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微生物学》的课堂讲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萍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2):0302-0305
结合我们编著的<微生物学>教材,阐述了讲好<微生物学>课程的动力、境界和手段,指出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是讲好微生物学的动力,充分认识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是讲好微生物学的一种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另外,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更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香云 《生命世界》2010,(8):106-108
<正>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从生物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生物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地促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新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促进解剖学实验室标本建设,在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使实验室具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能立体、全面反映人体形态构造的标本,实现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的共同发展。方法:组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又能激励和启迪学生的教学团队,遴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动手解剖尸体,制作标本,进行师生共建实验室模式的探索。结果: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得到提高和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实验室教学标本得到大量有效补充。结论:师生共建实验室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推广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更是学生"生活的关怀者",将使本探索将更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我校生物组教师都要统一评分标准、认真集体阅卷,对学生试卷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数据中反应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四不"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经过深刻反思认为:在教学中只有教师做到"四注意",学生做到"四学会",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四不"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区于2月8日至16日举行了首次全区中等学校生物标本展览会及生物教师座谈会.到会的生物教师58人.曾向广大教师、学生、干部、群众展出了自制标本11,631种;组织全体与会生物教师,着重研究了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结合对初中动植物教材每一章的目的、要求和重点,作了反复研究,交流了生物教学和制作生物标本的经验;并举行了一次植物公开教学.  相似文献   

6.
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而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要促动所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效课堂就成为重中之重,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相对特征在昆虫目级阶元图像自动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并结合昆虫分类学原理,设计和开发了一套"昆虫目级阶元标本图像自动鉴定系统",提出了一组基于昆虫标本图像的相对特征,并通过前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鉴定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特征应用于昆虫目级阶元图像的自动鉴定是有效的,在对7个常见昆虫目的测试中,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最高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9.
生物教师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是很必要的.初中植物学最后一次实验课,是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需要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这就必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植物.学生好奇、求知心切,不仅要求教师告诉他们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而且希望说明名称和用途.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植物名称,必须符合植物分类的要求且与全国通用的汉名相一致;所说的用途要有据可查,避免以讹传讹.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已能辨认一百五十多科近二千种的植物,为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在认识植物的过程中,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一)熟悉各科植物最基本的特征.先熟悉一些常见科的特征.如菊科植物最基本的特征是具头状花序,花冠联合,筒状或舌状,聚药雄蕊,瘦果;又如禾本科植物花无花被,有内外颖壳,雄蕊3枚或6枚,雌蕊有两个羽毛状柱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动植物教学上,过去存在着严重的脱离实际做法,除了不得不做的几个示教实验和利用学校仅有的几种标本给学生观察以外,就没有自己准备各种实物教学,更没有培养学生亲手去采集、栽培和标本制作,学生学了一年动物,结果连自己的胸部腹部的各种器官位置还弄不清楚,对于大自然界生物存在怀疑和唯心论的看法. 教师通过思想改造,发现到自己教学的空虚、腐朽,改变了教学态度,着眼于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开展了学生对动植物采集、栽培和标本制作工作,两学期来是有些成绩的,学生自采自制的植物蜡叶标本共80余种210余件.剥制动物标本23件,且在剖制方法与装置姿态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本期共培育植物36种,350余株,成活率达到80%. 工作的开展,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提出"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结合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实施基于学生需求和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实验与课堂协调促进机制,实现阶段性提高等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教育观于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性学习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一样,遵循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不仅学"知",还要学"做",即学会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举例分别阐述两种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师通过系列证据的引入,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主动探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从而获得"人类在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和"人类与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2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4.
金黄鼠耳蝠Myotis formosus与渡濑氏鼠耳蝠M.rufoniger在物种识别及学名和中文名使用上一直混乱。以广东和江西采集的部分鼠耳蝠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厘定。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标本应为"渡濑氏鼠耳蝠",其形态特征却与国内文献中的"绯鼠耳蝠"(学名错用为M.formosus)形态描述相符合,结合历史文献,可确定国内鉴定的"绯鼠耳蝠"应为渡濑氏鼠耳蝠,国内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而近似种金黄鼠耳蝠仅在台湾和江西有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进行相应的变革。传统课堂中,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新型课堂中,学生直接接触知识,教师以知识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系统持续。以"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教学为例对此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初中植物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和初中植物学统编教材把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列为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是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爱好,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好方法.具体作法是,把教材里的最后一节实验(即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提前到第二学期开学时上,教师边讲边示范,讲后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标本册(利用绘图纸或其它较硬的纸,规格30cm×22cm,订成一册;标本夹可用大型旧杂志代替)并利用课外时间采集制作,采集内容主要是根据教材上讲的如根系、叶形、叶序等,原则上是讲一部分作一部分(季节性强的标本除外). 两年的实践证明,布置学生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高兴趣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引起了学生对生物课的浓厚兴趣,他们说,生物课所讲的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在接触大自然中,开阔了眼界,享受到探索大自然的乐趣.学习起来一点不觉得枯燥.在一次题为《难忘的一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学的教学中,各类动物的骨骼,是学生最难明确的部分,如果不给予学生以实物观察.印象必然不深,虽然依照教材让他们学习了各部主要骨骼的名称,也不易巩固和不能与实际联系起来.可是在目前的条件下,一般中小城市的中等学校里,设备都不够,有各类骨骼标本作直观教具的已不很多,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在脊椎动物骨骼方面,必须自己制作过鱼.两棲、爬行、鸟和哺乳类等这五纲的骨骼标本,才有这种可能.根据我一年来亲自制作各类骨骼标本16件后的经验,特将方法介绍出来,作为各校生物教师自制骨骼标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兴趣培养—参与研究—主持项目—能力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4个阶段进行了初步教学改革探索。在开设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之后,采用"双导师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和纽带,将微生物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实验等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微生物学实验分阶段递进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动物课和植物课的教学中,进一步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认识动、植物,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并适当考核其活动效果,就会使生物课教学生动有趣,成效更为显著. 1982年6月份当我们讲完植物学分类和采制植物腊叶标本实验时,要求每个学生采制一份标本.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流于形式,在学校领导支持下,结合采制标本,改革生物课成绩的考核方法,规定书面考试(基础知识)成绩占80%,标本采制(基本技能)成绩占20%.这一考核办法通知学生后,初中一年级10个班的同学们都活跃起来,他们三五成群到郊外采集,有的还请家长帮助指导.在制作命  相似文献   

20.
"图启"教学模式是以"图"为主线,培养教师的制图能力、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学生的绘图能力,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即将教师的备课、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论述了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构建"图启"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意义,为"图启"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推广与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