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型,不仅可以揭示出种群的空间型的特征,而且它对确定资料代换和相应抽样技术以及对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为我县稻区主要害虫,近几年来为害有加重的趋势。现行防治指标和确定发生程度均以幼虫数量为依据,但低龄幼虫不易发现,影响其调查准确性。为了确切地掌握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量,更好地指导防治,为此,我们在探索以田间落卵量作为确定发生程度和防治指标阈限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湖南攸县稻纵卷叶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cnee)系迁飞性害虫,在本县一年发生五代,以第四代在晚稻发生较重,发生期在9月上旬,目前,对它的中长期预报,是以异地预测和综合经验的定性分析为主。为了提高测报技术水平,我们自1982年开始,使用TRS-80微机,采用BASIC语言,应用逐步回归程序,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湖南攸县稻纵卷叶螟的预报进行了研究。 根据稻纵卷叶螟的生态学知识和资料的系统性,整理了灯下诱蛾、田间虫情系统调查和气象三方面资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59—2008年气温资料及化州市病虫测报站1989—2008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田间测报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959—1988年1—4月各旬平均气温比较,1989—1998年气温变化不明显,而从1999—2008年呈明显的增温态势,这种气候背景使得上述2害虫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随1—4月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显著提前和加重,平均气温与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爱兵  陈建  王正军  李典谟  田洁 《生态学报》2001,21(12):2159-2165
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测报为例,在潜山县全县设置102个诱捕点,诱集越冬代成虫,并同时记录环境因子数据,例如树高、树龄、坡向、植被等。以这些环境因子为测报因子,以性外激素诱集到的雄蛾数代表田间实际发生情况,构建了森林重要害虫-马尾松毛虫的分类测报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和概率测报模型。BP网络模型的拟合率为100%,预留样检验报准率为100%。LOGIT模型的一致对率为74%。两类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预测结果基本吻合。BP网络的测报能力优于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59-2008年气温资料及化州市病虫测报站1989-2008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田间测报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959-1988年1-4月各旬平均气温比较,1989-1998年气温变化不明显,而从1999-2008年呈明显的增温态势,这种气候背景使得上述2害虫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随1-4月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显著提前和加重,平均气温与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研究害虫的田间分布型对阐明其种群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此项研究,不仅可以决定确切的抽样调查方法,估计种群密度及对研究资料提出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而且利用这种信息还可以分析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及其种群的消长,有助于提高测报与防治技术。国内已经研究报道了水稻三化螟、玉米螟、棉盲蝽、棉蚜、飞蝗、菜白蝶和棉铃虫等的田间分布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久野英二(1963)报道了水稻田中稻飞虱、稻叶蝉类若虫种群分布均匀,为负二项分布。1978年我们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分布型进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 言 高粱蚜虫Aphis sacchari Zehatner是哲盟地区高粱作物重要害虫。间歇式重发生是它的特点。研究高粱蚜虫重发生的条件,明确在哲盟气候条件下发生发展规律,对提高测报准确率,正确指导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据报道,国内对高粱蚜虫重发生气候条件的研究,多偏重于田间发生期(6—7月),尚未见有论及田间发生期以前(我们称之为蚜源时期)气候对蚜量的影响。因而对下述事实:7月气温较高,雨量较小,发生很轻(钱家店,1973年等);7月气温较低,雨量较大,发生较重(钱家店,1975年等),无从解释。从此问题出发,根据本所资料作了进一步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更准确地对性信息素监测下田间害虫的发生量进行测报并指导有效防治,建立了基于性信息诱捕下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并与通常诱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性信息素诱捕环境下利用种群增长平衡点获得诱捕强度(E)与害虫的自然增长率(r)的数学关系,建立了诱捕量与田间害虫发生虫量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性信息素诱捕与害虫自然增长平衡时的各变量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时的防治害虫的经济阈值(Es)模型。以性信息素诱捕梨小食心虫为实例,通过田间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拟合Logistic模型并测定3种性信息诱捕强度下梨小食心虫的自然增长率,据模型求解不同性信息素诱捕下的诱捕强度(E),确定了防控梨小食心虫的经济阈值(Es),明确达到经济阈值时的持续诱捕数量。本模型为有效测报和诱捕防治害虫提供了基础理论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诱虫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诱虫灯是监测昆虫迁飞,扩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重要工具,也是害虫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灯光诱集的虫量动态是从田间大样本中诱得的。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能直接反映田间虫情的实际,因此,诱虫灯作害虫测报及虫情验证,为国内外广泛应用,并有多年历史,国外最早采集昆虫用石蜡和乙炔灯(Forst,1952)。  相似文献   

10.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为有害昆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无毒、无公害、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生产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它可直接消灭害虫(诱杀雄虫、阻断交配、降低繁殖率等);另一方面还可用来观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及数量消长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发现某些文献上将诱蛾高峰视为羽化高峰,如在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预测时,有些将田间性诱剂诱蛾数量消长变化规律作为桃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期的观测结果(见《北方园艺》1990年第5、6期“桃小性诱剂在枣树上测报与应用”一…  相似文献   

11.
闽东白背飞虱发生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闽东山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1961—1965年笔者曾作过一些调查研究,1970年以后又作了补充观察,现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 一、垂直分布与田间消长 闽东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地形复杂。海拔500米以上山区年平均气温约15.5℃,以种植单季稻为主。随着海拔高度和耕作制度的不同,白背飞虱的发生差异很大。经多年调查,并参考有关县病虫测报站资料,其垂直分布和田间消长情况,如表1、2。 从表1、2看出: 1.白背飞虱虫口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加大,以海拔500米以上的山间盆地稻田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2.
害虫预测预报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稻飞虱、棉铃虫等害虫的几次大发生,使得预测预报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测报问题的特殊性,即对未来事件的推断,完成此类课题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从而使得形势更加严重。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害虫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并指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供从事害虫测报人员参考。工客由所处的系统环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生物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人们已经初步学会了运用其基本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动态系统作系统分析[1]。害虫与其周围环境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见图见),通过输入输出的分析,并建…  相似文献   

13.
<正> 棘禾草螟 Chilo hyrax Bleszynski是芦苇主要害虫,在我市一年发生2~3代,第一、二代为害较重。为了探讨该虫的田间分布型,1986~1988年,我们结合虫情测报,对第一、二代幼虫在苇田的平面及垂直分市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区域尺度的昆虫迁飞行为与害虫间歇性猖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6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和栽培品种的改变以及高投入丰产措施的普遍推广,我国迁飞性害虫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猖獗频率逐渐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日益严重[1~4]。国内曾多次组织全国性大协作,研究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规律、地方发生规律和测报防治技术,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仍满足不了生产上的要求。目前尚无法以足够的精度预报迁飞性害虫的迁入期、迁入区和迁入量,对灾变的预警能力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迁飞性害虫的消长规律尚缺乏深层次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宏观尺度的机制研究一直相当薄弱,而这恰恰是亟待早日解决的关…  相似文献   

15.
大螟性诱剂应用于虫情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是杂食性害虫,在我国南方稻区常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禾筍、黄蔴、甘蔗等作物,由于暴食量大并常转株加重为害,形成枯心死苗,而且,近年来有发展上升趋势,尤杂交稻的发展对其发生更为有利,因此,大螟的测报和防治已显得甚为需要。大螟测报方法过去防治用诱测灯,但由于大螟趋光性弱,扑灯虫数少,资料残缺,规律不明,对测报和防治是有困难的。近年来,各种引诱剂的使用,已成为害虫管理中有魅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正> 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sp.Fan,Li etYang(待发表新种)在四川武胜县多年来就有发生,1962年已有资料记载。近些年来为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种过去在国内曾误称为“麦水蝇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1973年起我们研究该虫后,发现  相似文献   

17.
《昆虫知识》2009,46(6):825-825
Liriomyza属斑潜蝇已经有330多种被描述,其中多食性的种类是世界性的农业和观赏植物上的大害虫。Parrella在1987年发表斑潜蝇研究综述,对之前斑潜蝇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但之后的近20年间,斑潜蝇的发生和分布有了很大的变化,又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为害芦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甜菜夜蛾 Laphygma exigua(Hubner)是一种杂食性害虫。笔者自1987年以来在江西对芦笋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发现甜菜夜蛾是芦笋最主要的害虫。该虫在临川县芦笋田约发生5代。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虫量少,为害轻。第2代在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化州市近十年稻飞虱重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飞虱是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类重要迁飞性害虫。为了改善和提高稻飞虱的监控技术水平,对广东省化州市历年稻飞虱测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近10年稻飞虱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发生期显著提早;次害代发生重,重发世代增多;暴发频率加快,对水稻为害进一步加剧。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气候有利、种植方式改变、抗药性增强和防治不当等。总结提出了调整防治策略,加强虫情测报和农业防治,选用正确药剂,改进施药方法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自1970年以来,逐年有加重的趋势。一般年份部分地片发生较重。1973年曾在棉田严重发生,少数地段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直接影响棉花生产。 我县从1967年以来,早春在葱花地以糖醋盆诱捕越冬代成虫,供作短期预报的依据,从1972年开始,各测报基点采用此方法捕蛾,不但指导田间查卵、查虫,也能减轻幼虫为害。从诱捕成虫看出,如无特殊气象变化,在一定数量的葱花上诱捕成虫数量越多,当年发生程度越重。如1973年从4月23—5月19日捕蛾,千朵葱花捕蛾1,147头,结果田间落卵每平方米30.6粒,造成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