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地舆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产地舆情发生发展、关键要素、敏感分级,建立健全舆情应对监测体系和报告机制,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减少网络舆情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国民心态是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正能量。本文在研究北京市“草莓农残超标致癌”舆情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的国民心态问题,提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民心态需求归趋及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2012—2014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网络舆情监测数据,抽取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事件舆情并标注关键词;在对关键词进行适当归并组合的基础上,计算得出近年来相关问题事件网络舆情涉及的高频关键词46个;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10大热点问题;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间的关联图谱、计算其中心性,确定“谣言”作为关键词与其他词联系最紧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转基因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其安全性也由此备受关注。转基因舆情的发展态势体现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受和认知水平,因此,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是转基因技术健康、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解析国际典型转基因舆情事例、分析国际转基因舆情发展情况,指出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转基因舆情呈良性发展趋势。同时,目前我国转基因舆情呈现辐射层面广、以网络阵地为主、双方主打安全旗帜、强调技术不确定性等主要特点。为保障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通过借鉴国外舆情应对经验,对营造我国转基因舆情良性环境提出几点对策:(1)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2)加强多元化科普宣传方式;(3)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4)建立转基因舆情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转基因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其安全性也由此备受关注。转基因舆情的发展态势体现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受和认知水平,因此,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是转基因技术健康、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解析国际典型转基因舆情事例、分析国际转基因舆情发展情况,指出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转基因舆情呈良性发展趋势。同时,目前我国转基因舆情呈现辐射层面广、以网络阵地为主、双方主打安全旗帜、强调技术不确定性等主要特点。为保障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通过借鉴国外舆情应对经验,对营造我国转基因舆情良性环境提出几点对策:(1)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2)加强多元化科普宣传方式;(3)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4)建立转基因舆情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6.
了解和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满意程度和诉求,能够更好地实现“双向”交流、制定有效的风险交流策略。在梳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段的450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满意度和主体诉求,并提出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是“从农田到餐桌”全程保障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国内外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基本类型的发展格局,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概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基本模式、发展现状及思考.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支撑。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包括现代信息、现代生物和"清洁农业"等新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并对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官方认证主要模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例,从强化认证管理有效性出发,全面分析了当前认证管理制度、审查监管行为、组织运行体系等方面的内源性风险隐患,并就如何建立完善、规范的认证管理机制,防范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FAO及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健全的农产品数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为其农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内针对粮食、肉类、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建立了一系列预警模型并展开了农产品数量安全预警工作。本文从政府实践、品种、地区、手段等不同角度,对国内外农产品数量安全预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农产品数量安全预警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信用缺失。本文在探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欧盟对农产品的安全保证和质量提升非常重视。对于前者,欧盟于2002年实施的《通用食品法》确定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理念之对于后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着手转型的共同农业政策也将重点从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转移到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以此作为发展欧盟农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鉴于此,在我国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际,总结分析欧盟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方面的经验将从主体责任、灵活监管、市场准入、协调发展等方面,就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北—蒙东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农业管理水平和灾变应对能力相对滞后,多种重要入侵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在东北省区间和与其接壤的国家间重叠或交替发生,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上述问题势必日益突出,如何保证东北省区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蒙东地区全链式有害生物预警、智能化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拟整合东北—蒙东地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优势力量,重点联合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植物保护机构、科研人员及技术推广人员共建东北—蒙东地区国际植保联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其问题隐患,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来源及突出短板,研究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以持续的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介绍了重庆市农产品产地环境及投入品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的框架图。  相似文献   

17.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物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密切。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储运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落后、保鲜技术落后等现状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农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力、政府重视和投入不足等,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建议通过采取改善农产品物流设施和工具、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加大物流环节的农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等措施,来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已经纳入一类立法计划,修订草案也向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针对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和具体规定,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点需要论证探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的视角,重点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主要目的,探讨分析修订草案的主要变化及争议,提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调查研究,提出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将电子商务与质量溯源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产、销、管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确保“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思路。针对涉农企业、消费者及政府监管部门三者与网站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表明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溯源电子商务服务网站可以有效地追根溯源,提升企业自律能力,增强政府监管部门执行力,促进三方交流与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加权聚类方法的农产品安全监测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综合加权聚类法进行了农产品安全监测点的规划,从大量的监测对象中挖掘出一定数目的重点监测样点,使较少的监测样点能覆盖尽量多的产品类别、产量及区域.结果表明:应用综合加权聚类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安全监测点设置,从10172个农产品安全企业样本中聚类选取2.46%的企业进行检测,检测到的产量覆盖率达到44.29%,检测到的产品类别覆盖率达到32.71%,检测到的地区覆盖率达到75%.与常规监测管理方法相比,用综合加权聚类方法检测到的产量、地区和产品类别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0.85%、5.56%和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