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武昌东湖1973-1975年度渔获物的情况,并从鱼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东湖合理放养的若干问题。东湖是养殖湖泊。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年产量从1971年的36.5万斤,逐年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折合亩产36.8斤。渔获物中放养鱼类占88—96%,主要为鲢、鳙,其次是草鱼。其他野杂鱼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对不同规格的鱼种的生长率和回捕率的分析,表明鱼种规格越大,回捕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根据三年来渔获物的分析,本文最后讨论了东湖渔业的生产潜力和合理放养问题,提出了对现有鱼类种群结构进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原生动物在水体物质循环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湖在武昌东郊,面积42,000亩,是一个中型湖泊,具有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大多数浅水湖泊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武昌东湖渔业增产试验及增产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武昌东湖地区摇蚊科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目前所知,1940年有关作者曾对采自我国云南、西藏和台湾等地的摇蚊科昆虫先后报导过69种10,11,13,15,16,18,19,其中台湾的种类几乎占到90%。本文的报导系于1963年和1964年作者以灯诱和昆虫网捕捉两种方法,在武昌东湖地区收到大量的摇蚊科昆虫的标本,共鉴定出3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属。其中摇蚊亚科的3个属即雕翅摇蚊属(Glyptotendipes),沼摇蚊属(Limnochironomus)和劳特摇蚊属(Lanterbor-niella)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在37种之中,除6种已报导见于我国台湾外,有31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通过标本数量的分析,作者认为有9种应为东湖地区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7.
有关轮虫在水体内种类与数量季节变动的情況,往往散见于湖泊学的调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武昌东湖地区摇蚊科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目前所知,1940年有关作者曾对采自我国云南、西藏和台湾等地的摇蚊科昆虫先后报导过69种^[10,11,13,15,16,18,19],其中台湾的种类几乎占到90%。本文的报导系于1963年和1964年作者以灯诱和昆虫网捕捉两种方法,在武昌东湖地区收到大量的摇蚊科昆虫的标本,共鉴定出3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属。其中摇蚊亚科的3个属即雕翅摇蚊属(Glyptotendipes),沼摇蚊属(Limnochironomus)和劳特摇蚊属(Lanterborniella)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在37种之中,除6种已报导见于我国台湾外,有31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通过标本数量的分析,作者认为有9种应为东湖地区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63年4—5月和10—11月两度在东湖101个采样点上进行软体动物定量采集的结果。软体动物计41种,隶10科、20属,其中腹足类的种类多,生物量也大,瓣鳃类则全系小型种类主要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个体数及生物量都很低。根据10—11月的调查结果,全湖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0.5克/平方米(平均个体数为134个/平方米),其中以铜锈环稜螺(Bellamya aerginosa)生物量最大(15.5克),其次为纹沼螺(Parafossarudus striatulus)(5.8克)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6.4克),这3种腹足类占全部软体动物生物量的90%以上,是东湖中的优势种类。它们的分布型式属大小不等的核心分布,其实际分布概率,符合P-E 分布的理论概率。环境分析表明铜锈环稜螺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深(r=-0.257;d.f.=99;p0.01);长角涵螺数量的多寡受制于水草的有无(均数比较:d.f.=99时,t′=7.656;t0.01≈2.641);而纹沼螺的分布则与水深有关(r=-0.697;d.f.=99;p0.01),又与水草的有无有关(平均数比较:d.f.=99时,t′=6.93;t0.01≈2.641)。    相似文献   

10.
东湖放养鱼类时空分布的水声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0年,用鱼探仪逐月对东湖鱼类的空间分布进行探测的结果表明:东湖鱼类主要分布在1.5m以下的水层,1.5m以上与1.5m以下的水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存在显差异,此外,东湖中不同区域的鱼类密度分布亦有显性差异,统计分析显示,这种水平分布差异与水深,离岸距离等因素没有明显的相关,可能主要由群聚行为引起,由不同月份群聚程度不一致,推测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鱼类的群聚行为,污水排放对鱼类空间分布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根据1962—1964年部分调查研究资料整理而成的。文中列出了83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以下简称水生植物)的名录,比较了全湖21个采集断面、3个植物带和17个植物群丛以及长江中下游6个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分析了东湖两个断面(Ⅻ和ⅪⅡ)的生物量的周年变化和湖中不同水深区的生物量变化情况。全湖面积为28.5平方公里。8月是生物量的高峰期,平均每平方米的生物量为1,068.1克(湿重)或94.8克(风干重)或82克(烘干重)或322千卡(能量)。其中,以黄丝草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为大茨藻、聚草、黑藻和金鱼藻。全湖水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30,440吨(湿重)或2,337吨(烘干重)或9×109千卡(能量),连同浮游植物(16×109千卡)一起,则东湖全年的原初生产量为25×109千卡,其中水生植物约占总原初生产量的36%。本文最后讨论了水生植物在湖泊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提出了草食性鱼种放养量的计算公式和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枝角类是一切幼鱼以及許多经济鱼类成鱼期的良好食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报道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对放养鳙、鲢鱼种的危害性及控制其种群发展的途径。通过肠道内食物的检查,发现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与所吞食“家鱼”鱼种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根据所得的数据分别求出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与被吃鱼种全长的迴归方程式及95%的可信限,确定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危害不同规格鱼种的范围。并通过对东湖这两种凶猛鱼种群长度的调查,提出鳙、鲢鱼种放养的合理规格。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全年各月的摄食强度随着水温的不同和生殖季节的来临而有所改变,根据这种情况,对于什么时间放养鱼种较为有利也进行了探讨。从两种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来看,它们对鳙、鲢的危害性是很明显的。为了遏制其种群发展,进行了围捕产卵群体、药物杀卵和投放棕榈皮鱼巢诱其产卵等试验。试验证明,在生殖季节当它们大量集群时进行围捕,效果较为显著。近年来这两种凶猛鱼的产量和种群的长度组成都有所下降。文中附有不同长度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吞食不同鳙鱼种的范围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湖泊的普查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浅水湖泊桡足类数量的资料1,11。    相似文献   

15.
云南抚仙湖鱼类的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湖泊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于1988年11月至1989年11月逐月取样研究了抚仙湖鱼类的的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出发,结合湖泊环境的演变历史,进一步探讨了其生物学特性对湖泊环境的适应。研究结果表明,仙湖鱼类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生物学特性。依其性质可把这些生物学特性区分为原始性状或特化性状。原始性状提示了抚仙湖现生鱼类是源自该湖所属的江河鱼类区系。特化性状则是鱼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相同湖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测定了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根据22个断面,199个采集点,398个样方的测定结果,得出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431.76万吨(湿重),即相当于5.44×10~(-15)焦耳(能量)。其中,马来眼子菜、苦草和黑藻等3种合计约占总生物量的71.46%。全湖可供草食性鱼类食用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约占总量的86.9%。文中还对4个植物带和9个群丛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增殖草食性鱼类,调整湖中植被组成,保护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