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9,38(2):147-154
燕海扇(Aviculopecten)由McCoy(1851)创立,是燕海扇科和燕海扇超科的模式属,故地位十分重要.它是石炭-二叠纪海扇类中最为常见的属名之一.由于它的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 McCoy只有左壳,而右壳和铰部构造的特征不明,在实际应用中,其含义被不适当地扩大,从而导致在燕海扇类研究中的混乱.1986年,笔者在大英博物馆发现4块燕海扇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的右壳标本,其中包括一块双壳铰合在一起的标本,另有2块标本显示了铰合构造.这些标本的发现为系统修订燕海扇属的属征创造了条件.最近,Newell和Boyd(1995)根据Pecten flexuosus (McCoy,1844,p.93,pl.18,fig.1)和Aviculopecten americanus Newell et Boyd(1995,p.60,Fig.44)的特征,推测燕海扇属的特征为两壳相等或几乎相等,这一推测显然与燕海扇模式种的特征不符,因此,他们对燕海扇和燕海扇科所作的定义不能成立.我们认为,对任何属征的修订都应基于对模式标本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应避免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修订.燕海扇属的主要特征是左壳膨凸,右壳近平;两壳壳饰相同,均由简单的射褶组成,插入仅见于个体发育的早期.与之相似的属有Deltopecten和Hayasakapecten.这次发现的2块右壳标本在壳顶下显示了三角形弹体窝的存在,表明它和Deltopecten属确实不同.Hayasakapecten和Aviculopecten的区别在于双壳近等,同心饰在脊间沟下伸为刺;Newell和Boyd(1995)定义的"燕海扇"似应归入Hayasakapecten属的范畴.Newell (1938)修订燕海扇属时所依据的北美石炭纪标本和燕海扇属的模式种差异甚大,不宜继续归在燕海扇属内,本文将它们归入异海扇属(Heteropecten).异海扇的左壳特征和埃赛海扇属(Etheripecten)颇为相近,但埃赛海扇左壳的首级射饰特强,脊间沟颇宽,其中插入多条细弱得多的次级射饰,次级射饰间的级间差异不甚明显.异海扇左壳的射饰虽然也是间生式,但其各级射脊依次插入,强度依次顺序减弱,据此不难区分.这两个属右壳间的差别比较明显,埃赛海扇为间生式,而异海扇是分叉式.  相似文献   

2.
论二叠股蛤(Permoperna)(双壳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叠股蛤(Permoperna)在我国南方、日本等地二叠系,是常见的化石.1968年,Nakazawa和Newell创立了这一属名,当时被作为waagenoperna的一个亚属,并指定Waagenoperna (Permoperna) hayamii Nakazawa et Newell为模式种.他们给予的定义是:"壳楔形,成年期近不斜,不等侧,不等壳,左壳较右壳膨凸.壳顶低而不显,壳嘴前转,位近前端.前耳十分小,后耳分化不明显.韧带区细而长,至后端变得不清楚,上有几枚近方形的弹体窝,每壳各有  相似文献   

3.
论湖南海扇(Hunanopecte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海扇属为张仁杰(1977)所建。现已描述的有H. exilis Zhang, H. qujiangensis Zhang, H. declivis Y. X. Zhang, H? longauriculus Yin等四种,后两种仅见于个别地点,一般所谈的湖南海扇主要指前两种。湖南海扇具有生物地层学、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给予论述。张仁杰同志惠赠原型照片以供比较,并提出宝贵意见,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区内晚新生代地层中被归入Leucocythere属名下、以L.mirabilis为代表的所有已知种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右壳铰合构造有发育良好的前铰齿.这一特征与以L.mirabilis为模式种的Leucocythere属的属征不一致.这些种的左壳铰棒呈现两种类型:一种具锯齿或刻痕,另一种则...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81年8月进行四川省贝类资源调查时,在蒲江支流采到尖嵴蚌属一新种——四川尖峭蚌 Acuticosta sichuonica sp.nov.该种壳小,壳长26.5mm,壳高14.5mm,壳宽10.1mm;外形星卵圆形;前背缘短而低下,后背缘平直,与腹缘近于平行;壳面从壳顶至壳中部有五条似同心状的凹槽,最下一条较长,粗大。  相似文献   

6.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2007,46(2):267-268
姚培毅、于菁珊(1986)为广西扶绥下白垩统的褶珠蚌类标本建立了一个新亚属Plicatounio(Guangxiconcha)Yao and Yu,以Plicatounio(Guangxiconcha)fortisYao and Yu,1986(230页,图版1,图4;图版2,图3,6)作为模式种。然而,早在1977年,张仁杰(张仁杰等,1977,492页)就已为广西河池下泥盆统的小月鸟蛤科(Lunulac-ardiidae)标本创建了新属名GuangxiconchaZhang,模式种是Guangxiconcha hechiensisZhang(张仁杰等,1977,492页,图版193,图1—3)。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Rideet al.,1999),本人提出一个新的亚属名广西褶珠蚌Plicatounio(Guan-gx…  相似文献   

7.
陈丕基  莫S 《古生物学报》1991,30(2):243-245
字母形叶肢介(Ipsilonia)是诺沃日洛夫(N. Novojilov, 1953)创立的1个属,壳瓣发育后期生长带前、后端在接近背缘时都反转向外弯曲,形如翼状,壳顶位于背缘中部,有18条生长带,整个壳瓣外形象1个斜放的希腊字母“ε”,形状非常特殊,模式种Ipsilonia auriculata Novojilov,1953产自苏联库尔斯克图里和布梁地区中泥盆世早吉维特期地层。此后,经过了35年,在世界各地均未再见报道。1988年,笔者之一应邀赴英国研究苏格兰西北部斯凯岛(Skye Island)上大河口群(The Great Estuarine Group)中侏罗世叶肢介动物群期间,曾两次去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观摩150  相似文献   

8.
江西柑桔的粉虱(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黑圆粉虱Alearolobus subrotandus Sihestri, 1928 省内分布 兴国、南康、信丰。 被害品种 大红袍、柚、亮皮子。 形态描述 蛹壳:漆黑色,近正圆形(图5),带有蓝色金属光泽。雄蛹壳纵径为0.92毫米,横径0.8毫米;雌蛹壳纵径为1.26毫米,横径1.2毫米。亚缘区狭窄、高突,向外倾斜,其斜面几与背盘的水平面相垂直,斜向的中央微凹下,上有横刻痕。亚缘区与背盘间有—凹沟,两区分界明显。临近交界处有20根细长的刚毛,围绕一圈,每根刚毛长0.42毫米。在背盘前端靠近亚缘区处,有“C”形的横隆脊,隆起甚高,细察“C”的后方尚有不甚明显的隆起隐约呈“主”字形。  相似文献   

9.
王钰 《古生物学报》1956,(3):387-407
贝体的大小近中等,宽度大于长度,铰合线较贝体的最大宽度略短或相等,主端似方形;侧缘与前侧角阔圆。腹(?)高度凸隆,凸起最高处位于脐部的近前方;(?)面自脐区开始,向主缘急峻地倾降,向侧缘及前侧缘的凸度则较缓平,近主端处更轻微地平展或凹陷;中槽自喙部即开始出现,槽底半圆形,初露时极狭,但甚明显,向前方展伸时,渐变深阔,同时槽缘与(?)面亦不易划分;(?)喙小,强烈弯曲。腹(?)内具短厚的齿板,两齿板间的交角与中槽的侧缘完全平行,但位于槽缘的外  相似文献   

10.
早侏罗世铰蛤(Cardinia)层在湖南汝城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铸等(1960)对广东开恩地区的下侏罗统金鸡组进行研究后曾经指出:里阿斯海侵“可能越过南岭”。以后,粤北早侏罗世海相化石的大量发现(范嘉松1963,李子舜1977,张仁杰等1977),证实了孙等的论断。1967年,湖南省区测队曾于湖南汝城延寿附近采获一批化石,有菊石Arnioceras semicostatus(Young et Bird.)及双壳类Liotrigonia hunanensis Liu, Corbicellopsis ruchengensis(Liu)等,时代为Sinemurian期,从而提供了湖南南部曾受早侏罗世海侵的依据。后来,湘省区测队、湘省煤田勘探公司等单位,又相继在汝城下山、宜章心田门和资兴三都等地,发现里阿斯海相双壳类化石。1972年,周祖仁同志送往我所鉴定的一批化石中,保存有许多铰蛤(Cardinia)标本。当时认为,这批化石的产出层位与上述Liotrigonia层相同,但Cardinia的种群面貌曾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209-210
描述了自广西发现的荨麻科赤车属一新种,来宾赤车。此种与特产云南东南部的富宁赤车相近缘,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种茎的毛开展或向上弯曲,叶片长椭圆形,基部斜楔形,雌花具3~4枚花被片,其中1~2枚较大花被片在背面顶端具一长筒状突起。  相似文献   

12.
论文描述的三分贝类化石标本发现于江西省玉山县祝宅和马鞍山地区的三衢山组中,新种Zhuzhaiia transitense gen.et sp.nov,的特征是贝体大,两壳近等大,光滑;假铰合面大;腹内肌痕台悬空,无中板;背内肌痕台也悬空,腕腔中部有内向隆起,文中讨论该种的分类位置,根据假铰合面和肌痕台的特征,在总体上可以归入三分贝类,但发育了三分贝科没有的一些特征,如两壳近等大,肌痕台完全悬空,有简单的铰齿和铰窝,所以作者另立新科Zhuzhaiidae fam.nov.,Costitrimerella Rong et Li,1993属的一些特征,如其背壳内肌痕台前部悬空,无中板支持,似乎显示从三分贝科到新科的过渡性质,而新科在许多特征上也显示了从三分贝类到五房贝类的一些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广西白花菜科植物一新变种.本变种与原变种牛眼睛的区别在于:叶柄较短,长3~7 mm,外轮较大的一枚萼内面基部增厚,具腺体;花瓣外面顶部及近边缘被褐色柔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较大的2枚相邻,边缘中部以下紧接,内面基部各具1大型腺体,剥落后可见1淡黄色至黄色卵形腺体着生在花托上;种子具白色、粘滑、薄肉质的假种皮.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广西白花菜科植物一新变种。本变种与原变种牛眼睛的区别在于:叶柄较短,长3~7mm,外轮较大的一枚萼内面基部增厚,具腺体;花瓣外面顶部及近边缘被褐色柔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较大的2枚相邻,边缘中部以下紧接,内面基部各具1大型腺体,剥落后可见1淡黄色至黄色卵形腺体着生在花托上;种子具白色、粘滑、薄肉质的假种皮。  相似文献   

15.
符国瑷   《广西植物》1993,(2):108-109
<正> 植株密丛生,秆直立,先端稍下垂,高3.5—6.5米,径0.5—2.5厘米,第四节间秆材厚通常0.7—0.9厘米,节间圆柱形,极伸长,长达33.5厘米,基部数节的节内与节下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箨环下部初时密被褐色刺毛,最后变无毛或近无毛;节明显,箨环甚隆起,节环微隆起。秆箨脱落性,背部贴生近宿存的黑色刺毛,有时具紫红色斑块。顶端略呈斜截形或“山”字形,箨耳矩圆形,近相等,边缘具小刚毛,箨舌中部高约2.0毫米,中央凸起,两端渐窄至1毫米,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或稍成小裂片,箨片直立,脱落,窄三角形,两面无  相似文献   

16.
本所林坤二先生赠予采自哈尔滨的浮游生物标本一批,经镜检,发现一种枝角类为我国首次采获,现予绘图描述。孔头溞属Tretocephala Frey,1965体侧扁,侧面观略呈卵形。壳面有点状纵纹。壳瓣后缘较平直,其高度超过体高之半;腹缘列生刚毛。头高,吻短。第一触角不超过吻端,中部有一突起,其上具感觉毛一根。上唇略呈方形。第二触角内、外肢各分3节,游泳刚毛式为0—0—3/1—1—3。肠管盘曲。胸肢5对。后腹部细长,向末端渐窄,末背角凸出;肛门陷短,前肛角比后肛角显著;肛刺20束左右,每束的最末一根最长;后腹部侧面栉毛簇的数量与肛刺束约同。尾爪凹面…  相似文献   

17.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1992,31(6):724-729
报道我国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多板纲(Polyplacophora)鳞肋目(Lepidopleurina)鳞肋科(Lepidopleuridae)的—新属——中国石鳖(Sinochiton).新属保存较完整,贝体中等大,椭圆形,长宽比为1.44∶1;中间板宽远大于壳长,长方形,半圆形拱凸,壳顶不突出,后缘近直,中心区十分宽大,侧区很窄,或不明显,缝合片及嵌插板不发育;贝体具圆形环带.新属与菊石 Balatonites 共生,时代属 Anisian 期.新属与北美下二叠统的 Ochmazochiton Hoare, 1984 及宾夕法尼亚系的 Pedanochiton Debrock, Hoare et al 近似,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椭圆楔叶(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Germ.et Kaulf.)Unger)是北半球石炭、二叠纪广泛分布的重要植物之一。它的叶为长楔形至长椭圆形,六枚组成一轮,呈三对型排列,上两对等大,向两侧伸展,下一对较小,沿轴下垂或斜伸;叶端平截,具细齿;叶脉二歧分叉,直达前缘齿内。这些特征是古植物学家所熟知的,并以此很容易与Sphenophyllum的其它各种相区别。自该种在我国正式描述(Halle,1927;斯行健,1934,1953,1954;Stockmans和Math-ieu,1939,1957;Asama,1970;黄本宏,1976,  相似文献   

19.
符国瑷   《广西植物》1993,13(2):108-109
植株密丛生,秆直立,先端稍下垂,高3.5—6.5米,径0.5—2.5厘米,第四节间秆材厚通常0.7—0.9厘米,节间圆柱形,极伸长,长达33.5厘米,基部数节的节内与节下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箨环下部初时密被褐色刺毛,最后变无毛或近无毛;节明显,箨环甚隆起,节环微隆起。秆箨脱落性,背部贴生近宿存的黑色刺毛,有时具紫红色斑块。顶端略呈斜截形或“山”字形,箨耳矩圆形,近相等,边缘具小刚毛,箨舌中部高约2.0毫米,中央凸起,两端渐窄至1毫米,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或稍成小裂片,箨片直立,脱落,窄三角形,两面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Amana anhuiensis主模式的存放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查找及向原作者证实,确认该种的模式已不存在。在对模式产地的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仅有这一种老鸦瓣分布,且其花期及果实成熟期植株的一些重要形态性状与原描述不符或在原描述中没有提及,这些性状不仅在个体间比较稳定,而且在种的划分上具有重要价值。它们是:鳞茎皮黄褐色,薄纸质,内侧被绵毛;第1叶自基部向上3/4处最宽;苞片狭披针形;花被片内侧基部具黄绿色斑块;内轮3枚雄蕊比外轮3枚长,花粉黄色,雌蕊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朔果近球形,果喙长10 mm左右。为此,我们指定了该种的新模式,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