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如何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渐渐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热门话题,而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医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已经在国家的战略目标规划中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列入重要位置。以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的健康教育是医学进步的重要阶段[1]。为了解决医院健康教育问题,我们对医院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胫小车蝗室内种群的建立及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美国人最早从草地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上分离到病毒[1] ,1969年确认为是一种痘病毒(entomopoxvirus ,EPV) [2 ] ,其后他们用这种草地蝗虫大量增殖痘病毒 ,现已进入了田间试验阶段[3] 。 1981年我国也从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4 ] ,但我国没有人研究过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问题 ,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与鳞翅目昆虫不同 ,即使在当地条件下饲养也很困难 ,这使得我国利用痘病毒防治草地蝗虫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2 0世纪 80年代末 ,我们从新疆和内蒙古的其它重要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5] ,能…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1 生态旅游的起源生态旅游 ( ecotourism)是个外来词 ,出现于国内研究刊物晚于 2 0世纪 90年代 ,至最近几年 ,尤其是 1 996年以后 ,才成为国内旅游学者及地理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综观有关文章 [1~ 9] ,均缺乏生态旅游在国外起源的背景性研究 ,本文拟作以交代。国外生态旅游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 [19] ,到了90年代初 ,生态旅游产生 2 0年以后 ,它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中最热门的类型。时至今日 ,生态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最快、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 4个不同来源。保护主义者、多国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据估计,自然界约存在真菌160万种,迄今为止发现与人类致病有关的真菌数量约为400种,而医学真菌学就是一门研究病原真菌对人类致病的机制、临床诊治和预防的重要学科[1]1医学真菌学继续教育的现状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放疗、透析等治疗手段的开展,真菌感染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临床医师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真菌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应对临床工作,特别是青年医师均有强烈的医学真菌学继续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自核酸发现以来已有15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本文分别概括每个阶段的重要科学发现,同时结合我国在各个阶段取得的成绩,总结和回顾了我国RNA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国RNA研究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从早期的跟随,逐步积累到创新引领,终于走上国际科技前沿.当今中国RNA研究主要在计算RNA组学、RNA生物学与医学以及RNA技术及基因资源方面纵深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RNA科学研究与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逆向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9年Fields等提出了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研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崭新手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来 ,国外学者为拓宽传统的双杂交系统的应用范围 ,在原有的酵母双杂交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量衍生系统 ,包括用于研究蛋白质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单杂交系统 (one hybridsys tem) [1] ;研究两个蛋白质与第三个成分间相互作用的三杂交系统 (three hybridsystem) [2 ] ,第三个成分可以是蛋白质、RNA或小分子药物等[3 ] 。另外 ,在通过双杂交体系…  相似文献   

7.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夜间活动规律的研究,对蚊虫生态习性可以作进一步了解。同时,研究蚊虫夜间活动,对蚊虫的防制,以及对蚊虫传播疾病的预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蚊虫夜间活动规律,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以往及近年来国内对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Wiedemann,1828)、微小按蚊(A.minimusTheobald,1901)及其他按蚊夜间活动的规律,作过较多的研究(Hu,1935,1939;Chow,1949;Omori,1942;王振相、张军,1957;王世闻等,1957;陆宝麟等,1958;盛伯梁等,  相似文献   

8.
纪念张本华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本华教授(1916~1981)是我国知名的医学昆虫学专家,浙江嘉兴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预防医学专题组组长、医学昆虫学研究室主管、丝虫病研究室副主任、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室主任等职,并当选为上海市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他还是中国民盟盟员。 张教授于1940年自浙江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不久就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前身——中央卫生实验院和中央卫生研究院寄生虫学系工作,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我国的医学昆虫学事业。他对研究病媒昆虫,特别是蚊虫的生物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达茂旗腾格淖尔地区大沙鼠种群繁殖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鼠类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是其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但为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对种群数量进行预测预报提供重要的生态学基础资料 ,也为控制鼠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大沙鼠 (Rhombmysopimus)广泛分布于中亚细亚、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和蒙古国等地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和新疆 ,是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害鼠。我国对其生态学方面多注重于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1~ 5] ,在繁殖方面的研究甚少[6] 。 1 979~1 980年和 1 995~ 1 996年对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华大仰蝽Notonecta chinensis为中国和日本冲绳分布的重要水生天敌昆虫,可用于蚊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华大仰蝽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其基因信息.[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NextSeq500对中华大仰蝽进行转录组测序、de novo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MISA软件基于...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卵水霉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0578-0578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近年其养殖发展迅速,已经形成重要的产业[1]。由于黄颡鱼的苗种繁育阶段其受精卵极易患水霉病,严重制约黄颡鱼的苗种规模化生产。开展黄颡鱼受精卵水霉病的病原学、病原生物学特性以及控制方法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坝前段蓄水前后桡足类种类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坝前茅坪至归州的西陵峡段由激流型河流生态系统演变为相对静水的水库型生态系统。桡足类是河流、湖泊、水库中重要的浮游动物类群,在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浮游动物的研究中备受重视[1—7]。20世纪50年代三峡水库论证时也曾对其淹没区小水体的桡足类进行过调查,并对建库后的桡足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预测,但当时在未成库区干流中没有采集到桡足类[8]。作者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坝前段(茅坪至归州)的桡足类进行研究,以期为三峡水库水生态系统中桡足类的演替、水环境管理、第二和第三阶段蓄水后桡…  相似文献   

13.
系统生物学对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最前沿的科学之一,它是随着生命科学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生物学分支[1],它综合数学、信息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的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医学意义,从而使人们能够从整体上理解生物医学系统并精确、量化地预测生物医学系统的行为。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在疾病诊治、新药开发、预防医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弥补传统医学缺陷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罗利华 《蛇志》2014,(1):105-10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d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也是一种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据WHO预测,即使有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至2020年COPD的病死率也将高居第3位[2]。为了加强对COPD的预防、治疗与控制,本文就近年来对COP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腺β细胞的离子通道和胰岛素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雪林  徐涛  周专 《生命的化学》2001,21(2):150-152
1 .胰腺β细胞膜上几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和动作电位β细胞内的离子通道特性和胰岛素分泌的机制研究是深入了解糖尿病的基础。 2 0世纪 70年代初 ,胰岛 (islet)电生理研究表明 ,葡萄糖刺激伴随着β细胞膜电势的变化 ,并推测其与胰岛素分泌相关[1] 。 2 0世纪 70年代末 ,Neher等[2 ] 发明了膜片钳记录技术 ,大大促进了包括β细胞在内的单细胞电生理的研究。1 .1 K 通道   2 0世纪 80年代前期 ,各种不同膜片钳构型的研究都表明 ,葡萄糖刺激下β细胞的膜电势变化源于膜上一种K 通道活性的改变 ,因其可直接被ATP关闭而被命名为…  相似文献   

16.
张晓慧 《蛇志》2014,(1):95-96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系统已经无处不在,大量原始数据也相应产生,医学跨入数据密集型领域[1]。原始数据的价值在于其中可隐藏着一些未知的知识,可给人们的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参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医学诊断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来,数据挖掘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且在医学、生产经营、农业、国防、科研、流通和金融等各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2]。对近  相似文献   

17.
库蚊一新种     
在1964年7月新会县古斗山采的蚊虫标本中,发现孳生在猪笼革[Nepenthes mirubilis(Lour)Dvuce]内的一种蚊,经鉴定系一新种。  相似文献   

18.
朱既明(1917年9月~1998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病毒学家,也是我国生物制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奠基人。他191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5留学英国,1948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实习时,深感当时的医学能治疗的疾病不多,而需预防的疾病不少,从此开始了为之奋斗半个世纪的预防医学事业。1939年毕业后,他随上海医学院迁往昆明,进中央防疫处工作并开始从事微生物学研究,成功研制了中国第1个自制抗生素--青霉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生物降解外源有毒物质的重要解毒酶家族,在昆虫适应杀虫剂选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往在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对硫磷抗性研究中,发现了一个Epsilon GST基因(GSTe1)和一个P450 CYP9家族基因(CYP9J40)在抗性品系中高表达。研究它们在蚊虫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对理解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探讨了这两个解毒酶基因在蚊虫中的时空表达。【结果】定量PCR显示GSTe1和CYP9J40在对硫磷抗性蚊虫中的转录水平分别是敏感蚊虫的4.2倍和1.9倍,它们在蚊虫整个生活周期的表达模式相似,均为幼虫期表达量相对较低,从蛹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升高,到成虫期雌虫达到顶峰,而雄虫与幼虫期表达量相当。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肌肉、消化道和卵巢中都有表达,且CYP9J40的表达更广泛,在脑和胸部神经节也有明显表达。【结论】基因表达的发育阶段特异性和广泛的组织分布说明GSTe1和CYP9J40除了参与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还可能具有其它生理功能,如对雌虫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医学昆虫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除害灭病提供依据,取得显著的进展。研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早期(1860—1909年)鸦片战争失败,帝国主义入侵。本阶段由外国人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