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珊  金伟  闵平  陆核 《生命科学》2004,16(1):19-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是目前抗癌治疗的研究靶点之一。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的受体有VEGFR—1(fit—1)、VEGFR-2(flk-1/KDR)、VEGFR-3(fit-4)、neuropilin(NPR1/NPR2)。该家族的成员可以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等。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VEGF与肿瘤的关系、VEGF抑制剂的研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血管形成中的意义及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TGF-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CD34免疫组化染色来显示NSCLC组织中微血管生成情况和进行微血管密度判断。结果NSCLC组织中癌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因子、TGF-β1,而对照组肺组织基本不表达(P<0·05);VEGF、Flt-1、TGF-β1阳性表达的NSCLC组织内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VEGF、Flt-1、TGF-β1表达阴性的NSCLC组织(P<0·05);NSCLC组织中VEGF、Flt-1、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VEGF及其受体Flt-1的阳性表达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VEGF、Flt-1、TGF-β1的表达与NSCLC组织内肿瘤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VEGF、Flt-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世界上主要癌症杀手之一,大部分肺癌病人都死于肿瘤转移所引起的并发症.由于现在大部分的肺癌病人预后不佳,因此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治疗尤为重要.抗血管生成是目前的肿瘤治疗研究热点之一.对目前以抗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为手段的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介导肿瘤血管生成最重要因子,与肺癌细胞增殖、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靶向沉默VEGF基因及抑制其受体表达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它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阻止内皮细胞凋亡、管腔网状结构退化,增加血管渗透性.所有这些作用都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它们在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是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策略.  相似文献   

6.
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之一,而缺氧又是诱导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肿瘤组织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生长及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大量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与血管新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肿瘤干细胞可能转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生成,并通过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基质衍生因子和低氧诱导因子参与对血管新生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之一,而缺氧又是诱导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肿瘤组织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已被公认在促进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为VEGF家族的一个成员,与其受体VEGFR-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活性.P1GF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病理条件下,其在一些细胞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P1GF的作用备受争议.PlGF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抗P1GF治疗可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同抗VEGF治疗相比,抗P1GF治疗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损害健康血管.现就P1GF及其与肿瘤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物节律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的生物节律是植物在亿万年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被保存下来的一种生物内在的、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调节系统,是目前植物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就植物近日节律、近年节律等生物节律当前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VEGF反义寡核苷酸(ASP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SP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24h内,分别皮下注射ASPODN及SPODN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所有C57BL/6小鼠于接种后第25天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实时图象,利用脉冲多普勒获取血流频谱,获得收缩期峰值速度(PS),阻力指数(RI)。断颈处死小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瘤重比较(7.83±0.78)g、VEGF-ASPODN组(4.49±0.43)g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P<0.01)、VEGF-SPODN组(7.73±0.69)g则无明显作用(P>0.05)。VEGF-ASPODN组、VEGF-SPODN组抑瘤率分别为42.7%、5.9%。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VEGF-ASPODN对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VEGF-A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S及RI有明显差异(P<0.01);VEGF-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原位注射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荷人肺癌裸鼠上肿瘤细胞Bcl-2表达及其活性生物时间节律差异。方法:体外培养A549人肺癌细胞系,移植到裸小鼠身上,10天成瘤后,随机分为6大组,每大组再分2小组,每组4只,一组不给任何处理,设为对照,各组小鼠分别于光照后不同时间点取肿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固定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以每个样品检测10000个细胞的数量检测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各期细胞在6个时间点差异的显著性,用Cosinor法考察G1,S,G2,M期细胞在24h的分布是否符合余弦函数,即是否有时辰节律。按6个时间点取的肿瘤细胞,匀浆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的表达。结果:1.结果发现肿瘤的生长曲线高峰出现在睡眠期中点,其次在活动期中点;G1、S、G2期细胞变化符合余弦节律;2.Bcl-2的表达在光照后7h和19h达到峰值,变化趋势与肿瘤细胞的周期性改变一致。结论:荷人肺癌裸鼠上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随昼夜交替呈节律性变化,Bcl-2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细胞的节律性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述以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的肺癌的研究现状,探讨VEGF及VEGFR与肺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为肺癌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途径。方法:依据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对VEGF及肺癌发生相关系统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肺癌抗血管治疗的新思路。结果:研究发现,在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VEGF出现过量表达。为达到抑制其促血管生成的作用,以VEGF/VEGFR为靶点,研制抑制VEGF活性的药物或干扰VEGFR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通过抑制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肺癌的目的。结论:利用新的抗血管途径有望在肺癌治疗中研发出新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 cells,csc)是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al)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在肺腺癌中,csc的自我更新调控机制类似胚胎干细胞,即高表达OCT4、Nanog和Sox2}潜能基因,但目前对其表型特征尚存争议。该文采用成球试验(sphere—formingassay)AkSPC—A1细胞株中富集CSC后进行分子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此类肺球体细胞(pulmospheres)同时表达肺脏近端和远端呼吸上皮的多个谱系(1ineage)标志,包括纤毛柱状细胞标志FoxJl、非纤毛柱状细胞(即Clara细胞)标志CCSP、肺神经肉分泌细胞标志GRP、II型肺泡细胞标志SP-C及其转录调控因子TTF-1。这些肺球体细胞也能够被3株小细胞肺癌特异性单抗(2F7、483和E6)所识别。通过基因沉默技术使得肺球体细胞中OCT4表达转阴后,上述标志(除E6P外)均消失。研究结果揭示,肺癌CSC具有肺脏呼吸上皮多潜能细胞的表型特征。此外,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冬虫夏草(Hirsutella Hepialid of Cordyceps Sinensis)的被毛孢菌丝体中含有新颖抗癌成分,能够显著遏制肺球体细胞增殖,提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将是研制开发肺癌CSC靶向药物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与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VEGF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确诊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VEGF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62例非小细胞肺癌VEGF阳性表达率58.1%(36/62),其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53阳性表达率46.8%(29,62),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VEGF和P53可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用免疫组化检测出P53蛋白可间接反映P53基因的突变。本组资料检测的结果显示,P53基因阳性表达率46.8% (29/62),表明近一半肺癌病例已失去P53蛋白的抑癌功能,且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关。P53和VEGF都是潜在的新型肿瘤表型标志物,它们的检测可作为肿瘤病理分级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检测P53和VEGF的表达状态,可通过肿瘤血管形成的生物学行为信息,进一步研究肿瘤血管形成的分子水平调控机制,这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胡丰庆  钟竑  王磊  李国庆  梅举 《生物磁学》2011,(24):4864-4867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Survivin和VEGF在116例肺鳞癌、腺癌组织及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2.1%(72/116)、72.4%(84/116),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0(0/15)、13.3%(2/15);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低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负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并且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和MUC1的表达情况,研究二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和MUC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UC1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组织VEGF与MUC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10,P0.05)。结论:VEGF和MUC1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检测胃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