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紫薯粉、小麦标准粉、黄油、鸡蛋、糖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紫薯混合粉的流变学特性,紫薯曲奇饼干的抗氧化性、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等测定分析,研究确定紫薯黄油曲奇饼干的最佳紫薯粉添加量、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紫薯粉的添加量与混合粉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粉的吸水率呈负相关,与面筋的弱化度、面团的延伸性呈正相关;紫薯粉有利于面筋的弱化,适宜加工曲奇饼干;紫薯粉能降低黄油曲奇饼干贮藏期间的抗氧化值。添加50%~70%的紫薯粉可以改善黄油曲奇饼干的硬度、黏聚性、咀嚼性、感官性状,最佳配方为:紫薯粉60g(小麦标准粉40g)、鸡蛋75g、黄油70g、糖粉40g。最佳搅打工艺为:先打发鸡蛋与糖粉至奶油状,然后加入黄油搅打至粘稠的絮状,再拌入紫薯粉与小麦标准粉的混合粉;单个重10~12g的湿饼坯最佳烘烤温度为上火155~160℃、下火170℃、烘烤时间12min。  相似文献   

2.
以紫甘薯全粉为主料,以燕麦粉、小米粉、果粉和糖粉为辅料,采用U10(1010)均匀设计,研究了风味冲调紫甘薯粉不同配方的感官性状。结果显示:对感官性状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小米粉,其次是燕麦粉、糖粉、柠檬粉,鲜橙粉对感官性状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过对感官性状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风味冲调紫甘薯粉最适宜的配方为:紫甘薯粉64~68g、小米粉8~10g、燕麦粉7~9g、柠檬粉6~8g、鲜橙粉1~2g、糖粉9~10g。该配方兼顾了青少年和中老年的口味,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大枣鸡蛋发糕质量和口感的因素,确定大枣鸡蛋发糕的最佳工艺。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正交试验进行产品配方的优化,通过对大枣鸡蛋发糕的感官评分,确定最佳配比。结果:大枣鸡蛋发糕的最佳配方是枣泥45g、面粉70g、蛋液20g、酵母0.5g、红糖10g、食用油8滴。结论:此条件下制作的大枣鸡蛋发糕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香榧葛根蛋糕的配方及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香榧粉、鸡蛋、低筋面粉、葛根粉的添加量对香榧葛根蛋糕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葛根蛋糕的配方。结果:各因素对香榧葛根蛋糕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低筋面粉添加量>鸡蛋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葛根粉添加量。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参数为:香榧粉20 g、葛根粉15 g、花生油40 g、麦芽糖醇75 g、奶粉30 g、鸡蛋300 g,低筋小麦面粉85 g,在面火烘烤温度150 ℃、底火烘烤温度150 ℃时,烘烤40 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蛋糕色泽均匀,香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发一款以香榧为原料的布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纯牛奶、香榧粉、奶油、木糖醇的添加量对香榧牛奶布丁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牛奶布丁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香榧牛奶布丁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奶油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纯牛奶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调制奶油的原料为鸡蛋清50 g、木糖醇25 g、黄油28 g。香榧牛奶布丁最佳配方为纯牛奶250 g、香榧粉8 g、奶油190 g、木糖醇28 g。最佳制作工艺是面火和底火烘烤温度分别为190 ℃、190 ℃,烘烤27 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榧牛奶布丁颜色均匀,口感嫩滑,风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并具有一定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的最佳配方为:小麦面粉与紫色马铃薯全粉质量比为3∶2,其中紫色马铃薯全粉40g、小麦面粉60g、鸡蛋360g、黄油50g、白糖80g、植物油40g、盐2g、泡打粉1g、塔塔粉1g。烘烤温度:上火180℃、下火180℃、烘烤时间30min。该方法加工的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具有独特的马铃薯风味,薯香浓郁、口感润泽、无甜腻感、内部组织细腻、松软有弹性、感观品质和质构特性优良。紫色马铃薯全粉蛋糕开发了紫色马铃薯主食化的新途径,既提高了传统蛋糕的营养价值,又增加了蛋糕的花色品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良研究,100g陇育6号小麦粉加入5~10g软麦粉即可降低其蛋白质含量,加入5~7g谷朊粉能够延长其稳定时间。改良后使陇育6号的蛋白质含量为12.2%~ 13.4%,比改良前的蛋白质含量降低1%~2.2%,基本符合制作馒头的标准;稳定时间2.4min,比改良前延长1.5~ 2min,符合制作馒头的标准;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也符合制作馒头的标准;而形成时间比改良前降低了0.9min,与制作馒头的标准不符合。较高的沉降值能增加馒头的体积,不需要对沉降值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79007”菌株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云金杆菌79007菌进行了生长条件的研究,获得了该菌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最优发酵工艺。最佳培养基配方(g/100 mL):豆饼粉2.5,淀粉2.0,酵母粉2.0,玉米浆2.0,添加剂Ⅰ号0.1,葡萄糖1.0,KH2PO40.3,CaCO30.1,CaCl20.05,MgCl20.01,CuCl20.005,ZnSO40.002,CoCO30.005;15 m3发酵罐最优工艺:通气量1∶0.5~1.1,培养温度28~33℃,搅拌转速0~200 r/min。40 m3发酵罐连续4批试验表明,平均发酵效价6 053.5 IU/μL、平均晶体蛋白含量达0.5%,产品质量达到原粉优质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Q-2506为目标,研究该菌株的发酵、冻干工艺及其益生特性。方法通过对培养基中C源、N源和刺激因子的浓度改变考察对活菌数的影响,从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在确定最佳培养基后做出该菌的生长曲线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点;同时考察冻干保护剂的配方和预冷时间对菌粉活菌数的影响;此外,对植物乳杆菌进行产酸、产H_2O_2、生物膜形成能力、抑菌特性以及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结果最佳MRS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0.8%、酪蛋白胨为0.4%、牛肉粉为0.6%、吐温为0.06%;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在5h时达到稳定期,此时发酵液活菌数为3.16×10~9 CFU/mL,发酵液的pH为4.45。最佳冻干保护剂的配方:脱脂乳100g/L,蔗糖120g/L,抗坏血酸20g/L,谷氨酸钠30g/L;冻干前对上机液预冻时间为2h,此时菌粉冻干存活率为70.21%。该菌株具有产酸、产H_2O_2能力,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形成膜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和冻干工艺的优化以及对其益生特性的研究,为下一步新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林业废弃物木纤维、沤制树皮、椰糠和锯末为基质主料,分别与辅料草炭、黄心土、珍珠岩、蛭石、火烧土和碳化树皮以不同体积比配制16种配方基质,研究了16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幼苗的生长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各配方基质对西桦幼苗的育苗效果,并筛选出适宜西桦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方基质。结果表明:16种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电导率和p H值分别为0.21~0.81 g·cm~(-3)、35.87%~63.35%、2.00%~21.74%、24.78%~53.03%、0.04~0.15 m S·cm~(-1)和p H 5.29~p H 7.4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为94.50~652.75 mg·kg~(-1)、3.37~72.67 mg·kg~(-1)、49.50~227.75 mg·kg~(-1)和5.45~43.80 g·kg~(-1)。其中,以林业废弃物为主料的T5[V(沤制树皮)∶V(锯末)∶V(碳化树皮)=6∶3∶1]至T16[V(锯末)∶V(椰糠)∶V(火烧土)∶V(珍珠岩)=3∶3∶2∶2]配方基质的电导率、持水孔隙度、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T1[V(黄心土)∶V(锯末)∶V(火烧土)=6∶3∶1]配方基质(对照),容重显著低于对照。不同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根冠比、单株根干质量和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的差异较小,其他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T11[V(木纤维)∶V(草炭)∶V(椰糠)=4∶3∶3]和T12[V(木纤维)∶V(草炭)∶V(椰糠)=3∶4∶3]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单株茎叶干质量、单株根干质量、单株总干质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高径比、苗木质量指数和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T11和T12配方基质中西桦幼苗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0.444和0.440,西桦幼苗实际生长效果也较佳。为了减少草炭使用量,建议将T11配方基质作为西桦幼苗育苗的最佳配方基质。  相似文献   

11.
木薯发酵产丁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丙酮丁醇梭菌发酵木薯产溶剂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N源、木薯含量、酶处理条件和培养基pH对发酵产丁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产丁醇发酵培养基为木薯粉120g/L,乙酸铵6g/L;木薯粉先用高温淀粉酶按酶量20U/g、90℃水解60min,再糊化30min;发酵初始pH为6.0,发酵96h。在此条件下,5L发酵罐中丁醇产量达到13.5g/L,总溶剂达到22.8g/L。  相似文献   

12.
响应曲面法优化灵芝廉价型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生产用廉价型灵芝发酵培养基,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法和响应曲面法对低成本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四个组分为玉米粉(x1)、麸皮粉(x2)、豆饼粉(x3)和蔗糖(x4)。结果表明,灵芝菌体发酵和多糖发酵的培养基预测模型分别为:Y1=15.1–0.31x1–0.34x2+0.36x3–0.44x4–1.26x12–1.98x22–0.85x32–1.15x42–0.59x2x3和Y2=2.0–0.08x1–0.08x2+0.04x3–0.09x4–1.13x12–0.33x22–0.08x32–0.16x42–0.16x2x3–0.10x1x4。从中获得菌体发酵的最优配方为:玉米粉19.7g/L,麸皮粉11.3g/L,豆饼粉6.3g/L,蔗糖19.5g/L;多糖发酵的最优配方为:玉米粉19.6g/L,麸皮粉11.0g/L,豆饼粉6.7g/L,蔗糖19.1g/L。150L发酵罐中试放大结果表明,灵芝菌体的产量为16.92g/L,多糖产量为1.86g/L。所得培养基为灵芝产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菌种选育、絮凝效果及提取工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土壤、河泥、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75 2株细菌 ,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效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资金资助项目 (No . 990 0 1 8)收稿日期 :2 0 0 0 0 4 0 3 ,修改日期 :2 0 0 0 1 2 3 0为指标 ,筛选出 1株絮凝剂产生高效菌。该菌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 ,以 0 2mL/3 0mL接种量 ,5h种龄的种子液接种 ,2 5℃、pH7摇床培养 3d可达最高絮凝活性。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葡萄糖 2 0g ,尿素 0 3g ,酵母膏 0 6g ,Na  相似文献   

14.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FSO179产α-淀粉酶固体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有机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有机氮源为花生饼粉;培养基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20%,玉米粉5%,无机盐为c组配方;初始发酵pH为7.4;最适的发酵温度为33℃;在以上最适条件下固体培养6d,发酵产酶水平可达1300.6u/g,优化结果比初始设计提高了42.9%。该酶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4.0;Fe2 、Ba2 、Cu2 、Mn2 、Fe3 金属离子对酶具较强抑制作用,而Ca2 对酶具有一定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人工饲料关键因子的优化及其优化配方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子4水平正交试验,将作者在以前筛选出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人工饲料的5个关键因子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得出了二化螟人工饲料的优化配方,其成分如下:稻茎粉18.75g、大豆粉15.00g、麦芽粉15.00g、稻糠粉6.25g、茭白茎粉7.50g、干酪素10.00g、酵母粉18.75g、纤维素7.50g、蔗糖15.00g、葡萄糖7.50g、维生素C7.50g、复合维生素B3.00g、胆固醇0.375g、氯化胆碱0.25g、Beck氏盐2.50g、山梨酸1.35g、琼脂13.49g和自来水809.25g。通过连续3代继代饲养试验,比较了该优化配方和二化螟天然饲料水稻茎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如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等),所优化的二化螟人工饲料配方的饲养效果明显的好于其天然饲料水稻茎的;而在许多其它的指标上(如蛹期、成虫期、产卵量、卵期和孵化率等),该优化配方对二化螟的饲养效果与水稻茎的相当;但该配方饲养的二化螟在第3代时幼虫历期明显的比水稻茎的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款以香榧为原料的无糖奶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纯牛奶、香榧粉、红茶、麦芽糖醇的添加量对香榧奶茶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奶茶的配方。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香榧奶茶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红茶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纯牛奶添加量>麦芽糖醇添加量。红茶提取液最佳工艺为料液比 1∶50、茶汤浸提时间7 min、浸提温度100 ℃。香榧奶茶最佳配方为:纯牛奶260 g、香榧粉5 g、红茶4 g、麦芽糖醇24 g。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榧奶茶色泽均匀,香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  相似文献   

17.
以黑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和果冻粉等食用凝胶剂为辅料,对黑豆汁、凝胶剂、白砂糖以及柠檬酸的浓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产品配方为:黑豆汁5%、魔芋精粉0.2%、卡拉胶0.6%、白砂糖6%、柠檬酸0.2%。制作出一种香味独特,风味可口,营养丰富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黑豆魔芋果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液体摇瓶培养,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在不同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组成的组合碳源;氮源为蚕蛹粉;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MgSO4.7H2O、柠檬酸铵和VB;起始pH值为6.5;装液量为40mL/100mL;接种量为5%~7.5%;摇床转速为160~180r/min;培养时间为8d。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0g/L、蚕蛹粉10g/L、MgSO4.7H2O0.1g/L、柠檬酸铵0.4g/L、VB0.3g/L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达82.16%。  相似文献   

19.
球衣菌合成聚羟基烷酸(PHA)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球衣菌 (Sphaerotilussp.)W991 3 6合成聚羟基烷酸 (PHA)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 ,W991 3 6适宜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葡萄糖 1 0 2 5g/L ,蛋白胨 2 6 3g/L ,MgSO4·7H2 O 0 1 7g/L ,CaCl2 0 0 5g/L ,NaH2 PO4·2H2 O 0 0 2g/L ,K2 HPO40 0 4g/L ,KH2 PO40 0 3g/L ;最佳接种量为 0 1 3 8g (干 ) / 1 0 0mL ,培养基适宜初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筛选和规范诱集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成虫的最佳糖醋酒液配方及最佳发酵时间,确定发酵液中的挥发物成分。【方法】优选以单一纯物质糖、醋、酒和水进行混配的配方A, B, C和D, 其配比分别为蔗糖(g)∶乙酸(mL)∶无水乙醇(mL)∶纯水(mL)(m/v/v/v)=3∶1∶3∶80, 3∶1∶3∶160, 3∶1∶6∶80和1∶1∶3∶80及常见配方E[白糖(g)∶白醋(mL)∶白酒(mL)∶自来水(mL)= 6∶3∶1∶10(m/v/v/v)],分别并采用Y型嗅觉仪及GC-MS测试和分析小地老虎成虫对发酵1~15 d后的糖醋酒液的趋性及发酵液中的挥发物成分。【结果】趋性试验结果表明,糖醋酒液B配方对小地老虎诱集效果显著优于A, C, D和E配方,C配方次之。小地老虎成虫对B和C这两种配方发酵8 d发酵液的选择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未发酵及发酵5 d和7 d外的其他发酵时间发酵液的选择反应率。挥发物成分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糖醋酒液B配方发酵8 d发酵液的挥发物共有41种化合物,主要包括17种烃类化合物、8种醛类化合物、2种酮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5种酯类化合物和5种醚类化合物。而且发酵8 d的糖醋酒液B配方与其未发酵以及发酵4 d和发酵12 d的糖醋酒液B配方之间的挥发物成分差异较大。【结论】优选并明确单一物质糖、醋、酒和水进行混配的小地老虎食诱剂配方(3∶1∶3∶160, m/v/v/v),其糖醋酒液通过发酵可以产生增效作用,最佳发酵时间为8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