和10μmol/L阿托伐他汀+ ERK信号通道阻滞剂PD98059组,均向EPCs方向分化,以VEGFR2、CD34和AC133流式鉴定;观察冠心病患者EPCs增殖力的变化及他汀的影响,观察LY294002和PD98059分别阻断PI3/Akt和ERK通道后他汀对冠心病患者EPCs增殖力作用的变化.结果:与非冠心病人对比,冠心病患者EPCs的增殖(0.23± 0.02 to 0.14± 0.02,P<0.001)功能下降,阿托伐他汀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EPCs的增殖力(0.14± 0.02 to 0.20± 0.02,P<0.05);该作用可为Pl3/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阻断(0.20± 0.02 t0 0.16±0.02,P<0.001),但ERK信号通道阻滞剂PD98059无此作用(0.20±0.02比0.20±0.0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PI3/Akt通道而非ERK信号通道上调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来源EPCs的增殖力.  相似文献   

19.
蜂胶乙醇提取物(EEP)对豚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蜂胶水提物(WEP)和乙醇提物(EEP)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以离体豚鼠胸主动脉环为材料,采用离体实验方法记录血管收缩张力。结果:对于PE(PE,1μM)和KC1(60mM)预收缩的主动脉环,EEP可以剂量依赖地使其舒张。去除内皮后舒张作用减弱,所以这种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使用NO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L-NNA,10μM)、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ethylene blue,10μM)或者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indomethacin,10μM)预处理,血管舒张作用也减弱。这提示EEP的作用可能与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有关;K~ 通道通用抑制剂TEA(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1 mM)的处理对EEP的舒血管作用没有影响,显示EEP对豚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与K~ 通道无关;另外,EEP能使CaCl_2的量效曲线下移,说明EEP可以抑制细胞外Ca~(2 )的内流,同时EEP还可以抑制细胞内Ca~(2 )的释放。结论:蜂胶乙醇提取物EEP能剂量依赖地引起离体豚鼠动脉环舒张。这种舒张作用与K~ 通道无关,但受内皮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和前列腺素调控,最终通过降低细胞内Ca~(2 )的浓度舒张血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番茄红素对高糖所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番茄红素10、30、50μg/mL低、中、高剂量和信号阻断剂(1μmol/L SB203580)组,用33 mmol/L葡萄糖诱导EPCs损伤,分别采用MTT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EPCs黏附、迁移能力,Matrigel成血管网实验评价体外小管形成能力,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p38 MAPK蛋白表达量。实验表明番茄红素可改善高糖环境下EPCs黏附、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抑制EPCs中p38 MAPK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