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花前,雄蕊花丝细胞中的淀粉等物质水解,细胞水势下降而吸胀,花丝伸长。随着"小花轴"中物质的输入,细胞进一步吸水膨大,花丝迅速伸长,花丝维管束中的导管被拉断,薄壁细胞内膜系统崩解,细胞自溶,降解物质"撤回","小花轴"被重新分配利用。开花后,花药表面大量失水,药壁开裂传粉。不育系雄蕊花药药隔小、发育不良,绒毡层发育和行为异常,其花药通常为空药室或花粉败育。用可育系花粉对不育系小花授粉,其小花能逐渐关闭。  相似文献   

2.
小麦浆片在开花过程中的结构与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银根  王忠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5):1215-1220,T004
小麦可育株系和杂种F1花期早,开花张角大,开闭花持续时间短,其浆片吸胀快,体积大,增重幅度大,浆片解剖结构有3个部分;表皮层细胞外壁厚,有角质层,无气孔(器);基本组织薄壁细胞(GPC)含丰富的原生质,在浆片吸胀和萎缩过程中,GPC体积增大至内膜系统破裂,细胞自溶后内溶物撤离;维管束分散于基本组织中,由导管,筛管薄壁细胞所组成。  相似文献   

3.
海仙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仙花开花初期,花内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高,而pH值较高,花青素含量却很低,从淡红花开始,PH值开始降低,而花青素含量急剧增加,还原糖与蛋白质含量亦降低,花萎蔫时达最低,而氨基酸含量却一直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开始时缓慢增国,花萎蔫时迅速升高。花相对透性值的变化与此类似。  相似文献   

4.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开花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进行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过程中,对叶子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其中有4条与开花有关的特异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9.45 kD(a)、35.45 kD(b)、17.98 kD(c)和11.74 kD(d).在不开放的花苞中不含有蛋白质a和d,只有这4种蛋白质全出现时,才能形成花苞并且开放.花开了以后,蛋白质c和d就消失.即使在开花的植株中,各组织中的蛋白质也是不同的.茎中完全不含有蛋白质c和d,叶子和花中的蛋白质组成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以牡丹品种‘胡红’为材料,采用改良铜皂法测定了牡丹花发育过程中花瓣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瓣粗脂肪酶作用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5℃。OP乳化剂提高酶活性3.5倍,Mg2+对酶活性没有影响。露色期(I级)脂肪酶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最高,之后各时期酶活性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在盛开期(V级)有一小高峰。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麦穗各部位小穗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随着发育进程而上升,开花当天达到最高值,中部高于基部,基部高于顶部,与各部位小稳籽粒的最终粒重顺序一致。各部位小花在开花前及开花当日,雄蕊中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总是高于雌蕊。在籽粒生长过程中,籽粒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山生态系统中的奠基种(foundation species), 垫状植物自身种群的繁殖与扩张, 对高山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但是, 垫状植物如何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分配, 达到繁殖最优化, 至今鲜为人知。该研究在滇西北白马雪山沿海拔梯度选择具有不同坡度及坡向的5个团状福禄草(Arenaria polytrichoides)种群, 调查、比较种群内、种群间以及具有不同性系统的植株个体之间的开花面积比、开花方位, 并分析不同生态因子对其开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的升高, 团状福禄草个体变小, 其分配到开花的资源比例总体上随海拔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团状福禄草的繁殖分配受到由海拔所引起的生态因子的调控。但是, 部分低海拔种群内植物个体的繁殖分配显著低于部分高海拔种群, 说明海拔并非控制植物繁殖分配的唯一因素。此外, 植株开花总面积随植株个体增大而增加, 但开花面积比却随个体增大而变小, 说明植株分配到开花的资源增长速率可能低于植株个体的增长速率。在性别差异方面, 两性植株对开花的资源分配比例要显著高于雌性植株, 但是, 其差异程度受到海拔因素的影响。最后, 在同一种群内, 团状福禄草在冠层表面不同方位上的开花面积比存在显著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在不同种群之间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田璐妍  黄小珍 《遗传》2023,(9):754-764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现有作物难以满足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亟需高产优质且环境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利用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快速从头驯化,获得可应用于育种的新种质是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新策略。开花时间性状是决定作物种植区域和最终产量的重要因素,在作物驯化中常常受到选择。目前在从头驯化中,通常直接利用控制作物开花的主效基因来改造开花性状,基因数量非常有限且功能较为单一。植物成花转变受到环境和内源性信号的复杂调控,本文提出利用调控开花基因表达的重要蛋白质的可逆行为变化——蛋白质相分离定向改造蛋白功能,从而精准控制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为从头驯化中开花性状的分子设计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地区生长的成年杉木为实验材料,通过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体视镜、扫描电镜以及半薄切片等方法,对杉木小孢子叶球发育、小孢子囊发育及其散粉规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发现,10月中旬,杉木小孢子叶球形成并着生于新枝顶端。翌年3月中下旬,小孢子叶球成熟,进入散粉期,散粉首先从小孢子叶球基部开始依次向上部扩散。小孢子叶在孢子叶球主轴上螺旋排列,单个小孢子叶通常由3个小孢子囊组成,构成三角形。小孢子囊壁由1层表皮细胞、1~2层中间层细胞和1层绒毡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首先形成,并向内分化出2~3层细胞,分别分化形成中层和绒毡层,最后中层和绒毡层消失。杉木的小孢子囊通过开裂口控制其开裂,20℃室温下整个小孢子叶球散粉时间持续约18 h,单个小孢子叶的散粉时间为8~10 h。以上结果显示,杉木小孢子叶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体积增大、鳞片开张及散粉等阶段,这些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利于提高散粉效率,这说明杉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风媒传粉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银杏小孢子中的微核形成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染色的压片,对银杏小孢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有的细胞在中期I、中期Ⅱ时出现染色体排列异常和后期染色体桥等畸变。所形成的四分体中,具有一定数量的微核;个别植株的四分体中可有高达6.5%的微核;具微核的小孢子很可能败育。结合古植物方面的研究结果,银杏小孢子形成过程的这些异常规象为认识银杏的演化趋  相似文献   

11.
12.
真水狼蛛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和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宇  胡萃  赵敬钊  陈建 《动物学报》2001,47(2):190-195,T00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液体石蜡透明卵壳的方法,系统地观察了真水狼蛛的胚胎早期,体节期,胚胎速转期和幼虫期4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并测定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卵的内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在28度时,真水狼蛛的卵从产卵到孵化共需144小时,其中胚胎早期42小时,体节期33小时,胚胎逆转期27小时,在胚胎逆转期后进入前幼虫期,前幼虫期42小时,真水狼蛛的胚胎逆转现象很明显,表明真水狼蛛的进化程度较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的含水量,含脂量和卵重在胎发育24hr后开始下降,卵的蛋白质含量在48小时后也开始下降,含糖量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Rabbit retinas were fixed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immediately after removing the eye and after incubations in a control medium and in three different deprivation media that were identical with the control except for the omission of glucose, oxygen, or both.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appearance of the different retina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four regions: rod inner segments, rod synapses, bipolar cell bodies, and ganglion cell myelinated axons. Retinas fixed after 1 hour of incubation in the control medium appeared virtually identical with those fixed immediately after ocular removal. Retinas deprived of oxygen and glucose for only 3 minutes showed generalized swelling of mitochondria and alteration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ynapses with loss of synaptic vesicles. Extending the combined deprivation caused further mitochondrial swelling and synaptic changes and also led to progressive swelling of the Golgi membranes and the granular endoplasmic reticulum. All these changes were almost completely reversible for up to 20 minutes but were irreversible by 30 minutes, at which time multiple discontinuities had appeared in cell and organelle membranes. Anoxia alone produced alterations similar to those found after somewhat shorter periods of the combined deprivation, whereas glucose withdrawal produced only minor changes. These electron microscopic results correlate quite well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实验对慢性减压缺氧(5000m)过程中肺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作了动态观察,并结合分析了其与内皮超微结构和肺动脉压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3─21d,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递增(P<0.05─0.001),而缺氧40d组基本与缺氧21d组持平,未再进一步升高。缺氧1d组,各ACh浓度(10-10、10-9、10-7、10-6、10-5mol/L)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受抑(P<0.05─0.001)。缺氧7d组,舒张反应的受抑程度与缺氧1d组基本相同;但ACh10-5mol/L引发的反应则较缺氧1d时更弱。缺氧21d和40d组,ACh10-6和10-5mol/L引起的舒张反应,尽管仍显著低于对照,但却基本上高于缺氧1d和7d组。其余各浓度ACh引发的反应则已趋于恢复至对照水平。电镜观察,缺氧1─14d肺动脉内皮呈逐渐加重的水肿变性;缺氧21─40d内皮水肿消失,代之出现渐趋活跃的内皮增生。结果提示,随缺氧时间延长,因内皮从损伤逐渐加重到出现代偿适应,可能存在相应的内皮舒张因子由释放减少到有所恢复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整体肺动脉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麦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地区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产于湖北的105份大麦品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共得到8种酶谱类型。8种酶谱聚为4类,其中具酶谱类型I、Ⅱ、Ⅲ和Ⅷ的品种约占供试材料的94%,构成湖北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主要类型。对这些品种来源地的分析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酶谱的品种分布在一些相对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较相似。对湖北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与地区分布和气温关系的关系,以及酯酶在大麦引种育种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耐盐的大麦和不耐盐的小麦幼苗在 NaCl 胁迫下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膜系统伤害、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盐胁迫初期,叶肉细胞能维持较高的 SOD 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较弱,膜系统基本完整;随着胁迫强度加大,SOD 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和紫外吸收物质大量外渗,细胞器破坏,甚至整个叶肉细胞结构崩溃。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细胞内膜系统的紊乱和伤害,而膜系统的伤害可能是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