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应激期采用低氮低热量(HNHC)及谷氨酰胺强化的低氮低热量(GEHN)营养支持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NRS评分(3~5分)的胃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给予传统热氮量支持方案(TPN)、HNHC及GEHN 6天.监测血糖水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术后血糖水平HNHC组的明显优于TPN组,在术后第1、2、3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2).术后短期三组均存在负氮平衡,HNHC与TPN组比较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HNHC与GEHN组比较:术前1天至术后第3天,转铁蛋白的下降幅度GEHN组明显低于于HNHC组;术后第3天至第6天、术前1天至术后第6天,GEHN中四种蛋白回升幅度明显大于HNHC,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3).术后三组免疫指标,TPN组与HNHC组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GEHN组有优于前两组的倾向,其中CD3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4).SIRS的发生数HNHC组少于TPN组,GEHN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较HNHC组快.结论:与传统TPN相比,HNHC在存在术前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术后应激期短期应用安全可行.HNHC方案术后应激期血糖水平稳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低.GEHN方案能有效改善术后氮平衡、提高免疫水平、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GEHN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术后应激期肠外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EEN组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术后随访3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EEN组术后排气时间[(2.46±0.78)d vs(3.85±1.03)d]、排便时间[(4.03±1.17)d vs(5.67±1.23)d]、进流质时间[(5.88±1.30)d vs(7.26±1.59)d]、进半流食时间[(7.94±1.85)d vs(11.01±2.36)d]和住院天数[(14.87±2.56)d vs(17.54±3.30)d]均显著短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各项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G、Ig M浓度)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营养支持后逐渐恢复,而EEN组恢复幅度较TPN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13.33%vs 36.67%,P0.05)。EEN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稍高于T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可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L-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ICU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7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外营养支持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丙氨酰谷氨酰胺辅助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 d与14 d的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4.8 %和6.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 %和17.0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反应、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值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能降低患者营养不足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机体的营养状况,抑制PCT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含谷氨酰胺制剂的肠外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在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后,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截止2012年发表的文献的纳入和质量做出评估。资料的Meta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结果:4篇文献被纳入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谷氨酰胺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OR=0.26,95%CI=[0.09,0.76]),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OR=0.26,95%CI=[0.11,0.60])和住院天数(OR=2.58,95%CI=[-4.78,-0.45]。结论:含谷氨酰胺制剂的场外营养可以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但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淀粉酶(AMY)、尿淀粉酶(UAMY)、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体重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MY、UAMY、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LB、PA、TRF及体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干预较完全胃肠外营养在治疗老年SAP中能有效缓解机体高分解代谢,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的运用,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胃癌患者,分别纳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51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51例)及EN联合PN组(50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血清指标及住院情况等,分析老年胃癌术后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案。结果: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6.3±5.2)h,PN组为(51.4±7.3)h,EN联合PN组为(41.9±4.4)h,EN联合P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CD8测定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EN联合PN组血清C反应蛋白、CD4显著低于其他两组,CD3和CD4/CD8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EN联合P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治疗费用介于EN组和PN组之间。结论:肠内联合肠外序贯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具有高效、合理、经济、安全等多种优势,能够促进患者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改善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进展期胃癌临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结果:观察组在术后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减轻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改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全肠外营养(PN)对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等状况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25例.EN组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24 h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能全力),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的标准PN,总热量为125 kJ/(kg·d)术前1d、术后第1、10d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白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同时住院时间短.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又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9例予以肠外营养干预,试验组49例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营养状态、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 SGA)评分为4.01±1.33分,比对照组的5.20±1.8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介素 2(IL 2)、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而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营养指标,并且促使其免疫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联合应用(EN+PN)和单独采用PN对患者营养和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PN组27例和PN+EN组3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 Alb)、转铁蛋白(TFN)、T淋巴细胞亚群及体重(BW)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8天较术前第七天两组患者血清Alb、Pre Alb、TFN均出现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和BW均略有下降,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EN+PN组患者的CD3+、CD4+/CD8+基本恢复到第七天水平,而PN组患者CD3+、CD4+/CD8+均低于第七天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n+PN组较P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N+EN和PN营养支持均可以改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但PN+EN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因此,PN+EN具有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肠道菌群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治疗,51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治疗,52例)。比较两组NRS2002评分、营养状态指标、肠道菌群指标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2002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酵母样真菌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reg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h17、Th17/Treg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经基于NRS营养风险评估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菌群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营养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SCLC化疗患者13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肺功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iper 疲乏量表(PFS)的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干预NSCLC化疗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肺功能,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住院患者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NRS2002评分〉13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应用肠内营养持支持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各31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水平影响及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的影响变化。结果:入院14d后,营养支持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以使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减轻显著降低其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营养状态、肺功能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104例老年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肺功能、营养状态、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X线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炎危险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态顺应性(Cdyn)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能加速老年SP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改善其病情、肺炎严重程度及肺功能,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和营养水平,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分析患者有无营养风险,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经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前瞻性随访3、12个月,统计患者近期预后,分析胃癌患者NRS2002评分与SF-36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81例胃癌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3.0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657,95%CI:1.042-2.635)、疼痛分度Ⅲ~Ⅳ度(OR=4.515,95%CI:1.656-12.310)、消化道反应Ⅲ~Ⅳ度(OR=3.947,95%CI:1.599-9.743)是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营养补充(OR=0.899,95%CI:0.846-0.955)是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低于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胃癌患者NRS2002评分与情绪角色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呈负相关(P<0.05)。营养风险组随访3个月的生存率为95.35%,与无营养风险组的100%比较无差异(P>0.05)。营养风险组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为79.07%,低于无营养风险组的94.74%(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营养风险会影响生活质量和近期预后,临床需及时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66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n=83)与对照组(n=83),对照组行常规处理,ERAS组以ERAS处理.观察两组术后1 d、7 ...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肠内营养(EN)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第一医院EICU 2020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EN)和研究组(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接受常规EN),各为68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指标、肠道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7 d内EN达标率、7 d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4 d后,研究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EN干预老年危重症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