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型AAV重组病毒载体是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能高效转染肌肉细胞和肝细胞.AAV转染细胞的效果与注射病毒的途径有很大关系.与门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相比,经腹腔注射的rAAV8病毒能经血液循环转运到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形成更加广泛和持久的基因转导.通过腹腔途径把5×1010gc的8型重组病毒载体注射到小鼠体内,2周后,小鼠血浆中有明显的基因表达,1个月至2个月期间多数小鼠表达量达到高峰,然后表达水平下降,直到4个月后血浆中尚维持明显的表达量.凝血实验显示,表达的人凝血因子Ⅸ具有生物活性.免疫组化实验显示,病毒载体已进入体内多组织器官中表达.说明8型AAV病毒载体经腹腔注射后已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其他组织,并在肌肉、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明显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哺乳类动物心脏在血液循环器官一章教学上的必要性正确掌握心脏构造的知识和活瓣启闭的原理,是理解血液循环这一概念的主要关键之一。因此,在“血液循环器官”这一章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心脏的构造和它活动的原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除了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的《动物学》和《生理卫生》教学中,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在循环途径中的动态变化,是教学的难点。我应用自制的血液循环动态模式教具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动态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套模式教具,演示清晰,整个循环过程可在一次演示完成。  相似文献   

4.
以"人体的血液循环路径"为例,论述如何基于模型构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模型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开发模型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从初识到再识血液循环路径,将所学知识进行抽象和简化,构建模型,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是"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重、难点,概念多且抽象,学生易混淆、难理解。在教学中采用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既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合并瘘道患者,经常规综合治疗2月,伤口不能愈合,采用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肉芽组织生长迅速,4周创面及瘘道痊愈。结论:对于经目前各种综合治疗和护理无效的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患者,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医护人员对这种治疗方法应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血液循环器官”一章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获得以下的两种概念:关于血液和淋巴是有机体生活的必要条件的概念;关于保证着有机体内这些液体流动的血液循环器官的构造和机能的概念. 本章共分九课: 第一课血液循环的意义.淋巴的形成.血液循环的轮廓. 第二课心脏的构造和生理. 第三课血管的构造及血液在其中的流动.淋巴的循环. 第四课血液循环的调节.心脏的锻炼及其意义. 第五课巴甫洛夫在血液循环生理学方面的工作的简短介绍. 第六课血液的成分.白血球和红血球.血红素及其意义. 第七课血浆和淋巴的成分.血液的凝固.出血的初步救护.  相似文献   

8.
杜玲  曾国香  杨华强  李东升  罗国君 《生物磁学》2011,(13):2538-2539,2545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合并瘘道患者,经常规综合治疗2月,伤口不能愈合,采用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肉芽组织生长迅速,4周创面及瘘道痊愈。结论:对于经目前各种综合治疗和护理无效的坏死溃疡期巨大压疮患者,脐血干细胞局部肌内注射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医护人员对这种治疗方法应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薄芝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并观察疗效.方法:每次局部注射薄芝注射液2-4mL,每周1-2次,12周为1疗程.结果:46例中,近愈2例(4.3%),显效27例(58.7%),有效17例(37.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抑制纤维增生、软化结缔组织、营养肌肉神经的作用可能是其取得较好疗效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血液循环"概念教学中,以"原型-模型-概念"为主线,将抽象不可见的人体血液循环,变成具体可实践的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进行了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自主构建模型,在修正模型中发展逻辑思维,在感性体验中理性认识血液循环概念。  相似文献   

11.
初中动物学三年级上学期的课,在讲到两栖类青蛙的时候,其中关于血液循环器官一小节,介绍了两个循环途径:一个是大循环,一个是小循环。这两个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说来,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所以为了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概念,往往配合直观的教具——蛙的血液循环注射标本,来给学生观察。关于注射的方法,一般都在主动脉处注射红色膠液(或淀粉液)腹大静脉处注入蓝色胶液,可是其中困难最大处就是用棉线穿过动脉圆锥,扎结此处,使隔绝心室与主动脉的相通,以免色液倒流。因为动脉圆锥与心室间有薄膜粘连,如果没有熟练的技术,往往不是把动脉管穿破,就是把静脉窦刺破,以致血液流出,标本损失。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就遭到了这样的结果,后来我们发现如果不穿棉綫而用血管钳钳住主动脉干下部,同样  相似文献   

12.
在"人体血液循环"的教学中,设计并用好写真图、模式图、板书图这3种常见的基本生物图,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按照认知发展规律进行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尾再植辅助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30只为一组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再植,术后分别予灯盏花素注、肝素、丹参注射液注射,术后观察再植鼠尾的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组28条再植尾成活,伤口1期愈合,术后2周内,28条再植尾色泽红润,毛细血管返流时间正常,皮肤弹性正常,皮温状况良好.超声Dopple及血管造影显示尾动脉血循通畅,而高于丹参注射液组和肝素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促进断尾血液循环方面相对丹参注射液、肝素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枢硫化氢(H2S)对正常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 将微量H2S饱和盐溶液一次性和连续注射入麻醉大鼠侧脑室(ICV),观察注药后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结果 ICV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H2S饱和盐溶液后可引起血压先急剧降低而后迅速升高,心率减慢,呼吸幅度增加和呼吸频率减慢,并存在显著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ICV连续注射H2S可显著升高血压,但对心率和呼吸没有影响.ICV注射一次性注射K+-ATP通道开放剂Pinacidil可显著的降低血压,但心率和呼吸没有显著变化;ICV一次性注射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对血压、心率和呼吸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预先ICV注射glibenclamide可阻断H2S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对呼吸没有影响.预先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对血压没有明显的影响,却显著抑制ICV给予H2S产生的升高血压减慢心率效应.结论 本工作提示H2S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中枢活性因子,其降低血压的效应是通过K+-ATP通道和影响呼吸有关系,而升压效应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因为工作上的联系,到过不少中学.在生物教学方面,时常会看到:本来应该作而且也可能作的一些实验,却有很多没有作.也有的作了,没作好.最近我们就中学里讲授血液循环问题,作了一些了解,原来在实验观察上还是有不少操作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在讲述当中,往往只用一纸平面红蓝线条图进行教学,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这种情况,在一般中学里,还是带有很大的普遍性的. 是的,在目前许多中学学生,虽然天天在学习生物学,而在学习动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时,也经常提到血液循环这个名词;但在学  相似文献   

16.
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存储和重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文在综合各种已知的客观现象的基础上,对大脑处理复杂信息时候的逻辑原理进行建模。方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本文提出的基础观点是:由血液循环决定的,大脑中生化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是几十亿个脑细胞能够在处理复杂信息的时候协同运作的“基础时钟”。几十亿个脑细胞随着血液循环的“节拍”,呈现出一定的同步运作的规律——脑电波。从而解释了脑电波的产生原理,三种主要脑电波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对大脑的运作的逻辑原理进行建模,对大脑如何感知物理世界的连续过程,在做梦和回忆的时候如何“想起”以前经历过的连续过程和日常中常见的各种心理体验提出解释。结果和结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解释目前作者了解到的各种神经生物生学,解剖学,心理学,比较解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包括国内外最近的一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血液循环”的教学随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循环”的教学随笔周霞(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415000)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血液、血管种类和心脏四腔的关系,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很容易出现许多错误的认识。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循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San Francisco, CA)的研究者通过遗传操作使大鼠的外分泌细胞生成胰岛素和人生长激素(hGH),并运送到血流中.这些科学家们预告说,这项技术有可能替代为补充这两种蛋白而进行的连续注射.  相似文献   

19.
血液循环在大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时序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06年以来,作者已陆续在一些杂志,网站和学术会议[1-3]上发表一些文章和证据,主要探究如下几个问题:(1)讨论各种脑电波现象的起源,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血液循环三者之间关系.(2)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时钟的作用;提出其可能的一个分子机制,其中H 浓度,O2浓度,微循环系统的工作机制,NMDA受体的H 位点是几个关键因素.(3)大脑如何感知时间的生理机制.提出时间感(或者时间流逝感)其实是一种压感,来源于当血液流经大脑的血管网的时候,造成的压感;而大脑对连续物理过程的感知则是大脑中记录情景(照片)的一个细胞群序列兴奋的信号和压感通过"捆绑效应"整合给人的感觉(即有点像放电影).在本文中,将对这些观点和证据进行回顾:文章第1节在整体上叙述所建立的脑电波模型,和"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上具有时序控制作用"的观点.第2~5节将从各方面给出支持第1节中所叙述模型和观点的证据,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第6~8节将该模型应用于解释一些脑电波和神经生理现象,解决目前一些问题(例如α波的起源问题,睡眠的脑电现象等).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世界》2008,(2):72-72
据韩国《联合新闻》网站报道,韩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装配型磁性微粒子药物载体,可使药物经血液循环在癌细胞周围集中释放,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科学研究中心权益赞博士与研究人员在制作的空脏微粒子乙二醇壳聚糖(HGC)里放入抗癌剂,并注射到有癌细胞的白鼠身上,实验确定抗癌剂只在癌细胞周围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