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模型,使之成为研究人类T2DM的有效替身。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为基础,在出现高脂血症和肥胖状态后注射35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测定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结果T2DM模型组体重指数(BMI)大于35达到重度肥胖,有高脂血症的特点,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增高(P〈0.01),尿糖检测呈阳性,葡萄糖耐量受损并且空腹血糖高于7mmol/L、2h的血糖水平高于11.Immol/L,胰岛有轻度损伤和病变。结论通过部分临床特征分析,T2DM模型组具有典型的T2DM临床特征,可成为T2DM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2.
STZ诱发实验恒河猴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 (DiabeticRetinopathy ,DR)动物模型。方法 本研究选用 4只健康成熟的雄性恒河猴分别以剂量为 6 0mg kg、4 5mg kg静脉一次注射及 30mg kg静脉二次注射 (中间间隔 15d)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结果 使用不同剂量的STZ注射恒河猴 ,分别造成了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nDepen dentDiabetesMellitus ,IDDM)及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症 (StateofChronicHyperglycemia,SCH)两种类型的模型 ,从而诱导出不同程度的DR。眼底荧光造影结果显示∶用药后 6 3~ 91d4只实验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 ,分别显示早期眼底微血管动脉扩张 ,视网膜出血瘤 ,微血管瘤及新生血管、晚期白内障等。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模型 ,对于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筛选及开发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新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SARS-CoV恒河猴模型动物中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感染的8只恒河猴的SARS-CoV模型动物中,观察肺等组织中出现的系列病理学改变,为针对抗SARS药物筛选、疫苗评价中的免疫病理反应等奠定实验依据。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8只恒河猴,在感染的第5、7、10、15、20、30和60天,分别安乐处死动物,组织病理取材,制片,观察。结果经病毒分离和RT-PCR证实动物感染是成功的。系列病理改变表明,早期肺组织可见间质性肺炎,水肿、结构破坏、出血,巨噬细胞浸润;后期出现内皮细胞受损及再生,透明膜形成,小血管玻璃样变,肺组织纤维化及肺气肿形成,肺泡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破坏并增生等,脾脏、淋巴结生发中心早期有萎缩,后期有恢复等病理学改变均和SARS患者相似。结论感染恒河猴出现与SARS患者类似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病原特性、发病机理、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恒河猴模型,为人类高脂血症研究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设计高脂实验饲料配方并检测常规营养成分,用高脂饲料诱导实验性高脂血症恒河猴模型,分别在2个月、4个月、6个月后监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在实验2个月、4个月时的日采食量和摄入能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重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实验6个月时日采食量和摄入能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的TC、TG、HDL—C、LDL—C在实验前和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4个月比较时TC、TG、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6个月比较时TC、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TC、LDL—C远远高于恒河猴血脂的正常参考值水平,而TG、HDL—C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为,模型组TC和LDL-C水平有递增趋势、TG水平则出现了先递减后逐渐恢复的趋势、HDL—C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趋势。结论模型组恒河猴具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已经初步建立了实验性恒河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工繁殖恒河猴婴猴生长发育指标的标准数据库。方法随机对90只人工饲养繁殖的恒河猴(从100d至1周岁)进行体重、身长、尾长、前肢长、后肢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测定后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和绘制生长曲线图,发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恒河猴(1周岁前),其生长发育指标基本均匀一致,只有个别出现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现象。随时间推移,雄性生长速度要快于雌性。结论所建立的恒河猴婴猴正常生长发育生理指标,为提高人工饲养繁育恒河猴技术和不断改善恒河猴营养与发育健康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恒河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戊型肝炎(HepatitisE,HE)病人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后的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与免疫学以及病毒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三只实验猴在感染后第3~4周均出现ALT异常;粪便以及肝脏与胆囊组织超薄切片中电镜观察到27~34nm大小的病毒样颗粒;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肝脏组织有典型的急性炎症病灶;粪便与血清经RTnPCR扩增到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特异性片段,粪便排毒从感染后第7天持续至第50天左右,病毒血症迟于粪便排毒,出现于感染后两周左右,维持1~2周;ELISA检测发现,实验猴血清中HEV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3~4周阳转,4~5个月后转阴。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恒河猴作为HE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理想的,建立系统的恒河猴实验模型对探讨HEV感染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应答以及临床诊断与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恒河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用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病人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后的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与免疫学以及病毒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三只实验猴在感染后第3~4周均出现ALT异常;粪便以及肝脏与胆囊组织超薄切片中电镜观察到27~34nm大小的病毒样颗粒;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肝脏组织有典型的急性炎症病灶;粪便与血清经RT-nPCR扩增到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特异性片段,粪便排毒从感染后第7天持续至第50天左右,病毒血症迟于粪便排毒,出现于感染后两周左右,维持1~2周;ELISA检测发现,实验猴血清中HEV 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3~4周阳转,4~5个月后转阴.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恒河猴作为HE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理想的,建立系统的恒河猴实验模型对探讨HEV感染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应答以及临床诊断与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拟应用于航天飞船模拟试验的实验动物恒河猴进行朊病毒基因检测和分析 ,了解其朊病毒疾病易感性 ,进而为该试验所用实验动物质量提供朊病毒疾病的遗传数据。方法 根据已报道的猴朊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 ,采用PCR方法扩增恒河猴朊病毒基因 ,将其克隆到T—VECTOR ,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所克隆的恒河猴PRNP基因片段为 76 2bp ,该基因内无内含子 ,包含了PRNP完整编码区序列 ,编码 2 5 3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 ,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 2 7 6× 10 3。与已报道的猴的相应序列作比较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5 %以上 ,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95 %以上。其中发现了已报道的多态性位点N97S ,H10 0N和未曾见报道的Q5 2E点突变位点 ,以及沉默突变位点A78G ,T84C ,T4 95C ,A5 6 4G ,C6 5 4 ,未发现与朊病毒敏感性连锁的氨基酸多态位点P10 2L、M12 9V ,N171S和E2 19K。结论 航天医学实验所用 17只恒河猴不存在朊病毒敏感性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48只健康恒河猴在非麻醉状态下及30只健康恒河猴在麻醉状态下的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两种状态下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旋转型粘度计测定及分析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结果血液生化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GGT、AST、CREAT、TBIL、DBIL、P3+、TF;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有ALT、ALP、LDH、HBDH;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UA、Ca2+、CK-MB、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有TPROT.血常规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RBC、Hct、MCV、MPV、RDW、NEUTRO,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MCH、MCHC、PLT、LYM、MEDIAN.血液流变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还原低切,血沉K值,聚集指数;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变形指数,电泳指数.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恒河猴在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讨论分析了两组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应激反应和麻醉剂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感染日本脑炎病毒(JEV)的恒河猴,出现脑炎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终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JEV感染猴体温升到超过39℃以上后的第2天,注射单克隆抗体(McAb)制剂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McAb经肌肉、静脉、硬脑膜下加肌肉等不同途径注射后,均有良好的疗效,对恒河猴的保护率达100%,其中以硬膜下加肌肉途径注射McAb的效果最佳。多次注射McAb,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本研究表明,将鼠源性McAb用于灵长类安全可靠,若过渡到临床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实验恒河猴肝脏病理改变,探讨肝脏疾病分布规律和病理改变特点,丰富实验猴自发病变基本研究资料。方法对1998~2008年云南地区饲养的自然死亡的155只恒河猴(年龄2~20岁)的肝脏进行病理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5例恒河猴中88例检出肝脏病变,有肝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增生、肝淤血、纤维组织增生、肝脓肿、寄生虫共八种主要病变,出现率最高的为肝细胞水样变性(34.19%)。除肝脓肿外,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八种病变均有检出。卡方检验显示:肝细胞水样变性成年组病变率明显高于幼年组;肝细胞脂肪变性老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和幼年组;轻度炎细胞浸润病变老年组明显高于成年组;纤维组织增生老年组明显高于幼年组(P<0.05)。结论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猴肝脏病变检出率较高,实验猴肝脏病理改变随年龄增长而病变加重,提示在进行实验猴肝脏研究时,应注意对自发性病变的判别,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应避免选择老年猴做为研究对象。死亡实验猴肝脏病变谱研究,对实验猴的质量控制和相关动物实验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例恒河猴颊囊肿块临床症状表现、剖检肉眼观察及光学显微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该病猴颊囊病灶组织病变具有与人鳞状细胞癌相似的典型特征,确诊为颊囊鳞状细胞癌,可为判断非人灵长类动物肿瘤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病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及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tz公式对1 0只健康成年实验恒河猴(Macacamulatta)的心脏结构、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性别间各参数的差异,以建立正常健康成年恒河猴超声心动图相关生理学参数的基础正常值。结果表明,健康成年实验恒河猴超声心动图各项生理指标类似于人类新生儿的指标,雌、雄组间比较除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有统计学差异外(P <0 0 5 ) ,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实验恒河猴肠道病理改变,探讨实验猴肠道疾病分布规律和病理改变特点,丰富实验猴自发病变基本研究资料。方法对1998-2008年云南地区饲养的自然死亡的155只恒河猴(年龄2-20岁)的肠道进行病理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恒河猴中58例检出肠道病变,有慢性肠炎、急性肠炎、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穿孔、寄生虫共8种主要病变,出现率最高的为急性肠炎(20.00%)。实验猴不同年龄组肠道病变类型分布基本相同,肠道病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猴肠道病变检出率较高,急性肠炎是实验猴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实验猴肠道病理改变随年龄增长而病变加重。对实验猴饲养和研究时,应重视肠道病变因素,尤其是急性肠炎。死亡实验猴肠道病变研究对实验猴的质量控制和相关动物实验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胶原酶消化和BSA密度梯度沉降的方法,建立了恒河猴睾丸Steroli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了人促滤泡激素(hFSH)、羊促滤泡激素(oFSH)、双链环-磷酸腺苷(db-cAMP)、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MIX)、霍乱毒素(Choleratixon)和Forskolin对恒河猴睾丸Steroli细胞雌二醇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Steroli细胞对hFSH和oFSH的作用无明显的反应,而在同样的条件下,db-cAMP、MIX、Choleratixon和Forskolin明显地刺激Steroli细胞将雄烯二酮转化为雌二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恒河猴睾丸的激素分泌及其调节作用,作者发展了一种简便分离睾丸Leydig细胞和用无血清培养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恒河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mCG)、环磷酸腺苷(cAMP)、Forskolin和雌二醇(E2)对睾丸Leydig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离体的Leydig细胞对低剂量同源的mCG和异源的hCG产生睾酮都有依赖反应,而高剂量的前者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不出现反向调节;cAMP和Forskolin对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有刺激作用;雌二醇具有明显抑制hCG和mCG促睾丸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SIVmac239感染早期中国恒河猴回肠派氏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及亚群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可能关系。方法以静脉注射SIVmac239制备恒河猴AIDS模型,对回肠派氏淋巴结进行CD4和CD8免疫组化标记,分离Peyer’s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分别标记CD3、CD4、CD8、CD28、CD95单克隆抗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SIVmac239感染急性期中国恒河猴Peyer淋巴结中CD4+/CD8+比值持续下降,记忆性细胞比例升高,但Peyer淋巴结形态及CD4+T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CD8+T细胞从第5天开始持续升高。结论 SIVmac239感染急性期,中国恒河猴回肠派氏淋巴结形态及CD4+T细胞数量基本维持,向记忆性细胞的转化增加,但是CD4+/CD8+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8.
恒河猴五种组织染色质化学组分的对比研究钟叔平,温博贵(汕头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汕头515031)关键词恒河猴,细胞分化,染色质,非组蛋白,基因调控COMPARABLESTUDYONCHROMATINCOMPOSITIONOFFIVETISSUESFR...  相似文献   

19.
猴类是比较接近人类的动物,近年来用猴作为实验动物日益增多(Фридману,1977)。恒河猴(Rhesus Monkey)是目前广泛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猴类之一,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较理想的动物。心电图检查是常规观察心脏生理活动的基本指标,现将我们对38例正常成年恒河猴的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法建立检测恒河猴血清中trastuzumab的酶联免疫竞争法,为研究人体内trastuzumab的药物动力学学和药效学提供依据。方法的测量范围是1~1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板内精密度范围9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5%~4.9%。板间精密度范围10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7%~15.4%。方法中未显示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重组抗CD20单克隆抗体、丙种球蛋白等的交叉反应。此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恒河猴血清样品的分析,是检测猴和人体内trastuzumab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