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3月初,刚开学不久,我们学校教务处于主任和教自然课的杨老师通知我们自然小组的10多位同学,要在最近去深山野地采集化石。我们回到家中,对爸爸妈妈说起这事,他们不懂什么叫化石,只是平平淡淡地说:“既然学校组织你们去,你们就去吧!听老师的话,注意...  相似文献   

2.
潘云唐教授 :您好!收到你的回信 ,十分高兴。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我在学校组织成立了一个化石采集小组 ,成员已达10多人 ,而且今后还会陆续增加。我们都制备了采化石的工具。我常常抽空到我们学校附近山上去寻找化石 ,见到化石丰富的地方就组织大家去采。我感到活得有价值 ,能为大家服务。看到同学们采到化石 ,对照书籍 ,学到古代生物及其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个个非常开心 ,我尤其认为自己生活很充实。我们附近山上多是早古生代地层 ,我们能采到三叶虫和一些贝壳。最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化石 ,像是多脚的蜈蚣 ,谨向您们请教 !祝《化石》越办…  相似文献   

3.
“小化石迷”队伍在迅速扩大杨学弟本刊今年第2期最后一篇文章中的“小化石迷”们在采集化石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真是如获至宝。回到学校,他们急于给化石建一个安身的“家园”。刘学莹同学从家里找来6个装衣服的大纸盒,同学们用胶纸条等对纸盒进行加固,里面糊上绿...  相似文献   

4.
化石文化     
刘晓峰 《化石》1996,(4):2-3
化石文化刘晓峰化石,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之一,历来为人类所关注。化石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从中创造和累积了独特的文化──化石文化。-、化石文化的含义化石,是经自然作用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文化是人类在发现、认识、...  相似文献   

5.
《化石》2013,(4):6-6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研究员的研究小组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等合作在8月8号的《自然》杂志上报道了目前已知最大的贼兽化石(Haramiyida):金氏树贼兽(Arboroharamiya jonkinsi)。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四年五月,法国里昂附近一个采石场的工人,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动物化石。里昂大学伊戈林教授率领的一个考古小组,经过一星期的发掘工作,在这里找到了一副相当完整的鱼龙骨架化石。估计这种动物曾生活在大约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根据获得的骨骼化石(约三百  相似文献   

7.
吉林安图人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63年末,安图县石灰场工人在石门山采石中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吉林省博物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闻讯后,曾于1964年初先后派人前往现场调查。从化石的种类和堆积的残存现状判断,这是一处晚更新世洞穴堆积。同年五月,吉林省地质局区测大队、东北地理研究所和吉林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织了一个发掘小组,对残留的洞穴堆积进行了清理。从中获得了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8.
山东沂水发现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4年春,临沂地区文管会和沂水县文管站由笔者组成普查小组,在沂水县调查了一些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现将调查的收获简报如下.蒋庄小张山化石地点  相似文献   

9.
吴宇昂 《化石》2016,(1):56-57
11月11日,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值得纪念与自豪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我的化石收藏展隆重开幕,这令我太激动了.开幕式上,我为同学们介绍了我的化石,讲述了藏品背后的艰辛与快乐. 看着那一块块饱含我汗水与泪水的石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五岁那年,我喜欢科学探索节目,喜欢大恐龙.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未亡的恐龙》,才知道原来恐龙是科学家们根据化石描绘出来的啊!这可真是太神奇了,从那一刻起我就迷上了化石.  相似文献   

10.
我的外公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退休前他是湘钢一中的高中地理老师.外公采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化石,还经常带领湘潭的中小学生到野外去找化石.有一天,外公又带领学生们到外面去找化石,我也随着他们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我们乘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湘乡一个叫毛田镇栗山村的地方.外公带我们爬上一片平缓的山坡.这山坡上到处岩石裸露,没有长大树,只有一些零星分布的矮小灌木和丛生的荆棘.外公告诉我们,这些碎石里面,有很多古海洋动物的化石,有珊瑚化石和贝壳类化石,等等.你只要蹲下去,不用翻动石块,仔细去找,就可以找到一个个清晰的化石.  相似文献   

11.
我对化石的喜爱可以追溯到小学三年级。有一次队日活动,学校组织去自然博物馆参观。一进古生物馆,我立刻被琳琅满目的古生物化石吸引住了。化石反映的古老年代和自然环境令人神往,我站在它们面前久久不愿离去。孩提时的心在想:哪天我要是有一块化石该多好啊。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23日,雨后初睛,阳光灿烂,春意盎然。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武穴师范附属小学等校自然—生物小组的80多位同学,在市教委教学研究室负责人及自然课老师率领下,分乘两辆汽车,出了武穴城,向西沿着江边公路往田家镇进发。这...  相似文献   

13.
付华林 《化石》1999,(3):25-26
现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回归自然热,在追求现代自然的同时,追求古代自然,了解古代自然也是这股热中的一部分,现在风靡世界的恐龙热(电影热、展览热、恐龙玩具热)就证明了这一点。笔者就是从事恐龙等化石模型的复制工作的。曾在1988年《化石》杂志1—2期“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化石真伪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它们是内容丰富的自然历史教科书,记载着地层的沧桑巨变,记载着生物的不断进化,记载着人类的坎坷经历。因而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我们曾在贵州观音洞遗址中挖掘到一把十万年前的石刀,它告诉我们观音洞人的生产水平和意识水平。不过,化石上印写的是无形的文字,加上年代久远,化石有时真假难分,假化石有时会被当作真化石挤进科学的殿堂。化石埋在地层里,地层是化石的母胎,亲自考察地层、挖掘化石,才能更好地认识化石。否则就会给假化石以可乘之机。19世纪,德国有个教授喜欢收集原始人在石头、骨头上的雕刻品。也许是出于妒忌,他的两位同事派人在骨头、石头上刻制了许多原始图画,让别人把假化石卖给这位教授。教授信以为真,一一高价收买,苦心孤诣地加以研究,并出版了专著。后来他收集到一块化石,上面竟刻了他的名字,才知道化石是假的。  相似文献   

15.
宋之琛  黄翡 《古生物学报》2002,41(4):471-477
讨论化石菌类及其孢子的分类系统,即自然分类及人为分类系统,自然分类系统在孢粉学发展初期曾被广泛采用,随着孢粉学的发展,一些化石菌类缺乏明显的自然属性,其分类采用人为分类系统,Elsik依据细胞数目及萌发器特征首次建立了化石菌类的人类分类系统,但该分类系统未被广泛接受,Norris研究了加拿大第三纪菌类化石,但他未将菌类孢子的形态属归入相应的科、目和纲,宋之琛主要根据菌类孢子的萌发器特征,建立了菌类孢子分类系统,并将菌类孢子及其遗留体分为以下类型:无萌发器类型,单孔类型,双孔类型,三孔类型或三岐菌丝类型,子囊果状或多细胞类型及其他,依据宋之琛及Elsik分类系统及隔壁孔的特征,系统整理了已发现的中国第三纪化石菌类孢子,并将其归入相应的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一家公司应用先进技术,高质量地制作化石复制品,并已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提供1500 多种化石复制品,这些化石是从欧洲、中东、北美、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被发掘出来的。化石复制品的模子一般采用硅酮橡胶直接从原始化石上脱胎制成。这些原始化石有的是该公司自己所有的,大多数是从自然博物馆的收藏品中借来的。较小的化石复制品采用硬质塑料浇铸而成;大的化石复制品则采用一种特殊的泡沫塑料,放入玻璃纤维以增加强度,还涂上一种合成树脂,使复制品更形象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3,(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保存的三件早期鸟类化石(一件为长尾的热河鸟,另外两件为未命名的反鸟类)罕见保存在卵巢中的卵泡化石进行了研究,表明尽管与鸟类关系最近的恐龙与鳄鱼一样,还使用两个卵巢和两条输卵管,但早期鸟类显然已经只保留身体左测一个有效的卵巢和一条输卵管.  相似文献   

18.
化石乃古生物学术语,是指经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的统称。化石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们不仅引起科学家浓厚的兴趣和研究热情,也引起普通人的珍爱和关切,更吸引了许许多多文人骚客为之辅陈笔墨,成就出篇篇脍炙人口的佳...  相似文献   

19.
《化石》2014,(3):7-7
正据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浙江自然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云南省罗平县三叠纪地层中发现辐鳍鱼亚纲中一种新的全骨鱼类化石,命名为罗平强壮鱼(Robustichthys luopingensis)。该发现为研究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和预言鱼目(Ionoscopiformes)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全骨鱼类是真骨鱼类(现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的姐妹群,在研究辐鳍鱼亚纲新鳍鱼  相似文献   

20.
博才 《化石》1992,(3):8-9
空气“化石”,有人又称为“化石”空气。它是在特殊环境(如密封)中保存至今的几千到几千万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地球表层大气层空气。通过空气“化石”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确切地了解远古时代的地表大气情况,进而推知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与生物化石不同的是,空气化石并不是保存在通常的地层中,而是只有极特殊的密封条件才有可能保存。人们曾试图根据矿物或岩石包裹体中的气体来分析研究远古时代的地球大气成分及气候条件,如在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