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喆 《化石》2004,(4):30-30
骆驼在沙漠干旱高温条件下,产生了将恒温机制控制的温度范围适当放宽放松的适应对策,也就是说,它能适应不严格的恒温,而暂时地忍耐高温。具体地说,骆驼在具有充足饮水条件下,其体温在36~38℃之间;而在缺水条件下,其体温的昼夜波动可达7℃,即在34~41℃之间。这就等于说,一匹500千克重的骆驼体温上升7℃,  相似文献   

2.
周蓬蓬  任涛 《生物学杂志》1999,16(2):34-34,28
借助于微机热源测温仪,对具有不同体温的两组实验兔在注射相同药品后的热源升温进行了测试,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最佳的兔体温在38℃ ̄39℃之间。  相似文献   

3.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 Guenther)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致死温度(T_(L50))为48℃,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致死温度(T_(L50))为46℃。两种蜥蝎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3℃,致死低温(T_(L50)):荒漠沙蜥为-2.3℃,密点麻蜥为-2.5℃。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场从1971年开始,用一口四亩水面,水深平均1.8米的池塘,进行养鱼高产试验。池塘水温一月份最低是8—9℃,七月份最高,是37—38℃,pH 值在6.8—8.5之间,三年来获得了连年亩产超双千斤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是减数分裂的特性之一。那么,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之间是否发生配对交换?经典的染色体遗传学说认为X—Y之间没有同源性,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X—Y之间有配对交换的可能。然而,后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中X—Y之间有同源部分,能够进行配对交换,并且发现X—Y的配对交换和常染色体一样是经常发生的。弗格森-史密斯(Ferguson-smith)于1966年发现有××男性,即具有女性的染色体组成而表现型是男性。他观察到一些××男性具有他父亲的Y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因子基因  相似文献   

6.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5,5(4):549-550
我场从1971年开始,用一口四亩水面,水深平均1.8米的池塘,进行养鱼高产试验。池塘水温一月份最低是8—9℃,七月份最高,是37—38℃,pH值在6.8—8.5之间,三年来获得了连年亩产超双千斤的结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Guo Q  Li QY  Wan HY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2):147-149
昼夜节律是生物以24小时左右为基本时间单位而发生的生理、行为的周期变化。人类血压、体温、激素分泌等都存在昼夜节律,调节人类的基本活动。研究发现,人类的呼吸功能存在日间和夜间的差异。那么,呼吸是否也存在昼夜节律?呼吸的昼夜节律是否受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是1种喜温性害虫,发育适温为25~30℃。我市7~9月盛夏期间,气温多在35℃以上,阳光直射的菜士表面温度多在38℃以上,局部温度可在40℃以上。如此高温,斜纹夜蛾幼虫何以度过炎夏?更何以在此期间造成严重危害?经观察发现。(1)藏身于植株器宫、组织内。豇豆的  相似文献   

9.
华北丽斑麻蜥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罗来高  屈彦福  计翔 《动物学报》2006,52(2):256-262
作者研究山西阳泉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分别为36·0℃、1·0℃和44·9℃。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食物通过时间、日摄食量、日粪尿排量、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食物通过时间在26 -34℃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缩短,在更高的体温下则延长。蜥蜴在30、32、34和36℃体温下明显摄入较多的食物、排出明显较多的粪尿。34℃和36℃下的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大于其它更低或更高温度下的对应数值,但这两个变量未因体温变化而呈现清晰的规律性变化。疾跑速在18 -36℃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8℃体温下则减缓。36℃或附近体温最适合疾跑速。疾跑速最适体温接近蜥蜴的选择体温,表明蜥蜴疾跑速的最适温度可能与其选择体温密切相关[动物学报52 (2) : 256 -262 , 2006]。  相似文献   

10.
热水浸泡对红火蚁的致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为杀灭对象,测定了热水浸泡对其的灭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1.5、40.5、39.5、39、38.5和38℃时分别处理5、10、15、40、45和50 min,可将红火蚁全部杀灭.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红火蚁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373...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3     
问 :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热 ?答 :正常人的体温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 ,这主要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等因素来调节产热和散热速度来实现的。如果产热和散热失去了动态平衡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则称为发热。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 3 7℃左右 (口腔温度范围为3 6.3℃ 3 7.2℃ ,腋下温度为 3 6℃ 3 7℃ ,直肠内温度为 3 6.5℃ 3 7.7℃ ) ,通常不会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一旦体温超过 3 9℃ ,则为高热 ,高热持续时间超过两周 ,则称长期高热 ,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最常引起人体发热的因素是致热源。与人体发…  相似文献   

12.
河南林县鸡、羊、驴的“自发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县为食管癌高发区。检查在该地区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家畜、家禽的肿瘤发生情况,可能为研究食管癌病因提供线索。作者们于1971—1992年检查了林县肉类加工厂宰杀的鸡、羊、驴。1973—1974年又观察了少数从当地群众收购的雌鸡。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来源和方法 一、材料来源:以林县当地的鸡、羊、驴为检查对象。被检动物的年龄,雄鸡1岁左右,雌鸡3—4岁;羊约在2—3岁之间;驴在20岁左右。在肉类加工厂检查鸡391只,未记录性别。收集当地雌鸡29  相似文献   

13.
布氏田鼠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庆生  王德华 《动物学报》2005,51(5):780-789
为探讨布氏田鼠幼体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特点,我们对其胎后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热和体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记录了1—40日龄的布氏田鼠幼体在巢中的体温,在23℃和30℃条件下的静止代谢率,以及在23℃和30℃时暴露1.52h后体温的变化,计算了幼体的总热传导率和恒温指数,并测定了聚群对幼体代谢产热的影响。布氏田鼠是典型的晚成型发育类型,幼体出生时身体裸露,体温调节能力很差。17日龄前,幼体在23℃冷暴露1.5—2h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9—17日龄幼体的恒温能力发育迅速,1713龄后幼体在23℃时开始表现出有效的恒温能力。幼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的恒温指数和逐渐下降的总热传导率,也反映了幼体不断增强的恒温能力。虽然幼体在发育早期恒温能力差,表现出变温性的特点,但代谢率的测定表明,即使刚出生的幼体也具有受到冷刺激而增加产热的反应。聚群实验结果表明,幼体的聚群行为在降低代谢率、节约能量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巢中幼体体温的测定表明,1—40日龄幼体体温逐渐升高的趋势明显,且始终保持在33℃以上。这些结果说明,布氏田鼠的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靠细致的母体关怀、聚群行为、巢的保温作用以及自身较弱的产热能力来使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不会因体温过低而使幼体的生长速度降低[动物学报51(5):780—789,2005]。  相似文献   

14.
用超常的复性温度改善小麦RAPD分析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彦  牛永春  钟鸣 《遗传》2001,23(4):333-335
用38-66℃不同复性温度处理,比较了18条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发现复性温度在40-50℃之间均有数量不等的扩增产物,不同引物的最高复性温度不同,有些引物用60℃以上的复性温度仍有扩增产物。一些在35-38℃的复性温度下非特异产物较多的引物,通过大幅度提高复性温度,能提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获得清晰的RAPD带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幼体的热耐受性和运动表现热依赖性,设计了具有和缺乏温度梯度两种热环境,研究幼龟体温的昼夜变化。高、低温耐受性分别用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表示,体温为泄殖腔温度,水温和气温分别是幼龟所处位置的水温和1cm高气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分别为41.9℃和1.8℃。在有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水温和气温平均值有显著的昼夜差异,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两者均大于气温的日平均值。在缺乏温度梯度的热环境中,体温、气温和水温平均值亦有显著的昼夜差异,但气温、水温和体温的日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温度梯度是幼龟进行体温调节不可或缺的条件,选择体温有显著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9.2℃和25.4℃。在02:00—06:00时间段内,幼龟选择体温明显较低,其它测定时刻的选择体温无显著差异。幼龟各测定时刻的平均体温与平均气温和水温均呈正相关。处于温度梯度中幼龟特定气温的体温比处于缺乏温度梯度中的幼龟高3.7℃,这种差异是前者利用温度梯度进行体温调节的结果;处于不同热环境中幼龟特定水温的体温无显著差异。体温显著影响幼龟的运动表现。18—39℃体温范围内,疾跑速随体温增加而增加,36℃和39℃体温的幼龟疾跑速最大;体温达到41℃时,疾跑速显著下降。体温较高的幼龟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体温较低的幼龟。偏相关分析显示,疾跑速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停顿次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停顿次数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驴种线粒体DNA D-loop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利用Clustal W软件对我国5个家驴品种26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399bp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23个,只有转换1种类型,约占所测核苷酸的5.76%。以欧洲驴D—loop作对照,我国5个家驴品种D—loop区序列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1.80%,其中凉州驴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0.35%.云南驴为1.25%,关中驴为2.30%,新疆驴为2.91%,佳米驴为2.20%。家驴品种内与品种间mtDNA D—loop区序列歧异度分别为0.25%-5.01%和4.51%-5.51%,说明家驴品种间D—loop区序列多态性比较丰富。在所测家驴个体中,mtD NAD—loop序列由11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42.31%,表明我国家驴mtDNA遗传多态性正逐步丧失,需要加强其种质资源保护。引用GenBank中亚洲野驴和欧洲家驴的序列,构建了我国5个家驴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中国家驴可能起源于非洲野驴,而与亚洲野驴无关。  相似文献   

17.
在20只麻醉的杂种狗身上对高温中暑时产生循环衰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对照组当直肠温度升至41℃以上时,心搏量与心输出量明显降低(P<0.05)。但在40.5℃静脉注射纳洛酮的动物,41℃时的心搏量与心输出量却明显增加(P<0.05),同时中心静脉压较对照组下降得更多,平均动脉压在注射后稍有升高。此外,在对照组的6只动物上于体温38℃与42.5℃时,分别测定了血清钠与钾的浓度。血清钠增加36.3±12.32mg%(P<0.05),血清钾增加6.3±1.61mg%(P<0.01)。结果提示;高温中暑时的循环衰竭可能与β—内啡肽有关;在体温42℃以上时出现的心律不齐,可能与血清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捕自安徽宿州的成年雄性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 33 7、 43 6和 3 3℃。②环境温度在 2 6~ 38℃时 ,对山地麻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 (ADC)、同化效率 (AE)和运动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在 2 6~ 30℃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超过 30℃则随温度升高而延长 ;在 2 6和 2 8℃时 ,摄食量、ADC和AE均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③体温在 19~ 34℃ ,蜥蜴的疾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 ,31和 34℃时最快 ,超过 34℃后随体温升高而减慢 ;31和 34℃时的持续运动距离最长 ,超过 36℃后随体温升高而显著缩短 ,但体温 19~ 36℃蜥蜴的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19~ 34℃蜥蜴的跑道停顿次数较少 ,无显著差异 ,超过 34℃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捕自安徽宿州的成年雄性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3.7、43.6和3.3℃。②环境温度在26-38℃时,对山地麻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运动表现有显著的影响;在26-30℃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通过30℃则随温度升高而延长;在26和28℃时,摄食量、ADC和AE均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③体温在19-34℃,蜥蜴的疾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31和34℃时最快,超过34℃后随体温升高而减慢;31和34℃时的持续运动距离最长,超过36℃后随体温升高而显著缩短,但体温19-36℃蜥蜴的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19-34℃蜥蜴的路道停顿次数较少,无显著差异,超过34℃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