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2.
黄曲条跳甲人工饲养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建立实验种群,是开展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各种研究的基础,解决其幼虫阶段的人工饲养技术是建立其实验种群的关键。介绍经改进后的黄曲条跳甲室内人工饲养技术,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方便地获取试虫的不同虫态;采用"小菜苗法"和"萝卜薄片堆叠法"室内饲养黄曲条跳甲幼虫,最高存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发生的生态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板诱集方法,监测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田间成虫的数量动态,发现该虫在福州全年均可发生危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2002~2003年共出现4个较为明显的成虫发生高峰和3个明显的成虫数量低谷。田间成虫数量与降雨、气温的相关分析表明,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发生与降雨、气温的关系不显著,但受到降雨、气温的复合作用。黄曲条跳甲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数量变化在一茬菜的生长过程中也不同。黄曲条跳甲成虫对寄主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曲条跳甲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striolata (Fabricius) )是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据文献记载 ,黄曲条跳甲除为害十字花科植物外 ,还取食茄科(Solanaceae)、豆科 (Leguminosales)、葫芦科 (Cucur bitaceae)、禾本科 (Graminzles)等植物[1,2 ,4 ,5] 。取食范围如此之广 ,应为多食性 (polyphagous)昆虫。本文拟采用十字花科的近缘科及上述各科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进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 ,以确定黄曲条跳甲的食性范围。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植物甘蓝 (Bra…  相似文献   

5.
黄曲条跳甲卵分离器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茂新  梁广文 《昆虫知识》2000,37(3):173-174
根据比重的原理和双层过滤的方法 ,设计和制作了黄曲条跳甲卵的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 ,易于操作。使用这种分离器 ,黄曲条跳甲卵的田间检出率可达 82 %以上。  相似文献   

6.
黄曲条跳甲危害对不同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对6种十字花科蔬菜不同危害程度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对6种十字花科蔬菜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萝卜(Raphanus sativus(L.))、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和菜心(B.parachinensis Bailey)叶片在黄曲条跳甲危害胁迫8、10 d时,甘蓝(B.oleracea(L.))在胁迫10、12 d时,芥菜(B.juncea(L.))和芥蓝(B.alboglabra Bailey)在胁迫12 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芥菜在黄曲条跳甲危害2 d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是因为其承受黄曲条跳甲危害的抗虫性能力较强。随着叶片危害程度的加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这可能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保护行为,也是对害虫为害胁迫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间距和尺寸规格对诱杀黄曲条跳甲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悬挂高度(黄板下边缘距地的悬挂高度分别为:10 cm、15 cm、20 cm);3个不同悬挂间距(黄板悬挂间距3 m、6 m、9 m);3个不同规格大小(黄板长×宽为20 cm×15 cm,25 cm×20 cm,30 cm×20 cm)。结果表明:黄板悬挂时其下边缘距离地面15 cm诱虫效果最好,平均诱集75.8头/(板·d);黄板悬挂间距为6 m时,诱虫量最多,每板平均诱虫量为62.1头/(板·d);黄板大小为30 cm×20 cm时,诱虫量最大,平均每板诱集83.5头/(板·d)。从单位面积诱虫量分析,黄板大小为20 cm×15 cm时,单位面积内的诱虫量最大,为1 643.3头/m^2。因此,利用黄板诱杀甘蓝上的黄曲条跳甲,建议悬挂高度为黄板下边缘距离地面15 cm,黄板挂板间距为6 m,黄板尺寸大小为25 cm×20 cm。  相似文献   

8.
马缨丹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马缨丹(Lantana camaraL.)地上部位(茎叶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的取食忌避、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以马缨丹乙醇回流提取物效果最好,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取食忌避率达94.94%;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5.48%;除正丁醇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达到56.67%外,其它处理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不明显;石油醚萃取物、石油醚冷浸物、乙醇回流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触杀作用效果最好,分别为56.67,53.33和53.33%。据实验结果可知马缨丹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对成虫较强的忌避和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曲条跳甲对毒死蜱敏感性差异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2个室内试验种群(蔊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和1个田间自然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结果表明,蔊菜试验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最低,为30.3459mg.L-1;田间自然种群对毒死蜱的LC50值最高,为77.8448mg.L-1,与蔊菜试验种群相比的敏感性指数为0.39。对不同种群黄曲条跳甲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田间自然种群AChE活性最低,与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田间自然种群GSTs活性最高,与蔊菜试验种群、上海青试验种群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黄曲条跳甲蔊菜试验种群CarE活性最低,田间自然种群CarE活性最高,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黄曲条跳甲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下降可能与AChE活性的降低,与CarE、GSTs的活性提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曲条跳甲为害下十字花科蔬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不同危害程度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为害显著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可溶性糖含量.萝卜接虫2d,甘蓝接虫4d、12d,芥蓝接虫2d、8d、12d,白菜、芥菜、菜心接虫2d、4d、6d、8d、10d、12d时,健叶、轻度为害叶、中度为害叶、重度为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但萝卜接虫4d、6d时,中度为害叶、重度为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4d时,重度为害叶升高28.65%,甘蓝接虫2d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18.70%、24.40%、30.88%、30.50%,芥蓝接虫2d、4d时,轻度为害叶、重度为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十字花科蔬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植株对害虫胁迫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dult flea beetles, Phyllotreta striolata , show a strong positive phototactic response. The action spectrum of phototaxis of dark-adapted beetles was measured with minimal required light intensity betwee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300 nm and 600 nm. Male and female flea beetles showed identical phototacitc behaviours. The beetles were most sensitive to light with peak wavelengths between 350 nm and 430 nm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and evening, the sensitivity to wavelengths shorter than 430 nm decreased, but they remained most sensitive to 430 n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sensitivity of the photoreceptors or nervous integration influence the phototactic responses, and that the blue wavelengths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12.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生命表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害虫累积为害量指标,用以描述和比较某一时间段内害虫动态持续为害力大小.应用该指标分析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种群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对成虫显著的忌避作用是其对种群控制的主要机理.印楝素0.50ml·L^-1对成虫的忌避率为83.75%,种群趋势指数I值降为0.3354,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863.采用田间试验获得的结果,避免了室内测定的空间限制,因而是评价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对害虫忌避作用的主要依据.该指标在以害虫控制为目标的动态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素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标记回收技术,研究了寄主及气象因素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自然扩散是由环境引起(τ≈1),温度、风速与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高温不利于黄曲条跳甲的扩散,其扩散主要沿逆风或与风向垂直方向进行,而湿度与黄曲条跳甲成虫扩散无显著相关(P>0.05).寄主是影响黄曲条跳甲扩散的重要因子,在几种寄主植物中,菜心上收集的标记成虫数最多,其次为芥菜,再次为白菜,芥蓝上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14.
傅建炜  陈小龙  尤民生 《生态学杂志》2008,27(12):2141-2145
采用RAPD方法,对福建省19个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地理种群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重复性较好,不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差异性较高;19个不同菜区的黄曲条跳甲主要分为4个类群:闽东南沿海地区类群、闽西北地区类群、泉州类群和东山岛类群,黄曲条跳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关。东山岛和泉州2个特异性类群的出现,说明地形、蔬菜种植以及农药使用等人为因子会影响其地理种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