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日渐突出.现代工业化经济进程与化石资源日渐枯竭的现实形成了剧烈冲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物炼制是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基础生产能源与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模式,通过开发新的化学、生物和机械技术.大幅提高可再生生物资源的利用水平.是降低化石资源消耗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经济需要构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新型工业模式,即以生物炼制替代化石资源炼制,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物炼制是开拓创新型技术,即采用多联产技术.实现生物质的高效综合利用。是生产能源、材料与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模式。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炼制的核心技术,是人类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继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之后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3.
生物经济需要构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新型工业模式,即以生物炼制替代化石资源炼制,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物炼制是开拓创新型技术,即采用多联产技术.实现生物质的高效综合利用。是生产能源、材料与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模式。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炼制的核心技术,是人类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继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之后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4.
引言 众所周知,资源、能源和环境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三大难题.传统化石能源的过量使用导致了石油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能源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微藻能源集生物能源、生物固碳及N/P废水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热点①.能源微藻的低成本规模化培养是实现微藻能源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当前限制微藻能源产业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化石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生存危机,使得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可再生资源.大幅扩展可再生生物资源应用的生物炼制通过开发新的化学,生物和机械技术,生产各种化学品、燃料和生物基材料,使其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和能源经济转变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寻求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刻不容缓,海藻生物质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海藻生物质能源转化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可替代石油燃料的生物柴油技术,以及利用海藻生物质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海藻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的需求还是从化工原料的多元化的角度来看,采用绿色生物工艺制造生物能源与生物基产品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能源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出于对常规化石能源储量与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忧,人类思考摆脱这一困境,开发并推广使用一种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生物基化学品与生物基材料等的研发、工艺改良与规模化生产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物炼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空前挑战。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实现工业模式从石油炼制向生物炼制的根本转变,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对生物炼制这一新型工业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尤其是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在内的生物燃料,因其原料的可再生性和燃料使用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过度消耗化石资源引发的石油紧缺和温室效应问题,巳逐步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开发能替代化石能源需求的新能源日渐急迫.生物质能源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之一,对生物质能源炼制的研究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热点.生物炼制产品的工业化,是形成可持续性的生物炼制品产业经济的关键.我国政府已经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应的研发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以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生物炼制技术在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取得了明显进步.本文主要综述生物炼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   总被引:76,自引:4,他引:72  
因应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形势,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是最重要的液体可再生燃料之一,在能源性质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化石柴油,而且还具有安全环保等其它优良特性。当前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偏高,而且稳定、充足的油脂原料供应体系尚未形成。我国是油脂资源短缺国家,近年来植物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同时,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粮食供应形势不容乐观,扩大油料作物种植的潜力非常有限。但是,我国宜林地丰富,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量巨大。综合以上因素,我国应重点发展木本油料植物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加快微生物油脂发酵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同时,利用植物遗传育种技术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以及选择性发展不与粮争地的油料作物。依靠各方面的进步,发展创新的油脂生产技术,保障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和油脂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日益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因此,能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生物柴油便是较为理想的新型能源之一[1]。虽然油料作物、废弃油脂等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部分原料,但其成本、规模及可持续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2]。目前,利用光合自养的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潜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在减少CO_2排放、大规模培养、产油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日益突显[3]。微藻生物柴油的生  相似文献   

13.
<正>过度依赖化石能源使我国同时遭遇了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可再生能源,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作为较易获得的生物质能原料——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能源化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化石燃料的挖掘和燃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与化石燃料相比,微藻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前途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不占用耕地的特点.尽管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生物燃料的最佳生产者之一,但单独培养微藻容易污染且采收成本高,与化石燃料和传统可再生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利用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能够实现自絮...  相似文献   

15.
生物资源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气候资源等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中生物资源主要包括生物遗传资源、生物质资源和生物信息资源三大类型。生物资源学是现代生命科学、资源科学和工程科学等相关领域交叉和衍生出的新兴学科,已在国内外部分高校作为新专业进行开设。《生物资源学导论》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委会的倡议与指导下完成的国内首部生物资源系列教材,在出版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已在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中得到使用。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生物资源学导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和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以及《生物资源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以期为我国生物资源学学科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790-790
可再生能源是最有希望、应积极开发的可替代能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生物质能是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其特点是可再生、来源广、洁净、使用安全;尽管能效不如化石能源,但有开发的大潜力,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替代能源,应强化这方面研究与创新。本刊(2000,34(1):100)报道生物乙醇作为燃料已在全球进入实用化;  相似文献   

17.
适于沙漠地下水培养的耐碳酸氢钠产油微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能源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出路之一。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瞩目[1—3]。目前,生物柴油主要以大豆和油菜、油棕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作为原料。但是动物油脂、废餐饮油原料有限,而油料植物生产油脂存在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等缺点,不宜作为未来生物柴油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产油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4],被认为是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人口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日益恶化等危机,寻找可再生的清洁替代能源已成为人类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尽管近年来生物燃料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其商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转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球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甚至危机越来越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及其集成方法加工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越来越急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展的重大课题。化学品也包括生物能源.例如乙醇、甲烷等.可通过氧化反应提供大量的热能。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产业技术》:受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岳国君:全球大范围内化石能源消费的经济代价与日俱增,能源结构升级与资源开发迎来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事实上,化石能源是枯而不竭,石油顶峰论言之过早。供过于求、油价暴跌都说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能源。但从能源和资源角度来看,在总体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全球能源将从"烃经济"向"糖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