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组干扰素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但人们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期间,在病人外周血中可出现特异的干扰素抗体,这些抗体的出现,可能是影响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本文就抗干扰素抗体产生情况及检测的临床意义做一介绍。1抗干扰素抗体的...  相似文献   

2.
杂交瘤抗体的出现,使McAb在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可能,但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已有许多啮齿类McAb已用于临床,但过敏反应及抗抗体应答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当需多次注射抗体时,这个问题便显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类许多疾病,抗体已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治疗制剂。如何进一步提高抗体的效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在抗体治疗过程中,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ADCC)被认为是治疗性抗体临床疗效中一个重要的治疗功能。抗体恒定区Fc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的糖基化对ADCC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抗体恒定区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近些年来,很多研究报告表明,去除或降低岩藻糖基化的治疗性抗体不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都表现出更高的效能。这主要是由于去除或降低岩藻糖基化的治疗性抗体相对于岩藻糖基化的抗体,可以在更低浓度下通过与FcγRIIIa的高亲和力而表现出较强的ADCC作用。因此,去除或降低岩藻糖基化抗体的应用有望成为提高下一代治疗性抗体效能的有效手段。在此综述中,我们主要讨论了控制治疗性抗体恒定区岩藻糖基化的重要性及当前去除或降低岩藻糖基化治疗性抗体的生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抗体的性质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基因工程抗体的理化 及生物学性质 如果需要全抗体分子,目前仍主要选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而抗体片段则主要用大肠杆菌或噬菌体所表达的。在诊断及治疗,特别是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上,功能抗体片段显示其特殊的优越性。小鼠IgA PMC 603在与抗原结合时或不与抗原结合时的晶体结构已研究得很清楚。通过对这个抗体的研究,掌握了抗体各个区段的基本特征。 1.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ies) 嵌合抗体的制作通常是把分泌高亲和力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林中分离到的V基因(VH和VL)连接起来,在骨髓瘤或杂交瘤细胞内表  相似文献   

5.
植物表达抗体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植物表达抗体是近年来兴起的植物基因工程的一个新领域.它将编码抗体或抗体片段的基因导入植物,从而在植物中产生全长抗体或抗体片段.利用植物表达抗体最诱人的潜在用途是可以大规模廉价生产治疗和诊断用抗体.此外,植物抗体还能够通过调控植物代谢改良植物性状并赋予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目前植物抗体的商品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细胞培养生产抗体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许多方面。但这些抗体大多来自动物细胞而缺乏临床治疗价值。近年开始出现了一些细胞培养产生特异性人抗体的报道。本文简介这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抗体药物是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当前,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居近年来所有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之首。从分子构成来看.抗体药物可分为三类:①抗体或抗体片段.完整的抗体包括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源抗体:抗体片段包括Fab等;  相似文献   

8.
工程抗体的体外成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抗体在诊断或治疗方面有其优点,但制备的各种工程抗体的亲和力通常较原亲本抗体的低,为方便在体外迅速地改善工程抗体的生物特性,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针对抗体库构建,筛选和阳性克隆鉴定等与抗体外成熟密切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肿瘤组织内Ⅳ型胶原酶表达和活性升高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抑制Ⅳ型胶原酶活性的物质能够有效地抑制或降低肿瘤的转移 .因此Ⅳ型胶原酶已成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和控制癌转移的标志分子之一 .利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 ,在人抗体库研究的基础上 ,成功地研制出一种Ⅳ型胶原酶特异人源单链抗体hCo4.该抗体主要是由抗体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组成 ,分子量约为 2 7ku .ELISA和免疫印迹均证明hCo4能够与Ⅳ型胶原酶特异结合 ,是目前所报道的Ⅳ型胶原酶特异抗体中分子量最小的人基因工程抗体 .该抗体的亲和力与从分泌抗Ⅳ型胶原酶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制备的鼠源单链抗体亲和力相同 .它有可能成为一种研究Ⅳ型胶原酶与肿瘤转移相互关系的工具以及用于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 .  相似文献   

10.
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已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已有将来自结核病,梅毒感染者的组分或细菌成分作为一种原始性的治疗性疫苗用于治疗患者。近20年来.由于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加之又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的细菌与病毒以及用药物及抗体均难以治疗的微生物持续性感染.治疗性疫苗已被提升为一种新的待开发的资源。此外.由于抗微生物免疫学的迅速发展,更为治疗性疫苗从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治疗性疫苗的应用价值已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上可表达不同的受体,采用噬菌体展示的方法已筛选出了一些靶向于组织特异性内皮细胞受体的肽或抗体。这些肽或抗体可用于生成靶向治疗复合物或影像试剂。目前,筛选方法包括体外途径、动物模型和患者体内途径。绘制血管的“功能图谱”,将在临床上有利于对癌症或其他显示特殊血管特性的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T抗体在HI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IT抗体,进一步观测应用肝素的患者HIT抗体的产生情况,临床观察血管外科应用普通肝素治疗49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实验组为应用肝素治疗后的49名患者血清,对照组为应用肝素治疗前该49名患者血清,分别进行HIT抗体检测.结果:实验组中HIT抗体阳性例数为21例,对照组为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9例患者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范围23.3%~63.8%),其中8例HIT抗体阳性,1例抗体阴性.该9例患者后经功能性检查确诊为HIT患者.其中2例患者血小板下降早于HIT抗体的出现,其余6例患者血小板下降时间比HIT抗体出现时间晚.HIT发病率为18.37%.结论:HIT抗体检测的实验敏感性较高,且不涉及放射性,操作简单,快捷.与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检测结合可对应用肝素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进行初筛.  相似文献   

13.
抗体技术历经动物血清多克隆抗体、杂交瘤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基因工程抗体等不同发展时期,尤其是后者使得治疗性抗体的生产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已上市的抗体药物中,人源化抗体、全人源抗体由于免疫原性小,临床药效好,目前已经成为抗体药物的主流.随着抗体药物在癌症、免疫调节等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抗体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制药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抗体产业由于品种不足、技术落后,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行业发展受限于诸多技术瓶颈,如:工程细胞系构建与筛选、大规模培养工艺开发,单抗的纯化与质控等,上述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加快我国抗体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Immunomidecs Inc. (Morris Plains,NJ)公司也许是最著名的开发抗癌诊断和治疗药剂的公司.然而,该公司不久将扩展至另一个获利的市场--动脉粥样硬化.Immunomidecs公司已开发出一种定靶动脉粥样硬化斑状沉积物的抗体,并且已经可以将染料或治疗药物运送至该区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临床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消失及其抗体的出现已成为重要的疗效指标.本文回顾了HBeAg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和医学意义,对HBeAg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阐述了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免疫学基础,并对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意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治疗性抗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价值。治疗性抗体产业已经成为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支柱产业,其销售额连年大比例上升,2007年已达240亿美元(约合1648.56亿元人民币),占整个生物技术药物年销售总额的近1/3。目前,治疗性抗体已经发展到人源性抗体阶段,尽管已上市的抗体仅有20%为人源性抗体,但是临床研究阶段的人源性抗体却已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治疗已成为当下防控泛耐药细菌感染的重要选择。噬菌体作为含有蛋白和核酸组分的病毒颗粒,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均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本文就噬菌体治疗过程中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抗体的产生规律、抗体是否影响噬菌体治疗疗效,以及可能克服抗体影响噬菌体治疗的方法等进行论述。噬菌体颗粒诱导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产生及血清抗噬菌体活性的水平与噬菌体的给予途径、类型和剂量、结构蛋白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感染部位、治疗持续时间等均有关,且不同类型抗体产生时间和强度不同,均能中和噬菌体从而降低其杀菌效果。这提示在使用噬菌体治疗耐药细菌感染时,需要探索克服噬菌体中和抗体干扰的方法,或针对机体不同状态及感染类别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降低诱导机体产生噬菌体特异性中和抗体的风险,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病原体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核蛋白(NP)IgM和IgG型抗体在SFT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规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8例SFT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清中NP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①28例SFTS患者中,IgM阳性检出率为89.3 %(25/28),IgG阳性检出率为85.7 %(24/28).②IgM和IgG均在发病5天后开始出现,随着病程延长血清中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其峰值出现在发病2周左右.③死亡组患者的抗体检出时间迟于痊愈组患者,且抗体水平低下.结论:①在SFTSV感染早期,SFTS患者血清中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的变化趋势一致,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一样是SFTS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②因疾病严重而死亡的患者,抗体出现延迟、抗体水平低下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有关,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减退或应答无能.③抗体出现延迟且抗体水平低下可能是病情严重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强、均~性好的特点在疾病治疗中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f目前所用单抗多为鼠源性抗体,进行治疗时,由f多次使用或多剂量使用,会刺激人体产生抗鼠抗体(HAMA)的排斥反应,这不仅减弱了单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使人体产生其它副反应,从而阻碍了单抗治疗的进程。抗体工程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这不仅降低了抗体中的鼠源成份,可以使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减弱,有利于抗体的临床应用。本文利用表面重塑法对抗乙脑抗体可变区基因进行了人源化改造。1材料与方法工.三…  相似文献   

20.
<正>人干扰素(IFNs)用于临床已十年多了,它对人类癌症和病毒疾病的治疗有效。最多使用的四种IFNs是重组IFN-α2a,重组IFN-α2b,类淋巴细胞系IFN-αn1和白细胞IFN-αn3。近几年,有资料证明,用重组IFN-α2a,IFN-α2b和类淋巴细胞干扰素(IFN-αn1)治疗的病人可产生干扰素中和抗体。用人IFN-β治疗的病人也出现类似的抗体应答。然而,重组人IFN-β则是例外。治疗后的病人血清中,出现IFN-α抗体的水平似乎同治疗期间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