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尔滨人工湖泊中原生动物群落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晓丽  施心路  刘桂杰  白昕 《生态学报》2005,25(10):2650-2657
2003年3月~2004年2月调查了哈尔滨人工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应用PFU法研究了原生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演替的特征。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120种,其中鞭毛虫53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44%,肉足虫9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8%,纤毛虫58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48%,分析了原生动物在该湖的组成特点。原生动物在此人工湖泊中1个周年内的表现规律为植物性鞭毛虫多,动物性鞭毛虫少;纤毛虫多,肉足虫少。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个体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因水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此湖中原生动物的优势种为喇叭虫属(S tentor)、眼虫属(E ug lena)、游仆虫属(E up lote)、隐滴虫属(C ryp tom onas),常年的居留种为眼虫属(E ug lena)、弹跳虫属(H a lteria)、侠盗虫属(S trobilid ium)、隐滴虫属(C ryp tom onas)。全年3个采样站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在1.912~7.473之间。原生动物在1个周年中平均个体丰度出现的规律依次递减的顺序是秋季、夏季、春季、冬季。采样站1的平均个体丰度在四个季节中均高于采样站2、3。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木启  朱江  曹宏 《生态学报》2001,21(7):1114-1120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共鉴定出77种原生动物,其中4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利用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两次实验的群集速度均为1d时间)监测了不同湖区的水质状况,水质分析及原生动物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表明,湖区Ⅰ(安州至枣林庄5个采样点)水体的污染程度明显大于湖区Ⅱ(圈头至端村4个采样站),通过与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资料比较,较好地反映了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木启  曹宏 《生态学报》2004,24(7):1540-1547
原生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环节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在水环境质量变化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测中 ,与其它较高等生物类群比较 ,PFU原生动物群落在水质监测应用方面显示了诸多优点。系统地阐述了原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介绍了原生动物评价水体污染的生态学基础及其优点和 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水质监测应用中的优势。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水质类型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典型案例研究 ,进一步论证了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PFU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快速监测北京通惠河水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北京通惠河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与永质的相互关系,其中PFU原生动物1天的群集速度(功能参数)较好地反映了5个采样站(1个设在较干净水体温榆河作为对照站)水质的变化趋势,各站原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个体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同样与水质关系密切,通过与80年代中期作者利用PFU原生动物监测通惠河污染现状和自净效能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河流水质目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利用PFU原生动物群落监测北京排污河净化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木启 《生态学报》1991,11(1):80-85
  相似文献   

6.
用PFU原生动物群落进行生物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PFU法收集微型生物群落,监测鸭儿湖的农药污染。原生动物对五个氧化塘内农药废水的毒性反应,可用群集过程来表示,无论室内或是野外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有原生动物种类组成和种数、叶绿素a含量、水细菌数量;功能参数有反映原生动物群集过程中的Scq、G、t90%和微型生物的呼吸速度。功能和结构的参数均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氧化塘系统的净化过程。PFU法可应用于预报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浓度,初认为是一种经济、快速、正确的生物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珠江广州市段PFU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珠江广州市段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和群集过程的研究。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203种。其中植物性鞭毛虫44种;动物性鞭毛虫64种;肉足虫17种和78种纤毛虫。分析了原生动物群落在该河段的组成特点,以及它们与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原生动物群落持征的变化与水质变化相吻合,珠江在流经广州市区后,水质发生了明显地恶化,原生动物群落受到破坏;经过一个较长的流程,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原生动物群落也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8.
景观湿地夏季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夏季(6-8月)对杭州市境内一景观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采样, 共得原生动物样品21个。利用浮游生物研究方法对该湿地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优势种分布、指示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 研究了该特征性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与水质变动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原生动物84种, 隶属于3纲45属, 其中鞭毛虫纲61种, 纤毛虫纲14种, 肉足虫纲9种。优势种主要为隐滴虫(Cryptomonas)和眼虫(Euglena), 均属于鞭毛虫纲; 污染性指示种及Margalef等多样性指数均表明水质呈中度污染状态; 在原生动物功能类群中, 光合自养者最多, 腐生者、杂食者和捕食者相对较少; 主要理化指标中TN、TP和COD含量均较高, 且对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 是造成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结果揭示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目前仍处于中度污染状况。研究对湿地水域的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MacArthuv—Wilson岛屿区域地理平衡模型,利用水体中原生动物种类均可集群在PFU上的原理,研究洗衣粉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水体原生动物种类数目的胁迫。在群落水平上,评估LAS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
许木启  曹宏  王玉龙 《生态学报》2000,20(2):283-287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是近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多级污水净化系统和示范工程。论文报道了汉沽稳定塘各塘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重点论述了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与水质净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5个采样站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参数的变化与各级塘中污染物的浓度关系密切。进水口(1号站)由于各种污染物含量很高,原生动物种类数、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d值和PFU原生动物的群集速度(功能参数)都为零。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A desirable property of a diversity index is that it be a convex function of the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species that constitute a community.N 2, a diversity index belonging to the Hill's series of diversity indices an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reciprocal of 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violates this requirement when the proportion of one of the species is close to 1. Recommendations ofN 2 as the best possible index of diversity therefore need to be examined judiciously.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 Takamura  Y. Shen  P. Xie 《Limnology》2000,1(2):91-106
The protozoan fauna and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pelagic zone of 15 Japanese lakes were investigated in 1996 using polyurethane foam (PF) substrates.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were flagellates, such as Cryptomonas erosa, Oikomonas termo, and Pleuromonas jaculans. Cinetochilum margaritaceum and Actinophrys sol were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of the Ciliata and Sarcodina, respectively. The similarity of species occurrence was calculated from presence/absence data, but this revealed no clear trend with respect to the influence of lake properties such as trophic state, surface area, or mean depth. The occurrence pattern of Protozoa was most similar in L. Chuzenji and L. Biwa (north basin), two oligomesotrophic natural lakes. Log species richne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g total phosphorus (r = 0.54, P < 0.05) and negatively with log mean depth (r = −0.58, P < 0.05). The diversity index (Margalef's formula),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pecies number (r = 0.85, P < 0.01),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g lake area (r = −0.71, P < 0.01). The logarithm of Phytomastigophora numb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g total nitrogen (r = 0.53, P < 0.05), and the logarithm of Ciliata numbe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g lake area (r = −0.55, P < 0.05).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Protozoa on PF substrates was determined by both the nutrient status of the lake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location of the suspended PF substrate to the lake bottom or shore. Received: September 25, 1999 / Accepted: January 6, 2000  相似文献   

13.
瘤胃纤毛虫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瘤胃微生态和对宿主动物供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集5头中国荷斯坦牛(Bos taurus)瘤胃液样品固定染色,而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计数瘤胃纤毛虫的密度和属的组成及组成比,并对其中常见属进行观察和特征描述,旨在了解中国荷斯坦牛瘤胃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为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纤毛虫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资料。结果发现,中国荷斯坦牛瘤胃纤毛虫在瘤胃液中的平均密度为(3.2±3.4)×10^(8)个/L,共检出13属瘤胃纤毛虫,其中检出率最高的3个属依次为内毛属(Entodinium)、单甲属(Eremoplastron)和双毛属(Diplodinium),检出率最低的3个属依次为鞘甲属(Elytroplastron)、后毛属(Metadinium)和多甲属(Polyplastron)。内毛属是中国荷斯坦牛瘤胃液中最主要的属,其平均组成比为84.0%±10.2%,而其他属的组成比都低于5%。本研究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瘤胃液中瘤胃纤毛虫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了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长期变化,并探讨了多样性丧失的机理及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主要结论:(1)长湖现有水生植物98种,多度最大的是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密齿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野菱(Trapa incisa)、双角菱(T.bispinos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2)长湖现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14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芡实 野菱 双角菱群丛(Euryale ferox Trapa incisa T.bispinosa Ass.),其次为轮叶黑藻 密齿苦草|大茨藻群丛(Hydrilla verticillata 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Najas marioa Ass.)与竹叶眼子菜 穗花狐尾藻群丛(Potamogeton malaianus Myriophylhum spicatum Ass.)。(3)20年来,已有6种水生植物和7个水生植物群丛类型从长湖消失,植被覆盖率下降了54.85%,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下降了69.78%。(4)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养殖、过度打草和耙捞作业,以及由此导致的湖水透明度的大幅度下降。(5)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与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邱波  王刚 《生态科学》2003,22(3):265-270,24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背景,综述了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争论:1.是物种多样性还是物种特性或物种组成决定生态系统的功能,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2.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尺度效应极其明显,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态学尺度和尺度效应有望成为解析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突破口:3.不能只保护所谓的关键种,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各式各样物种影响的各种不同的过程,尽最大可能保护最大的多样性,才是谨慎而明智的:4.由于自然生态系统极大的复杂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并没有一般的模式。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区别物种特性与物种多样性问题、尺度问题、实验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Shannon-Wiener指数的改进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针对多样性测定的Shannon-Wiener指数缺陷,运用分形理论,建立一个测定多样性的新的Shannon-Wiener指数,并推导了Shannon-Wiener新指数的均匀度公式.应用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米储群落多样性调查的100-1500m~2不等的样地资料进行Shannon-Wiener新指数及其均匀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新指数能客观表征多样性特性,是一个可供应用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17.
石蒜生长对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石蒜(Lycoris radiata)对群落杂草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蒜的生长能减少群落中物种的种类,降低群落中杂草的密度,并减少商陆(Phytolacca aeinosa)、蹄盖蕨(Athyrium fricellia)及禾本科(Granmeae)几个物种的数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度与没有石蒜分布的群落相比显著降低。说明石蒜改变了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群落生态学的中性理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和维持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的关键是物种的共存机制。长期以来,生态位分化的思想在这一研究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这一理论在解释热带雨林很高的物种多样性时遇到了困难。而以Hubbell为代表提出的群落中性漂变理论则假定在同一营养级物种构成的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不同个体在生态学上可看成是完全等同的;物种的多度随机游走,群落中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灭绝和物种迁入/新物种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在这一假定之下,该理论预言了两种统计分布。一种是集合群落在点突变形成新物种的模式下其各个物种相对多度服从对数级数分布,而受扩散限制的局域群落以及按照随机分裂为新物种模式形成的集合群落则服从零和多项式分布。与生态位理论相反,中性理论不以种间生态位差异作为研究群落结构的出发点,而是以物种间在个体水平上的对等性作为前提。该理论第一次从基本生态学过程(出生、死亡、迁移、物种分化)出发,给出了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的机理性解释,同时其预测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实际群落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印证。因此,中性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在生态学界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也包括一些反对的声音。该文重点综述了关于中性理论的假设、预测和物种形成模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中性理论本身的发展、关于中性理论的假设和预测的合理性检验以及在集合群落尺度上物种分化模式的讨论;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在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同时发展包含随机性的群落生态位模型,以及允许种间差异的近中性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天童森林植被的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天童森林群落样地的数据,分析了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能单纯以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来判断某具体群落的稳定性,使用群落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来衡量群落的稳定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