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牦牛皮胶对环磷酰胺所致的贫血小鼠的血象红系参数和脾脏结构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贫血模型,造模4天后各给药组小鼠分别ig牦牛皮胶1、2、3、6 g/(kg·d),阿胶补血颗粒14.05 g/(kg·d),在给药后的第7、14、21天检测各组小鼠的外周血象,计算脾脏和胸腺系数,切片观察脾脏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1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21 d,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 0.05); 2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21天,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05); 3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14、21天,红细胞数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05); 6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天,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升高(P 0.05);各给药组脾脏淋巴细胞增多,白髓与红髓的界限变清晰。综上,各浓度牦牛皮胶对贫血小鼠均有补血作用,其中2 g/(kg·d)的牦牛皮胶给药剂量,14天的给药时间的补血作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由环磷酰胺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效果,并对效果较稳定的一种给药方式进行最佳造模剂量摸索,以期确定一个造模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低,利于观察治疗药物疗效的血小板减少症模型.模型A组,第1天尾静脉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然后连续6 d,每天1次以维持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模型B组,按150 mg/kg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每天1次,连续3 d.结果显示模型B组造模效果较好,故以模型B组给药方法进行剂量摸索实验.由第7天的血小板计数可知环磷酰胺低(100 mg/kg)、中(120mg/kg)、高(140 mg/kg)剂量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而低剂量组与其他组比较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更有利于观察治疗药物的作用,可用于具有升血小板作用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大豆多糖对环磷酰胺的减毒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大豆多糖(SSPS)组:50、100、200 mg/(kg· d);阳性对照:环磷酰胺(CP) 25 mg/(kg·d);大豆多糖联合环磷酰胺组:(1)CP 25 mg/(kg·d)+SSPS mg/(kg·d)、(2)CP 25 mg/(kg·d)+SSPS 100 mg/(kg·d)、(3)CP25 mg/(kg·d)+SSPS200 mg/(kg·d);0.2 mL/只,腋下接种S180,腹腔给药,连续给药10d.测定大豆多糖联合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大豆多糖能够抑制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其抑瘤率分别为24.10%、35.39%和39.75%,与环磷酰胺合用后其抑瘤率为89.87%、91.91%和92.63%(P<0.05,P<0.01),q值0.99 ~1.00,具有协同作用;且合用后提高了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促进S180荷瘤小鼠分泌IL-2.结论 大豆多糖通过增加荷瘤小鼠免疫功能而减轻环磷酰胺对机体的毒副反应,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东莨菪碱记忆障碍模型,采用中药复方金思维进行干预,观察金思维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和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探讨该药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溶媒0.5%CMC;阳性对照组,多奈哌齐,0.92 mg/(kg·d);金思维大、中、小剂量组,20、10、5 mg/(kg·d)。每组18只,按0.1 mL/10 g小鼠体重连续灌胃给药30 d。末次给药后造模,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 mg/(kg·d),溶于0.9%生理盐水,按0.1 mL/10 g小鼠体重注射,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取皮层和海马组织,分别测定皮层和海马中乙酰胆碱(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活性。结果 金思维可使模型小鼠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缩短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长;金思维可使模型组小鼠脑内Ach含量升高、Ach E活性下降和Ch AT活性升高。结论 金思维可以改善东莨菪碱导致的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胆碱能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最佳剂量和方法。方法 126只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一次性大剂量模型和多次小剂量模型。一次性大剂量模型分为200 mg/(kg.bw)BLM组、150 mg/(kg.bw)BLM组、100 mg/(kg.bw)BLM组及阴性对照组(DN组),每组18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 200、150、100mg/(kg.bw)及生理盐水10 mL/(kg.bw),各组分别于第7、14、21天各处死6只。多次小剂量模型分为每日10 mg/(kg.bw)BLM组及阴性对照组(N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LM 10 mg/(kg.bw)及生理盐水10 mL/(kg.bw),每天1次,连续注射14 d,两组分别于第14、21、28天各处死6只。留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Ⅲ型胶原的含量,观察小鼠体重及生存率。结果①在一次性大剂量模型中,BLM各剂量组肺泡炎症评分及肺纤维化评分与正常组相比,除100 mg/(kg.bw)BLM组和150 mg/(kg.bw)BLM组在第7天的模型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个剂量组Ⅲ型胶原的表达面积与正常组相比,除100 mg/(kg.bw)BLM组在第7天的模型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组均较正常组高(P<0.05),各个剂量组分别在第21天达到高峰,以200 mg/(kg.bw)BLM组第21天组Ⅲ型胶原的表达面积最高;该模型小鼠各剂量组死亡率为0。②在多次小剂量模型中,各组的肺泡炎症与肺纤维化程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增加,在第28天达到高峰;该模型小鼠共死亡11只,死亡率为30.56%。结论在本实验中,以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 200 mg/(kg.bw)后第21天诱导建立的ICR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成模最好,其小鼠死亡率低,操作简单,有效安全方便的特点使之有希望成为一种复制肺纤维化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由环磷酰胺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模型的效果,并对效果较稳定的一种给药方式进行最佳造模剂量摸索,以期确定一个造模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低,利于观察治疗药物疗效的血小板减少症模型。模型A组,第1天尾静脉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然后连续6 d,每天1次以维持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模型B组,按150 mg/kg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每天1次,连续3 d。结果显示模型B组造模效果较好,故以模型B组给药方法进行剂量摸索实验。由第7天的血小板计数可知环磷酰胺低(100 mg/kg)、中(120 mg/kg)、高(140 mg/kg)剂量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而低剂量组与其他组比较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更有利于观察治疗药物的作用,可用于具有升血小板作用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文献数据挖掘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挖掘洛哌丁胺诱导便秘小鼠模型造模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建立稳定的实验便秘模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文献研究部分以便秘及动物模型为主题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使用洛哌丁胺诱导便秘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提取资料并进行分析;动物实验部分,采用雄性C57BL/6小鼠,给予5 mg/kg及10 mg/kg的洛哌丁胺灌胃,每日给药1次。从含水率、首次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等评价造模效果,观察洛哌丁胺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对便秘小鼠的影响。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9篇,洛哌丁胺给药剂量多为5、10 mg/kg,多用灌胃给药,频率为给药1次,给药时间多为30 min。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实验部分从造模第1天开始,5 mg/kg及10 mg/kg组与空白组相比含水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第7~14天,5 mg/kg组与10 mg/kg相比含水率明显升高(P<0.05),对比造模3、7、14 d后含水率变化情况,各模型组均在停药1 d后升高,至停药后14 d含水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对比造模3、7、14 d的首次黑便时间,造模7、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酸睾丸素对小鼠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甲基亚硝基脲20mg/kg,皮下注射丙酸睾丸素30、40、50mg/(kg·w),连续9个月。每个月对小鼠前列腺进行骨盆指检,检测血清PSA。结果:注射50mg/kg的小鼠前列腺癌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大剂量的丙酸睾丸素对小鼠前列腺癌发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注射百草枯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百草枯一次性腹腔注射致小鼠肺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及半数致死剂量(LD50),进而制备肺纤维化病理改变稳定的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60只正常雌性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及百草枯给药30、40、50、60和80 mg/kg组,所有小鼠于造模后28 d处死,取其左肺用于病理观察(HE染色),并计算LD50及各组肺纤维化Ashcroft评级。结果:至观察期28 d,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的LD50为55.1923 mg/kg;各染毒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改变,且注射剂量越高,肺纤维化病变越严重,但早期死亡率亦越高。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可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40和50 mg/kg为较合适的造模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心房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80±20 g)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ISO)[5 mg/(kg·d)](ISO组)、ISO[5 mg/(kg·d)]+U50488H [1.5 mg/(kg·d)]组(U50488H组)、ISO[5 mg/(kg·d)]+Nor-BNI(κ阿片受体阻断剂)[2 mg/(kg·d)]+U50488H [1.5 mg/(kg·d)]组(Nor-BNI组)。每组每天1次给予相应试剂,7 d后处死大鼠。H-E染色法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Masson染色法计算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化SP法观察Cx43分布,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HE、Masson染色结果示对照组无明显心房纤维化,ISO组出现明显的纤维化,而U50488H组较ISO组心房纤维化程度均减弱(P均0.01),其效应可被Nor-BNI抑制。②Cx43含量在ISO组较对照组均减少(P均0.01),分布无规律性,侧面分布相对增多,U50488H组中Cx43含量减少程度较ISO组减弱(P0.01),且分布较规律。其效应可被Nor-BNI阻断。结论:κ阿片受体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可抑制大鼠心房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MP低剂量组(35 mg/(kg bw·d))、CMP中剂量组(70 mg/(kg bw·d))、CMP高剂量组(140 mg/(kg bw·d)),灌胃给药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的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MP可以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CMP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含量并提高肝脏SOD活性(P0.05)。CMP对小鼠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尿氮素、血乳酸含量以及提高肝脏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小鼠心肌重构和自噬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10周龄的C57小鼠腹腔注射STZ 50 mg/(kg·d),连续注射5 d,7 d测血糖浓度>16.7 mmol/L视为糖尿病小鼠造模成功,造模成功4周后给与药物干预。本实验分四组,对照组(control, 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缓冲液, n=10)、模型组(Streptozocin, 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n=8)、处理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与西格列汀灌胃10 mg/(kg·d),n=8)、抑制剂组(在处理组的基础上给与腹腔注射Compound C (AMPK通路抑制剂,10 mg/(kg·d),n=8),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6周后称体重,处死,取小鼠心脏并分离心室称重,计算心室/体重比,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脑钠肽(BN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缝隙连接蛋白43(Cx43)、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LC3B蛋白表达。结果: 给药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没有明显改变,心室/体重比明显增加(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细胞增大,Masson染色显示心肌间隙纤维化增多,BNP、TGF-β蛋白明显升高,Cx43、LC3B、AMPK蛋白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格列汀组BNP、TGF-β蛋白明显下降,Cx43、LC3B、AMPK蛋白增多(P<0.05)。然而Compound C会抑制Cx43、LC3B、AMPK蛋白表达的上调(P< 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并且可以通过AMPK相关通路调节Cx43和自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判断鸟嘌呤核苷、姜黄素对4月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92 mg/(kg·d)、鸟嘌呤核苷组20 mg/(kg·d)、姜黄素组200 mg/(kg·d)、姜黄素200 mg/(kg·d)和鸟嘌呤核苷组20 mg/(kg·d),每组12只;并以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作对照。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个月。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鸟嘌呤核苷、姜黄素对空间探索、定位航行障碍有改善作用,尤其以姜黄素组明显。结论鸟嘌呤核苷、姜黄素能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早期出现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维生素D对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利拉鲁肽组、维生素D组和利拉鲁肽联合维生素D组,每组10只。对照组普通饲料连续喂养12 周; 模型组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 利拉鲁肽组、维生素D组和联合组均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 从第9周起上述3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6 mg/(kg·d)利拉鲁肽、灌胃250 mg/(kg·d)维生素D和腹腔注射0.6 mg/(kg·d)利拉鲁肽及灌胃250 mg/(kg·d)维生素D。喂养至12周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液和肝组织进行生化及病理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或维生素D单独或联合治疗均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质积累(甘油三酯: 6.0±0.7 vs 3.8±0.3, 3.9±0.3和2.1±0.2,P均<0.05;胆固醇:1.4±0.5 vs 0.9±0.2, 0.8±0.2和0.5±0.1,P均<0.05)和脂肪变性(NAFLD活动评分:2.4±0.3 vs 1.0±0.2, 0.9±0.1和0.6±0.1,P均<0.05);此外与利拉鲁肽或维生素D组相比,利拉鲁肽联合维生素D治疗效果更明显,而且可能与调节胰岛素抵抗和AMPK磷酸化相关。结论: 结果表明,维生素D可增强利拉鲁肽对高脂诱导NAFLD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胰岛素抵抗和AMPK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玉郎伞多糖(YLSPS)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TX)模型组、阳性药左旋咪唑组(LMS)和YLSPS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小鼠于给药的第1、3、5、7、9 d皮下注射CTX(30 mg/kg)造模。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NS,0.1 mL/10 g)灌胃,LMS组用LMS[50 mg/(kg·d)]灌胃,YLSPS低、中、高剂量组用YLSP[150、300、600 mg/(kg·d)]灌胃,给药10 d后对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进行测定,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并检测肝、脾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观察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缺氧、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以及对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耐受性的影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CTX模型组比较,YLSPS各剂量组能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肝、脾巨噬细胞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明显提高;中、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明显提高,并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缺氧存活时间、耐低温存活时间、耐高温存活时间和小鼠对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玉郎伞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增强作用,并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为对象,利用小鼠爬杆和负重游泳为实验模型,研究了其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实验随机将小鼠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人参蜂王浆,7 mL/kg)对照组、牛大力多糖低剂量组[212.5 mg/(kg·d)]、中剂量组[425 mg/(kg·d)]、高剂量组[850 mg/(kg·d)],灌胃给药14 d后,考察其对小鼠爬杆时间、负重游泳时间以及血乳酸(LD)、血乳酸脱氢酶(LD-H)、血中尿素氮(BU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大力多糖能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增加小鼠游泳耐力,降低LD、BUN的含量、提高血中LD-H含量。且中剂量的药效与阳性药对照组的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槐角苷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受孕小鼠按照0 mg/kg·day、150 mg/kg·day、300 mg/kg·day、600 mg/kg·day浓度的槐角苷进行灌胃处理,检测其胚胎着床数,SEM检视子宫内膜结构以及免疫组化研究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600 mg/kg·day槐角苷处理的小鼠胚胎平均着床数显著降低(P0.01);第5天SEM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胞饮突的形成受阻,子宫内膜容受性发生显著改变;第4天、第5天及第6天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ER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槐角苷能够通过调节子宫内ERα与PR的表达、影响胞饮突的形成、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多种途径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小鼠胚胎着床的失败,显示出了显著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对香豆酸(p-CA)对慢性束缚应激(CR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慢性束缚应激组(CRS)和慢性束缚应激+p-CA组(CRS+p-CA),每组8只,其中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每天接受4 h的束缚应激,连续束缚21 d,而对照组小鼠留在笼中不被打扰。第22日小鼠腹腔注射溶媒(10%吐温80)或p-CA(100 mg/kg),注射后1 h进行自发活动测试(LMA),注射后4 h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ST),注射后24 h进行悬尾测试。第二批小鼠随机分成慢性束缚应激组(CRS) ,慢性束缚应激+ANA-12(原肌球蛋白激酶B拮抗剂)组(CRS+ANA-12)和慢性束缚应激+p-CA组(CRS+ p-CA)慢性束缚应激+p-CA +ANA-12组(CRS+ p-CA +ANA-12),每组8只,4组小鼠每天接受4 h的束缚应激,连续束缚21 d。第22日小鼠腹腔注射溶媒(10%吐温80)或p-CA(100 mg/kg),ANA-12(0.5 mg/kg)在p-CA注射前30 min给药。注射后1 h进行自发活动测试(LMA),注射后2 h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ST),注射后24 h进行悬尾测试。结果: ①在实验一中,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多(P<0.05);而与CRS组相比,CRS+ p-CA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P<0.01)。②在实验二中,与CRS组相比,CRS+ p-CA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而与CRS+ p-CA组相比,CRS+ p-CA +ANA-12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测试中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多(P<0.05)。结论: P-CA改善慢性束缚应激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TrkB受体可能介导了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具核梭杆菌对结直肠癌小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结直肠癌荷瘤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5-氟尿嘧啶对照组和实验组、奥沙利铂实验组和对照组、伊立替康实验组和对照组、阿霉素实验组和对照组、丝裂霉素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各实验组荷瘤鼠灌胃给予具核梭杆菌菌液(10~9CFU),0.2 mL/d,1次/周。连续灌胃4周后,5-氟尿嘧啶实验组、阿霉素实验组、丝裂霉素实验组荷瘤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30.00 mg/(kg·d)、1.75 mg/(kg·d)、2.00 mg/(kg·d)对应药物,1次/d,连用7 d;奥沙利铂实验组、伊立替康实验组荷瘤鼠分别第1天腹腔注射给予29 mg/kg、66 mg/kg对应药物,其余6 d用生理盐水0.1 mL代替。各对照组荷瘤鼠除不灌胃具核梭杆菌菌液外,其余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对比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瘤重和抑瘤率(IR%)。结果各组成瘤裸鼠一般情况均正常,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未见明显浸润或转移发生。各实验组荷瘤鼠的瘤重(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荷瘤鼠[(1.42±0.15)vs(0.97±0.12),(1.76±0.16)vs(1.45±0.13),(1.50±0.09)vs(1.03±0.08),(1.38±0.07)vs(0.87±0.05),(1.26±0.08)vs(0.79±0.05);均P<0.05],IR%显著小于对照组荷瘤鼠[(27.55±2.83)vs(50.51±5.02),(10.20±1.78)vs(26.02±2.36),(23.47±2.76)vs(47.45±4.86),(29.59±3.02)vs(55.61±5.35),(35.71±3.47)vs(59.69±5.45);均P<0.05]。结论具核梭杆菌降低抗结直肠癌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ICR小鼠连续3d腹腔注射100mg/kg环磷酰胺,建立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别灌胃6g/kg和2g/kg剂量TSP 1水提取物、6g/kg和2g/kg剂量TSP 1石油醚提取物、2g/kg剂量TSP 1正丁醇提取物和1g/kg剂量TSP 1氯仿提取物,造模前、造模第3天和造模第6天尾部取血测定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结果表明:2g/kg TSP 1石油醚提取物、1g/kg TSP 1氯仿提取物可以显著升高环磷酰胺模型小鼠的血小板,但各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无治疗作用,提示特种甘薯氯仿与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进一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