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当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主体和保护责任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但传承主体是不是就是责任主体?显然不是。中国当前的特殊情况,传承人大多生活困难,单靠他们传承的技艺很难生存。有些人为了保持他们传承的技艺不失传,已经付出了很多。强大的经济压力,使民间艺人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或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再来进行他们原来所从事的艺术训练和表演。面对如此恶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级政府和普通民众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采茶灯》是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这一文化艺术瑰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探寻其起源地的风土人情,对于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态保护重要性是表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程度的综合指标,确定生态保护空间范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在明确福建省生态本底和关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福建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生态极重要地区,能够为优化生态保护策略、划定生态红线和主体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38.94%,生态重要性空间格局基本沿福建省闽西大山带、闽中大山带与海岸带分布,其中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为3.96万km~2,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为主;生态极敏感性区面积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9.71%,水土流失是主要的生态问题,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8.93%,土地沙化极敏感区集中在海岸带附近,与海岸侵蚀极敏感区空间范围基本一致。研究建议,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作为划定生态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依据,支撑福建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已建立的 3 2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中 ,78 1 %分布在中亚热带 ,其余 2 2 9%分布在南亚热带。分析表明 :在福建省已建立的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资源 ,有 5 0目 1 87科 95 1种。占全省国土面积 2 3 3 %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全省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数的 5 7 7% ,尚有 696种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未发现或未有分布 ,主要是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性鸟类、海蛇类及海洋性鱼类。根据已建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已查明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分布情况 ,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提出今后保护区建设重点为沿海地区 ,并提出通过区域保护区网络建设 ,强化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作一项关于人权和发展的科学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文化权利,尤其是文化平等权、保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范围的界定可以看出,公约事实上把很多有悖人类人权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在它承认和保护的范围之外的。那些具有妇女歧视、种族歧视、虐待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遗产;而对于少数民族本身来说,则是自身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下谷坪土家族自治乡是神农架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世代生活在神农架的村民一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戏曲和文化传统艺术,其中有两项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谷堂戏》和《下谷皮影戏》。30年走来,他们与保护区的关系从矛盾对立到理解统一,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他们的传统文化也为缓解矛盾起到了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多数学者认为,优良的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从根本上说就是生态环境失衡造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空间存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生态场。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是一个生态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诗意生存的象征。在古代苦难而漫长的生活中人们以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前辈们所运用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  相似文献   

8.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确定了5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首批试点。其中除了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他4个均来自国外。它们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杜博士,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现在就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请问您的工作业务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10.
传统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的“根”,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诸多与“食育”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结合国外成功推行“食育”教育的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颁布、家校联合构建“食育”教育氛围、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宣扬等均有助于“食育”教育在我国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生存环境的变迁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衰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只是单纯记录已有的技艺和知识,更强调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命力,实现长久的活态保护。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不但能更好地激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极大节省保护工作中的资源消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系统中,人、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体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达到共生的平衡。其中,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标本整理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区系组成、生活型、分布区类型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结果显示,福建省有兰科植物2亚科67属164种,其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88.06%;中国特有种35种,占总种数的21.34%,表明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是较为年轻的衍生性区系.生活型以地生型为主,地生型有97种,附生型和腐生型分别有59种和9种.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11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洲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37.31%;热带成分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73.12%和73.78%,表明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与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兰科植物区系的共有种分别为94、92、93和80种,与江西、浙江、湖南、安徽和湖北兰科植物区系的共有种也在39种以上,说明福建省兰科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华南区系特点,并与华东和华中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董丙君 《四川动物》2005,24(3):279-280
桓仁滑蜥仅分布于我国辽宁省桓仁县很狭窄的区域内,种群数量极其稀少,而且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和猎捕,已经导致该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本文对桓仁滑蜥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与"传承"。但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或者说"传承")问题开  相似文献   

15.
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影响其行为选择,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文地理学及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地方认同理论,选择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4个维度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州居民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态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定量分析居民认知态度、保护行为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行为认同维度得分高于其他维度,且福州市民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外来居民;(2)受访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认同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在福州居住时间长短的关系较为密切;(3)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发现,福州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其对该遗产项目认知态度的影响,与居民人口特征相关性较弱。拓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视角及方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董丙君 《四川动物》2005,24(3):279-280,F0009
桓仁滑蜥仅分布于我国辽宁省桓仁县很狭窄的区域内,种群数量极其稀少,而且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和猎捕,已经导致该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本文对桓仁滑蜥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文化遗产里的朵朵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耀  肖玉 《生命世界》2009,(6):16-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数千年来,智慧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完美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除了已经被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朵朵绽放的农业文化遗产奇葩。  相似文献   

18.
分析福建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现状及特点,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申遗热”,这固然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但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但更为重要的是,遗产保护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20.
围绕《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的文化遗产概念,对1977年至今以来不同版本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修订过程进行研究,分4个历史时期梳理了突出的普遍价值概念、评价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条件、特殊类型遗产列入导则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标准修订的进步与局限,归纳了导致标准修订的因素,并探讨了标准修订对于不同相关者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