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蛙(Rheoba trachus silus)雌蛙身长只有55毫米,它可将受精卵吞下,在胃内孵化成蝌蚪,由蝌蚪发育成小蛙。在这里,胃变成了临时的“子宫”。鼓胀的胃大得使母体的肺瘪缩并停止活动,全靠皮肤来进行呼吸。  相似文献   

2.
我国臭蛙属(两栖纲:蛙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昌媛  费梁 《动物学报》2001,47(5):528-534
为探讨臭蛙属的种间亲缘关系与其起源和分化,采用PAUP3.1软件对我国的16种臭蛙的29项分类性状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臭蛙属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可以划分为4个种组;表明了臭蛙属中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无指盘臭蛙和云南臭蛙是本属中最原始的物种,鸭嘴臭蛙等是较特化的物种;原始臭蛙可能起源于横断山区和云南西部高原,贵州高原可能是臭蛙的分化中心;各种组内相近种的地理替代呈南北方向更替,而种组间则呈东西方向更替;原始物种多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较进化或特化物种多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及海岛上;其种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格局显示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水蛭(Bassianobdella fusca) 是澳洲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常见种, 已被报道通过汲血获取营养, 一般认为该种是两栖类成体、鱼类及无脊椎动物的寄生物。在对悉尼西部蛙类做深入研究中发现, B. fusca 是普通东方小蛙( Limnodynastes tasmaniensis) 卵的捕食者, 并不寄生于该种蛙的成体。研究中亦未发现B. fusca寄生于当地任何其它蛙类, 包括与Limnodynastes 属共栖的种类。产后24 小时内的蛙卵最易被捕食。按摄取蛙卵的速率估算, 自然密度下的B. fusca具有捕食某些蛙整窝蛙卵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蛰伏到地下冬眠的蛙在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为什么仍能够继续生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施密特博士弄清了这个谜。如果把在冬眠之前捕获的任何一种蛙冷冻起来,在-2℃左右体内的水分即开始冻结。到-6℃,蛙体内有约35%的水形成冰。如果这种状  相似文献   

5.
蛙类衰退是过去二十年来全球许多地区倍受关注的问题, 澳大利亚似乎是衰退的热点地区。当前研究所形成的主流假设是, 真菌Bat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引发的壶菌病导致蛙类种群衰退。我们在毗邻农业和城市发展区的天然未开垦林地内, 用陷阱捕捉三个与大面积临时湿地相连生境中的蛙类。作为这项庞大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观察了壶菌流行病, 确认了这类真菌的感染率。在各年份中, 该地蛙类中仅斑点草蛙(Limnodynastes tasmaniensis) 有些个体因此类病症死亡, 尽管该种的若干近缘种亦是该地蛙类的一部分; 病疫流行的证据仅见于其中一个年份。在所有具有典型壶菌病症状死亡的动物中, 仅22%的动物表皮受真菌感染。虽然种群中存在壶菌病, 我们认为这不是影响种群内个体死亡率的近因。根据这一观察, 我们质疑B. dendro batidis 是蛙类死亡主要原因假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蛙类衰退是过去二十年来全球许多地区倍受关注的问题,澳大利亚似乎是衰退的热点地区。当前研究所形成的主流假设是,真菌Batrachochytrium denrobaidis引发的壶菌病导致蛙类种群衰退。我们在毗邻农业和城市发展区的天然未开垦林地内,用陷阱捕捉三个与大面积临时湿地相连生境中的蛙类。作为这项庞大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观察了壶菌流行病,确认了这类真菌的感染率。在各年份中,该地蛙类中仅斑点草蛙(Limnodynastes tasmaniensis)有些个体因此类病症死亡,尽管该种的若干近缘种亦是该地蛙类的一部分;病疫流行的证据仅见于其中一个年份。在所有具有典型壶菌病症状死亡的动物中,仅22%的动物表皮受真菌感染。虽然种群中存在壶菌病,我们认为这不是影响种群内个体死亡率的近因。根据这一观察,我们质疑B.dendrobatidis是蛙类死亡主要原因假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两栖纲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现在全世界两栖动物约为2000余种,我国已发现的有204种或亚种。课本中介绍了有尾目的大鲵、无尾目的中华大蟾蜍和青蛙。我国的青蛙就是一种——黑斑蛙。青蛙是这种蛙的俗名,其学名是Rana nigro  相似文献   

8.
正甲虫遇到蛙,会是什么结果?当然是被吃掉喽!这个答案对,也不对。一般情况下,甲虫遇到蛙,很快被吞下,不久后它会被消化,生命就这样结束啦!然而有一种甲虫与众不同,能凭自己的本事与命运斗争,最终活下来。究竟是哪种甲虫这么厉害?"重生"的甲虫它就是掌握独特逃生秘诀的梭形扁牙甲。梭形扁牙甲是一种水生甲虫,往往和蛙类生活在同一环境中。蛙作为食虫高手,见到这种甲虫当然不会客气。"啊呜!"还没等梭形扁牙甲反应过来,眼疾嘴快的黑斑侧褶蛙就把它吞进肚子里了。  相似文献   

9.
基于12S和16S rRNA序列的湍蛙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湍蛙属 6个种共 10个种群 ,以及 4个外群种的线粒体 12S和 16SrRNA基因片段 ,比对后有94 0bp序列 ,发现 35 2个变异位点、 186个简约性位点。运用NJ法、MP法、ML法构建了系统关系树 ,各系统树一致表明内群为一单系群 ,分为两组 :第一组中 ,四川湍蛙两种群先聚合 ,再和棕点湍蛙聚为一支 ;第二组中 ,香港湍蛙和戴云湍蛙聚为一支 ,而香港大屿山离岛湍蛙种群首先与华南湍蛙相聚 ,再与武夷湍蛙构成姐妹支。研究结果表明 :香港地区增加 1种湍蛙分布 ;戴云湍蛙是一有效种 ;四川湍蛙的石棉和洪雅种群间遗传差异达到或超过其他种间的分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原  郭建崴 《化石》2000,(1):6-7
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新近发现于辽宁西部,被科学家命名为“三燕丽蟾”(见题图),是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古蛙。三燕丽蟾生活在距今至少1-2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以及一些原始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现在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了解这种动物的面貌。我们这里称三燕丽蟾为蛙类,但人们在田间池畔常见到的“青蛙”和“癞蛤蟆”却是明显地不同。为什么呢?在动物分类学上,两栖动物中的无尾两栖类习惯上都被广义地统称为“蛙类”。这类动物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它们的幼体(即蝌蚪)通常生活在水…  相似文献   

11.
蛙类在繁殖季节里,雄蛙爬伏在雌蛙背上,前肢紧抱着雌蛙的胁部(腋后)。这种行为叫做拥抱配对,简称抱对。有人把青蛙的这种行为称为“交配”,这是不确切的。因为“交配”是雌雄两性生殖器官交接配合的行为动作。  相似文献   

12.
凹耳蛙的分类地位及蛙亚科一新属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丕鹏  陆宇燕  吕顺清 《四川动物》2006,25(2):206-209,F0002
对凹耳蛙模式标本产地的蛙类及蝌蚪进行了调查,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和生长发育到完成变态的观察,结果发现一种没有腹吸盘的小型蝌蚪是凹耳蛙的蝌蚪.由此证明凹耳蛙不具有湍蛙型蝌蚪,应不属于湍蛙属蛙类.对凹耳蛙成体和蝌蚪特征的分析表明其与蛙亚科其他属及所辖种不同,建议另立新属.  相似文献   

13.
从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2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12S rRNA基因长约40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4种可分成3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7种,其中3种棘蛙组成一个单系;第二个支系由3种湍蛙,即戴云湍蛙、华南湍蛙和武夷湍蛙组成,应属于湍蛙亚科;第三支系包含余下的14种蛙,其中5种林蛙和4种臭蛙分别组成一个单系;2种侧褶蛙先聚合后,再与弹琴水蛙聚合,2种粗上先聚合在一起,再与由林蛙组成的单系群聚合。第三支系首先与第二支系相聚,然后它们与第一支系形成姐妹群,即由蛙亚科的7个物种组成的第一支系,不与蛙亚科另14个物种组成的第三支系直接聚合,表明第一支系的物种可能不属于蛙亚科。此外,分子证据提示把陆蛙属、大头蛙属、虎纹蛙属、棘棘属、臭蛙属、粗皮蛙属和侧褶蛙属从原来的蛙属分出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循音觅偶     
巴罗克勒腊多是巴拿马运河中的一个热带森林岛屿。岛上雨量充沛,在那些永久性的池塘里孕育着巴拿马城中最丰富的蛙——咚呱呱蛙。瑞安先生告诉我们,这种蛙几乎遍布城里的每一条沟渠和水槽,在当地以其鸣声而著称。每天傍晚,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雄蛙就开始了咚呱呱的鸣叫,鸣声逐渐增强,至午夜前两小时达到顶峰,而后平静下去。瑞安先生将这种组合的鸣声描述为“咚呱”,在某些星战的电视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7,42(10):29-29
巴曲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雨蛙科巴西小绿蛙的皮肤分泌物中所含的成分,可能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据当地媒体8月29日报道,巴西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1年开始对这种小绿蛙的分泌物进行研究,日前已从中提取出6种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对疟疾、利什曼病和其他一些病症具有治疗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遭到干旱的植物,在干渴时会发出“叫渴”的声音来。这种声音是由植物体内的微细的输水管道颤动而发出的卡嗒卡嗒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新英格兰大学的米尔本教授,用一个安放在植物茎上的袖珍传声器收听到了这种声音。他认为这种技术将向种植者提供一种测量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头蛙属3个种线粒体ND1基因全序列分析与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大头蛙和脆皮大头蛙线粒体ND1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978 bp和958 bp,(对应编码325和319个氨基酸)。对所测基因序列组分进行了分析,并与福建大头蛙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978个核苷酸位点中,有664个保守位点和多变位点294个。同时发现福建大头蛙与大头蛙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8.77%,氨基酸序列为92.62%)。基于ND1基因全序列的氨基酸和核苷酸两种数据形式,选用M ega3.1软件中的NJ法对大头蛙属3个种、黑斑蛙、泽陆蛙及外群中国大鲵共6条基因序列进行系统树重建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2个NJ树均将大头蛙属3个种聚于一支,其中大头蛙与福建大头蛙为姐妹群关系(自检值均高度支持),从而证实了大头蛙与福建大头蛙亲缘关系较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引进蛙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引进蛙类经初步鉴定有牛蛙、猪蛙和河蛙等三种,同为蛙属,原产于北美洲。这三种蛙类都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之特点,当年幼蛙可养成商品蛙。本文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蛙类胚胎及蝌蚪发育的分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蛙类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为标志,对蛙类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分期,便于对它们的发育进程进行描述,以及对发育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在恒温条件下培育蛙胚,可以作出能为今后重复验证的发育时刻表。比较不同蛙种的发育时,也应在相同的恒温条件下进行,才具可比性。分类学上描述蛙种时,蝌蚪也是被描述的对象。但过去描述蝌蚪,多数采用“当后肢长度若干毫米时,蝌蚪全长为若干毫米。”应用这一方法,很难与其他蛙种作比较,因为发育的水温不同和营养物丰歉不同,蝌蚪的生长速度差别很大,后肢与全长的比例关系也会产生变化。因此,制订一个比较适合多数蛙种通用、又易于掌握的蛙  相似文献   

20.
横断山区四种湍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C带(BSG技术)分析及一种简便的Ag-NORs带分析,对四川湍蛙、理县湍蛙、棕点湍蛙和棘皮湍蛙的种间关系、染色体的演化及其性染色体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湍蛙、理县湍蛙和棕点湍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棘皮湍蛙的亲缘关系较远;(2)在近缘种的分化中,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的变化和臂间倒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在小型染色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四川湍蛙具有在形态上分化很明显的性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此性染色体主要由常染色质构成,但在其Y染色体的长臂上存在明显的中间C带,推测尚处于性染色体分化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