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诗人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两岸猿声不绝的美景。如今,猿类早已在整个长江流域消失了,而且有些种类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也徘徊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2.
周婷 《遗传》2012,34(9):1208-1210
2005年9月,我加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刘廷析老师的实验室,成为这个年轻实验室第一批研究生的一员。在当时还是一片空旷的瑞金医院地下室鱼房,刘老师为我们勾画了关于未来的宏大蓝图:利用斑马鱼这一新兴模式生物,研究和解决重大人类疾病问  相似文献   

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诗人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两岸猿声不绝的美景。如今,猿类早已在整个长江流域消失了,而且有些种类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也徘徊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4.
正咕噜博士出门办事,路上顺道看了场巡回画展,回来后深受启发,于是挥手就是一幅画。没错,就是旁边这一张!糖兄:"这是一只美丽的……鹤?"糖妹:"不,明明是只帅气的……鹭?"咕噜博士听了不太高兴:"想不到你俩居然鹤和鹭都分不清。那好,我现在就给你们仔细说道说道!"  相似文献   

5.
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还有着一种非常的美学影响。峰峦起伏的轮廓、灿烂漫天的晚霞、一条鲸鱼沿海岸边疾掠而过让人感受到的那股生机……对大多数人而言,任何形式的美学体验都能引起他们一种强烈的感情共鸣,激发起强烈的愉悦感,甚至会对自然界的壮丽生出畏惧。S·R·凯勒特(美国当代学者)  相似文献   

6.
正几百万年以来,我深居雪山峭壁,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坐看风起云涌,静赏花开花谢,见证雪山的变化,不管人世间沧桑如何。直到有一天,无所不能的人类发现了我,也发现了我的美:"藏家有了你,高原如此美丽……雪山有了你,永远不会融化。"这几句歌词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我饱含的爱和敬意。再后来人类说我们有很多功效,可以用来治病!于是人类开始对我们进行广泛采集,这完全超出了我的承受能  相似文献   

7.
一祸青灰色的石斧躺在博物馆的柜橱静静地在这里休憩不再象几十万年前那般忙碌不再以锋利的刃伐木,建屋,开路……不是它不愿意战斗是时代创造了更新的艺术但它英勇的业绩将一直垂芳万古—人类正是从这里起始步步跨向新的高度石斧—骨针—陶罐铜镜—铁戟—钢集…这栖青灰色的石斧到明天依然光彩夺目当它在千万年之后在太空陈列展出一曲地球上的展歌要唱出艰辛的征途谁会郡弃它的粗犷只会激励更新的追逐那时导弹、飞船将成为历史就象我们今天面时的石斧永远敞开的是创造的宫门永远前进的是人类的脚步请问祖先思索的大脑哪刻能离开智慧的育哺?…  相似文献   

8.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别名白鼻鹿,属偶蹄目,鹿科,为我国特有珍稀濒临动物。野生群仅分布于我国海拔3500~5000 m青藏高原,被誉为高原神鹿。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乱捕滥杀和环境的破坏趋于濒临灭绝,列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1,2]。白唇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较高的移地保护与展出观赏价值。重庆动物园引入一批白唇鹿进行移地保护并展出观赏,但由于白唇鹿是典型的高寒动物,在低海拔、高温、高湿的重庆地区饲养,生活环境和栖息场所均有一定改变,其生理功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为此我们对入园近1年的白唇鹿进行了血液学分析,以期为白唇鹿的人工…  相似文献   

9.
周易杉 《化石》2010,(3):78-80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球。在多姿多彩的展出内容中,化石竟然成为了这届世博会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考虑过,而这个问题的科学解答主要靠化石的研究;人类之前的生物世界又是什么样子,恐龙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会灭绝……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2007,19(2):213-21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尚虹、同号文等人及美国圣一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Trinkaus教授最近完成了对田园洞人类化石的研究,研究人员在中国发现了一批早期的现代人化石,该批人类化石的地质年代为4.2至3.85万年前。据称这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动物界第一次全体动物代表大会,会议旨在集合每种动物的聪明才智,在动物界展开一次轰轰烈烈的劳动技术革命。大会一开始,以高智商著称的黑猩猩就站在了台上:"人类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虽然落后,但只要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就一定有机会赶上时代的步伐!我知道,在我们中间已经有很多成员会使用工具了,这就是我们的进步!今天,咱们不妨先把各自的工具展示出来,互相交流一番……"海獭的宝贝石头黑猩猩的开场白还没结束,就被一只调皮的小海獭打断了。  相似文献   

12.
钧海蛇     
晚霞似火,残阳如血,这是北部湾一个初夏的黄昏。我们的小船,划破残阳染红的海面,轻轻地驶着,小船上只有我和渔民老李。我们不是去钓鱼,而是去钓海蛇。老李很健谈,一路上,话题没有离开过海蛇.“你跟我去钓海蛇,就不怕碰上海蛇精吗?”老李很神秘地问我。老李说,这海蛇精很可怕,身体有十多米长,两三米宽,瞪着两只可怕的大眼睛,把头高高抬出水面……这的确非常可怕,不过,我听着听着,终于明白了,老李说的所谓海蛇精,就是  相似文献   

13.
辽宁营口金牛山远古人类洞穴遗址,自发现以来,旧石器考古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六次发掘。据前五次发掘统计,除了获得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石器、骨器、烧骨和灰烬外,更重要的是出土了五十余件珍贵的人类化石。这些发现,为研究我国远古人类的发展历史和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近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考古爱好者对此极为关注,经常来信询问,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谨借《化石》杂志一席之地,根据我们自始至终参加发掘工作的体会,向大家扼要介绍金牛山这一重要遗址发现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4.
一幅彩图把人们带进了远古时代,展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动人场面。在那遥远的一、两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呵!终日奔波在野岭荒滩,经年游猎于密林丛山。他们不是悠闲地在消磨岁月,而是正把飞奔的野鹿追赶。  相似文献   

15.
<正>土拨鼠们常聚在一起玩,有的在模拟战斗,有的在亲昵的互相打招呼,有的则直立在地洞的边缘,负责瞭望。一旦有猎食者到来,这种祥和的景象便立刻打破。嗨!我是土拨鼠C小镇的镇长库里。刚打探到一个消息——我听说最近有一批动物研究小专家要来我们镇拜访和学习。啧啧……看来我们“动物语言大师”的称号已经在人类社会传遍了,好吧,既然他们虚心求教,那我们就立即开个“土拨语”学习班,收下这帮学生!土拨鼠的信息传播速度毋庸置疑。这不,通知下达没多久,老师们的课都备好了。上课铃马上就响,各位未来的小科学家,你们云隔壁2号洞口交完学费就能来听讲了!  相似文献   

16.
王海波 《生命世界》2006,(12):44-4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传颂千年的三字经犹在耳边回荡,半个世纪前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亚,一批科学家通过驯养动物开始了与之相关的遗传学研究。个性是可以遗传的吗?人类难道是自身驯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人们对于我国珍稀植物资源的认知水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近期推出了手绘珍稀濒危植物展,展览精心布置了50余幅各类珍稀物种的彩色手绘图像,既展出了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植物,如:中华水韭、荷叶铁线蕨、银杉、伯乐树等,也展出了依据科学家们多年的调查研究而建议保护的植物,如:华盖木、三星果、五桠果等,展览颇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从两幅画谈起这两幅画(图1左、右)无论谁看了都会说是“大象”,因为它们有很长的鼻子,还有粗大的象牙。可是它们并非一般常见的大象,而是被称为“猛犸”的现已绝灭的象类。由于它们的身上披有长毛,一般叫“长毛猛犸”。左边一幅画发现在西班牙北部品达尔的洞穴里,是距今大约3万年前的作品;右边一幅发现在法国道尔多涅的洞壁上,是一幅1万多年前的雕刻品。画面上的象和我们在动物园里所看到的象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生活着的象,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它基本上分为两种:亚洲象(或印度象)和非洲象。请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世界》2006,(9):8-8
一直以来,我们相信人类在求偶过程中,气味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批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证据证明这种说法,他们从老鼠身上发现了嗅觉“感受体”,专门用来侦测异性发放的费洛蒙——一种传递性信息的荷尔蒙,而这种感受体的基因也在人类身上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和许多昆虫一样,蝉是一种时令昆虫。毕竟只有生命短暂,在年月日之间轮回的昆虫,才能更好地和人类纪日纪年之法对应起来。即蝉的生命周期很短,每年固定时期繁殖与消亡,所以有此用,这也引出了我们古代对蝉的基本认识。《月令》说:"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易通卦验》则曰:"夏至景风至,蝉始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