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肝脏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等发生在肝脏的恶性病变。其中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PLC在我国的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是我国第二个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由于肝脏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强、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到疾病中晚期,即使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也很不理想。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卫生部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对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作用。甲胎蛋白(AFP)联合影像学检查是目前筛查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AFP和影像学检查尚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而言。DKK-1(dickkopf-1)是近年来由德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DKK-1与肝脏恶性肿瘤,尤其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关系密切,是最值得期待的肿瘤诊断标志物之一。本文谨对DKK-1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肝脏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其作为肝癌诊断蛋白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紫外光动力疗法试治中晚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光动力疗法指光量子疗法(UBI)与光敏剂(HPD,等)联合应用的一种疗法,简称UVPDT。应用该疗法试治中晚期白血病,肺癌,胃癌,肝癌及食癌等病例,结果发现,UVPDT可以改善体征和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使部分病例肿瘤缩小或生存期延长。若与化疗联合应用,则效果更好,作者对目前UVPDT和UBI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60例已确诊且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76.67%.0.5、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4%、65.2%、38.7%.平均生存时间为25.6个月.结论:将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应用到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具重要的实践与运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侵袭性肿瘤,具有极易发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肝细胞胆管癌和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等。目前,手术切除、放射性和化学治疗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特异性差、临床效果有限,肝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18%。肝癌干细胞是存在于肝癌组织中特定的细胞亚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强致瘤性,驱动肝癌起始、转移、耐药和复发。因此,肝癌干细胞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干性维持机制的阐明,不仅能够揭示肝癌发病的分子机理,也为肝癌的分子分型、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最新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与CD13抑制剂联合使用,能够抑制CD13+肝癌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肿瘤体积。因此,肝癌干细胞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靶标。文中将从分子标志物、干性维持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总结肝癌干细胞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预后差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进展期,已失去手术机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虽然目前相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预后仍较差,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在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孙凌云  李星逾  孙志为 《遗传》2015,37(6):517-527
肝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在全世界患癌人群中,肝癌的发生率排第五,死亡率排第二。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普遍的肝癌组织学亚型,属于异质性疾病,对其治疗涉及遗传学、基因组学、环境毒理学等多个领域。尽管许多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索拉菲尼等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并证明有效,但细胞毒性等负效应不容忽视,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高效并选择性的杀伤肝癌细胞。大量证据表明,肝脏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表观遗传学密切相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表达的异常及表观遗传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都是HCC中显著的表观遗传异常现象。表观治疗药物可能会逆转异常基因的表达,从而使HCC的发生和发展得以控制。文章综述了HCC表观遗传学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利用类似的疗法治疗肝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蛋白73(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60例肝良性肿瘤组,132例原发性肝癌治疗前组,82例原发性肝癌有效治疗后组的血清GP73水平,分析比较各组GP73水平,以及将原发性肝癌治疗前组的不同临床参数的GP73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良性肿瘤组、原发性肝癌治疗前组、原发性肝癌有效治疗后组的血清中GP73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治疗前组的GP7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有效治疗后组的GP73水平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治疗前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与合并肝硬化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 GP73作为一种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临床分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犬肿瘤疾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及化学疗法作为传统治疗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病犬的生存及预后,但仍不能彻底改变病犬的生存质量。因此,新的肿瘤治疗方式的引入迫在眉睫。肿瘤免疫疗法的诞生为犬类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契机。该文综述了犬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同时,该文评述了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ACT)在犬肿瘤治疗中的前景,为未来犬肿瘤治疗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使用光敏药物和激光活化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用特定波长的光辐照肿瘤部位,能使选择性聚集在肿瘤组织的光敏药物活化,引发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然而,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却一直存在治疗深度受限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光动力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指出光动力疗法联合声动力疗法是一种可以克服光动力疗法治疗深度局限性的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序贯B超/CT精准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治疗应用,分析比较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行TACE序贯联合B超/CT精准引导下MWA治疗(联合组),另54例仅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复查增强CT/MRI、AFP、肝功能,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复发、进展和生存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肿瘤坏死率92.9%,TACE组肿瘤坏死率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复发率7.1%,TACE组肿瘤复发率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进展率19.1%,TACE组肿瘤进展率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进展时间13.2个月,TACE组肿瘤进展时间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83.3%,TACE组1年生存率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2年生存率62%,TACE组2年生存率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28.9个月,TACE组中位生存时间16.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序贯MWA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互补增益,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肝癌晚期,手术切除往往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因此,通过新的辅助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生存期是必要的。光动力疗法作为晚期肝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几十年来,光敏剂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出现了许多新型光敏剂,它们具有靶向性高、脂溶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随着肝脏肿瘤多学科合作模式的逐渐开展,新型光敏剂及光动力疗法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在临床上甲胎蛋白(AFP)已被确认为一种特异性较强的肿瘤标志物,并从基础上也研究了它的胚胎发育及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生物合成和分子构型的演变。抗—AFP单克隆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及上述基础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菊娣  张明  倪国英  丁罡 《生物磁学》2011,(Z1):4781-4783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数为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作者对HIFU治疗肝癌的原理、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及抑制肝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刺激下,基因组发生变异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生长调控而异常增殖的一种恶性疾病.肿瘤具有维持细胞增殖信号、逃避生长抑制、抗细胞凋亡、无限复制、诱导血管生成、激活侵袭和转移、能量代谢的重编程和免疫逃避等特点.原发性肝癌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癌症类型,在中国发病率高,约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一半.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的主要组织学亚型,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刺激、肥胖以及饮食污染等有关.遗传学和表观遗传突变事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并对患者进行分子分型,而分子分型则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配合抗癌药物使用,治疗效果明显。索拉非尼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治疗肝癌。本研究针对索拉非尼的靶向性,探讨该药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旨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治疗一年生存率、两年以上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52.1%,临床获益率为89.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33.3%和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89.6%,两年生存率为7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58.3%和35.4%,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AFP水平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肿瘤疫苗包括肿瘤治疗性疫苗和肿瘤预防性疫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罹患传染病或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生肿瘤的风险,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思路。近年来,肿瘤预防性疫苗尤其是抗致癌病原体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乙型肝炎疫苗已证实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预防作用,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上市并广泛应用,预防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也已进入临床研究。其次,以肿瘤抗原作为有效成分也是制备肿瘤预防性疫苗的一种新思路。简述了病原体感染及疫苗接种对发生肿瘤危险性的影响,并对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是一种多阶段病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尽管局部疗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肝动脉栓塞术有了改善,但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预后仍然很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疗法,诸如索拉菲尼、激酶抑制剂都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改善。识别这些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对理解导致肝癌发生的细胞过程和分子机制有很大帮助。现综述了参与肝细胞癌肿瘤形成、增殖和生存的多种信号通路及相关靶向药物,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数为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作者对HIFU治疗肝癌的原理、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及抑制肝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表达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同时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60例及健康志愿者60例,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中AFP-L3水平。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L3 (122.13 ng/mL)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并且显著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AFP-L3水平在肿瘤大小≤3 cm (171.14 ng/mL)和TNM分期为Ⅰ~Ⅱ期(147.53 ng/mL)患者中显著高于肿瘤大小3 cm和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p0.05);血清AFP-L3高表达(≥122.13 ng/mL)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76月)与血清AFP-L3低表达的肝癌患者(122.13 ng/mL)(22.04月)差异不显著(p0.05)。本项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水平明显上升,并且与患者的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肿瘤"饥饿"疗法是继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后的肿瘤治疗新方法之一,其主要通过限制或剥夺肿瘤细胞生存需求条件,如血管生成、肿瘤营养获取、物质和能量代谢等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甚至"饿死"肿瘤细胞。针对近年来肿瘤"饥饿"治疗的研究情况,该文将从对血管抑制、血管性介入治疗、代谢等3种肿瘤"饥饿"疗法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原理展开综述,并对肿瘤"饥饿"疗法的联合治疗等应用做出相应介绍,以期为肿瘤"饥饿"疗法进一步用于临床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