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8,IL-6及IL-17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血糖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GO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1d、3d及7d时颅内压与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平均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恢复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O.05),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疗法有助于辅助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糖,保护脑细胞,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杞提取液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治疗组建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枸杞提取液灌胃处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饲养一个月后,取SD大鼠心脏、肾脏、大脑做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血浆NO合酶cGMP含量明显上升(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有统计性差异(P<0.05);心肌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且脑血管病理改变轻.对照组的肾、心、脑组织内cGMP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组cGM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和正常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心、肾凋亡阳性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因子Bcl-2水平在脑组织内表达显示了组间的差异显著.结论:枸杞提取液对肾源性高血压造成的脏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预防由于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地氟烷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及脑供氧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术前麻醉诱导,术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异丙酚维持麻醉,研究组患者采取异丙酚联合地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及脑供氧平衡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前脑氧分压(Pbr 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研究组患者Pbr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及术后1 h,研究组患者丙二醛(MDA)、谷氨酸(Gl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0时刻,两组患者脑氧摄取率(OER)、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刻,两组患者OER、Da-jvO2、CPP、MA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地氟烷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具有稳定的麻醉效果,并可保护患者脑组织,维持脑供氧平衡,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且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皮质电刺激(EECS)对急性颅脑脑损伤(ACCI)后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组(假损伤组),B组(损伤组)和C组(治疗组),侧方液压打击损伤(LFPI)大鼠脑组织建立ACCI模型后,C组给予硬膜外电刺激治疗.术后24小时处死动物,检测A组脑组织含水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B、C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与C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与B组相比,C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大鼠血清NSE明显增加(P<0.01),与B相比,C组大鼠大鼠血清NSE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ECS可减轻ACCI后脑水肿,降低血清NSE水平,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和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含量(NSE)的影响.方法:重度窒息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氧疗、支持、对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磷酸肌酸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后12h内给予磷酸肌酸治疗lg/d),另外同期住院的新生儿湿肺和黄疸患儿14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与生后48h和生后10天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并于生后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生后48h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5),生后10天血清S-100B和NSE含量在常规治疗组患儿和磷酸肌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磷酸肌酸治疗组两者明显下降(※P<0.05,※P<0.05).生后三周的行为神经评估(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27%与常规治疗组组5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x2=6.112,※P<0.05).结论:磷酸肌酸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改善脑的能量代谢,降低脑损伤的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的疗效为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aO2和PH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的PaCO2、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与降低BNP和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两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ESD、LVEDD、LADD)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探头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患侧开颅去骨瓣减压和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其中,行普通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28例,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32例。比较两组术后甘露醇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术后局部脑血流参数区域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 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 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恢复情况。结果: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的剂量和天数较普通颅内压监测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随访提示脑室型ICP监测组预后良好比例较普通型ICP组显著增加(P0.05)。并且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提示脑室型颅内压监测组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参数r CBF、r CBV、MTT、TTP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普通型颅内压监测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脑室型颅内监测探头改变了脱水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模式,通过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患者损伤部位的r CBF、r CBV、MTT和TTP可评估脑损伤的程度以及预后,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β受体阻滞剂、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功能、血清血清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和血清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LVEDD、LVESD水平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运动耐力、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ACS行PCI术的患者(n=120)分为对照组(运动康复治疗,n=60)和研究组(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n=60)。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运动耐力指标[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max )、运动持续时间(ED)]和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情况(AS)、疾病认知程度(DS)、心绞痛发作状况(AF)和治疗满意程度(TS)],并纪录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DV、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CK-MB、cTn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AT、VO2max 、ED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PL、AS、DS、AF、T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坐式八段锦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促进ACS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减轻心肌损伤,进而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对老年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波生坦);实验组,在基础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PAP)、体动脉压(SAP)、肺动脉压/体动脉压(PAP/S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吸氧浓度、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动脉压下降幅度较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肺动脉压与体动脉压的比值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吸氧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右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实验组死亡1例、术后活瓣坏死2例、其余37例病情均转好且无复发情况;对照组死亡4例、出现各项并发症16例、剩余20例病情转好。结论: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吸氧浓度、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及6 min步行距离,对老年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对重度脑外伤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促醒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急性期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及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内皮功能、凝血功能、Barthel指数及格拉斯哥加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清醒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Barthel生活指数及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改善重度脑外伤急性期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苏醒,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油甘酯、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改善糖脂代谢及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治疗后1周和2周观察组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观察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阮海林 《蛇志》2009,21(3):189-190,194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选择急诊入院的急性CO中毒患者102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组,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中毒组的病例入院24h采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及行心电图检查;对照组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并完成12导联心电图描记。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中有63例血清心肌酶谱改变,占61.77%。中、重度中毒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中度中毒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改变有70例.占68.63%。经治疗,除2例病重无康复外.其余100例均康复出院.在CO中毒纠正后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蛄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脏的损害也较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以及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香丹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心肌酶学、不良反应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以及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室性早搏次数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试验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全麻后对照组仅给予面罩吸氧,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畅;观察组于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开始即洗入1%七氟醚辅助麻醉,维持至CPB结束,观察麻醉前30min(T0)、术后2h(T1)、6h(T2)、24h(T3)、48h(T4)心肺功能变化。结果:1T1、T2、T3时间段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T1-T4时间段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1、T2时间段两组患者潮气量(Vt)、肺活量(Vc)、氧合指数(PaO_2/FiO_2)降低,呼吸频率(RR)、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呈增高趋势,T3、T4时间段下降;T1、T2时间段观察组Vt、Vc高于对照组,RR低于对照组,T1-T4时间段观察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aO_2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有助于维持CABG患者围术期心功能稳定,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PI)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P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体征[体温、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白细胞计数(WBC)]、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A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指标(sTREM-1、HMGB1、CRP/Alb)。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WBC、CPIS评分、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aO2、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TREM-1、HMGB1、CR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PI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I程度,减轻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呼吸科入住的一般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IL-2水平,记录呼吸频率,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血清IL-2与呼吸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水平与呼吸频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氧分压和氧和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能作为判断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