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2002,(1)
为了加强我国人类医学遗传学的学术交流 ,及时追踪当今国际遗传学发展 ,总结遗传学研究成果和经验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2 0 0 2年全国人类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大会主题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医学遗传学”。会议将于 2 0 0 2年 9月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 ,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遗传学专家就人类医学遗传学相关领域做专题报告 ,并进行交流讨论。本次大会按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大会给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征文内容 :人类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单基因病研究、多基因病研究、肿瘤遗传学、干…  相似文献   

2.
会议消息     
1978年10月中国遗传学会成立大会上曾决定于1979年11月在长沙召开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论文报告会,检阅1979年度人类医学遗传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报告会内容为宣读包括与人类和医学遗传有关的各个分支学科,即:人类群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相似文献   

3.
孙毅 《化石》2000,(3):31-32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及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选择和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优良种和研究防治遗传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对象 ,遗传学可分为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又可分为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辐射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行为遗传学等。遗传学发展至当代 ,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成就 ,使人类有能力直接设计自身和其它物种的进化 ,从而使公众对该学科的兴趣空前提高 ,人类将不再只慢慢的等待自然极其缓慢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遗传学会人类医学、动物和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83年12月27日至29日在西安召开。与会代表69人,宣读交流论文26篇,其中人类医学遗传学23篇,动物遗传学3篇,内容涉及染色体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产前诊断,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生化遗  相似文献   

5.
《遗传》2007,29(6):776-776
人口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的巨大进步,为人口健康研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了交流人类与医学遗传学领域的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6.
《遗传》2007,(5)
人口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的巨大进步,为人口健康研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了交流人类与医学遗传学领域的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研究》2007,11(2):176-176
人口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的巨大进步,为人口健康研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了交流人类与医学遗传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定于2007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和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5~ 1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会议主题是 2 1世纪的医学遗传学。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2 0 0余人 ,汇编论文 186篇 ,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单基因疾病与肿瘤等复杂疾病、群体遗传学、临床遗传学以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大会邀请我国著名专家和海外学者作了 12个学术前沿进展专题报告。他们是刘德培院士 :功能基因组学 ;杨焕明教授 :基因组学 ;黄淑…  相似文献   

9.
《遗传》2010,(8)
<正>为了交流医学遗传学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共同探讨该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该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亚太人类遗传学会、香港医学遗传学会定于2010年11月30—12月3日在香港联合举办"第九届亚太人类遗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官方网站:http://hksmg.org/conference  相似文献   

10.
《遗传》2009,31(5)
全国第八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定于2009年7月11日至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经中华医学会批准,列入2009年学术活动计划(医会学术[2009]-Y11-01-63)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09-01-03—008;学分:10)。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和医学遗传学委员会主办,中国遗传学会教育教学委员会及黑龙江省遗传学会协办,哈尔滨医科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11.
薛志刚,同济大学再生医学系干细胞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6日毕业于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肿瘤的基因治疗。2006年7月~2007年11月,任中南大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负责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工作。2007年11月~2009年4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遗传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与医学)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为了学习与掌握一般遗传学中所阐述的理论及有关问题,要从纷纭复杂的众多内容中找出其规律性,采用综合归纳、区别对比的学习方法(即纵与横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好处的。如综合一般遗传学书籍(尤其是教科书),其主要内容都是论述两大问题——遗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13.
《遗传》2020,(8)
医学遗传学既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又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医学遗传学知识不仅可以为理解医学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能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对医学遗传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我校在八年制医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引进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即PBL教学,并将形成性评价和教学反馈机制融入到PBL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论述形成性评价与教学反馈在PBL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我校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享我们对PBL教学模式的思考,为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石华建 《生物学通报》2008,43(12):40-42
从遗传学实验研究角度,介绍鼠类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方面的作用。鼠类是常见的实验动物,占实验用动物的90%以上。用途非常广泛,在遗传学实验、医学、生物疫苗和药品、外科手术实习演练、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评价、生命科学的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遗传》2011,(11):1290
中国遗传学会教育教学委员会、黑龙江省遗传学会定于2012年2月15~16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基因组与生  相似文献   

16.
青海土族、撒拉族皮纹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皮纹表现具有遗传特征、民族差异和 种族差异,是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壮 族和藏族的皮纹调查已有研究外[1-5,7],其它民 族的皮纹调查资料尚未见报道。为积累我国各 民族正常群体的皮纹学数值,供人类遗传学及 皮纹学与临床医学相关性研究的参考,本文对 主要聚居于青海省的土族、撒拉族儿童的手部 皮纹进行了观察,并与国内其它民族相比较,现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Ameri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1949年创刊 (美国),双月刊,ISSN0002—9297。芝加哥大学出版刊载有关人类遗传学以及遗传原理在医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2.《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遗传学年评),1967年创刊(美国),年刊,ISSN0066—4197。此刊评论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相似文献   

18.
关国 《遗传》1989,11(6):31-31
随首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遗传性疾病的认识亦逐步深人,迄今已发现数千种遗传性疾病,这使得医学 遗传学成为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遗传学中最为活跃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领域。“医学遗传学丛 书”共21个分册,由国内遗传学界专家精英撰写,内容涉及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方法,以 及治疗与预防措施。各分册均以各分支学科编写,便于各分支学科的学者阅读。  相似文献   

19.
米景九  朱涓 《遗传》1991,13(3):41-43
遗传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生物科学,它是农业、医学和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有人把它称为生物科学的核心科学(Core Science),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的分支学科已遍及生物科学各领域,如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等,也包括诸如免疫遗传学、体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遗传工程等新兴学科。如果以具体的研究对象分类,还有玉米遗传学、果蝇遗传学、大肠杆菌遗传学等等,则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可达百种之多。仅此一端已足以看出遗传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研究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致病基因克隆的各种策略与技术,以及人类基因组研究在致病基因克隆中的作用。定位候选克隆基因策略强调充分利用已知的细胞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知识,特别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综合功能克隆、定位克隆与传统候选基因研究的策略,分离鉴定致病基因。今天的定位克隆已几乎不再需要染色体步移,甚至有可能避开cDNA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