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医学院孙鹤龄和王端礼大夫自患有足部溃疡的病人分离得镰刀菌种一株。井通过人工接种家兔和豚鼠,钲明孩菌确系一种寄生性的镰刀菌。本文报导研究该菌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结果,并鉴定其为Fusarlum solanl的一个小种,定名为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r.em。Snyder et Hausan f.Viridiflavum comb. DOV.(Syn.F.Redolens Wr.)。这个菌和KoaR~在苏联所报导过的Fusarium redolens是一个种。有关本菌的分类位置曾作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北京医学院孙鹤龄、王端礼和周祖德大夫自耳真菌病息者所分离得的一种镰刀菌。根据该菌的小型分4:孢予和大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别是大量小型分生孢子聚集成粘分生孢子座状,和以往记载的各种镰刀菌种不同,可供作研究镰刀菌分类的一个新材料,作者还未见到国外臂经报导有和耳厘菌病有联系的镰刀菌,因此命名该菌为镰刀菌的一个新种,Fusarim otomycosis sp. Nov。  相似文献   

3.
从亚热带地区土壤中分离出属于诺卡氏菌科的一些嗜热菌种,经52℃培养,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等的研究,证明有与诺卡氏菌科菌种共同的特征,区别于这类菌的特性是嗜热性。本文报道属于3个属的4个新种:热黄色诺卡氏菌、Nocardia the-rmoflava n. sp.、热紫色诺卡氏菌 Nocardia thermoviolacea n. sp.、热酒红放线多孢菌Actinopolyspora thermovinacea n. sp.、热丁香类诺卡氏菌 Nocardioides thermolilacinus n. sp.。  相似文献   

4.
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诺卡氏菌形放线菌A-100菌株和186菌株.经鉴定,其形态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均属诺卡氏菌属,但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该属中的已知种不同。因此认为这两株菌是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鲜黄诺卡氏菌Nocardia galba n.sp和绛红色诺卡氏菌Nocardia purpurea n. sp.。  相似文献   

5.
宁夏枸杞根腐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国珍  鲁占魁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6):330-332
将1989-1991年采集的宁夏枸杞根腐病标样进行分离、接种后证明,致病菌有:前类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schl.],同色镰刀菌(F.concolorReinking),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sheldon)。其中后三种为国内首次报道,并对致病力最强的尖孢镰刀菌作了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寄主范围方面的研究。同色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为弱寄生菌。  相似文献   

6.
游动放线菌科分类的研究Ⅳ.链孢囊菌属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株放线菌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份及DNA中GC克分子百分比的鉴定属于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其中除粉红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 roseum)为已知种外,还有二个新种,本文只报道这两个新种:红橙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 rubro-aurantiacum n. sp.):紫红链孢囊菌(Streptoporangium violaceorubrum n. sp.)。后一新种产生抗肿瘤抗菌素——洋红霉紊(Carminomycin)及其他组份。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各地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百余株诺卡氏菌形放线菌,其基丝形成横隔并断裂成秆状或球状体,细胞壁化学组份IV型,属于诺卡氏菌科诺卡氏菌属(Nocardia)。经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为15个种。本文只报道其中两个新种及一个新变种:念球状诺卡氏菌(Noeaedia nostocoidea n. sp.);紫褐诺卡氏菌(Nocardta violaccofusca n. sp.);鲑色诺卡氏菌桔橙变种(Nocardia salmontcolor var. aurantiaca n. var.)。  相似文献   

8.
李多川  沈崇尧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6):323-327
根据Nelson,Toussoun&Marasas(1983)的分类系统,选取在PDA和CLA培养基上的50个编码性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平均连锁法,初步建立了30种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为基础的计算机鉴定系统。用这个系统对玉米穗粒腐病上的三个未知菌株(Fusarium sp.1,F.sp.2,F.sp.3)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F.sp.1为F.graminearum,F.sp.2为F.moniliforme,F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自云南省盐碱土壤的39株嗜碱或耐碱放线菌进行了鉴定。根据形态学和化学分类特征(细胞壁化学组分、甲基萘醌组分和磷酸类脂组分)。将它们分别归入拟诺卡氏苗属(NoCARDIOPSIS)、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再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定为12个种2个亚种.为云南盐碱土壤中放线菌组成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小瓶菌属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广东和云南两省的土壤中分离出6株放线菌,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等的研究,证明为游动放线菌科小瓶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筒状小瓶菌(Ampullariella cylindrica n. sp.)、生毛小瓶菌(Ampullariella pilifera n. sp.)和生毛小瓶菌海南变种(Ampullcriella pilifera var. hainanensis n. var.)。  相似文献   

11.
诺卡氏菌属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北京、云南和广西的土样中,分离出1.128 4、10.268-1和22.29-p三株诺卡氏菌。该菌株均产生具分隔并断裂的基丝,细胞壁化学组分为IV型。在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与诺卡氏菌属中的已知近似种明显不同。因此,认为菌株1.128 a和10.268—1为该属中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褐色诺卡氏菌(Nocardia fusca n. sp.)和黄粉色诺卡氏菌(Nocardia flavarosea n. sp.),菌株22.29-p为一新变种,命名为黄粉色诺卡氏菌褐色变种(Nocardiaflavorosea var. fusca n. var.)。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自一例败血症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的一株摩拉氏菌的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等特性的鉴定结果。本菌具有摩拉氏茵属(Moraxella)的一系列主要特征,但本菌可迟缓分解某些糖、酵类,具有较弱的氧化酶和触酶话性,与现有型种均不相同,考虑为摩拉氏菌的一个新种,暂定名为南昌摩拉氏菌(M.nanchang n. sp.)。有意义的是本菌与我国茸次分离的一株分解淀粉摩拉氏菌(M.Amylolyrn)的生物学特性有很多共同之处,可能提示我国的菌型有一定的特征,与国外型种不完全相葡。本文对摩拉氏菌的菌型变迁和致病性,以及分类鉴定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Rhodtorula sp.Saccharomyces sp.Arthorbacter sp.和Candida sp.四属20株菌对由Fusarium graminearum 产生的类雌激素——赤霉烯酮(Zearalenone)的还原转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Rhodotorula sp和 Arthrobacter sp.的还原产物主要是α-赤霉烯醇(α-Zearalenol,经HPLC鉴定含量分别为96%和84%)。Saccharomyces sp.和Candidasp.的主要还原产物是β-赤霉烯醇(β-Zearalenol,经HPLC鉴定含量分别为91%和92%)。产物均经HPLC、13C—NMR和MS鉴定确证。  相似文献   

14.
串珠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对玉蜀黍苗期侵染的接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3个菌株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9个菌株对玉蜀黍幼苗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在试验菌株中存在强、中等、不稳定、弱至无四种致病力类型。串珠镰刀菌中的NF2109(分离白玉蜀黍杆腐病株)和哈医143(分离自玉蜀黍种粒),尖孢镰刀菌中的NF1800(分离自香蕉果柄)和NF109(分离自松林土壤)属于强致病力类型。尖孢镰刀菌中的NF033(分离自玉蜀黍种粒)、NF245(分离自苹果烂根)、哈医142(分离自玉蜀黍种粒)属于中等强度类型。其余5个试验菌株有2个不稳定,3个呈弱或无致病力类世。叙述了这些菌引起的玉米苗枯的症状,并认为对玉蜀黍苗期的侵染,串珠镰刀菌的危在较之尖孢镰刀菌为大,并就试验菌林的致病力讨论了有关尖孢镰刀菌号化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串珠镰刀菌素及其毒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自陕西省黄龙县分离到的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 var. subgluti-nans)作为产毒菌株进行培养,用离子交换法从其培养物中提取到毒素纯结晶。经紫外、红外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证明此毒素为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它可使雏鸭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北京鸭心肌组织培养表明,先加适量硒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串珠镰刀菌素毒性,后补加适量硒对毒素毒性无影响。此外,该毒素可使北京鸭和大白鼠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加强。实验结果支持了克山病的真菌毒素中毒学说,提出串珠镰刀菌素可能是克山病的直接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离到的镰刀菌中,随机抽取335株分别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进行变温培养。用薄层扫描法定量检测培养物在不同温度阶段的玉米赤霉烯酮含 量。检测结果表明,50.7%的受检菌株具有产生玉米赤霉烯酮的能力,分布广泛,产量范围为0.3—5143.8mg/kg大米.玉米赤霉烯酮产置与低温无必然相关性。 125株菌株(占产生菌的73.5%)在常温下即可产生玉米赤霉烯酮。经低温处理后,它们之中仅有41.6%的菌株显著增加了产量。产生菌分属7个种:禾谷镰刀菌(F.Grammearum)大刀镰刀菌(F.Culmorum),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紧密 镰刀菌(F.Compactum)和克地镰刀菌(F. crookwellense)。其中,禾谷镰刀菌占85.3%。  相似文献   

17.
几种细菌杀虫剂的菌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鉴定为目的,对国内广泛使用的几种昆虫病原性产伴孢晶体芽孢杆菌:青虫菌,杀螟杆菌及140杀虫菌,荆菌II号进行了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外毒素产生、抗原分析及酯酶分析等研究。上述各菌的生化反应、鞭毛抗原分析(140菌无鞭毛抗原)、菌体抗原分析、酯酶电泳图型等特性,均与苏云金杆菌蜡螟变种(Bacillus thuringensis var. galleriae)相同。以微生物学方法测定上述各菌均能产生β-外毒素。故青虫菌、杀螟杆菌、荆菌II号均鉴定为Bacillus thttringensis var.Galleriae血清型H5酯酶型5 galleriae;140菌鉴定为Bacillus thuringensis var.Gulleriae(无鞭毛菌株)酯酶型5 galleriae。对生化反应、抗原分析及酯酶分析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抗原分析具有特异性高及快速的优点。并认为菌体抗原同样具有变种特异性,也能用于该菌群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Booth对镰刀菌(Fusarium)的分类作出了最显赫的贡献,指出了分生孢子的形态是鉴定Fusaritan“种”的重要特征,但产孢细胞更为重要。在Booth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作者在研究菜豆枯萎病病原的过程中,以其病原尖孢镰刀菌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phaseoli)为材料,详细观察了该菌产孢细胞形态发育及其孢子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四川和广东的土壤中分离到两株产生麦迪霉素的链霉菌:74—10204和1748。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前一株菌与生米卡链霉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近似,但形态与培养特征有某些不同,并能利用甘露醇,故定名为生米卡链霉菌四川变种(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a var.Sichuanensis Yan);后一菌株鉴定为生米卡链霉菌1748(S. mycarofacins 1748)。这两株菌所产生的抗菌素,经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熔点、比旋光度、分子量和化学反应性质的测定,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分析,确定为麦迪霉素。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甜菜块根皮层内分离并筛选到对甜菜具有增产增糖作用的优化菌株P10。通过形态培养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将该菌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uspumi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