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是致人及动物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从Bishop等用电镜从粪便中发现了该病毒以来,相继出现了许多有效的检测方法。由于轮状病毒的基因组是具有11节段的双股RNA,因此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进行检测。轮状病毒的RNA在电泳中形成了11个片段的迁移区带图,称为电泳型(electropherotype),不同种型的轮状病毒其电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从某猪场的20份仔猪腹泻标本中检出具有副轮状病毒(C群)RNA电泳图型者11份,其检出率高达55%。该病毒经口服接种未吮初乳的新生仔猪,可致急性水样腹泻,并排出大量病毒。经轮状病毒(A群)ELISA和副轮状病毒(B群)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证明,它与轮状病毒(A群)和副轮状病毒(B群)均无血清学交叉。本文首次证实在我国猪群中存在有与国外报道的相同的猪副轮状病毒(C群),且可引起仔猪爆发流行,是仔猪腹泻不可忽视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3例急性成人腹泻患者粪便中,经电镜观察,成人腹泻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DRV-ELISA)、普通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ota-ELISA),猪抗C型(组)轮状病毒和鸡抗D型(组)轮状病毒血清分别与本病毒的免疫电镜试验以及RNA电泳等实验结果,发现了一种新轮状病毒,该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普通轮状病毒(Rotavirus)、成人腹泻论状病毒(Adult Diarrhoea Rotavirus,简称ADRV)极为相似,但抗原性与普通轮状病毒(A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B组),C型轮状病毒(C组),D型轮状病毒(D组)显然无关。基因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但其RNA电泳图型具有独自的特点,与目前公认的A组、B组、C组、D组论状病毒韵RNA电泳图型均不同,免疫电镜证实,该病毒能被人恢复期血清所凝集,表明该病毒可能是腹泻病人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从新疆巴里坤县的22份绵、山羊羔腹泻粪样中,检出11份具有B组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型,联合电泳表明,绵羊羔与山羊羔的B组轮状病毒电泳图型完全相同,电镜观察表明,该病毒与典型轮状病毒(A组)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易降解破碎,口服接种剥夺初乳的绵羊羔和山羊羔,经11~13小时羔羊发生急性水样腹泻,并排出大量病毒,经A组轮状病毒组抗原ELISA检测,不具有共同组特异抗原,但经对流免疫电泳检测,它与成人腹泻轮状病毒(B组)具有共同组特异抗原,从而证实我国存在与国外报道相同的羊B组轮状病毒,既感染绵羊羔也感染山羊羔。是引起绵,山羊羔急性腹泻的不可忽视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明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4年10-12月住院的腹泻的患儿粪便标本60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和RT—PCR法进行轮状病毒分型。结果60份粪便标本中,29份检测到A组轮状病毒RN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48.3%,未发现B组及C组轮状病毒。其中RNA长型有29份(100%),未发现短型和混合型。对29份有明确编号的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来源的患儿分析显示,平均发病年龄10.5个月。29份标本中,有20份可用RT—PCR分型,均为G3型,未发现其他型。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昆明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3月龄-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冬季10月份至12月份为流行高峰,基因组以长型为主,血清型为G3型。  相似文献   

6.
北京国际轮状病毒疫苗研讨会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学报》2005,21(2):159-159
轮状病毒是儿童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我国儿童3岁以前几乎都被感染过,多数发病时才看医生或住院治疗。每年全球约有60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腹泻住院儿童中40%以上是轮状病毒所致,这成为公共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我国轮状病毒死亡数估计每年达4万人。为了控制轮状病毒重症腹泻和死亡,许多国际组织都将开发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作为当务之急的全球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轮状病毒是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这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还未完全了解。经聚丙酰胺电泳证实,轮状病毒基因由11条双股RNA片段组成,编码11种多肽,其中8条为结构多肽,3条非结构多肽。病毒颗粒是双壳二十面体,有特征性的形态。缺乏外衣壳颗粒在病毒培养液中常有发现,但只有完整的双壳病毒颗粒才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疾病监测和疫情控制极为重要。从病原学、免疫学以及基因检测三方面 ,总结了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免疫学技术 ,最新发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并对未来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用ELISA和RNA PAGE银染法检测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及隔壁婴儿病房8份急性腹泻粪便标本;3份粪标本呈轮状病毒特异抗原阳性,3份粪标本能提供RNA进行电泳分析。6份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均>1:1280,较正常配对组的抗体水平高4倍以上,说明新生儿病房及隔壁婴儿病房急性腹泻流行为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分析其RNA迁移图谱,均为电泳型2L,第3电泳亚型。经混合电泳显示3例RNA无差异,提示病人感染来自同一传染源;并探讨了轮状病毒传播的可能途径,为今后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引起大熊猫幼兽顽固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患病大熊猫病死率较高,是大熊猫种群减少的一个重要威胁。目前此病毒已经引起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熊猫轮状病毒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5岁的患急性稀水样便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及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06年6月~200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住院及医院内感染腹泻患儿的部分粪便标本,应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排除轮状病毒感染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星状病毒。本实验主要研究对象为年龄≤5岁,病程≤2周,大便培养无条件致病菌生长患儿。结果 共收集724例急性腹泻粪便标本,年龄≤5岁人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42.5%,约85%患儿年龄≤2岁;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2月~2007年1月。共240例急性腹泻轮状病毒阴性粪便标本中,年龄≤5岁人群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1.6%,53.6%患儿年龄≤2岁;观测期间病例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0月~2007年1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部分患儿伴肠道外损伤。星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又一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2.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组成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定点逐月检测0~6岁腹泻患儿大便标本中轮状病毒、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与沙门菌,并分析病历。结果 全年共检测693份标本,检出病原326份,检出率为47.0%;轮状病毒、EPEC、痢疾杆菌及沙门菌的检出率依次为30.2%,8.4%、7.2%与1.3%;轮状病毒与细菌性病原构成比为64.1:35.9;轮状病毒以秋冬季(10、11月与次年1、2月)、水样便标本、2岁以内年龄组以及人工和混合喂养婴儿检出率较高;细菌性病原以夏秋季(6~10月)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痢疾菌群中以福氏菌占优势(70%),次为宋内杆菌(28.0%);EPEC菌型复杂,共检出11个“O”群;检出的沙门菌有4种,即阿哥纳、德尔串、鼠伤寒与肠炎血清型。结论 开展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能即时发现病原,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G1型A组轮状病毒地方株VP7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湘君  钱渊 《病毒学报》1999,15(1):75-77
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毒病原,每年因轮状病毒腹泻造成的死亡超过100万人。VP7是病毒外壳上的主要糖蛋白,具有中和抗原活性,与病毒的毒力及免疫保护性有关。也是划分血清型的主要标志,而对疫苗的研究证明,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甚...  相似文献   

14.
猪和牛轮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A-104细胞、胰蛋白酶处理培养物和旋转培养技术,成功地从患腹泻仔猪和犊牛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到6株猪轮状病毒和4株牛轮状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和病毒RNA电泳分析等鉴定,确为典型轮状病毒。经MA-104细胞连续传代,这10株轮状病毒均成为细胞适应毒株,并在该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5.
人轮状病毒HRB-02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发生腹泻患儿粪便中取得标本 ,用MA10 4细胞传代培养 ,传至第4代时 ,细胞出现明显病变 ;电镜观察见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 ;其RNA电泳型为 4∶2∶3∶2型 ,属A群轮状病毒。对其蚀斑特性和血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把这株轮状病毒地方株命名为HRB 0 2株。为研究该株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从而研制诊断性抗原和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腹泻病原学及其快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标本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求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1160例2个月-5岁腹泻患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及pH检测。结果(1)1160例患儿腹泻标本病原学阳性605例(52.16%),检出病原20种621株,外源性肠道病原菌、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以及轮状病毒3种病原构成比依次为35.75%、32.69%、31.56%。主要病原:(1)轮状病毒196株(31.56%),志贺菌118株(19.00%),克雷伯菌86株(13.8%),枸橼酸杆菌67株(10.79%),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0株(9.66%)。(2)1160例患儿腹泻标本6个月-2岁患儿占881例(69.91%)。轮状病毒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大便为水样、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志贺菌以夏秋季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3)病原菌分离阳性腹泻标本pH>7占明显优势,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病原检查阴性标本、健康体检对照标本pH<6占明显优势,前者pH与后三者pH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轮状病毒居首位,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在腹泻标本中的构成比已接近外源性肠道致病菌而成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大便pH可作为急性腹泻病早期简单、快速、准确、价廉的初步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从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RNA电泳阳性293份,发现一株副轮状病毒(青-27株),此株病毒经电泳观察,呈典型的轮状病毒形态,但易破碎。ELISA检测表明不具有一般轮状病毒的特异性群抗原,病毒RNA基因组由11个片段组成,但电泳图型特殊,吴4:3:2:2排列模式,本文证实,此一小儿副轮状病毒与国外报道的,散发罕见的小儿副轮状病毒RNA电泳图型相同,提示此病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河北省卢龙县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轮状病毒是我国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按照WHO轮状病毒监测方案,于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河北省卢龙县开展了医院和社区为基础<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结果表明:卢龙县<5岁儿童腹泻的发病率为1 3次/人/年。4年中全县共有2350名<5岁急性腹泻患儿住院,占所有住院儿童的38%(2350/6213)。住院的腹泻患儿每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夏季(6~8月),占全年腹泻住院病例的22%;另一个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58%。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只有一个高峰,是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高峰期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数占全年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住院数的86%。按全年统计,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6%,轮状病毒腹泻的住院率为11/1000儿童/年。在门诊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占28%,在社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占10%。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布,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G2型(8%)、G4型(3%)、G9型(0 6%),混合感染较少(1%)。还有8%的毒株未能分出型别。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9~11月龄的儿童检出率最高(53%),其次是12~17月龄(51%)、18~23月龄(36%)和6~8月龄(30%)。在4年研究期间共有5~10名1~59月龄儿童可能因为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其中有1例确诊为P[8]G1型毒株感染。初步估计,该县1~59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死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在我国亦广泛流行,根据病毒基因组的电泳分析,可以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的规律。文献报道该病毒在流行区往往以一个电泳型感染为主,我们对长春地区1984~1985年和1985~1986年两个冬季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基因组PAGE分析的结果,也表明两个冬季都是以电泳长型感染为主,其中优势株与本室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48例病原学检测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我们用ELISA试剂盒对54例大便常规检查无WBC或偶见的疑似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病原学检测,从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患儿48例,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结果显示粪便中轮状病毒滴度越高,其临床症状也相应越重。此48例患儿均采用病毒唑、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补液纠正脱水等综合治疗,其中30例辅以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为60%,而对照组为11.1%,经t检验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思密达用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