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貂熊(Gulo gulo)属食肉目,鼬科,貂熊属。此种有两个亚种,分别为古北亚种(G.g.gulo)和新北亚种(G.g.luscus)。新北亚种分布在北美北部地区;古北亚种分布在欧亚大陆,我国分布为此亚种(朴仁珠和张明海,2000)。貂熊主要栖息在高山、苔原、泰加林、北方森林区域、沼泽等环境(Mitchell-Jones et al.,1999)。目前,欧洲种群  相似文献   

2.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上裂齿唇侧具有一个孤立的小齿根。因此在众多的化石和现生貂中,这些具有多一个小齿根的种类可以归入它们自己的一个分支,并重新启用已建立的Pekania属来区别于其他种类。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系统研究也趋于把北美的fisher与中、南美的Eira及北半球的狼獾(Gulo)并列,甚至指示它可能是狼獾的姊妹群。因此把fisher独立归入Pekania属中可能是未来的方向。2009年我们在内蒙古阿巴嘎旗宝格达乌拉组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古中华貂的上颌。这是该种在内蒙古的首次发现,借此机会对目前的分子系统关系、分异年代及化石记录进行综合探讨。虽然保德和宝格达乌拉的古中华貂在时代上与分子钟估算的5~8Ma比较一致,狼獾的化石记录却远比古中华貂的老(可以追到11Ma左右)。如果狼獾确实是fisher的姊妹群或与它并系的话,那么fisher的分异时间也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第四纪大型食草动物共有7科、22属、33种,其中绝灭的有14种。它们的生态习性大多为森林型和草原型,部分为疏林型,少数为沼泽型、苔原型或混合型。这些动物少数种类的体型较小或很大,而大多数种类的体型都较大。在更新世期间,这些动物似经历了一个体型、种群密度和地理分布面逐渐增大,最后体型较大的类型又被体型较小的类型所替代的演化历程。同时,东北地区还经历了三次喜冷动物南迁与两次喜温动物北上交替扩散的事件,其中第二次交替扩散事件留下的记录较多。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北半球冬半年平均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以及由其造成的冷暖气候的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nov.。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pohaiensis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的B.fissidens进步。贝列门德鼩是喜湿耐冷的北方型动物,最早发现于欧洲北部上新统,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种群密度大,中更新世完全绝灭;它在东亚出现较晚,零星发现于华北早更新世地层中,其起源尚不清楚。新种乃是人字洞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动物群由70多种哺乳动物组成。动物群的生态类型分析和分类统计表明,它与以往发现的早更新世南、北动物群及当地现代动物群截然不同,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动物群的特色,但动物组合特征为北方动物稍占优势,北方色彩较浓。贝列门德鼩和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次兔(Hypolagus)、科氏仓鼠(Kowalskia)、模鼠(Mimomys)等大量北方型动物在我国东洋界的出现,足以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寒冷气候促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线在早更新世时要比目前更靠南;而且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确实存在南、北动物过渡带,其界线大致南移至现在的长江以南。贝列门德鼩在我国现代东洋界地区的首次发现,为研究该属的系统演化,探讨上新世一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鼩鼱类扩散事件及我国第四纪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不象鹿属是第四纪期间东亚地区的特有动物,早更新世期间种属较多,分布于华北、台湾及日本;中更新世时,主要分布于江淮地区;晚更新世期间,继续在江淮地区生存,但逐渐移向东南沿海;全新世期间,见于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其中以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地最多.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反映了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的貂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貂熊(Gulo gulo)別名狼貛、俗称山狗子。它前肢向后有一圈长毛及蓬松的尾毛,自高处跳下时烈烈飘动,宛如飞翔,故又有“飞熊”之称。现将几年来我馆对貂熊标本的收集、研究和调查访问的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成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为探讨我国仡佬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 ,本文应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 ,对贵州道真县凇江乡4 0 9例 (男 2 0 4 ,女 2 0 5 ) 2 0— 6 0岁土著仡佬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仡佬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1 .7— 4. 8— 2. 5 ) ,女性为偏内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2 .8— 4. 4— 1. 8) ;(2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仡佬族男女体型呈内胚型值增大 ,外胚型值减小的变化。女性 35岁以后体型变化显著。 (3)男女间体型除 2 0~组差异有显著性外 ,其余各年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4)仡佬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 ,仡佬族体脂较少 ,骨骼肌肉不太发达 ,身体线性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15种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Ledum)植物和Cassiope 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5.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 racemosa的ITS序列,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在马银花亚属中,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南京汤山早期人类及南方几个猿人遗址的生活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钦琦 《人类学学报》1999,18(4):263-269
南京汤山的早期人类的地质时代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2.7—50万年。该动物群是一个单调的北方型动物群,生活在寒冷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等10阶段,距今33—37万年。郧县的古人类与蓝田的公王岭动物群同时,为早更新世,距今100—140万年。它们生活在温暖期,相当于欧洲的Waalian暖期。与元谋人共生的元谋动物群(相当于元谋组的第四段)包括许多典型的北方型动物,如复齿鼠兔,泥河湾剑齿虎、麅、羚羊等,故它们生活在寒冷期,也属早更新世,距今140—190万年。  相似文献   

10.
辽宁安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的 Dicerorhinus kirchbergensis、D. choukoutienensis 和 D. mercki 属同种异名.遵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应以 Dicerorhinus kirchbergensis (Jger, 1839) 为规范种名;该种与 Coelodonta antiquitatis 在头状骨、掌骨、跟骨、骰骨和蹠骨上的差异显著;从其颊齿形态功能和伴生动物群生态习性分析可知, D. kirchbergensis 是温暖湿润环境中林栖或林缘栖的大型双角犀类,以食柔嫩植物为主;它的地史分布与欧洲同名种的基本一致,即从早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晚期,绝对年龄约从130万年前到1万年前.  相似文献   

11.
河南淅川始新世核桃园组獏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这里记述了河南淅川核桃园组中五种獏化石:Breviodon minutus,Schlosseria hetaoyuanensissp.nov.,Deperetella sichuanensis,Teleolophus danjiangensis sp.nov.,Pachylophus xui gen.etsp.nov.,并认为其时代大体相当于伊尔丁曼哈阶。文中也对脊齿獏亚科的分化和Teleolophus与Deperetella两属系统关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巨两栖犀属内的一个新种——马关巨两栖犀(Gigantamynodon maguanensis).它可能是两栖犀类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种.其时代当为中、晚渐新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发现在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的鼠兔科化石,计两属四种.着重对微型链兔的形态特征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链兔属中种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取消了步林兔属名,将亚洲的链兔归并成五个种.还对链兔和中华兔的地史分布、某些进化趋势及其他有关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兔科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兔形类材料中的一种兔科化石——德氏鄂尔多斯兔 [Ordolagus teilhardi (Burke), 1941]. 在形态上对该属种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的短尾鼩(Anourosorex)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发现的属于食虫类 Anourosorex 属的182件标本按齿式可分为两种类型,齿式为的是 A kui; 齿式为的是两新种, A. edwardsi sp. nov. 和 A. qianensis sp. nov.. 含有 A. kui 的岩灰洞、天门洞及穿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可与四川盐井沟及歌乐山中更新世中晚期动物群相对比. A. kui 与较原始的 A. edwardsi 共生的岩灰洞和穿洞动物群的时代可能较之天门洞稍早.较进步的绝灭种 A. qianensis 单独存在于挖竹湾洞、天桥裂隙、白脚岩洞并和云南呈贡三家村晚更新世地点的材料可以对比. 根据齿式及形态特征 A. kui 应是现生种 A. squamipes 的直接祖先.  相似文献   

16.
陕西彬县晚中新世猪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了陕西彬县发现的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中的猪类化石,共两属两种.双齿尖河猪 (Dicoryphochoerus binxianensis),为—新种其性质较印度 Chinji 组的 D. chisholmi 进步,而比我国蓝田组的 D. medius 又略显得原始;弓颌猪 (Chleuastochoerus stehlini) 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属种,是北方三趾马动物群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17.
华南古新世哺乳类一新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一个新科(丽(犭亚)科)的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种。文中除对四新种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对比外,还初步讨论了丽(犭亚)科、(犭亚)科与假古猬科同Kennalestes和zalambdalestids之间的亲缘关系。从目前材料来看,在形态上,丽(犭亚)比Gypsonictops更接近于Kennalestes。丽(犭亚)科有可能是后者的古新世后裔,(犭亚)科和假古猬科的起源或许与达种白垩纪真兽类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敦瑞在研究周口店北京直立人化石时发现,位于上颌骨硬腭表面的门齿孔位置在周口店标本靠后,而在现代人靠近齿槽。此后,门齿孔位置作为具有演化意义的形态特征被用于古人类学研究。迄今,对门齿孔位置在中国古人类化石表现的专门研究仅有周口店一件标本,而在现代中国人的数据尚属空白。鉴于此,本文对门齿孔位置在中国古人类化石以及现代中国人标本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其他地区古人类数据资料,本文对门齿孔位置在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及其演化意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发现,从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晚期,门齿孔位置在中国古人类呈现由后向前的总体变化趋势。更新世早期和中期直立人(郧县曲远河口、周口店)的门齿孔位置都比较靠后;中更新世晚期的部分中国古人类(大荔、长阳、华龙洞)的门齿孔位置前移,并与现代人接近,而金牛山和巢县门齿孔位置比较靠后,位于直立人范围;在更新世晚期,所有中国古人类都比较靠前,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本文对现代人标本的观测显示,门齿孔位置在现代中国人比较靠前。现代人门齿孔大小及形态存在较大变异,这种表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门齿孔位置及演化意义的判定。几乎全部现代人标本门齿孔前缘呈...  相似文献   

19.
周口店更新世鸟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更新世洞穴,尤其北京猿人产地的第一地点(Loc.1)富含鸟类化石。自1927年开始至1980年采获的鸟类化石多达万件。同北京猿人相伴生的周口店脊椎动物群,是我国北方第四纪动物群的主要代表。近半个世纪来,中外学者,除对周口店人类化石、文化遗迹等进行过不少详细的研究,也对脊椎动物化石,主要是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