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陵江大鳍鳠的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6年5月至1987年12月,在嘉陵江水系采集大鳍鳠标本926尾,鉴定了826尾鱼的年龄,用比较对照法证明了所鉴定年龄的有效性。分析了渔获物的年龄组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棘切片“半径”与体长的相关关系式,优选出最适的生长方程,并进行了生长推算。根据体长、体重生长方程计算了各龄理论体长、体重值、生长指标和年增积量。讨论了大鳍鳠年轮形成的原因和与年轮形成有关的物质基础,并肯定了用鳍棘脱钙切片的方法研究小型(鱼危)类的年龄和生长是可靠易行的。  相似文献   

2.
中华乌塘鳢的生长、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健东 《生态学报》2002,22(6):841-846
采用胸鳍第三支鳍骨作为研究湛江沿海中华乌塘鳢的年龄鉴定材料。胸鳍第三支鳍骨(远侧部)的关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6.1145 51.1288R。用特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逻辑斯谛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模型等5种生长模型拟合了中华乌塘鳢的生长,根据各模型拟合残差平方和大小判断,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对中华乌塘鳢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根据r-选择和κ-选择的典型行征以及渐近体长(L∞)、渐近体重(W∞)、生长系数(κ)、初次生殖年龄(Tm)、最大年龄(Tmax)、瞬时自然死亡率(M)和性腺指数(GI)等7个生态学参数值,可以判断中华乌塘鳢偏向r-选择。应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计算改变起捕年龄(Tc)和瞬时捕捞死亡率(F)的产量,分析产量变化曲线同样证实中华乌塘鳢生活史偏向r-选择。作为渔业管理对策,中华乌塘鳢的起捕年龄应定为2龄。  相似文献   

3.
营养状况对幼年鲤鱼肝脏IGF-Ⅰ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华益民  林浩然 《动物学报》2001,47(1):94-100
通过室外喂养观察3种营养状况对幼年鲤鱼生长、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一组鱼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H组),一组鱼喂含20%酪蛋白的饵料(L组),饵料的总能量相同;另一组鱼先饥饿32天再投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禁食后饥饿组鲤鱼体重和体长的生长受阻,在第16天饥饿组鱼血清GH水平明显升高,到第32天达到H组的4倍;而肝组织IGF-Ⅰ mRNA水平在第16天无明显下降,但是到第32天已降到不到H组的一半。鲤鱼其它组织饥饿32天未发现IGF-Ⅰ mRNA表达有明显变化。饥饿32天后开始投喂含40%酪蛋白的饵料,鲤鱼生长、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恢复,再投喂16天皆与H组无明显差异。再投喂过程中,GH水平也逐渐下降,第16天恢复正常。实验结果提示鲤鱼营养对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营养缺乏将导致鲤鱼肝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也相应恢复正常,从而导致鲤鱼生长恢复。同时,实验结果也提示,鲤鱼肝以外的组织IGF-Ⅰ mRNA表达不受营养调节。L组鲤鱼在喂养过程中,体重和体长的增长比H组低,但即使喂养40天,两组鱼体重和体长并无显著差异。两组鱼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和各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水平到实验第32天也未发现有明显差异。推测在鲤鱼含正常能量和20%酪蛋白的饵料已能维持正常IGF-Ⅰ mRNA的表达。L组和H组鱼肝IGF-Ⅰ mRNA在喂养1个月后仍无显著差异也可能与实验时间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池养鲥鱼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其生长速度随季节和水温而变化,以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和5月中旬至7月中旬生长较快,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应用VonBertalanffy方程求得体长、体重生长方程Lt=518.95〔1-e^-0.3751(5-0.8763)〕,Wt=2205.5〔1-e^-0.3751(t-0.8763)〕^3,体重生长拐点位于2.8053处,属性成熟拐点,其生长速度和加速  相似文献   

5.
岩原鲤消化能力和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常规方法测得岩原鲤(Procyprisrabaudi)比肠长222±0.251,比内脏重0.0743±0.00752,比肝胰重0.0294±0.007711,比肠重0.0243±0.00591。体重与体长关系为:y=0.02635X2.977,肠道前部pH值68-70,中部8-9,后部7.0-7.6,岩原鲤消化道器官组织具有较高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活力大小顺序对蛋白酶和淀粉酸在肠道均为前肠<中肠<后肠。岩原鲤含肉率73.9±025%,肌肉粗蛋白质75.9±3.0%,粗脂肪14.4±4.33%,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必需氨基酸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岩原鲤为淡水鱼类中营养价值最好的一种鱼。  相似文献   

6.
鸬鹚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青海省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鸬鹚雏鸟跗足迹和嘴峰的发育早于翅和尾;通过体长与其它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指数的计算。得出跗足迹和翅长的生长比体长快,嘴峰和尾长的生长比体长慢,另外,根据各生长指标特性的变化,将整个生长期划分为0-9日龄,10-23日龄,24-33日龄和34-离巢出飞4个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7.
IGF-Ⅰ及其受体、IGF结合蛋白-2和LH受体mRNA在卵泡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祥  祝诚  吴燕婉 《动物学报》1999,45(4):427-434
利用原位杂交和原位DNA-3’末端标记的方法研究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河(IG-I)、IGF-I受体、IGF结合蛋白-2、和促性腺激素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不同生长与闭锁阶段的大鼠卵巢卵泡中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IGF-I主要在正常生长的初级卵泡、窦前卵泡和小窦状卵泡中表达。在各生长与成熟阶段的卵泡中都检测到IGF-I受体mRNA,闭锁卵泡的IGF-I受体表达降低。窦前与窦状的生长和闭锁卵泡均表达IGFBP-2。促卵泡激素(FSH)受体在窦前和小窦状卵泡的表达水平比其在大卵泡中的高。窦前与小窦状卵泡仅在膜细胞中表达黄体生成素(LH)受体mRNA,大卵泡的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均表达LH受体,在闭锁卵泡中仅在膜细胞中观察到LH受体的信号。综上结果,提示IGF-I,IGF-I受体和FSH受体在窦前和小窦状卵泡中的协同表达对卵泡的早期发育有重要作用。LH受体mRNA特异地在大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可能与优势卵泡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8.
钱塘江几种经济鱼类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年龄鉴定以鳞片为材料。测得鳞径和体长后,求出体长鳞长各种关系式。细鳞斜颌鲴、三角鲂体长鳞长关系式以幂函数式最佳,花鲢、鲤鱼以直线式最佳。它们的体长、体重关系均适于:W=aL~b。 鱼类生长拐点,是反映鱼类体重生长过程的一个特征值,一般与鱼类的生长指标跳跃性下降时的年龄和性成熟年龄一致或接近。但也有例外,有些鱼类生长拐点落在性成熟之后、前者如细鳞斜颈鲴、三角鲂;后者如鲤鱼、花鲢。 体长生长曲线是一条趋于L_∞的渐近线,随鱼的年龄增长,体长年增长速率渐少而趋于零。 Von.Bertalarffy生长方程中的主要生物学参数L_∞、W_∞虽在实际种群中少有,但确实存在,并有一定的渔业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酸性水对椭圆萝卜螺和铜锈环棱螺等淡水螺类存活、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低pH值的耐受能力,96小时LC_(50)值为pH3.96。pH值低于5.0时,淡水肺螺类产的卵袋数量较少,卵孵化时间较长,幼螺生长较缓慢。铜锈环棱螺仔螺在低pH(对照组)下生长到第35和45天时,其体长生长率分别为1.21和1.07%,而pH5.0组则仅有0.18和0.29%。pH5.5对淡水肺螺类无明显影响,pH3.0则不能生存。  相似文献   

10.
刀鲚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鉴定刀鲚年龄的方法很多。本文以鳞片为主,对照耳石、胸鳍鳍条等方面的材料,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发现它们都有明显的年龄标志,但各有优缺点。其中以鳞片取材最容易,观察最方便,缺点是年轮标志比较复杂,有时还有副轮和幼轮等。再生鳞也比较多。刀鲚鱼苗和幼鱼在生长过程中,体长增加较快,至11月份,幼鱼最大个体可达200毫米左右。成鱼体长增加速度逐渐减慢,最大个体只410毫米。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其体重却有显著增加。刀鲚鳞片的生长和体长的增加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刀鲚寿命不长,一般只有4—5冬龄,最大个体不超过6冬龄。  相似文献   

11.
鉴定刀鲚年龄的方法很多。本文以鳞片为主,对照耳石、胸鳍鳍条等方面的材料,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发现它们都有明显的年龄标志,但各有优缺点。其中以鳞片取材最容易,观察最方便,缺点是年轮标志比较复杂,有时还有副轮和幼轮等。再生鳞也比较多。刀鲚鱼苗和幼鱼在生长过程中,体长增加较快,至11月份,幼鱼最大个体可达200毫米左右。成鱼体长增加速度逐渐减慢,最大个体只410毫米。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其体重却有显著增加。刀鲚鳞片的生长和体长的增加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刀鲚寿命不长,一般只有4-5冬龄,最大个体不超过6冬龄。    相似文献   

12.
微塑料通常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薄膜或颗粒。为填补微塑料在淡水水域生态效应的空白,选择大小、生长情况相似的鲫鱼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的微塑料水体中,相同条件下养殖60 d后,测量、计算其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各组鲫鱼生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微塑料浓度大于0.12 g/L时能极显著抑制淡水鱼体重的增长;微塑料的浓度大于0.18 g/L时能显著抑制淡水鱼体长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一个养殖群体中的100个个体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其GH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中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同时对各基因型与其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外显子微卫星座位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A、B、C)、5种基因型,这3个等位基因的频...  相似文献   

14.
独龙江流域鰋鮡鱼类分布特征及其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鰋鮡鱼类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周边,是一群适合于急流生活的鮡科鱼类。在独龙江流域7个点共采集271号鰋鮡鱼类标本(隶属鮡属、鰋属和异齿鰋属),结合各采集点数据绘制大鳍异齿鰋、藏鰋和扁头鮡的分布直方图,结果显示,藏鰋(E.labiatum)在流速较快的独龙江下游各采集点的种群数量较上游高,更适应急流生境。同时研究了这3种鰋鮡鱼类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参数b(W=aL^b)的范围在2.8201和3.0131之间,均为异速生长;藏鰋的生长类型最接近等速生长.  相似文献   

15.
根田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及其适应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动物消化道的形态与食性、食物质量以及动物量的需求密切相关。本文对青海高原地区的根田鼠在自然环境中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及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消化道及各器官(胃、小肠、大肠和盲肠)的长度,含内容物重(鲜重和干重)在各物侯期间具显著的变化,各项指标均于环境条件较好的植物生长盛期最低,于条件较差(食物纤维素含量高及低温)的植物枯黄期或返青期较高。各器官所反应程度不同,其中小肠的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消化道  相似文献   

16.
四种红树林植物的淡水驯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建  陈桂珠  罗航 《生态科学》1999,18(3):12-15
选择秋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4 种红树林植物的幼苗, 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进行了8 个月的池塘和陆地的淡水驯化试验。对之分别计算了成活率、茎高增加量、基茎增加量、生物量的增量和凋落物量, 并定期对其成活状况、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各树种在淡水池塘中均能较好生长, 木榄和桐花树对陆地也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生长期,云斑尖塘鳢的平均体长从最初的(17.36±0.99)cm增加到(19.05±0.57)cm,体质量从(139.13±12.90)g增加到(205.50±15.78)g,体长增加10%,体质量增加48%。不同的养殖时间除对摄食率(FR)无显著影响外(P〉0.05),对特定生长率(SGR)、饵料转化效率(FCR)和生长效率(GE)都有显著影响(P〈0.05)。体长生长与时间表现为线性相关,体质量生长与时间表现为指数相关。云斑尖塘鳢体质量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不同养殖时间下,幂指数b值都接近3,表明云斑尖塘鳢的体长和体质量呈等速生长。  相似文献   

18.
卢氏县大鲵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鲵种群样本(n=252)及观察到的当年孵化的幼鲵进行测量,样本采自河南省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以大鲵体长、体重为指标,用重心法聚类划分出8个年龄组(不含当年孵化幼鲵)。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鲵的生长发育特点,同时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对照,根据样本聚类情况推断出大鲵5个个体年龄组及相应的体长和体重指标,对卢氏县大鲵20世纪90年代初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以大鲵体长和体重为生长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大鲵年龄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鲫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在年龄鉴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耳石重量在年龄组间重叠较少,大小相近的个体,年龄大的,即生长慢的耳石重量比年龄小的,即生长快的大,不同龄组之间耳石重量有显著差异(P<0.05),按年龄组在耳石重量与相应的体长作图,可初步判断观测年龄的可靠性,分析耳石重量频率分布能分离出体长相近,年龄不同的个体,其结构与耳石年轮观测的基本一致,耳石重量与年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用耳石重量与年龄关系估算的年龄从耳石上直接读取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文中对耳石重量直接用于确定鱼类年龄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印度北部赣达(Ganga)盆地河流中野生卡特拉鲃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重要生长参数,对该鱼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鳞片取自商业捕捞和实验室饲养的样品。根据研究分析,该鱼最大年龄可达8龄;巴吉拉蒂河(Bhagirathi R.)的种群平均体长为521.51 mm,退算体长为288.9 -1132.3 mm;旁遮普邦(Punjab)Satluj河种群平均体长为641.6 mm,退算体长为335.4 -1096.08 mm。2龄时,种群线性生长率(Cl)和体重增加率(Cw)表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其它生长参数值(Clt)也呈现快速下降。退算体长差异(ANOVA)分析显示,生活在赣达盆地不同流域中的种群, 1^+-4^+龄组的长度差异较明显(P〈0.05) ,高龄组(5^+-8^+)差异不显著。根据本项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印度北部赣达盆地相关河流中生活的野生卡特拉鲃种群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