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实验动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实验动物学的教育现状,在实验动物学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报》2005,51(2):i004-i004
苏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验动物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包括实验动物学教研室,比较医学研究室和动物供应中心,主要开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实验动物支撑条件的研究,承担研究生、本科生的医用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任务,从事动物实验工作者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培养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优化实验动物学授课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丙波 《四川动物》2003,22(1):56-56,F003
实验动物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四大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学科。学习实验动物学知识,不仅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准确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实验动物,有助于促进实验动物学与医学生物学的融合,因而对医学生来说具有生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是从事实验动物学和比较医学科研与教学的专业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的集实验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创制、保种和生产供应、比较医学技术研究及实验动物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研究单位。研究所使命是为生物医药研究提供实验动物资源、人类疾病模型资源、比较医学分析和评价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实现实验动物资源、技术、信息交流和人才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程教学基于专业定位,是建立课程教学体系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高等林业院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的野生动物学课程,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野生动物学教学改革中,基于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调整,开展趣味教学、研究性学习、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的探索,总结了教学经验与教训,提出从学校、学院和教师3个层面共同努力以促进野生动物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动物学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初入大学的牧医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接触生物学范畴的课程就是动物学。学生开始学习时的一般反映:学习数、理、化比较习惯,对学习动物学不适应。感到名词术语多,动物体的结构复杂,记不住,有畏难情绪,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对于为什么要学动物学,也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了动物学,也不能给家畜治病。”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联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明确学习动物学的重要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牧医专业学生学习动物学的重要性,了解动物学和专业有关课程(家  相似文献   

7.
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验证和巩固动物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人材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王力军等,2006)."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冯建成, 罗素兰, 2007).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改革计划,动物学课程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对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8.
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脊椎动物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和特点,从2002年起对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整合实验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当地脊椎动物资源与科研、改进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促进了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动物学实验课程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深入。2015—2016年,在全国部分大专院校开展了高校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动物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下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也不适应目前生物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依据多年的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本文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等方面,对高校动物学实验课程的教改方案予以完善并进行实践修正。  相似文献   

10.
《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孙帼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20元。 1984年中国动物学会在南京举行庆祝学会成立五十年纪念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广大会员深感动物学教学需要改革,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会员的建议下,理事会决定组织成立“动物学教学研讨委员会”,专门研讨动物学教学问题。这一动议也获得了国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之一。在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的教学中,应以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标准化为中心,增加和完善动物模型、分子遗传、胚胎工程及转基因动物等理论内容,紧跟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改革措施将对改进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医学院学生的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及我校医学检验教育改革现状,构建专业技能培训体系及评价标准,改变单学科自成体系的培养模式,克服了实践教学的盲目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市场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应用,能使学校教学更有效地与市场接轨,为医学检验市场提供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作者参加医学实验动物专业英语教学和在美国访问学习经历,介绍了几种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促进学生掌握该专业英语语言特点,提高学习效率和实际应用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在八年制医学生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研究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不良心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希望为医学生未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在医德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观念落后、内容失衡和方法单一等多方面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多元结构社会的形成,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趋于复杂化,从业时职业道德水平出现滑坡。针对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试图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角度,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改革,增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实验动物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了有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建议。希望为八年制医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培养他们出色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闫志勇  王斌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106-0110
根据对不同层次和专业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的实践和体会,从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以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In most laboratory practices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schools, a laboratory guidebook is given to the students, in which the procedures are precisely described. The students merely follow the guidebook without thinking deeply, which spoils the students and does not entice them to think creatively.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could be one means for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actively learn, find problems, and resolve them. Such a learning attitude nurtures medical students with lifelong learning a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e merged PBL and laboratory practices to promote deep thinking habits and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laboratory practice. We gave a case sheet to groups of students from several schools. The students raised hypotheses after vivid discussion, designed experimental protocols, and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If the results did not support or disproved the hypothesis, the students set up another hypothesis followed by experiments, lasting for 4 or 5 consecutive days. These procedures are quite similar to those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ers. The main impact achieved was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by themselv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college lives. All students enjoyed the laboratory practice, which they had never experienced before. This is an antidote to the guidebook-navigated traditional laboratory practice, which disappoints many students. As educators in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tand on the edge in terms of educ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provide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to design and perform scientific experiments. The integrated laboratory practice may provide the solution.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性到感性的重要过程,也是巩固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岗位的重要一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教职人员要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疾病信息的能力,正确书写病历、熟练掌握诊疗技术以及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医学检验学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通俗的说,就是利用仪器、试剂、CT扫描等检测人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因此,加强临床检验医学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临床实习考核制度、完善实习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临床检验学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Pressures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professional bodies, and from changes in the way health care is delivered are all forcing a rethink of how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These pressures may be more intense in London but are not confined to it. The recommendation the Tomlinson report advocates that has been generally welcomed is for more investment in primary care in Lond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have much to teach medical schools about effective ways of learning, but incentives for teaching stud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are currently low, organising such teaching is difficult and needs resources, and resistance within traditional medical school hierarchies needs to be overcome. Likewise, students value learning within local communities, but the effort demanded of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s and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is great at a time when they are under greater pressure than ever before. The arguments over research that favour concentration in four multifaculty schools are less clear cu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here personal support for students is important. An immediate concern is that the effort demanded for reorganising along the lines suggested by Tomlinson will not leave medical schools much energy for innova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