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乳母对自身营养状况的认知,比较自我营养认知对膳食的影响,并探索影响营养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我国北京、广州、苏州等3个城市的乳母,共计580人。通过问卷询问乳母“是否认为自己现在存在营养不良”,并调查其自认为缺乏的营养素以及调补的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乳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结果:20.3%的乳母自认存在营养不良,其中33.1%的乳母认为钙缺乏,食补是乳母选择调补的首要方法。“自认为营养不良”者,有较多人钙、锌摄入情况良好,但同时也摄入更多的能量,且体重滞留数显著较高。学历较高的乳母认为“自身存在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P=0.013)。结论:我国乳母对自我营养状况的认知与实际营养摄入情况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不同奶量乳母营养状况的分析及对新生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城阳人民医院妇产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随机筛选的240名乳母进行观察,根据奶量情况将140名奶量充足的乳母分为奶量充足组,100名奶量不足的乳母分为奶量不足组。通过3d膳食记录法对所有乳母进行膳食调查,比较两组乳母的各类营养摄入情况、血液生化指标;观察新生儿神经发育[生理发育量表(PDI评分)、智能量表(MDI评分)]、体格发育(体重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身高增长速率)、免疫系统情况。结果:奶量充足组乳母各类营养摄入量、甘油三脂、血清葡萄糖水平均高于奶量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量充足组新生儿的MDI评分、PDI评分、体重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身高增长速率均高于奶量不足组,且胃肠道及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奶量充足的乳母的维生素A、脂肪、热能等各类营养摄入量大,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能够促进新生儿体格及神经功能发育,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从营养学观点谈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营养学的研究成就,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保证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数量,以及各种食物中所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多少,并由此计划出合理的膳食构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膳食的构成往往受农业生产水平、经济条件和饮食习惯的限制。根据人体营养需要计划食物的生产和供应,普及营养学知识,合理调配膳食,就可以从营养上解决好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喂养方式、喂养过程、营养成分、护理重点等多方面综述新生儿短肠综合征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指标,提出对患儿进行持续性的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做法:(1)在现实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保证用母乳喂养患儿,无法提供母乳的情况下合理配比奶粉,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一些纤维和脂类的补充剂,保障患儿健康发育;(2)在给予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全程无菌化处理,调节适宜的温度,合理选择药物;(3)应用大规模对照试验方式,通过大数据对比总结出持续肠内营养对短肠综合征患儿的影响,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及乳母营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有较强的抗感染功能,所含营养素易于吸收,并有多种活性酶和激素,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泌乳为神经反射活动,受神经-体液调节。婴儿强烈吸吮可引起泌乳反射,分泌催乳素。忧虑、紧张可抑制这种反射。孕妇和乳母的营养状况,影响泌乳量及其质量。营养不良对母乳中脂肪含量影响最大。营养不良的乳母补充B族维生素、叶酸、锌等,使母乳中此营养素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人乳有较强的抗感染功能,所含营养素易于吸收,并有多种活性酶和激素,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泌乳为神经反射活动,受神经一体液调节。婴儿强烈吸吮可引起泌乳反射,分泌催乳素。忧虑、紧张可抑制这种反射。孕妇和乳母的营养状况,影响泌乳量及其质量。营养不良对母乳中脂肪含量影响最大。营养不良的乳母补充B族维生素、叶酸、锌等,使母乳中此营养素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扫帚菜、蕨菜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扫帚菜、蕨菜两种山野菜的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山野菜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较为齐全,为开发食用山野菜等绿色食品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食物营养成分数据表达结构,为开发面向健康管理的膳食营养计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以及当前常见的食物营养成分计算流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对营养计算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组织,详细定义了食物营养成分的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对5类数据对象进行了计算机可读的描述,具体包括成品菜、基本食材、食材分类、烹饪方式、营养元素,并且建立了数据之间的关系。结论:该数据表达结构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可读性、计算机算法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型,有助于数据的共享、传播与利用,支持食物营养成分计算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9.
膳食模式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健康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营养与健康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对国内外老年人常见膳食模式、不同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老年人群的健康膳食模式建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有关肥胖症的相关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对肥胖症状(单纯性肥胖)产生机制以及肥胖运动治疗的影响因素等研究上。本文综述超重与肥胖的营养干预及运动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可供参考的、可操作性的营养膳食搭配以及运动减肥负荷量的参考处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小米的营养品质受品种、环境及贮藏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面深入了解小米的营养成分及其贮藏加工稳定性,对于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综述了小米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贮藏、加工、烹调等对小米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通过控制贮藏和加工条件,可以有效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果蔬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是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富含多种具有显著营养健康功效的功能成分,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有研究证实,果蔬功能成分的多种营养健康功能是通过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从果蔬功能成分对肠道菌群的结构、数量和后续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对果蔬功能成分体内代谢和营养健康作用的影响两大方面,阐述果蔬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果蔬功能成分-肠道菌群-人体健康的关系,为揭示果蔬营养健康机制,进一步为合理膳食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艳  CFP 《生命世界》2007,(1):62-63
俗话说“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母乳喂养无论对婴儿还是对母亲、家庭以及社会都具有其他喂养方式无可比拟的益处。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用母乳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百合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选育赏药食兼用的新品种百合,本文比较研究测定了12个百合种/品种鳞茎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百合营养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2个百合种/品种鳞茎以多酚和生物碱两个活性物质指标含量变异系数大,膳食纤维、氨基酸等指标含量差异相对较小。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前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0. 229%,影响百合综合营养品质评价的次序依次为:功能因子、营养因子和碳水化合物因子。经综合评价,岷江百合、宜昌百合和‘塞拉达’营养品质评分最高,传统食用百合龙牙百合和兰州百合(平陆)营养品质也较好。该研究基于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氨基酸组成3个方面对12个百合种/品种鳞茎进行了系统评价,为筛选新型赏药食兼用百合、充实和完善百合营养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果实含有丰富的糖、白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在抗氧化、降血脂、美容养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火龙果果实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以及在保鲜贮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火龙果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野生败酱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败酱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败酱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具有多种重要的无机元素和维生素;有丰富的糖、有机酸及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全面又无污染、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和分析转GmDREB3基因小麦和亲本小麦的营养成分。方法:对转GmDREB3基因抗旱小麦与其亲本小麦的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转基因小麦的个别营养成分如总膳食纤维、泛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高于亲本小麦,其余营养成分含量与亲本小麦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大多数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在OECD推荐的参考范围内。结论:转GmDREB3基因小麦和亲本小麦在营养成分上具有实质等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母亲哺乳期间母乳菌群的主要差异。方法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纳入42名志愿者产妇,收集其产后第6天的母乳样本。提取母乳样本DNA,并对包含rs601338和rs1047781单核酸位点多态性(SNP)的片段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加以测序,以检测受试母亲岩藻糖基转移酶2基因(FUT2)的类型。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不同母乳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且对不同母乳样本中的微生物丰度及类型展开探讨。结果母亲分泌型分布情况分析:42名志愿者中,36名母亲是分泌型,6名母亲是非分泌型。母乳菌群多样性分析:分泌型与非分泌型组母亲母乳菌群比较,发现反映组内差异的Alpha多样性指数(包括Ace、Chao1以及Shannon等)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主坐标分析,发现分泌型组和非分泌型组的距离相对较远,母乳菌群组内菌群结构类似,组间差异性较显著,说明母乳中的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可明显改变母乳中菌群结构。乳汁菌群物种构成分析:从门水平分析,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为主要优势菌;从属水平分析,2组母乳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属丰度差异较显著。相关性分析:分泌型母乳的菌群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更强,说明分泌型母乳对菌群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结论母乳菌群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体FUT2基因类型,即母亲分泌型和非分泌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母乳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液体,为婴儿提供一系列营养及多样化的非营养活性成分,如抗体、细菌和免疫调节蛋白。过去十年的研究已证实母乳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在建立婴儿健康的肠道菌群结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肠道菌群以若干种双歧杆菌为主,起决定性作用,被称为母乳源型微生物(MOM)。MOM不但可以降低婴儿的感染风险,而且还能减少成年期某些慢性疾病患病风险。MOM的形成依赖于母乳中复杂的可以帮助婴儿消化的糖结构。本文主要阐述母乳中的多糖、糖基化蛋白以及母体表型对于肠道菌群形成的影响,从而来了解早期饮食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形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