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浙江省网络食品消费者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消费者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食品购买卷入程度和食品安全知识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能力,信任程度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能力;结论:对监管的建议是加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强化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引导媒体正确报道,对网络消费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以此提升消费者的信任程度,提升消费者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草莓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事件为案例,采用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事件中消费者的风险认知和消费意愿。研究表明:消费者对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报道的认知程度高,消费意愿显著降低;消费者对后续农药残留超标被否定的报道认知程度低,消费意愿恢复缓慢。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消费偏好、风险信息认知程度对事件初期消费意愿的降低和事件后期消费意愿的恢复都有显著影响。针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发布、交流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与事故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本文将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且从消费者、企业以及我国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程度的增强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食品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属性评价、标签信任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北京市744个消费者调查数据,采取双边界二分式CVM研究消费者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有机大米支付金额受消费者对有机大米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属性上的评价与消费者对有机标签信任水平正向的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的均值为21.2元/kg,95%置信区间为18.64~25.18元/kg。有机大米企业可在营销宣传时强化食品安全属性和环境保护属性,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提升消费者对有机标签的信任水平,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市6个城区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数据,选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消费者“三品”认证猪肉购买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人购买过带“三品”认证标签的猪肉;认证可追溯性信任、家庭人均月收入、可追溯体系认知、放心肉工程认知、猪肉购买成员、年龄和猪肉消费比重显著影响消费者“三品”认证猪肉购买行为的显著因素。从企业、政府角度提出了提高消费者信心和购买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一些沉重的代价也随之而来,如环境的日益恶化、极端天气的频发、部分企业(个人)受利益驱使不顾大众安全。君不知,添加可致癌的"苏丹红"的红心蛋使多少消费者深受其害;君不见,劣质奶粉使千万婴幼儿大了幼儿头,从此痴痴呆呆;君不闻,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使万千婴幼儿有了结石肾,受害父母为之泣不成声;君不看,屡禁不止的"瘦肉精"猪肉又频频出现在银屏和报刊。为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们健康于《食品安全法》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信心。然而,食品安全工作关乎人们生命健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出现,这对我国畜牧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北京、南京和西安城市居民牛奶消费调查数据,采用联合选择实验(CBC)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支付意愿。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CBC分析方法中加入对属性不在场问题的考虑,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属性不在场问题导致的参数估计有偏问题,还可以显著提高实证模型的拟合度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不考虑属性不在场问题会导致联合选择实验中属性主效应估计出现有偏,并高估相应的消费者支付意愿,本研究采用的“先验概率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消费者对牛奶的可追溯性有很高的支付意愿,特别是对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认证的可追溯牛奶,支付意愿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进一步加强牛奶的追溯体系建设,并鼓励发展包括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相关认证,都可以显著地提高我国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选择偏好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京津冀城市居民乳制品消费状况,在主要城市调研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城市居民乳制品消费现状,发现高端奶消费不足、干酪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不信任、零售终端不完善等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供给、宣传和销售等方面的不足。据此,提出了京津冀城市乳制品生产与消费的对策建议,尤其要注重乳制品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食品安全引发诚信道德的缺失,缺少诚信经营的食品业已经使消费者失去了购买欲,如何促进食品业的良好发展,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整个国家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失信行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在食品业的发展中企业能够增强自身的诚信力,让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6年北京、天津、石家庄(下文简称“京津石”)三市600户城乡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对于家庭牛奶、酸奶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家庭牛奶的消费量,但对酸奶的影响不明显。牛奶和酸奶均属于正常品,价格的提升会导致其消费量下降,酸奶相较于牛奶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同时,奶制品行业信任的提升会对质量安全感知造成正向影响。消费者不同的家庭人口特征会对质量安全感知、行业信任和奶制品消费造成不同的影响。根据结论,该研究对奶制品行业各主体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通过行业整体的努力来提升消费者的奶制品质量安全感知,进而增加区域内的奶制品消费。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为例,通过消费者实地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地产农产品的购买水平不高,仅有24.8%的消费者经常购买上海市地产农产品,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便捷性购买渠道不充足,购买渠道仍集中于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三大渠道,且前二者占比较高。消费者对地产农产品的信任水平比普通农产品水平高,在选购农产品时40.05%的消费者仍将安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运用二元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信任程度在消费者区别地产农产品、偶尔购买和经常购买地产农产品三个环节中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便捷购买渠道充足性在偶尔购买和经常购买地产农产品两个环节中起到显著正向影响,户籍、学历、购买频次、原产地重视程度等变量也影响消费者地产农产品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自己的健康,这是流芳开始有机大米种植的初衷,也是支撑村民走到今天的动力。不是为了市场,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为了自己的耕种"或许是解决食品安全的另类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从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问题及成因、消费者角度检视的食品安全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综述,从消费者的选购行为、家庭食品处理行为两方面对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行为现状、定义及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归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居民对农产品安全的认知来源和认知现状,并从产业链环节和危害程度两个维度探讨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原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关注程度很高,总体评价是较为不安全;农产品生产特性、消费者购买经验、媒体曝光度、消费者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程度。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序稳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非洲猪瘟的爆发为我国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459位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非洲猪瘟风险背景下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期间,消费者猪肉购买行为显著下降;农村消费者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程度更高;认为非洲猪瘟会产生人畜交叉传染的感知风险是非洲猪瘟爆发期间影响消费者猪肉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家庭成员越多,受非洲猪瘟对购买影响的程度越大。对此,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媒体应坚持公正报道、企业要严把猪肉质量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物一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食品的安全也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故,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人们的健康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食品日益丰富,琳琅满目.然而,在我国食品工业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滥用添加剂、用工业原料和病死畜禽肉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致使人们对吃东西失去安全感.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更是频频曝光,不仅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问题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文章从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检测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落后、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检测技术和标准陈旧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测、监管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现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撑及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我国23个省市的318个县/区的9 800名消费者随机进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9 719份有效问卷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075人(31.7%)、认为对转基因食品一般了解的有3 168人(32.6%)、认为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476人(35.7%);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3 954人(40.7%)、不清楚是否安全的有3 488人(35.9%)、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有2 277人(23.5%)。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时,18.6%表示会购买、34.9%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而有46.4%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户籍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农村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宣传;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华中、华东、东北和西部等4个地区8个城市的1 065名消费者为调研对象,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风险认知及风险交流意愿等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地区差异不显著,态度和认知在某些地区存在差异性,影响主动交流意愿的因素为消费者个人收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关注度以及对“热点问题的专业性解读”、“风险防控科普知识”、“风险对健康的影响”、“风险发生的机理知识”、“风险监测与评估的相关情况”、“国家风险管理的政策法规”、“国内外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地区差异的风险交流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机磷农药大量用于果蔬中,成为广谱、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然而,由于有机磷农药长期不合理及过量使用,造成农作物、土壤和水等环境介质中出现有机磷农药或是其代谢物的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开发检测环境介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高灵敏和高准确性的方法具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