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5 ̄1996年,作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 himalayana 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 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 相似文献
2.
995~1996年,作者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曾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1号雄性标本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西藏岩蜥(Laudakiapapenfusi)。其种名取自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脊椎动物学博物馆TheodoreJ.Papenfus先生的姓氏。Papenfuss先生在本世纪80年代与我所合作进行我国西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的研究,曾数次到西藏野外工作。西藏岩蜥与南亚岩蜥(Laudakia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鼻鳞椭圆形,鼻孔开口于其中央;后者鼻鳞梨形,鼻孔开口于其膨大部。(2)前者上鼻鳞1枚;后者上鼻鳞2枚。(3)前者上睫脊较不发达,脊缘钝且不上翘;后者上睫脊发达,脊缘锐利且向上翘。(4)前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多数较小浅色点斑,点斑处为普通小鳞片,体背及体侧分散的若干较大锥鳞都不位于浅色点斑处;后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若干橘黄色圆斑,圆斑所在或为1枚大的锥鳞,或为数枚较大刺鳞,或为中央1枚大的锥鳞围以一圈小鳞,圆斑之外无刺鳞或锥鳞。 相似文献
3.
沙蜥属一有效种贵德沙蜥及红原沙蜥的分类研究(蜥蜴亚目:鬣蜥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形态,染色体特征聚类分析表明过去归入青海沙蜥的天祝,贵德居群被聚为一支,而青海沙蜥的其它居群和红原沙蜥 聚为另一支,证明贵,在祝居群与青海沙蜥有显著区别,应当恢复贵德沙蜥Phrynocephalus putjatia为有效种。贵德沙蜥与青海沙蜥的主要鉴别特重是前者的尾长大于吻肛长,后者的尾短,小于吻肛长,前者背鳞100枚以上,后者背鳞不到100枚。红原沙蜥Phrynocephalus hongyuanensis与青海沙蜥的染色体和形态特征相似,应归隶青海沙蜥。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西龙州市龙岗自然保护区历年所采林蛇属标本2雄3雌,与黑头林蛇相近,作者曾将其鉴定为后者。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林蛇属已知各种均不相同,应是一新种。本文对该新种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自山西北部山区的蝇科棘蝇属PhaoniaR.D.—新种。命名为宁武棘蝇Phaonianingwu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病防治所。新种属于光泽棘蝇群Phaonianymphaearumgroup,同欧洲种PhaoniawahlbergiRingdahl,1930近缘,与后者区别是新种额宽约为后方两单眼外缘间距的4/5,间额约为一侧额宽的2倍,触角第3节宽而短,长约为宽的15倍,下眶鬃达到单眼三角处,平衡棒黑褐色,后股具1列完整的后腹鬃。正模,山西省宁武县吴家沟,19870608,王明福采。 相似文献
6.
张丽坤 《Entomologia Sinica》2000,(4)
依阿华蚜属仅在美国报道过 ,原为单种属。本文记述依阿华蚜属 1新种 ,张依阿华蚜Iowanazhangi ,增加了该属在中国分布的记录。文中给出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 ,现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新种张依阿华蚜Iowanazhangi与I .frisoni的区别为 :1)尾片三角形 (后者 :宽圆形 ) ;2 )腹管表面光滑 (后者 :有瓦纹 ) ;3)触角 6节 (后者 :5节 ) ,末节鞭部为基部的 2 .0 2倍 (后者 :1.4 3倍 ) ;4 )触角末节的原生感觉圈有副感觉圈相伴 (后者 :无 ) ;5)喙末节为后跗节II的 1.0 5倍 (后者 :1.71倍 )。该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张广学院士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7.
毛角蝽科(Schizopteridae)为半翅目异翅亚目中的一个小科。体小,一般体长1—2mm。生活于潮湿的土壤中、苔藓上、枯枝落叶上或碎砾下。捕食性。分布于世界各地,已记录30余属,约100多种,但其中多数种类分布在非洲地区,有向光性。毛角蝽科的中国,首次记录为McAtce & Malloch (1925) 根据江苏南京标本记述的大眼鞘毛角蝽Hypselosoma boops。本文作者近年又于广西、浙江等地发现一些种类。现将新属与新种记述如下。本文所用量度单位均为mm。模式标本均存放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新疆产秽蝇属五新种 ,即亚黄鬃秽蝇Coenosiasubflavisetasp .nov.,模式产地 :新疆乌恰县拜古尔特 ;亚细秽蝇Coenosiasubgracilissp.nov.,模式产地 :新疆沙湾宁家河 ;金秽蝇Coenosiaaureasp.nov .,模式产地 :亲疆巴楚 ;点秽蝇Coenosiaparvasp .nov .,模式产地 :新疆东昆化阿其克湖岸 ;和赵氏秽蝇Coenosiazhaoisp .nov.,模式产地 :新疆天山温泉。点秽蝇的正模标本存于作者单位 ,其余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山西省的蝇科棘蝇属PhaoniaR.D.—新种。命名为薛氏棘蝇Phaoniaxuei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病防治所。新种与范氏棘蝇PhaoniafaniMaetWang,1992近缘,与后者区别是新种体较小,复眼裸,颊高约为眼高的1/4,触角第3节长为宽的25倍,背中鬃2+3,肩胛黑色,中股具1完整的前腹鬃列,各足跗节全黄等即可区别。正模,山西省天镇县大营盘,19870522,王明福采;副模♀,同正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省梵净山的蝇科秽属二新种 ,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大学昆虫研究所。短跗秽蝇Coenosiabrevimanasp .nov .近似CoenosialongipedaWuetXue ,1 996 ,但与后者有如下不同 :两个翅内鬃 ;跗节均明显短于胫节 ;腹部背面观呈阔卵形 ;第五腹板具密集的长毛。梵净秽蝇Coenosiafanjingensissp .nov .相似于CoenosiataibaishannaCuietWang,1 996 ,可据下列特征与后者相区别 :额三角几乎达额前缘 ;两个翅内鬃 ;前股大部黑色 ;后胫中部无明显的后背鬃 ;腹部具两对侧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刺齿属一新种──西藏刺齿Homidiatibetensissp.nov.该种有些特征与H.heugsanicaLeeetPark,1984相似,但第1,3,4腹节毛序,下唇基部毛式和上唇无乳突可与后者区分。 相似文献
12.
13.
西藏多目涡虫属二新种记述(三肠目:淡水亚目:扁平涡虫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多目涡虫属二新种:林芝多目涡虫,新种Polycelis nyingchica sp.nov.和日喀则多目涡虫,新种Polycelis xigazensis sp.nov.。前者标本采自西藏林芝地区的林芝县和波密县;后者标本采自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康马县,亚东县、拉孜县、定日县、聂拉木县等地。 相似文献
14.
本记述了采自西藏小型动物体上的恙螨四新种.隶属恙螨科(Trombiculidae Ewing,1944)的纤恙螨属(Leptotrombitium Nagyio et al,1916)。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部分副模标本存第一作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5.
16.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wo new species of Phasmatodea from the Xizang Aut. Reg. belonging to Phasmatidae and Heteronemiidae. Their comparisons with close species and figures of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记述采自新疆北部网翅蝗科雏蝗属Chorthippus 1新种,即布尔津雏蝗Chorthippus buerjinensis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西藏厚厉螨属一新种和毛绥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厚厉螨科,裂胸螨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革螨二新种,西藏厚厉螨Pachylaelapsxizangensissp.nov.和亚东毛绥螨Lasioseiusyadongensissp.nov,1985年采自西藏亚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