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原湿地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德荣  田昆  袁华  杨宇明  李宁云  徐守国 《生态学报》2006,26(11):3624-3630
采用3S技术与植物群落研究法,对高原湿地纳帕海24a来的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与24a前水生植物群落相比较。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类型、数量改变,原生群落不断减少或消失,耐污、喜富营养类群如水葱群落(Com.Scirpus tabernaemontani)、茭草群落(Com.Zizania caduciflora)、穗状狐尾藻群落(Com.Myriophyllum spicatum)、满江红(Com.Azolla imbricata)群落等大量出现;群落总数由24a前的9个增至当前的12个,其中挺水植物群落增加2个,浮叶植物群落增加1个,挺水植物群落增幅最大。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大致呈现出浮叶群落、挺水群落、沉水群落斑块状依次配置的水平格局规律。挺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大,达528.42hm^2,其次是沉水植物群落,分布面积为362.50hm^2,浮叶植物群落分布面积最小,为70.23hm^2。随沉水群落、浮叶群落向挺水群落的演替,群落伴生种数量增加、优势种优势度减小、层次类型改变,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纳帕海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是对湿地环境变化的响应,表明了在人为干扰作用影响下,纳帕海湖岸线内移、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湿地水文条件的改变,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2.
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琪 《生态学杂志》1989,8(3):8-13,23
所谓湿地,系一个笼统的名称,直到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认为凡受地下水与地表水影响的土地均可称为湿地。它又可区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区别在于受不受人为活动干扰及其干扰程度。湿地包括沼泽型土壤、草甸型土壤与稻田土壤,稻田土壤在我国早期的土壤分类系统中也归为湿地族。近年来,国外对湿地研究十分活跃,从已有文献看其概念也欠确切,且因目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例如在W.Z.Mitsh所著《湿地》一书中就引用了如下几种概念: 1.湿地系为浅水或间歇浅水层所淹没的低地,包括有植被着生的浅水湖区。2.水位接近或高于地表的土地,或者由于长期水分饱和形成的湿地,或者是具有水成土过程的土地,包括水成土以及适于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3.
干旱对湖北省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断面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通过比较湖北省长湖2000年(干旱年)与1999年(非干旱年)的水生植物多样性,探讨了干旱对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对长湖淡水湖泊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无影响,但可增加优势种数目(从12个至14个)。(2)干旱使长湖水生植物群丛数目从14个增加至18个,且能显著提高各群丛的Simpson与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3)干旱显著提高了长湖水生植被覆盖率与各群丛的盖度,并使全湖水生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与各群从单位面积生物量显著升高。(4)在干旱年(2000年),长湖挺水植被消失,但浮水植被面积与沉水植被面积显著扩大:分别从1999年的3.71%与41.32%上升至2000年的12.63%与53.84%(占湖泊总面积的百分比)。(5)干旱条件下淡水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2000年7月菹草石芽萌发率、菹草幼株长度和野菱黄叶率显著高于1999年同期值。  相似文献   

4.
凡口宽叶香蒲湿地植物群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观测广东韶关凡口铅锌矿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湿地的水生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析湿地基质的理化性质,探索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以宽叶香蒲为优势种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有98种,隶属44科,86属。次优势种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植物群落水平分布从均匀型向群集型分布格局转化,植物群落空间不均匀性增大。2) 随湿地系统的恢复演替进程,表现为土壤肥力(有机质,N,P,K)明  相似文献   

5.
辽宁太子河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太子河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小眼子菜(Potamogeton pusillus)、菹草(P.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主要群落类型为小眼子菜+菹草群落;细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菹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主要群落类型为菹草+轮叶黑藻群落;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和菹草,主要群落类型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菹草群落。从定量生长型谱来看,太子河北支以小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细河以大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海城河以大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型和伊乐藻型为主要类型;从生活型谱来看,3条支流都是以沉水植物为主要生活型。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3条支流水生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沿河流纵向分布格局均为间断的斑块状,沿水深的垂直分布格局不明显。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从上游到下游均有出现;细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下游;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湿重):海城河(644 g/m2)﹥太子河北支(586.8 g/m2)﹥细河(151.1 g/m2)。大型水生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数与氨态氮、水温、pH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底质指数和海拔显著负相关(p〈0.01);优势种小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总氮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活力及污染物去除能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植物在水平流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结果表明,前边湿地单元对COD、TP、TN等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大于后边湿地单元.供试植物均可在人工湿地中正常生长,稳定生长112 d后,不同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多数植物氮磷含量地下部高于地上部,地下地上部生物量比(U/A)接近或大于1.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为1.36~7.89 g·m-2和0.19~1.07 g·m-2.植物生物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大于氮磷含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相似文献   

7.
浙江秀山岛湿地生态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秀山岛位于东海舟山渔场海域,岛上有大片的湿地资源分布,其滨海部分与舟山渔场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渔业生物资源密切联系,具有罕见的海岛特色。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为秀山岛湿地赋予了独特的生态特征。秀山岛湿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共有植物种类300余种,栖息的鸟类共有26个科10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自鹳(Ixobrychus minutus)。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等珍贵动物自然栖息。秀山岛湿地包括潮下带湿地(浅海湾)、潮间带湿地(泥滩、芦苇丛)、潮上带湿地(咸水沼泽、半咸水沼泽)、异化湿地(盐田、养殖池、稻田)等几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由于对湿地的生态功能重视不够,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化严重。目前在秀山岛湿地已经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蓝睡莲(延药睡莲)NymphaeastellataWilld.是一种具有园林水体绿化的重要观赏水生植物。根据我们调查、收集的结果看,现仅在海南省万宁县境内的丘陵湿地中发现有自然分布。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记载湖北有分布,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报道发现实物;海南植物志记载海口市附  相似文献   

9.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区系四十年间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的有关研究资料,对东湖四十年间(1954-1994)水生植物区系组成变化进行了讨论。文中分析了东湖水生植物区系组成、东湖水生植物在中国与世界水生植物区系中的位置、东湖水生植物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单种属和寡种属的地理分布格局、东湖水生植物区系的性质、东湖与10个湖泊水生植物种属相似性的分析。最后对东湖水生植物分类群及种类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丘陵洼地沼泽是一些稀有水生植物种类形成与繁衍的场所,在海南东南部的丘陵洼地沼泽颇具特色。然而,人类的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正使这些脆弱的沼泽和赖以生存的水生植物不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干扰。调查、研究我国海南丘陵洼地沼泽对于认识和保护水生植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3年5月,作者在海南东南万宁县调查引种时,发现了珍稀、特有水生植物,即:水禾(Hygroryzaaristata)小慈姑(Sagittanapotamoget伽ha)和蓝睡莲(Nymphaeastellata)。1996年9月下旬我们再次对这一沼泽进行了调查。1地理概况和生境特点曲乡沼泽位…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三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华容县东湖、益阳市大通湖和岳阳市郊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讨论了30年来3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况及与其所受人为干扰的关系,探讨了野菱、密齿苦草和菹草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大通湖和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199-2000年东湖、大通湖与南湖各分布有水生植物61种、56种和32种,其分别隶属于29科43属、26科39属和20科27属;各有水生植物群丛8个、6个和4个;水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6.17%、10.60%和9.99%。(2)30年来三个湖泊分别有3种、9种和13种水生植物消失,2个、5个和5个水生植物群丛类型消失。(3)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是:东湖>大通湖>南湖,多样性下降的程度与其所受干扰强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广佛地区湿地植物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分析其植物多样性资源健康状况。方法:使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共记录有湿地植物312种,隶属于90科198属,水生植物93种,湿生植物124种,半湿生植物共有82种,红树类植物13种,乡土植物241种,占比77.24%;外来植物71种,占比22.76%,入侵植物13种。湿地植物群落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50个群系(落),13个栽培群系。结论:湿地植物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50%的样地生态系统呈现不健康状态,33%的样地属于亚健康状态,仅有17%个样地属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孤立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田学智  刘吉平 《生态学报》2011,31(20):6261-6269
孤立湿地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逐渐凸显。对术语"孤立湿地"的定义国外进行较早,美国官方将孤立湿地定义为与可流动水体不相邻或不通过地表水相联系的湿地,而我国仅提出了与孤立湿地相关的概念,如"环型湿地"、"碟型洼地"、湿地的"景观破碎化"等。孤立湿地的类型与特征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仅提出孤立性、水文连通性、生物连通性等特征。孤立湿地的功能研究是孤立湿地研究的重点,从孤立湿地的气候、水文和水质、生境等功能进行阐述。对于孤立湿地的保护,国外已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应的措施,而我国在此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孤立湿地的定义、类型、特征、功能和保护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我国孤立湿地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纳帕海高原湿地4种常见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经移栽至不同海拔后,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水葱(Scirpusvalidus)、荸荠(Heleocharis dulcis)、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和茭草(Zizania latifolia)的生长状况随着海拔的降低均有所改善,其中,4种湿地植物的株高随海拔的降低均有所升高,水葱和荸荠的茎粗随海拔的降低均呈现增粗的趋势,黑三棱和茭草的叶片宽度也随海拔的降低有所增加;4种湿地植物的叶绿素(a+b)含量随着海拔的降低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4种植物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随海拔的降低均有所下降;荸荠、黑三棱和茭草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海拔的降低均呈下降趋势,而水葱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海拔的降低无显著变化,黑三棱和茭草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植物。可见,4种湿地植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对不同海拔生境的适应方式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如形态特征、光合作用、抗寒物质代谢、抗氧化酶系统等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些不同的适应方式在不同的植物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着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东苕溪中下游河岸类型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修复工程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200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六大领域之一,河流修复工程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东苕溪中下游河段为对象,研究4种不同河岸类型(自然河岸 水生植物(A)、自然河岸 无水生植物(B)、人工河岸 水生植物(C)、人工河岸 无水生植物(D))对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499尾,经鉴定为32种,隶属于7目10科24属。鱼类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A、B的物种丰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D存在显著差异(P<0.05); A的优势度指数与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A、C的均匀度与D存在显著性差异。鱼类群落NMDS排序与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D与A、B、C能完全分开,且D与A、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与C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河流修复工程中水生植被的恢复对于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且恢复水生植被的河流修复工程会减少该工程对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简永兴  王建波  何国庆  李今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1,21(11):1815-1824
为了探讨人为干扰与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比较研究了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近20a来三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讨论了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探讨了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途径。主要结论是:(1)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现各分布有水生植物57种、35种和11种,分别隶属于28科42属、18科30属和6科9属,近20a来三湖泊分别有1种、9种和29种水生植物消失。(2)1999-2000年三湖泊各分布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14个、6个和0个;全湖植被覆盖率分别是96.18%,76.17%和0%;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2896g/m^2,177g/m^2和0g/m^2(鲜重),近20a来其分别下降了12.1%,88.3%和100%;武山湖水生植被已完全消失。(3)所有群丛中,以海口湖的“野菱+菱群丛”(Trapa incisa Trapa bispinosa Ass.)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密齿苦草群丛(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Ass.);菹草群丛(Potamogeton crispus Ass.)和和“野菱+菱群丛”为海口湖与太白湖所共有,三者的多样性指数均是海口湖显著高于太白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现状是: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多样性丧失的程度与其所受干扰程度成正相关。(4)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是其具有繁殖能力强的地下根状茎和多数地下越冬块茎。(5)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该湖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是消除工厂废水污染的同时,处理好施肥量与透明度的关系、鱼与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滨海湿地的萎缩和退化对全球鸟类迁徙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自然湿地或人工构建湿地生态恢复已经成为滨海湿地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天津临港二期湿地为例,研究北方滨海人工湿地生物群落快速重建目标及适宜物种清单的确定方法。临港二期湿地2019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10种、浮游动物28种,而大型底栖动物仅1种,鱼类未检出,水体生物种类结构单一,难以为迁徙侯鸟提供充足食源。选择与临港二期湿地相同(近)区域、同盐度水平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临港一期湿地作为备选参照湿地(参考湿地)进行同步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大港水库东区、北大港水库西区、临港一期湿地具有较好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多样性及鱼类资源,可以作为临港二期湿地修复的参照湿地。与参照湿地相比,临港二期湿地具有较好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应重点恢复底栖动物与鱼类群落,考虑到后期鱼类恢复后的食物需求,可同步进行浮游动物的增殖放流。以参照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与文献资料数据为依据,确定临港二期湿地底栖动物生态恢复目标为: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远期(10年)达到3.00,近期(5年)达到1.58;生物密度远期(10年)恢复至600个/m2,近期(5年)恢复至300个/m2;同时确定了临港湿地生物群落快速重建的底栖动物清单(15种)与鱼类清单(14种),并提出了临港二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食物网构建路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同区域、类似的天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通过生物调查与生物多样性比选,确定具体参照湿地,并依据参照湿地生态特征确定待修复湿地的生物群落快速重建目标与适宜物种清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湿地的定义和类型划分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湿地的定义和类型划分刘厚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tWetlands.¥LiuHoutian(Chinese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Beiji...  相似文献   

19.
夏欣  宋维峰  彭正耀 《生态学报》2024,44(2):676-685
磷是湿地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中土壤磷形态的迁移转化广受关注。以哈尼梯田湿地为例,分别在哈尼梯田湿地的水稻生长期、收获期和休闲期,采集湿地不同海拔(梯田区上部、中部和下部)和不同深度的土壤(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进行磷形态分析,研究了哈尼梯田湿地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哈尼梯田湿地土壤中总磷(TP)含量均值为318.74 mg/kg,在水稻收获期含量最高,无机磷(IP)含量均值在水稻休闲期最高(85.95 mg/kg),湿地土壤磷总体呈缺乏状态。(2)受外源磷输入影响,铁铝结合态磷(NaOH-P)占无机磷比重最大,且季节差异性显著(P<0.05);而钙结合态磷(HCl-P)在各季节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湿地生态环境和地质背景有关。(3)哈尼梯田湿地对磷的迁移有截留作用,表现为各形态磷含量总体呈现在上部梯田湿地较高,并随海拔的降低而降低;不同形态磷含量在20-40 cm土层富集。(4)除HCl-P外,其余形态磷与土壤粒径在不同土层表现为负相关;不同土层TP和有机磷(OP)与pH值呈正相关;土壤总有机碳(TOC)与不同形态磷在收获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了哈尼梯田湿地立体空间结构和人为活动能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中磷的分布与迁移循环,该结论可为梯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类环境指示生物,研究其群落特征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对湿地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价的方法。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湖、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阿孜站)为研究区域,2018年5、2019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区域中4种高原湿地退化梯度,即典型湿地(Ⅰ型)、季节性湿地(Ⅱ型)、中度退化湿地(Ⅲ型)和重度退化湿地(Ⅳ型)的繁殖鸟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时段共记录到繁殖鸟类8目14科41种,其中花湖繁殖鸟类39种,阿孜站繁殖鸟类21种。数据分析显示,随着高原湿地退化演替序列,两地的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逐步减小,群落优势度不断增大;Ⅲ型和Ⅳ型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Ⅰ型和Ⅳ型间群落相似性最低,表明鸟类群落随湿地退化发生明显改变,仅与毗邻的退化梯度群落组成相似。研究区域Ⅰ型生境中,水禽类占绝对优势,以红脚鹬(Tringa totanus)为优势种;Ⅱ型中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为群落中优势种;小云雀(Alauda gulgula)和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为Ⅲ型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落中优势种团为雪雀(Montifringilla spp.)和地山雀(Pseudopodoces humilis)时,标志着湿地已经重度退化(Ⅳ型)。鸟类群落优势种的转变是鸟类营巢环境要求与湿地退化中环境的改变相适应的结果。本研究尝试性的提出如何利用鸟类对高原湿地退化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