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善槲皮素的水溶性而不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本文以芦丁为原料,经"3'、4'、7位羟基苄基化-酸水解苷键-3位羟基酰化-加氢脱苄基"四步反应,合成出槲皮素-3-O-乙酸酯和槲皮素-3-O-丙酸酯。两种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43.27μg/m L和8.13μg/m L,均高于槲皮素的溶解度。两种衍生物均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兔体外和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体外IC50分别为94.1μmol/L和204.9μmol/L,均低于槲皮素值,体内抑聚率均高于槲皮素。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酰化槲皮素的3位羟基,引入含2个或3个碳的短脂肪烃基链,能显著改善水溶性,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柚皮素的水溶性而不降低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本文以柚皮苷为原料,经"4'位羟基苄基化-酸水解苷键-酰化-加氢脱苄基"四步反应,合成出柚皮素-7-O-乙酸酯和柚皮素-7-O-丙酸酯。两种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37.34±53.23μg/m L和59.74±4.81μg/m L,均高于柚皮素的溶解度。两种衍生物均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兔体外和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且抑聚率均高于柚皮素。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酰化柚皮素的7位羟基,引入含1~2个碳的短脂肪烃基链,能显著改善水溶性,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类化合物是众多黄酮类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在医药方面有很强的药效功效。本研究选取两种槲皮素类黄酮化合物异鼠李素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作为目标化合物,运用Gaussian 09软件密度泛函(DFT)方法从分子总能量、OH解离焓(BDE)的理论表征、前线分子轨道及其轨道能级、原子的净电荷布居等方面研究异鼠李素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异鼠李素活性大于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两类分子4'位的酚羟基失去氢之后对抗氧化活性的整体影响是最大的,酚羟基在这个位置上就具有较明显的高活性特征,分子中引入的糖苷不参与前线分子轨道的形成,不具有消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但它对于分子本身的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改变分子在机体反应时的溶解度和吸收度。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槲皮素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抗氧化剂的结构改良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操纵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生物合成B环-3′,4′-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方法】构建了4个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和拟南芥的P450还原酶基因(ATR)融合表达质粒:SUMO-CsF3'H[7-517]::ATR1[49-688]3 AA、SUMO-CsF3'H[28-517]::ATR1[49-688]3 AA、SUMO-CsF3'H[7-517]::ATR2[75-711]3 AA和SUMO-CsF3'H[28-517]::ATR2[75-711]3 AA,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菌株TOP10、DH5α和BL21,获得12个转化菌株S1–S12;构建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表达质粒p YES-Dest52-CsF3′H,转化酵母菌株WAT11,得到转化菌株S13;构建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表达质粒pES-URA-CsF3′H,及茶树黄烷酮3-羟基化酶基因CsF3H与拟南芥黄酮醇合成酶基因At FLS的融合表达质粒pES-HIS-CsF3H::At FLS 9AA,二者共转化酵母菌株WAT11,获得转化菌株S14。【结果】转化SUMO-CsF3'H[28-517]::ATR1[49-688]3 AA质粒的TOP10菌株S6在25°C条件下发酵,转化效率最高,能将1000μmol/L柚皮素、二氢山奈酚和山奈酚,分别转化生成287.93μmol/L圣草酚、131.76μmol/L二氢槲皮素和188.62μmol/L槲皮素。发酵菌株S13能分别将1000μmol/L柚皮素、二氢山奈酚和山奈酚,最多能转化生成734.32μmol/L圣草酚、446.07μmol/L二氢槲皮素和594.64μmol/L槲皮素。喂食S14发酵菌株5 mmol/L的底物柚皮素,在发酵36–48 h中,最多能生成1412.16μmol/L圣草酚、490.25μmol/L山奈酚、445.75μmol/L槲皮素、66.75μmol/L二氢槲皮素和73.50μmol/L二氢山奈酚。【结论】本研究首次将茶树类黄酮3′-羟基化酶基因应用于B环-3′,4′-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圣草酚、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5.
槲皮素3-O-糖苷是一类重要的槲皮素糖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代表性化合物芦丁和曲克芦丁已被开发成临床用药.由此可见,槲皮素3-O-糖苷已经成为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槲皮素3-O-糖苷在食品、制药等行业中更广泛地应用.为提高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白皮锦鸡儿黄酮醇类化合物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豆科植物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 Pojark.)地上部分分离到3个黄酮醇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3-O-甲基山奈酚(1)、3-O-甲基槲皮素(2)和槲皮素(3)。活性测定表明,1表现出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9.00μg/mL和7.42μg/mL,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2.5μg/mL;而2和3则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还原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4.39μg/mL和13.64μg/mL;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0.26μg/mL和9.87μg/mL。上述黄酮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皮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生物来源的糖基转移酶GT-1、GT-2和BTGT-1对槲皮素进行糖基化修饰。研究发现这3种酶均能够催化以槲皮素和UDP-葡萄糖为底物生成槲皮素-3-O-β-D-葡萄糖(异槲皮苷),GT-1、 GT-2和BTGT-1催化反应的产物生成率分别为5.33%、15.18%和63.82%。通过对槲皮素、异槲皮苷和槲皮素-N-乙酰-D-氨基葡萄糖进行水溶性以及体外细胞抗炎活性检测,发现槲皮素经糖基化后其水溶性得到较大提高,异槲皮苷和槲皮素-N-乙酰-D-氨基葡萄糖水溶性分别是槲皮素的13.8倍和15.4倍。同等浓度下槲皮素糖苷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作用低于槲皮素,且3种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 IL-1β、IL-6 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3种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实验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为诱导剂,探讨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ADP静脉注射致小鼠肺栓塞方法以及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了对羟基苯甲醛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对经口给药的对羟基苯甲醛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mmol/L,对PAF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能明显降低小鼠肺栓塞死亡率,并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说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经口给药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为1.23 g/kg。  相似文献   

9.
滇丹参注射液对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云南产滇丹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om氏比浊法,测定滇丹参体内、体外对抗ADP、PAF、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每种药物浓度分别为40 g/L、20 g/L、10 g/L、5 g/L、2.5 g/L,体内实验分为7组,即生理盐水组、两种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 g/kg、10 g/kg、20 g/kg,每组6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滇丹参体外显著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呈浓度-效应关系(P<0.05,0.01),IC50为33.7 g/L(ADP)、18.1 g/L(AA).滇丹参也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最大抑制率为36.8%;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滇丹参在高剂量时可显著抑制ADP、PAF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0.01),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滇丹参在药后20 min开始显效,40 min达到最大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5.6%(ADP)、91.5%(PAF)和88.5%(AA).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滇丹参体外、体内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丹参,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滇丹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制备了O/W型吐温80-乙醇-花生油-水的微乳体系,考察了该体系对槲皮素的增溶效果,结果槲皮素的溶解度由4.8 μg/mL增加到319.1 μg/mL.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测定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亚硝胺合成的最大阻断率为89.28%,对亚硝酸钠的最大清除率为90.47%.  相似文献   

11.
螺旋霉素(SP)与麦迪霉素(MD)均为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且结构非常相似.螺旋霉素含有3个组分,其结构差异表现在16元内酯环C<,3>上的一个取代基的差异,SPⅠ组分为羟基、SPⅡ组分羟基乙酰化、APⅢ组分羟基丙酰化;麦迪霉素是以麦迪霉素A1为主要组分的多组分抗生素,麦迪霉素16元内酯环C3上连接的均为丙酰化羟基.已知这类抗生素16元内酯环C3羟基酰化是由一种称为3-O-酰基转移酶的蛋白催化完成.本研究将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spiramyceticus F21中的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用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ATCC 21454中的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原位替换后,发现所产生的螺旋霉素仍然含有3个组分,并且螺旋霉素Ⅲ组分也不是主要组分,说明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在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 F21中不具有16元内酯环C3羟基丙酰化特异性以及酰化高效性,也提示其在麦迪霉素产生菌中的丙酰化特异性和高效性可能与该菌株(种)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槲皮素对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下调作用。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细菌脂多糖(LPS)诱导过的BV2小胶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绿)以及白介素-1β(IL-1β)的抑制效果。槲皮素在10μm、20μm、30μm时可降低炎症因子NO、TNF-α绿以及IL-1β的产生,与LPS组相比只加10μmol/L槲皮素处理:NO下降17.26%,IL-1β下降21.21%,TNF-α绿下降18.93%;20μmol/L槲皮素处理:NO下降45.18%,IL-1β下降35.45%,TNF-α绿下降37.77%;30μmol/L槲皮素处理:NO下降72.59%,IL-1β下降57.59%,TNF-α绿下降62.32%。但只在20μmol/L、30μmol/L槲皮素处理时与LPS组相比NO、TNF-α绿以及IL-1β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上述相同与LPS组相比槲皮素为10μmol/L、20μmol/L、30μmol/L时可降低炎症因子TNF-α绿以及IL-1βm RNA的产生,10μmol/L槲皮素处理:IL-1βmRNA下降16.88%,TNF-α绿mRNA下降14.88%;20μmol/L槲皮素处理:IL-1βmRNA下降38.96%,TNF-α绿mRNA下降37.16%;30μmol/L槲皮素处理IL-1βmRNA下降55.49%,TNF-α绿mRNA下降54.38%。但只在20μmol/L、30μmol/L槲皮素处理时TNF-α绿以及IL-1β的mRNA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槲皮素对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有一定的下调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NO、TNF-α绿以及IL-1β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Spiramine N-6属粉花秀线菊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二十碳二萜生物碱。本实验采用Born,Shen和Hamburger等方法分别观察了spiramine N-6在体外和体内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血小板5-羟色胺释放反应的作用,同时评价spiramine N-6对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piramine N-6在体外选择性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量效关系,其IC50=26μmol/L,对花生四烯酸(AA)或腺苷二磷酸(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作用;spiramine N-6静注后明显抑制PAF、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Spiramine N-6呈浓度依赖性减少AA和PAF引起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其IC50分别为64.7和33.5μmol/L。Spiramine N-6明显阻抑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78.6μmol/L。结果提示spiramine N-6作为二十碳二萜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和阻抑血小板一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螺旋霉素(SP)与麦迪霉素(MD)均为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并且结构非常相似。螺旋霉素含有3个组分,其结构差异表现在16元内酯环C3上的一个取代基的差异, SP I组分为羟基、SP II组分羟基乙酰化、SP III组分羟基丙酰化; 麦迪霉素是以麦迪霉素A1为主要组分的多组分抗生素, 麦迪霉素16元内酯环C3上连接的均为丙酰化羟基。已知这类抗生素16元内酯环C3羟基酰化是由一种称为3-O-酰基转移酶的蛋白催化完成。本研究将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F21中的螺旋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用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ATCC 21454中的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基因原位替换后, 发现所产生的螺旋霉素仍然含有3个组分, 并且螺旋霉素III组分也不是主要组分, 说明麦迪霉素3-O-酰基转移酶在螺旋霉素产生菌—S. spiramyceticus F21中不具有16元内酯环C3羟基丙酰化特异性以及酰化高效性, 也提示其在麦迪霉素产生菌中的丙酰化特异性和高效性可能与该菌株(种)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三种测定法对银薇和红花紫薇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紫薇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银薇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7.4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8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2664.7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3μg/m L;ABTS方法:IC50=2.3μg/m L;FRAP方法:TEAC=1532.7μmol/g),银薇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研究植物矮生胡枝子(Lespedeza forrestii)全株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矮生胡枝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芸香糖苷(3)、槲皮素-3-O-芸香糖苷(4)、山柰酚-3-O-洋槐糖苷(5)、牡荆素(6)、荭草素(7)、维采宁-2(8)、染料木素(9)和dalbergioidin(10),均为首次从矮生胡枝子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10在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上进行抗炎活性的筛选显示,在2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8和10分别对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抑制活性,显示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罂粟科植物赛北紫堇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鉴定了从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20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3S)-5-guaiacyl-3-hydroxypentanoic methyl ester(1)、8-对羟苄基槲皮素(2)、8-对羟苄基山奈酚(3)、6-对羟苄基槲皮素(4)、槲皮素(5)、山奈酚(6)、金圣草黄素(7)、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8)、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9)、1-羟基-2,3,4,6-四甲氧基(口山)酮(10)、p-hydroxyphenylferulate(11)、5,7-二羟基香豆素(12)、4,4′-二羟基二苄醚(13)、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4)、3,4-二羟基苯乙醇(15)、对羟基苯乙醇(16)、对羟苄基乙基醚(17)、对羟基苯甲醇(18)、1,2,4-苯三酚(19)、邻二苯酚(20)。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2~4和7~20为首次从紫堇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赛北紫堇中分离得到。采用四甲基唑蓝法测定了20个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3对人肝癌HepG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16.8和19.2μmol/L。  相似文献   

18.
3β,20α-羟基甾体脱氢酶(3β,20α-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20α-HSD)是从胎羊血中分离得到的。分子量为35kD。该酶以NADPH为辅酶,有两种底物。以孕酮为底物时,Km=30.8μmol/L,Vmax=0.7nmol min~(-1)(nmol enzyme)~(-1);以5α-二氢睾酮(5α-Dihydrotestosterone,5α-DHT)为底物时,Km=74μmol/L,Vmax=1.3nmol min~(-1)(nmol enzyme)~(-1)。5α-DHT竞争性抑制20α-还原活性,Ki=102μmol/L。16α-溴代乙酰氧基(16α-Bromo acetoxyprogesterone,16α-BAP)是3β,20α-HSD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t_(1/2)=75min。对3β和20α还原活性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23μmol/L和58μmol/L。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比浊方法测定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和体外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家兔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采用从经大鼠颈内动脉注射诱发同侧大脑半球脑血栓形成方法评价天麻醒脑胶囊的抗脑血栓形成作用。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从和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50%o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83和3.25g/L。0.5和1g/kg的天麻醒脑胶囊于灌胃后明显抑制从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本品1g/kg时显著阻抑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天麻醒脑胶囊在体内外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明显影响。1、2g/kg天麻醒脑胶囊组的右侧与左侧脑重差值均显著减小,显著降低右脑伊文思蓝吸光度与右脑重的比值。结果提示,天麻醒脑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和减轻脑血栓形成作用,有利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田基黄抗HBV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薄层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60%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分离纯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以HepG 22.2.15细胞株为筛选工具,用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滴度。从乙酸乙酯的活性部位分离得到槲皮素-7-O鼠李糖苷(1)、(2R,3R)双氢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2)、槲皮苷(3)和1,3,6,7-四羟基咕吨酮(4)4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是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对HepG22.2.15细胞HBeAg分泌的抑制率最高,为67.66%,IC50值为40.25μg/mL,治疗指数TI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