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影响在体和离体垂体激素的释放。IL-1和TNF是自细胞介素-6(IL-6)合成的有效诱导剂。IL-6是由腺垂体内已被激活的单核细胞和滤泡星形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单核细胞因子。静脉注射IL-6能提高血浆ACTH水平,而且这种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分子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NF受体TNFR1在鼻咽癌细胞5-8F和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TNFα对其受体TNFR1和TNFR2的mRNA水平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  相似文献   

3.
Cetus 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临床试验,肿瘤坏死因子是从人免疫系统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在治疗某些癌症方面可能证明是有用的。肿病坏死因子是 Cetu公司开始对人进行试验的第三种治疗蛋白质。其它两种蛋白质是前白细胞素(R)(人重组体白细胞间素-2)和 BETASERON(R)(人重组体β干扰素)。Cetus 公司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是应用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肿瘤坏死因子的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以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针刺早期干预高血脂症在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预防高质血症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通过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有下降。结论:电针治疗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过度表达产生抑制作用,减轻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尤其早期治疗组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是继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生物反应调节剂。体外实验证明:OSM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化瘤和抑瘤活性。同时根据它与其它细胞调节因子如LIF、G-CSF、CNTF及IL-6间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生物学特点,可以认为:OSM在机体免疫应答网络、细胞抗感染免疫及多种细胞因子间的功能协调等方面发挥着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以胰腺β细胞特异性损伤为特征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侵润胰岛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α、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2等通过诱导胰腺β细胞凋亡/坏死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种群比例,以及调控T细胞对β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杀伤等,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包括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炎症诱发等.TNF的生物学效应都是通过细胞表面的两种TNF受体引发的.TNF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及转录因子NF-kB和JNK蛋白激酶的激活.这3条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及各通路内部含有各种调节机制,使TNF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协调发挥出来.从1994年到现在,对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细胞信号传导研究领域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进而在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通过切割法建立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断尾再生模型,针对伤口愈合阶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组织细胞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显示:6种细胞因子在断尾脊髓和椎骨中的骨系细胞中均呈阳性。断尾创面组织及其附近鳞片下方真皮层中IL-6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断尾后3 d达峰值194.3±24.9。断尾后3 d,创面IL-8阳性细胞数目为107.7±12.7,超过真皮层的43.7±9.1。IL-1β和IL-1R1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后减,伤口部位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真皮层(P<0.05)。TNF-α阳性细胞由0.5 d的126.3±35.0增至3 d的190.3±12.1。IL-10阳性细胞断尾后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断尾后0.5 d伤口部位阳性细胞达201±17.8,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长期禁食危重症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禁食14天以上的危重病人56例,分别于实施肠内营养前,实施肠内营养后第1,3,7天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白细胞介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抗组织相容性抗原-DR水平,分析肠内营养实施前后指标。结果:实施肠内营养第1,3天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肠内营养第7天CD4、CD4/CD8水平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CD3、抗组织相容性抗原-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在长期禁食后恢复肠内营养后初期全身炎症反应明显,随着实施过程逐步减轻,并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是细胞信号转导生理抑制剂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参与负调控生长激素、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最近发现,SOCS-3在胰岛素和瘦素抵抗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且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是未来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SOCS-3结构及其对胰岛素和瘦素抵抗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SOCS-3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鳞柄小奥德蘑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灌洗腹腔法收集小鼠巨噬细胞,建立其体外培养体系;采用鸡血红细胞法、荧光探针标记、总一氧化氮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合成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等的分泌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鳞柄小奥德蘑多糖能显著增强体外培养和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NO合成量,增加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因此,鳞柄小奥德蘑多糖可能通过提高细胞对NO和多种免疫相关信号分子的分泌量,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而调节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全身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低氧和再氧合而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引发炎症反应而导致心、脑血管为主的多系统损害。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一些循环水平的炎症因子在OSA患者中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如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选择素(selectins),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是OSA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机制,OSA后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OSA后炎症因子启动及血管内皮调节的新近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PMOP)大鼠的骨密度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骨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q RT-PCR法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 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去势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MD)、TGF-β mRNA显著降低(p0.05),而IL-1β、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椎骨BMD显著升高(p0.05),IL-1β、TNF-α、IL-6显著减少(p0.05),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TGF-β mRNA显著增加(p0.05)。温肾固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等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8(IL-8)是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多源性细胞因子。它不仅来源于单核细胞、T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亦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Ala-IL 8]_(77)是内皮细胞受IL-1或TNF激活后分泌的IL-8,已证明是有效的粒细胞—内皮细胞粘连抑制剂。最近,美国的Lefer等研究了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la-IL8]_(77)对内皮功能障碍和心肌损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本丈综述了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6大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AITD是遗传、免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反应能力的小分子蛋白质。本文主要介绍了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与AITD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了其参与AITD的发病机制及作为AITD预测因子的可能性,为细胞因子作为AITD的诊断途径及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结合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AS的机制与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益赛普联合西乐葆,益赛普25 mg,皮下注射,连用8周,治疗前后评估晨僵VAS评分、腰背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血沉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情况,检测对照组(20例单独应用COX-2抑制剂的A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TNF-α的表达在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细胞因子IL-21、TGF-β1的表达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后较治疗前晨僵及腰背痛VAS评分、BASFI、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优良率为50.0%,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能是通过降低AS患者血清中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延缓了病程进展。但由于病例较少,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AS患者的疗效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E_2 (prostaglandin E_2, PGE_2)在妊娠维持和分娩启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人类妊娠的维持和分娩启动是一个炎症过程。本研究用原代培养的足月妊娠人子宫平滑肌细胞(human uterine smooth muscle cells, HUSMCs)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GE_2四种受体亚型(EP_1、EP_2、EP_3和EP_4)对妊娠HUSMCs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用药物处理和/或转染各受体siRNA后,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HUSMCs培养液中炎性分泌因子的浓度。结果显示,PGE_2可剂量依赖性促进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分泌,而抑制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8(CXCL8)释放,但对IL-1β和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 (CCL-2)的分泌没有影响。EP_1/EP_3激动剂17-苯基-trinor-PGE_2刺激IL-6和TNFα的分泌,抑制IL-1β和CXCL8的分泌。转染EP_3 siRNA能逆转17-苯基-trinor-PGE_2对IL-6和TNFα分泌的影响,但是17-苯基-trinor-PGE_2对IL-1β和CXCL8的作用仍然存在。敲低EP1可阻断17-苯基-trinor-PGE_2对IL-1β分泌的抑制效应,而17-苯基-trinor-PGE_2促进IL-6和TNFα分泌的作用仍然存在。EP_2和EP_4激动剂均可刺激IL-1β和TNFα分泌,这种效应可分别被EP2siRNA和EP4 siRNA所逆转。磷脂酶C (phospholipase C, PLC)和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的抑制剂可阻断17-苯基-trinor-PGE_2对TNFα和CXCL8分泌的影响。PI3K抑制剂LY294002和P38抑制剂SB202190可分别阻断17-苯基-trinor-PGE_2诱导的IL-1β和IL-6分泌。腺苷酸环化酶和PKA的抑制剂均能逆转EP_2和EP_4激动剂促进IL-1β和TNFα分泌的作用,而PLC和PKC抑制剂则可阻断EP_2和EP_4诱导的TNFα分泌,但不能阻断IL-1β的分泌。以上结果表明,PGE_2不同受体对子宫肌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不同作用,提示PGE_2可能通过不同受体的精细调节来调控妊娠期子宫肌层中的炎性微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 为肺炎的患者103 例,根据病情不同,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52 例及普通肺炎组51 例,同时选取同期参加健康体检人群50 例,为 对照组。比较三组成员不同时间段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含量,重症肺炎组患者存活与死亡组上述因子含 量情况。结果:入院6 h 后,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及普通肺炎组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及肿瘤坏子因子-琢含量较高P< 0.05,与普通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及肿瘤坏子因子-alpha含量较高P<0.05;入院24 h后,与 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组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及肿瘤坏子因子-alpha含量较高P<0.05,普通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0.05;重症肺炎死亡组患者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及肿瘤坏子因子-alpha含量较高P<0.05。结论:干扰素-r、白细胞介素-6 以及 肿瘤坏死因子-alpha参与患者的免疫调节,可间接提示患者的病程发展,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的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