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告应用γ-射线诱发微核、放射性自显影等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研究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经400rad照射的静脉血,在室温下放置1.5小时,或在37℃下放置5小时,此时淋巴细胞属G_0期。和照射前相比,两组微核率均显著增加(P<0.01)。(2)照射静脉血经pHA刺激培养23—24小时收获细胞,此时转化淋巴细胞应属G_1期,分别计数转化和未转化(G_0期)淋巴细胞微核,与照射前未培养淋巴细胞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3)400rad照射静脉血培养72小时后,淋巴细胞微核较培养前增加14.5倍。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等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微核在细胞周期各阶段均可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980 nm半导体激光可用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处理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但其对种植体的作用尚未完全被了解。本文研究98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种植体表面结构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使用参数设置和操作方法提供依据。方法:98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纯钛圆盘试件,扫描电镜观察钛盘表面结构变化,热电偶检测钛盘温度变化范围和到达骨组织损伤温度升高阈值(10℃)的照射时长。结果:实验全部参数设置下98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钛盘表面结构均无明显改变。脉冲模式输出功率1 W,移动照射20 s钛盘温度上升19.8℃;经过10.2 s钛盘温度升高可达10℃。连续输出模式或增加输出功率,钛盘温度显著上升,并可在数秒内超过10℃。结论:98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种植体表面结构无损伤,但存在种植体温度升高造成周围组织热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应用γ-射线处理、PHA刺激,放射性自显影等方法研究了微核在人淋巴细胞各周期阶段形成的形态学证据。结果表明,经体外照射的人体外周血,在其间期淋巴细胞各阶段:G_0、G_1、S和G_2期,均可有微核形成,并观察到微核形成的中间过程,核变形,核物质膨出并延伸,中间连丝断裂或在细胞质中消失,与主核完全脱离后微核形成。在有丝分裂中,后期细胞也观察到无着丝点染色体断片和落后染色体,它们有可能形成微核。这样看来,细胞周期各阶段均可能形成微核。作者还观察到胞外微核的形成,并认为它的增多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甘蓝茎点霉(Phoma lingam)的有性世代为斑点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maculans通常形成于甘蓝属植株的越冬残茎上。在实验室内其有性阶段不易培养或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形成假囊壳的百分率也很低。为了在实验室内能短期诱发大量L.maculans的假囊壳,本实验研究了该菌假囊壳生成的条件,创造了双层培养方法。自澳大利亚采集到有该菌假囊壳的芸苔(Brassica napus)残基,分离得到子囊孢子单孢后代数十株,同时用保存的已知交配型665(+)和666(-)为材料,研究了(+)(-)配对结合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6℃的温度,近紫外光照射(黑光灯)和V_(?)麦杆琼脂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少量的假囊壳。但是,若配合以双层培养,则在培养4周后可产生大量成熟的假囊壳。实验还确定了该菌在性细胞形成、交配、子囊形成和成熟等阶段对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双层培养对假囊壳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前期菌体营养生长与后期假囊壳的成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泥堆肥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及层次效应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对城市污泥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调理剂比例较低时,堆体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都较为缓慢,堆肥处理长,堆体温度较低,当调理剂比例较高时,堆体升温速率较快,堆肥温度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灭菌稳定化所要求的高温。堆体温度在高温阶段持续的时间与调理剂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调理剂比例太高时,高温持续时间短,如加入适当比例的回流污泥,堆温可以在50℃以上高温阶段持续足够的时间,当堆肥原料的起始温度高于15℃,堆体一般要经历升温阶段、高温持续阶段和降温阶段,但是当堆肥原料的起始温度很低时,堆体温度还要经历一个起爆阶段。堆体内不同层次的温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堆肥初始阶段,堆体下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随后上层温度逐渐高于下层温度。  相似文献   

6.
光复活对紫外线照射大肠杆菌后突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变UV照射时间、照射后的操作速度、光复活时的温度、时间和光强度,以光复活和暗处理后细胞存活数的比值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E.coli受UV照射后的光复活效应。并以E.coli对5μg/ml链霉素抗性突变率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剂量UV照射后光复活和暗处理对E.coli突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复活效应在温度10℃时最明显,且与照射时间、照射后的操作速度、光复活时间和光强度成正相关;在中、低剂量UV照射后,暗处理较光复活后E.coli对链霉素抗性突变率明显高,而在高剂量下,光复活则显著高于暗处理后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7.
钟涛  段旭宇  姜银银  刘光立 《广西植物》2020,40(9):1315-1324
为探究全缘叶绿绒蒿( Meconopsis integrifolia )的花内热量来源和温度调节功能,该研究选择在全缘叶绿绒蒿的巴朗山居群,对其进行遮阴及去瓣处理,并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全缘叶绿绒蒿的花内微环境温度日变化及花器官温度,用环境温度计监测环境温度。结果表明:(1)太阳照射显著提高全缘叶绿绒蒿花内微环境温度和花器官温度,全缘叶绿绒蒿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花内微环境昼夜温差显著低于环境昼夜温差,全缘叶绿绒蒿的花具有温度调节功能。(2)白天环境温度较高时,太阳照射显著提高全缘叶绿绒蒿花内微环境温度,花瓣会降低花内微环境温度; 夜间环境温度较低时,花瓣闭合会提高花内微环境温度; 花瓣闭合运动降低了花内微环境昼夜温差,产生了保温效果。(3)在太阳照射下,花器官温度差异显著,雌雄蕊温度显著高于花瓣温度,且花器官温度由雌蕊柱头中心点向外递减,全缘叶绿绒蒿能有效调控花器官各部位的温度。综上认为,全缘叶绿绒蒿的花内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主要通过花瓣闭合运动降低花内微环境昼夜温差并能在太阳照射下调节各花器官的温度实现温度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手持激光器作为光源建立光化学法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开骨窗至硬脑膜,不注射玫瑰红,手持激光器照射5rain;B组:开骨窗至硬脑膜,注射玫瑰红,手持激光器照射5min;C组:保留颅骨内板,注射玫瑰红,手持激光器照射5min;D组:开骨窗至硬脑膜,注射玫瑰红,冷光源照射40rain。于术后24、48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的行为学评分,进行MR扫描,术后48h处死动物,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比较各组的模型制作成功率。结果不同方法进行动物模型制作时,24h神经功能的行为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48h后差异消失。头部MR扫描显示,A组未见脑梗死形成,B组、c组全部有脑梗死灶形成,D组仅部分大鼠形成梗死灶,但体积明显较B、C组小,另外C组有2例合并硬膜外血肿。TTC染色A组未见梗死灶形成,B组、C组可见恒定的梗死灶,D组仅部分形成梗死灶。B、C、D组模型制作成功率分别为100%、80%、50%,将B组、C组合并为手持激光器组,与冷光源组(D组)比较,两种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6)。结论应用手持激光器作为照射光源与冷光源相比,有更高的模型制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放射线照射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鼻咽癌细胞CNE-1二甲双胍(5m M)、2Gy放射线照射、二甲双胍(5 m M)联合2Gy放射线照射处理后,采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和比较其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克隆形成抑制率。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与二甲双胍组或2Gy放射线照射组相比,二甲双胍联合放射线照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二甲双胍组或2Gy放射线照射组相比,二甲双胍联合放射线照射组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放射线照射能够有效的抑制鼻咽癌细胞CNE-1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2-细胞期胚胎经激光显微照射(功率为90毫瓦)其中一个卵裂球时能产生明显的损伤光斑,受照射的卵裂球立即停止发育。另一未受照射的卵裂球仍能正常卵裂直至孵化幼鱼,所获得的幼鱼在形态上与正常幼鱼相同。8-细胞或囊胚期胚胎经激光显微照射(功率为372毫瓦)时,则可在受照射的卵裂球上产生明显伤斑,并在照射部位溢出部分细胞内含物,绝大部分胚胎发育成不正常的胚体和各种畸形幼鱼。  相似文献   

11.
温度是极为重要的培养条件【’一则。培养物对温度的要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外植体的基因型[’]、供体植株的环境条件[qLJ及外植体的培养时期131。我们曾报道了分阶段进行恒温培养的试验结果1’],揭示了在橡胶雄蕊培养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因培养阶段不同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Coγ射线照射卵黄抗体,分析了60Coγ射线对IgY的效价、纯度、热稳定性、耐酸性以及酶水解试验等理化特性的影响和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时间。结果表明照射达10 kGy时,对IgY的效价和纯度无影响;对照组和照射组热稳定性、耐酸性无差异,但照射组更易被酶水解;照射后的IgY明显延长了保存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He—Ne激光照射新西兰白兔的穴位。照射外生殖器后,兔子宫和卵巢细胞超微结构在形态及数量上发生改变。线粒体数目增多,嵴长且密;高尔基复合体及内质网扩张,同时还观察到较大功率照射实验组内部分细胞膜性结构受损现象。结果表明:适当功率激光照射后,可反映出氧化代谢率高,能量代谢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人工受精的泥鳅卵(Misgurnus fossilis)做材料,用500伦的伦琴射线与增高溫度32°或33°±1,分别对两组卵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卵子的放射敏感性与温度敏感性以存亡百分率的统计做指标,部分卵子在原肠期被固定在(?)液内,用(?)染色,以统计染色体畸变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总的情况表现为,受照射的或增高温度的卵子呈周期变化,其节律与卵裂的节律  相似文献   

15.
形态受培养温度影响的绿脓杆菌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分离的一株绿脓杆菌表现出特殊性状,该菌在37℃培养时保持正常的短杆状,在25℃ 培养过夜则形成丝状形态,且不产生绿脓色素。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2h以上或提高培养温度至37℃, 则丝状体开始逐渐断裂形成正常的短杆状菌体,并出现绿脓色素。初步研究表明,该现象与营养条件 无关,菌群的生长密度可以影响这一现象,紫外线的照射有促进作用,同时绿脓色素的缺失不是丝状 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棉花叶绿素缺失的细胞质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道藩  许馥华 《遗传》1979,1(5):15-19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质 体,它在阳光照射下能形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 用。叶绿体也能发生突变,使叶绿素缺失或削 弱叶绿素的功能,因而引起植株白化、或部分白 化,表现为白色和绿色嵌镶的花斑及条纹、或呈 现黄绿色。许多植物都有这种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吸附干燥特性及模型拟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考察了温度、湿度、风速和粒子大小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的影响。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马铃薯吸附式低温干燥过程分为调整、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含水率从76.88%变化到65.44%这段为调整阶段;从65.44%变化到47.34%这段为恒速阶段,主要是去除非结合水;从47.34%降到27.7%为降速阶段,主要脱除非结合水及部分结合水,干燥速度下降。温度是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湿度越小,介质流速快,干燥速度越快。Page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马铃薯干燥过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受X射綫照射的DNA溶液,在照射停止以后,其紫外吸收值能逐漸增加。在剂量低于8万倫时,此种效应随剂量的增高而明显地增强。 (二)温度和盐濃度对上述效应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高或盐濃度越低,則上述效应越强,在37℃保温的条件下当盐濃度达到2M时,上述效应完全消失。 (三)在照射的DNA分子中除有氫鍵的立卽破坏外,甲醛反应結果說明分子中也有照射后变为不稳定但尚未破坏的氫鍵。上述紫外吸收增高的过程卽与后一类氫鍵遭受破坏有关。 (四)光散射測定的数据表明:DNA溶液受8万倫剂量的X射綫照射后,其分子量已从原有的6×10~6降至1×10~6,而照射的DNA溶液在37℃保温的过程中,其分子仍在不断降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紫外线照射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采用UVB(20mJ/cm2,40mJ/cm2)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立即加入0.1mmol/L的白藜芦醇进行干预。RT-PCR检测照射前后角质形成细胞中AQP3 mRNA的表达量,并用羟胺法、比色法、TBA法检测照射前后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UVB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AQP3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且UVB照射剂量越大,AQP3 mRNA下降越显著(P<0.05)。2.白藜芦醇能显著增加UVB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SOD和GSH-Px活性,并降低细胞MDA含量(P<0.05)。3.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UVB导致的角质形成细胞AQP3 mRNA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UVB导致的AQP3 mRNA下降,及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从而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增强水果背景中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双翅目实蝇科)的识别效果,研究了该种昆虫与不同水果之间的反射光谱差异。【方法】采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桔小实蝇与16种水果在400~2 500 nm波段的反射光谱。在中心波长为565 nm和827 nm的窄谱带光源及日光3种光源分别照射下,分别拍摄各种水果背景中的桔小实蝇照片,并用大津Otsu算法对照片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发现桔小实蝇的反射率随波长增加而缓慢地增大,最大反射率小于40%。而16种水果的最强反射峰全部或部分落在在777~896 nm。不同水果平均最大反射率为41.10%~97.89%,与桔小实蝇在此波段的低反射率(约30%)形成强烈的反差。在827 nm中心波长窄带光源照射下拍摄的照片中,发现桔小实蝇为黑色,而背景水果呈现大面积的白色,形成高反差,桔小实蝇很容易被辨识。相反,在日光和565 nm中心波长窄带光源照射的照片中,水果背景存在较多的黑色斑块,容易与桔小实蝇的黑区混淆;或者该虫形成白斑,从而无法识别。【结论】选用近红外波段的窄带光源照射能明显提高桔小实蝇与水果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桔小实蝇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