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上皮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49±1.6)d,术后随访15d、1个月、3个月,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9±0.16)、(0.98±0.1)、(1.12±0.28)。结论:临床上运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Both-sided LASIK,BSL)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的改良,BSL将部分激光切削分布在角膜瓣基质面,因而减少了对角膜基质床的切削,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角膜基质床的剩余厚度,为降低术后角膜膨出提供可能,对屈光度相对偏高和/或角膜相对偏薄的患者,尽量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并为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增强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对近年BS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良花  吴晓华  余风翔 《蛇志》2009,21(3):238-23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安全性、准确性、稳定性以及疗效的预测性都较好的一种屈光不正矫治术.是目前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首选的屈光手术之一。其原理是用显微板层成形系统掀开一个角膜瓣.在瓣下角膜基质层上用准分子激光根据近视、远视和散光度数进行精确切削。我院于2008年2月从德国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第八代爱丽丝智能高速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自4月份开展该术以来。共有212例(408只眼)患者要求手术,通过术前资料评估及术前检查.筛查确定出198例进行LASIK术。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以及术后的详细指导及定期复查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高度近视患者LASIK手术矫治前后视功能的变化,评价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90例(162眼)屈光度在-6.00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并就患者高度近视程度、眼底病变程度与患者手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162只眼)都接受了LASIK手术治疗.①手术后超高度近视组的矫正视力低于普通高度近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手术前及手术后较严重眼底病变组的矫正视力均低于普通眼底病变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ASIK手术矫治高度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高度近视程度和眼底病变程度会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屈光回退是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根据初次手术方式、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回退度数,在充分评价角膜情况后合理选择增效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本文就两者术后屈光回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不同增效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一种治疗眼球屈光不正的新技术,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发展了多种准分子激光屈光治疗机以及相应的手术器械及软件,我国从1993年引进第一台PRK机以来,已引进近百台机器,治疗屈光不正病例已超过十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对PRK、LASIK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对PRK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近视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治疗效果, 探讨此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对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近视眼患者24例(48眼)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每天9次0.1 %氟美童滴眼液点眼, 3周后改为每天4次逐周递减再治疗4周.治疗后进行了6个月的临床观察, 评价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度改变.结果:LASIK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病例经激素治疗后视力得到改善, 屈光状态得到改变, 治疗后3周与7周的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物治疗中有激素性高眼压和其他激素副作用产生, 经降眼压治疗后未对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并发症安全有效, 是再次LASIK手术治疗屈光回退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6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我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3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效果还是在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340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93例,有效的为12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治疗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满意度、临床症状、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的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干预组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轻(P<0.05).结论: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仅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对促进PCI术后病人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共收治的48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240例小儿肺炎患者组成,对照组的小儿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可,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合理给养以及背部叩击等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患者,观察组中的240例小儿患者中,显效的为184例,有效的为3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而对照组的240例小儿患者中,显效的为129例,有效的为7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更加有助于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不同角膜直径下的角膜的非球面变化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就诊的准分子手术患者35例68眼,分别进行标准化LASIK(S组:17例34眼)和Q值调整个体化LASIK(Q组:18例34眼)矫治。术前2组各项指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屈光度数分别为标准组球镜平均值为-4.76±2.02D(-1.5D~-9.75D),柱镜平均值为-0.71±0.7D(0~-2.5D)和Q值个体化组球镜平均值为-4.78±2.21D(-1.5~-9.5D),柱镜平均值为-0.84±0.55D(0~-2.5D)两组,对比两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1个月不同角膜直径下的Q值及△Q。结果:两组术前Q10、Q15、Q20、Q25、Q30平均值分别为标准组:-0.12、-0.17、-0.20、-0.25、-0.30,Q值个体化组:-0.14、-0.19、-0.22、-0.27、-0.32.。术后一个月两组的△Q(△Q=Qpost-Qpre)△Q10、△Q15、△Q20、△Q25、△Q30分别为标准组:0.58、0.88、1.08、1.10、0.85,Q值个体化组,0.39、0.75、1.03、1.10、0.84。△Q10和△Q15术前术后变化在角膜直径为3.5mm之内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非球面变化与标准组相比皆由术前的长椭圆型Q值向扁椭圆型变化,但Q值调整的个体化组在角膜中央区的扁椭圆变化小于标准组,尤其在角膜中央3.5mm。说明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组在角膜中央区比标准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and 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using an excimer laser, are the currently popular techniques of correcting refractive errors. Since these techniques work by selective ablation of corneal stroma, the tissue healing response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ultimate outcome of surgery. Also, various methods of wound healing modulation can be used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While these procedures do lead to a decrease in dioptric power and increase in unaided visual acuity, higher visual functions like contrast sensitivity can sometimes be compromised after the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从2008年5月到2010年12月,共有123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非护理干预组和护理干预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的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比手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非护理干预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其中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34例,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27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评估患者情绪情感、恐惧程度及对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程度、恐惧程度、疼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文化程度<高中比较,文化程度≥高中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5),情绪情感的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恐惧症状,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时间,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张文琴  陈赛莲  张丽香 《蛇志》2017,(2):200-201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0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Ⅱ、Ⅲ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会穴埋线配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卒中后便秘患者的影响,为减轻临床脑卒中患者便秘症状提供思路。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针灸三科住院的脑卒中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他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试验组1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试验组2给予百会穴埋线,试验组3给予百会穴埋线加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7天、干预后14天的四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便秘治疗效果。结果:干预14天后,四组便秘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3便秘症状积分最低(P0.05),试验组3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百会穴埋线或认知行为干预相比,百会穴埋线配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I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予以保守治疗以及外科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以探讨其合理的干预方法。方法:选 取我院2009 年1 月-2013 年12 月间收治的50 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 为保守治疗组17 例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组33 例,手术方法为膝关节置换术。比较术后的KSS 评分情况,HSS评分、膝关节优良率。 结果: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K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外科手术组患者的HSS 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 疗组,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了100 %(33/33),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35.29 %(6/17)的优良率,组间比较有统 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保守治疗可能不会对疾病的进展起到干预作用,而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全 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II期和III期压疮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我科收治的59 例II期和III 期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联合组(29 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 行传统护理,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联合紫外线护理,两组治疗14 天后,采用压疮愈合评估量表(PUSH)评分比较 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USH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激光联合紫外线治疗对II期和III期压疮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8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白癜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63)和研究组(n=64),对照组患儿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免疫球蛋白、IL-17、IL-22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7、IL-22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8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IL-17、IL-22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