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宗 《昆虫学报》1953,(3):77-90
1951年利用飞机治蝗,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创举。治蝗方法,由原始的人工捕打,一跃而进入最科学的高度机械化方法,而且在短短的三个多月工作中,创造出很多的经验,获得辉煌的成绩,是值得我们纪念与奋慰的。这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功,应归功於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群众的集体创造,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作者很幸运,先後多次参加飞机治蝗,兹将在工作中学习所得和经验,择要写出,以供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1979年黑龙江省肇源县28.1万亩草原发生土蝗,其中11万亩采籽草场受白边雏蝗Chorthippus albomarginatus(De Geer)严重为害。羊草Anurolepidium chinense(Trin)Kitagawa轻者叶片被咬得残缺不全,重者叶片被全部食光,咬断生长点,只剩一茬。虫口密度一般在100—150头/米~2,经飞机撒药防治,迅速扑灭了为害。 经初步调查,白边雏蝗的分布发生与牧草种类有直接关系。在小拉哈泡等纯羊草草原,一般只受白边雏蝗为害,绝少见到其它蝗种加害。哈布他海、波尔诺两个蝗区情况雷同;在各  相似文献   

3.
蝗虫是我国危险性的大害虫,不仅在沿海的河北、江苏、山东等省,连年猖獗为害;新疆也是常常闹蝗灾的地区,并由于在新疆为害的蝗虫不只是飞蝗,还有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及意大利蝗等多种,再加上新疆地面辽阔,蝗虫发生的中心都是分布在交通困难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这对于治蝗工作增加极大困难。解放后第一年全国十多个省市都发生蝗虫猖獗为害,当时,我们对这样大规模的治蝗工  相似文献   

4.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于1975年5月至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公社、东方红公社、向阳牧场、伊吾县前山牧场、伊吾军马场,进行了地面超低容量制剂的治蝗试验,取得了成功。 这次试验,我们是应用上海明光仪表厂生产的超低容量喷雾器和四川省农科院农药研究所提供的超低容量制剂,对危害新疆牧草的主要蝗虫如西伯利亚蝗、痂蝗和意大利蝗等多种蝗虫进行了人工接虫的野外笼内药剂筛选试验和223.65亩春、夏、秋三季不同类型的牧场小区治蝗药效试验。同时,将优选制剂进行了对当地主要收草和小麦的药害试验,以及马拉硫磷、乐果处理区对放牧绵羊、山羊有无急性中毒症状观察。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全区拥有90余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约占全国草场面积四分之一,仅次于内蒙,居全国第二位。但这富饶辽阔的草原,蝗害严重,蝗虫种类达15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治蝗工作,据新疆治蝗灭鼠指挥部的资料,1953—1984年,全区累计治蝗面积达5000多万亩,其中飞机治蝗1460多万亩,为发展新疆畜牧业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由于单一化学防治,人们已经看到生态学上的弊端及伴随而来的严重后果,为此,哈巴河、昌吉等县已把草原养鸡和惊鸟的招引作为防治蝗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侦查残蝗和蝗卵是作好治蝗准备工作的重要项目,在作好查残蝗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查卵工作。杏卵工作完成後,根据查卵结果,制订蝗虫防治计划;然後按照计划准备治蝗经费、物资及一切必要措施。这样才能作到掌握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7.
我县南临渤海,地势比较低洼。既有沿海蝗区又有内涝蝗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全县治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蝗区面积压缩了近40万亩,除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每年60—100万亩,下降到l万亩左右,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为减少,除治用工由每年150万个劳动日工下降到1万个左右,国家投资由过去的每年15万元左右减少到不足2万元。同时螟区面貌也大大改变,蝗区境内河流、渠道、水库、堤坝、埝埂已基本绿化,建立了22个社队办的蝗区林场,各种排水能力达385平方公里,蝗区垦荒事业大发展,巳挑挖台田、条田16万多亩,开稻田3万多亩,防治设备发展很快。1976年已基本实现地面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8.
蝗虫 蝗灾 治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蝗科的种类全世界有1万多种,我国有300多种。很多种类都是庄稼的害虫。如中华稻蝗O.chinensis,红翅重蝗,P.sauteri,尤其是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  相似文献   

9.
东亚飞蝗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上的头号害虫,历史和地方志上记载很多。农民为了保护生产,想尽种种办法和蝗虫作斗争,在耕作过程中观察到雌蝗产一卵于土下一二寸处,集数十粒至百余粒成一卵块,挖掉一个卵块就可少生几十只蝗虫,因此挖掘蝗卵是很久以前农民自己创造的治蝗方法之一。后来生产发展了,也有用犁耕翻蝗卵的,耕翻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杀死部分蝗卵。所以在较早年代的农书或治蝗书  相似文献   

10.
疣蝗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农作物,但分子信息缺乏。我们采用高通量Illumina测序技术和从头组装的方法获得了疣蝗转录组unigenes,并鉴定了天然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基因。本研究共获得疣蝗转录组unigenes 86 756个,平均长度为670 bp,N50为1 033 bp。使用六大数据库Nr、Nt、Swiss-Prot、GO、COG和KEGG注释疣蝗转录组unigenes,分别对应有29 627,13 866,23 398,13 474,11 968和21 027个unigenes获得注释。本研究共鉴定319个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关的unigenes,其中,参与Toll通路的unigenes 49个,参与免疫缺失(IMD)通路的unigenes 13个,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unigenes 117个,参与MAPK-fly通路相关的unigenes 58个,参与黑化(Melanization)通路的unigenes 82个。另外,我们还预测到了9 287个微卫星(SSRs)。本研究为疣蝗基因功能分析、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无齿稻蝗和黄翅踵蝗在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采用基于长PCR的二次PCR方法对这两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构显示:无齿稻蝗和黄翅踵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是15 447 bp和15 598 bp,均含有典型的37个基因以及一个控制区,基因排序和数量与其他已知近缘昆虫相同;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分别是75.4%、75.4%。两种蝗虫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均是除了COX1的起始密码子是ACC,其他都是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N;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终止密码子都是典型的TAA或TAG;两种蝗虫t RNA基因中,21个能形成三叶草结构,只有trn~(SAGN)缺少DHU臂;黄翅踵蝗控制区的N链出现一个tRNA-like的结构。由两个外群和24个蝗总科物种构建的系统树结果显示无齿稻蝗与小稻蝗为姐妹群,黄翅踵蝗与飞蝗属和车蝗属与小车蝗属组成的分支为姐妹群。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地处历史上著名的微山湖滨湖蝗区南端,解放后治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至六十年代初期已基本控制蝗害。但近年来蝗情有回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现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对本县蝗区的发生与演变作一粗浅分析。 一、滨湖蝗区的演变情况 据历史资料统计,在1950—1965年中,夏蝗与秋蝗累计发生面积大于耕地面积之半的有6年(1952、1953、1958—1961),平均不到3年大发生一次。其中,1953年蝗区面积占耕地面  相似文献   

13.
蔗蝗(Hieroglyphus annulicornis Shir.)又名斑角蔗蝗、蔗叶蝗、烟袋油,是南方诸省为害甘蔗的一大害虫。几年来据我们在微山湖蝗区的调查,发生为数很少,分布不广,为害不甚显著。但因农业合作化的飞跃发展,蝗区环境面貌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蔗蝗是否会有新的变化,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蔗蝗的生活习性过去记载的较少,为了要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有利于今后防治研究工作,我们于1955年对蔗蝗的  相似文献   

14.
蝗卵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准确地测报蝗虫的发生,其首要工作之一就是查卵。在一个地区内,为害农、林、牧业的蝗虫又绝非一种,而是几种或十几种,在全国范围内则可达四五十种之多。所以,蝗卵的识别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有关蝗卵情况介绍如下。 蝗卵及其卵囊的形态特征 蝗卵与大多数昆虫的卵有所不同,它通常被某些特定结构的物质包围起来形成卵囊。不同种的蝗虫不仅卵的形态结构不同,而且卵囊的形态结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给我们识别蝗卵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澳大利亚,人蝗战争同样在上演,但是在治理上采取的态度和策略却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剑角蝗科二新属二新种的记述(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28年Rehn建立鸣蝗属Mongolotettix后,在我国先后发现了条纹鸣蝗M.japonicus vitattus(Uv.)、异翅鸣蝗M.anomopterus(Caudell)和青海鸣蝗M.qinghaiensis Yin。我们在整理鸣蝗属标本过程中,发现青海鸣蝗具有头侧窝,认为应另建新属:窝蝗属Foveolatacris;另外,还发现在外形上介于鸣蝗属和直背蝗属EuthystiraFieb.之间的种类,亦应另立新属:迷蝗属Confusacris。现分别将新属和新种记述如  相似文献   

17.
中华越北蝗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天山  李长衡   《广西植物》1991,11(3):278-282
本文报道了中华越北蝗取食37科74种植物。对该蝗的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简要的描述。中华越北蝗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Ⅱ基因序列的斑腿蝗科部分亚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  黄原 《昆虫学报》2006,49(6):982-990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斑腿蝗科10个亚科16属22种的COⅡ基因585 bp的片段, 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评估了数据集的系统发育信号;最后,以癞蝗科的肃南 短鼻蝗作为外群,采用NJ法、MP法、ML法以及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系统树,以解决这些物种所代表的亚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22种斑腿蝗科昆虫的COⅡ基因序列碱基组成表现强烈的A+T含量偏向性。对COⅡ基因585 bp序列片段构成的全数据组和根据密码子不同位点划分的密码子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点数据组的系统发育信号分析显示,所有数据组都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在4种方法得到的合一树中发现: (1)星翅蝗亚科、刺胸蝗亚科、黑背蝗亚科、斑腿蝗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2)卵翅蝗亚科与稻蝗亚科亲缘关系较近,建议卵翅蝗亚科似乎应归入稻蝗亚科中,板胸蝗亚科与这两个亚科的关系较近;(3)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似乎应合并为一个亚科;(4)切翅蝗亚科的4个属未聚在一起,表明这些属的区别较大,不是一个单系群;(5)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关系较近,且与本研究中其他几个亚科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研究结果表明COⅡ基因在解决斑腿蝗科的亚科以下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丁方美  黄原 《昆虫学报》2008,51(1):55-60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斑翅蝗科部分种类的线粒体ND2基因进行分析,重建斑翅蝗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探讨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传统分类结果的异同。扩增并测定了我国斑翅蝗科10属16种蝗虫的线粒体ND2全基因1 023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系统发育信号等进行了分析。并基于ND2全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10属16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斑翅蝗科蝗虫ND2全基因A+T含量平均为74.6%;痂蝗亚科和异痂蝗亚科没能得到区分,建议合并为一个亚科;而斑翅蝗亚科和飞蝗亚科的分类地位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竹蝗     
一、竹蝗发生情况及其分布地区我国竹蝗的种类,根据蔡邦华民编著的昆虫分类学(上册)就载有:青脊竹蝗(Ceracrisnigricornis Wk.)、黄脊竹蝗(C.kiangsu Tsai)、白角竹蝗(C.fasciata Br.W.)、小灰竹蝗(C.hoffmanni Vr.)等。本文所述的是黄脊竹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