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扁桃幼果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扁桃幼果发育过程中脱落与否的果实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幼果发育初期,脱落幼果中IAA和GA3含量均明显低于未脱落的,而ABA含量则明显高于未脱落的果实。  相似文献   

2.
荒漠植物蒙古扁桃水分生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是荒漠区和荒漠草原的水土保持植物和景观植物,是蒙古高原古老残遗植物,对其深入研究对于了解蒙古高原植被演替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有着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PV技术和自然脱水法探讨了蒙古扁桃的水分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蒙古扁桃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为69%,饱和含水量为117%,临界饱和亏为48%,水势为-0.85 MPa。经 5% PEG-Hoagland (-0.46 MPa)干旱胁迫处理3 d后,其相对含水量、临界含水量和水势分别下降到48%、39%和 -1.97 MPa,而饱和含水量和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分别增加到187%和11.94。对失水率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状态下,蒙古扁桃幼苗经102 h自然脱水后失水达到平衡,而经过干旱胁迫处理3 d后,其失水率曲线斜率变小,失水过程明显减缓,失水最终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到152 h,其保水能力显著提高。将旱生植物蒙古扁桃的失水率曲线与中旱生植物长柄扁桃(P. pedunculata)的失水率曲线相比较发现,蒙古扁桃的耐脱水能力明显强于中旱生植物长柄扁桃。PV曲线(Pressure-volume curve)分析结果表明: 蒙古扁桃饱和含水量渗透势(Ψπ100)和零膨压渗透势 (Ψπ0)很低,分别为-2.49 MPa和-3.11 MPa,而Ψπ100Ψπ0差值较大(0.62 MPa),表明其维持膨压的能力很强。其细胞壁弹性模量值低(4.18 MPa)进一步表明,蒙古扁桃具有很强的膨压调节能力。蒙古扁桃幼苗失去膨压时的渗透含水量(ROWCtlp)为80%,这是其细胞壁特性所决定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基础。蒙古扁桃质外体含水量(AWC, %)较高(79%),因而具有较高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7.76),这是其耐脱水性的生理基础。总之,蒙古扁桃叶水势、渗透势低有利于其根部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而较高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及较低的细胞壁弹性模量是其耐脱水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测定云南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不同生理年龄种薯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种薯生理年龄的增加,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生理年龄30d以后的种薯中,IAA、GA_3,玉米素(ZR)和双氢玉米素(DHZR)下降显著,ABA下降相对缓慢;生理年龄30d的种薯,主茎长出的叶片数多,单株薯重高。  相似文献   

4.
叶脱落的生理及其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的脱落是指叶片从母体上自动脱离的过程。这现象是双子叶木本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有些草本植物如洋紫苏、秋海棠、倒挂金钟等也如此。但大多数草本植物甚至叶子死后也不脱落,只靠机械力量从母体折断或由于腐烂而消失。  相似文献   

5.
以采自河北、乌审旗、榆阳、神木、固阳5个地区的一年生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其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生化特性,来确定其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后各地区长柄扁桃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并由隶属函数法对解剖结构综合分析得出这5个地区长柄扁桃的抗旱性顺序为:榆阳〉神木〉固阳〉乌审旗〉河北。(2)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各地区长柄扁桃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抗旱性弱的值越大,变化幅度也较大;SOD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胁迫的加强呈先升高后降低或直接降低的趋势,且抗旱性越强活性值或含量越高。(3)在干旱胁迫下Chl a和Chl b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Chl b对水分胁迫的反应较Chl a敏感;Car则呈下降趋势,其中榆阳和神木地区的长柄扁桃在胁迫40 d后光合色素含量均为最高。研究发现:长柄扁桃通过调整自身的叶片结构和各项生理生化特性来减缓水分胁迫带来的伤害,并由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得出5个地区长柄扁桃的抗旱性顺序为:榆阳〉神木〉固阳〉乌审旗〉河北,为进一步的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并为长柄扁桃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胁迫激素的生理生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物趋利避害的反应中,动物以动制胜,植物则以感应求生。胁迫激素以其感应灵敏、遇激而增、量微效显、信息应变之特征,成为植物同环境间信息传递的媒介,使植物得以及时调整代谢,适应环境,逆境求生。  相似文献   

7.
激素对水生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学莎  李伟 《生态学报》2006,26(5):1542-1549
激素代谢是植物传导信号和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途径.陆地植物五大类激素在水生植物中也有分布,尽管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水生植物衰退的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但水生植物激素的研究和应用却远滞后于陆生植物.在总结了近年来激素类物质在水生植物中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激素的种类、激素的生理生态作用、激素生物合成的途径及作用的部位和机制、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类物质在实验和实践上的应用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了水生植物激素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从利用激素类物质诱导水生植物抗性的表达,提高抗逆性,恢复水生植被,以及研究和开发适于水生植物生产和管理的生长调节剂等方面,就水生植物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0.5、1、2、4、8、16mg/L)的氨氮(NH4+-N)对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生化影响,测定了黑藻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酰氨合成酶(GS)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氨氮(0.5、1、2mg/L)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稍有促进作用,但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R)明显下降,当浓度达到16mg/L时,黑藻在20多天内全部死亡。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黑藻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24、32、40天取样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氨氮处理组(0.5、1、2mg/L)的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又上升,而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一直在上升,高浓度氨氮处理组(8、16mg/L)的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POD、SOD和GS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高浓度氨氮条件下增加显著,并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格局,在第16天或第24天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提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氨氮氨氮条件下增加显著,并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格局,在第16天或第24天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提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氨氮浓度的升高将影响其生理功能,过高浓度的氨氮对轮叶黑藻是一种逆境胁迫,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轮叶黑藻对氨氮浓度变化虽有一定耐性,但耐性会随时间延长而变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钾离子对长柄扁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800~1200mg·L-1钾离子有利于长柄扁桃不定芽的形成和生长,不定芽的诱导率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和84%,不定芽的平均高度提高了64%;高浓度钾离子(〉1600mg·L。)可导致长柄扁桃不定芽严重褐化。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钾离子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和不定芽的组织细胞活力;高剂量的钾离子(〉1600mg·L-1)显著增加了不定芽中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罗布麻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网室盆栽实验, 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100–400 mmol·L–1)胁迫对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及生理特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 mmol·L–1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罗布麻植株的鲜重, 但对其干重影响不大; 随着盐浓度继续增加, 罗布麻鲜重和干重显著下降。在盐胁迫下, 罗布麻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漏率、根部和地上部Na+的含量明显增加, K+的含量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部Ca2+的含量, 而对根部Ca2+的含量没有影响。植株K+/Na+和Ca2+/Na+比值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显著促进了罗布麻根部对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及对K+的选择性运输。当NaCl浓度小于或等于200 mmol·L–1时, 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 罗布麻叶片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增加,而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1时, 这2种有机溶质含量显著下降。总体上, 罗布麻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合成有机溶质及维持较高的K+、Ca2+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来适应一定浓度(≤200 mmol·L–1NaCl)的盐胁迫。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种植对黄瓜植株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材料(岩棉、粗砂、刨花)为基质栽培黄瓜,于不同的生长时期对黄瓜叶片、根系及果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棉栽培黄瓜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果实Vc、淀粉含量最高;生长中期和后期叶片抗逆性强,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保持较高;产量比其它两种基质栽培的高4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扁桃幼果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扁桃品种‘纸皮’为研究对象,观察测定了扁桃幼果生长发育动态,并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扁桃幼果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扁桃幼果鲜重、体积及果径增长均呈单“S”曲线。大体可分为3个生长时期,增长速率为:第Ⅱ期>第I期>第Ⅲ期。扁桃果实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而成,边缘胎座,横生胚珠。果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构成: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由表皮毛和表皮细胞组成;中果皮主要是由薄壁细胞和分布其中的维管束组成;内果皮也有丰富的维管束组织分布,其木质化顺序由外向内。中果皮细胞分裂终止早于内果皮。  相似文献   

13.
NAA和GA3处理未经授粉的瓠瓜子房不能显著促进其细胞分裂和膨大而产生单性结实果,而CP-PU处理未经授粉的瓠瓜子房则使其细胞数目和中果皮单个细胞横切面积以及单果重都显著高于未授粉和人工授粉果.经CPPU诱导座果而产生的单性结实果中IAA、ABA和t-zeatin的浓度均不同程度地低于人工授粉和不授粉果实.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珲春自然群落的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为试验材料,探究野生玫瑰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种子的发育及休眠性的形成和变化。选取青果期(1~35 d)、转色期(35~60 d)、红果期(60~75 d)的果实及种子,结合形态学、组织细胞学观察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果实各发育时期的种子形态、种胚及内果皮的发育进行研究,并分析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果实发育、种子休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和种子在青果期(1~35 d)时发育速度最快,种胚在花后24 d发育完全,种子不存在形态休眠。花后24 d内果皮开始沉积木质素并逐渐木质化,种子开始产生机械休眠。种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的发育、转色及内果皮的木质化密切相关,种子内源GA3和ABA含量在青果期(1~35 d)达到峰值,内源IAA含量在果实转色期(35~60 d)达到最大值,高浓度的ABA含量是种子尚未脱离果实时便已进入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瓜果实衰老期间,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在衰老后期果实呼吸速率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6.
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苗龄18~20个月的蝴蝶兰(Phalaenopsis)成熟苗为试材,通过夜温17℃/日温27℃处理诱导其成花,并研究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显示:低温诱导蝴蝶兰成花的临界期为第15d,芽重、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均在第15d出现明显的消长规律;较低含量GA3、ABA,高含量ZR、Spd,高比值ZR/GA3、ZR/ABA和Spd/Put状态有利于成花;相对高含量的内源ZR是成花的关键因素;内源多胺与激素含量动态具有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从植株群体和单穗调查分析‘草莓荔’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草莓荔’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主要是雌→雄,即前期开雌花,后期开雄花;但也有少量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即先开雄花,中期开雌花后再开雄花。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长,更有利于传粉受精。落果从花后15d开始出现,并在花后18~25d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落果最多,开花后51~58d为第二次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18.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幼穗发育中的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育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该研究以BNS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为研究材料(以鲜重计),在雌雄蕊分化期(Ⅰ)到三核期(Ⅵ)之间分期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显示:(1)在发育过程中,不育株IAA含量(33~95ng/g)显著低于可育株(57~112ng/g);不育株ABA、GA含量分别为48~129ng/g、3~14ng/g,可育株分别为77~132ng/g、4~11ng/g,大部分时期不育株显著低于可育株。(2)在雌雄蕊分化期,幼穗不育株IAA和GA含量分别为33.85ng/g和7.13ng/g,可育株分别为50.55ng/g和11.84ng/g,不育株IAA和GA含量均显著低于可育株。(3)在幼穗发育期内,不育株IAA/ABA、IAA/GA和ABA/GA分别为0.4~1.1、4.3~15和7~20,可育株为0.5~0.9、4.3~11.5和7.3~13,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中激素比例浮动较大,表现比例失调。研究表明,BNS幼穗发育中激素的比例失调是雄性不育的形成原因之一,而雌雄蕊分化期的IAA、GA的含量下降可能促进BNS雄性不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光皮树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年生光皮树嫁接苗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龄开花光皮树与不开花光皮树叶内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芽分化时期开花光皮树和未开花光皮树叶内4种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有花芽分化的光皮树保持相对较低和稳定IAA、GA3含量,ABA含量高且变化幅度较大,ZR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花的形成含量逐渐升高;而在相同的生长季内,无花光皮树IAA、GA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BA含量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而ZR含量呈现出先逐渐升高然后降低,再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光皮树的成花过程。  相似文献   

20.
聂磊  刘鸿先 《生态科学》2001,20(3):44-50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优康唑和CPPU对沙田柚生理落果期间幼果和新梢叶片内源IAA、GA1 3和ABA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康唑处理降低新梢叶片内源IAA和GA1 3水平,提高细胞分裂素含量.优康唑对叶片ABA含量和(IAA GA1 3 CTKs)/ABA比值影响不明显;优康唑处理下幼果IAA、GA1 3和A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GA1 3下降幅度最大.果实中CTKs含量和CTKs/ABA比例上升,结合优康唑和CPPU促进沙田柚座果的效应,提示细胞分裂素对座果有重要作用,而CTKs/ABA比例升高有助于缓解生理落果;CPPU处理降低果实ABA含量,提高果实CTKs水平和CTKs/ABA比值.这可能是CPPU促进座果和果实膨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